發布時間:2023-10-05 10:22:44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口腔健康教育教案,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摘要] 目的 探討農村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的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某農村小學6年級3個 班學生共150人,均為12歲,分為模式教育組、醫生教育組和空白對照組各50人,通過教育前后問卷調查口腔健康 知識知曉情況和口腔健康行為形成情況比較教育效果。結果 口腔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和口腔健康行為形成情況 在教育前3組差異無顯著性(F=1.03、1.54,P>0.05);教育前后比較,模式教育組和醫生教育組差異有顯著性 (t=9.38~24.14,P0.05);教育后,模式教育組 和醫生教育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F=116.56、40.78,q=10.12~19.41,P0.05)。結論 農村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可使這項工 作有效、經濟、廣泛、持久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農村兒童口腔衛生狀況.
[關鍵詞] 農村人口;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ork mode on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inhabiting in rural area.
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150 children of 12 years old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mode education (ME) group, doctor-education (DG) group and blank-control (BC) group. The ef- 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was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of oral health and formation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via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Before educ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F=1.03,1.54;P>0.05). A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of ME and DG group was significant (t=9.38-24.14,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DE and BC groups were signif- icant (F=116.56,40.78;q=10.12-19.41;P0.05). Conclusion The mode education for oral health enables this program to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eco- nomically, extensively, and enduringly, which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dental hygiene of rural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child; mouth; health education; work mode
由于我國農村人口眾多,經濟文化資源有限,長 期以來沒有規范有效的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 式,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無法持續開展,造成農村兒 童口腔保健知識匱乏,口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針 對這一情況,本課題組總結多年農村兒童口腔健康 教育工作經驗并結合農村實際情況,研發了一套農 村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這套模式的特點就 是將一套成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交由幼兒 園、學校老師,替代醫生完成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 這項工作可以科學、有效、長期、廣泛開展,逐漸形成 規范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對這套模式實際應用效果 進行科學評估,為其推廣應用提供實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某農村小學6年級3個班學生共150 人,均為12歲,分為模式教育組、醫生教育組和空白 對照組各50人。模式教育組教師參加過由當地教 體局組織專業醫生舉辦的農村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工 作培訓.
1.2 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內容 本模式健康教育教材針對教育對象實際情況分 為3~5歲、6~11歲、12~18歲3種版本,分別制作 了教育幻燈、手冊、展板、教案等材料,本研究使用 12~18歲版本。其教育內容如下。①口腔生理知 識:牙齒的解剖構造、恒牙介紹、口腔健康標準;②口 腔疾病危害、治療知識:齲病、牙周病、牙列畸形的病 因、危害及治療知識;③口腔疾病預防知識:刷牙方 法,牙刷的選擇,含氟牙膏的使用,牙線的使用,窩溝 封閉,健康飲食及定期檢查牙齒等知識;④兒童前牙 外傷的緊急處理知識.
1.3 口腔健康教育問卷調查 根據調查口腔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和口腔健康行 為養成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口腔保健 知識、態度和行為,學生在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1 d 和教育后3個月用相同調查問卷測試.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1]統計軟件對結 果進行統計處理.
2 結果
2.1 口腔健康知識知曉情況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組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知 曉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F=1.03,P>0.05)。教 育前后比較,模式教育組和醫生教育組差異有顯著 性(t=25.14、15.83,P0.05)。教育 后,模式教育組、醫生教育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 均有顯著意義(F=116.56,q=19.41、17.90,P< 0.001),而模式教育組與醫生教育組比較差異無顯 著性(q=1.51,P>0.05)。見表1.
2.2 口腔健康行為養成情況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組學生口腔健康行為養 成情況差異無顯著性(F=1.54,P>0.05)。教育前 后比較,模式教育組和醫生教育組差異有顯著意義 (t=11.30、9.38,P0.05)。教育后,模 式教育組、醫生教育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 顯著性(F=40.78,q=11.94、10.12,P0.05)。見表1.
3 討
論 口腔健康教育作為健康教育的一個分支,是以 教育的手段向人們傳授口腔衛生保健知識與技術, 促使人們主動采取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為,是實現 人人參與并享有口腔衛生保健的根本途徑,也是口 腔預防保健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2]。通過口腔健康 教育,增加了人們的口腔保健知識,同時口腔保健意 識也會相應提高。在本研究中,模式教育組和醫生 教育組在教育后無論是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率還是口
表1 口腔健康知曉情況及健康行為形成情況比較 (n=50,-x±s) 組別時間知識知曉率(χ/%)行為形成正確率(χ/%) 空白對照組教育前23.25±16.94 19.25±16.60 教育后23.50±16.68 20.25±16.51 醫生教育組教育前25.25±16.27 18.25±14.77 教育后 73.75±24.12*# 52.25±24.83*# 模式教育組教育前20.50±16.51 14.50±10.81 教育后 78.00±17.96*# 58.00±24.71*#
與同組教育前比較,*t=9.38~24.14,P
腔保健行為養成率都比教育前有了顯著提高,證明 該模式可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科學、有效的開展.
由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項基本而持久的工作, 其內容豐富,手段多樣,可以在臨床、學校、社區等場 合,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3]。與學 校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學生的口腔保健 知識[4]。小學時期是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的養成 期,小學生接納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在學校中學到的 口腔保健知識和技能對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顯著 的意義[5]。本模式將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交由學校老 師完成,充分利用了學校的各項優勢,解決了農村醫 療保健資源不足的問題,使這項工作能持久廣泛地 開展.
本模式的研究突出針對我國農村現狀,由于我 國廣大農村教育資源不均衡,教育設施相對落后,所 以在模式研發過程中,不僅制作了多媒體教學系統, 也制作了簡易展板,使這項工作能在各種教育條件 下實施。本研究結果顯示,該模式的教育效果與專 業醫生所達到的效果無顯著性差異,這一結果為農 村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
2009年,我們在青島周邊農村實驗推廣這種模式, 通過當地教體局組織,對該區學校相關教師進行了 培訓,在后來的調查結果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 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跟蹤觀察,以便更深入地研 究本模式教育的遠期效果.
知-信-行理論認為,衛生保健知識和信息是建 立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度,進而改變健康相關行為 的基礎,而信念和態度則是行為改變的動力[6]。農 村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經被我國所重視,但是 這項工作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創建一套行之有效 的工作模式尤為重要,我國現階段沒有這方面的報 道。本課題組通過農村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研 究,使這項工作有希望科學、有效、廣泛、持續開展,作為農村兒童口腔 疾病預防工作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對我國農 村兒童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曉彬,紀新強,徐莉. PPMS 1.5統計軟件的功能及其應用 [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9,45(1):91-93.
[2]馬濤.口腔預防保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13.
[3]王祥才,張展堂.山東省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 [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6.
[4] CHAPMAN A, COPESTAKE S J, DUNCAN K. An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J].Int J Paediatr Dent,2006,16(1):40-44.
(2)大力開展健康素養監測、干預、評估活動,進一步普及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拓寬宣傳渠道,進一步推廣“居民健康素養評估學習系統”,組織城鄉居民自測健康素養水平。采取多種形式,傳播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營造支持性的環境,改變居民不良的衛生習慣,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開展“愛國衛生月”、“健康教育宣傳月”、“全國高血壓日”、“世界艾滋病日”等衛生主題宣傳日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和發動社區、轄區單位,利用聞媒體、宣傳版面、宣傳欄、上街咨詢、專題講座、市民健康教育培訓班等形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營造健康教育宣傳的良好氛圍,提高群眾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各社區出宣傳欄不少于6次,各種文娛宣傳活動不少于4次。
(4)督促轄區內中小學校的健康教育工作,繼續貫徹國家教委、衛生部聯合頒布的《學習衛生工作條例》和《學校健康教育評估方案》的要求,督促學校確保每月開展一次健康教育活動,城鄉九年義務制學校應100%開設健康教育課。高中、職校、中等專科學校和普通高校都應開設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每學期不少于2次。加強師生的健康行為養成教育,重點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煙、口腔保健、環境保護、遠離、預防艾滋病和意外傷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常規工作計劃、教學計劃,重點抓好健康教育課“五有”(課本、課時、教案、教師、考核)的落實。
(5)積極組織落實愛國衛生月各項活動,參加4月7日世界衛生日舉辦的圖版展覽、健康知識宣傳、義診咨詢一條街宣傳活動。
(6)建立社區醫療服務機構,開展送醫咨詢活動,組織轄區醫療衛生單位對社區開展常見病義診和預防疾病常識宣傳活動。
為了認證貫徹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加強學校衛生工作,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根據市下達的工作任務要求,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特制訂二OO八年工作計劃。
具體措施
一、學生健康檢查
9-10月份對全學生進行健康體檢,體檢率要求98%以上。做好體檢的組織工作,安靜有序,把此項工作作為展示本校學生行為規范的平臺。體檢結束后,做好學生營養和身高體重等級發育評價,并做好學生體檢情況體系反饋工作。
二、學生健康狀況綜合檢測
抓好學生健康體檢因病缺課管理工作。協助市疾中心對學生進行血紅蛋白和腸道寄生蟲病監測,對陽性學生進行矯治。
三、班級衛生監督
1、各班級的室內外衛生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為確實抓好本校衛生工作,校經常性的衛生監督檢查,特建立一支監督崗,檢查的學生隊伍,從二年級到六年級各班輪流值班要求檢查。
(1)地面:無粉筆頭,無紙屑、果殼、無污漬。
(2)窗、墻面:窗子清潔無灰塵、墻面無污漬、手印、腳印等。
(3)衛生工具,課桌椅:衛生工具擺放整齊,課桌椅整潔。
(4)學生的個人衛生:學生衣著整潔,紅領巾無破損污漬,無頭虱,勤剪指甲,頭發整潔。
四、衛生宣教
1、“9.20”全國愛牙日,我校將利用橫幅,廣播,放錄像等不同形式進行
廣泛宣傳。
2、做好艾滋病防治宣傳工作。
3、根據不同季節,進行預防腸道、呼吸道傳染病及學生常見病、多發病
止、個人衛生習慣培養宣傳。
4、開展口腔衛生、青春期等專題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自我保健的良好衛生行為。
5、掌握健康教育課情況(課本、課時、教案、有評價)
6、各班要堅持每周三次晨間個人衛生間查,記錄完整。
五、學生常見病防治
各校常見病防治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期初有計劃、期中有檢查、期末有總結。根據《全國學生常見病防治方案》與《技術規范》,切實抓好學生常見病防止工作。學校根據視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降低近視率。
1、防近工作
(1) 開學第1周為防近宣傳周,廣泛開展保護學生視力的宣傳,防近小報上交市疾控中心。
(2) 視力實行分檔管理,重點抓好5.0-5.1邊緣視力學生的防治,對于視力減退的學生,采取用雙星明、珍視明等眼藥水進行綜合防治,矯治率95%以上,邊緣矯正率90%以上。
(3) 新發病率力爭控制在2.5%以內。
2、沙眼防治
根據體檢結果,對患沙眼的學生采用“利福平”、“氟方沙諾星”等眼藥水組織治療。矯治率95%以上。
3、齲齒防治
(1) 根據體驗結果,對恒牙患齲的學生通過告家長通知書,去醫院進行 矯治,恒牙充填率要求在30%以上。
(2) 在學生中推廣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
(3) 抓好口腔衛生宣傳教育,使學生養成一日“三漱二刷”的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六、抓好因病缺課檢測工作,掌握學生健康動態
加強傳染病管理,健全疫情報告制度,發現疫情做到“四早”,控制傳染源。
七、學生營養衛生與食品衛生
1 加強對學生飲食健康教育,普及食品衛生知識學生營養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2 加強兩餐的衛生管理,嚴格把好進貨渠道關,杜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學生身體。
八、填報各類報表,嚴格當案管理:
1 認真填報學校衛生各類報表,數據正確,按規定時間上報。
2 健全《學校衛生保健檔案》管理,填寫完整,清楚,正確。
九、積極參與技術培訓,提高業務水平,進行定期培訓。
十、計劃免疫: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布的《學校衛生工作管理條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及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各校要提高認識,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衛生工作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對保健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培訓日期見附件),形成學校衛生工作網絡,使學校衛生工作逐步制度化、規范化。年末對學校衛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區教育局與區衛生局對衛生工作開展良好的學校及教師將予以表彰。
二.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
1.健康教育課,做到六有:有教師、有課表、有讀本、有教案、有教具、有試卷;
2.結合宣傳日進行宣傳活動,普及衛生知識,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70%以上,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
3.各校根據不同季節,結合愛牙日、愛眼日等衛生日,利用校宣傳欄、黑板報、團(隊)角、衛生廣播、午間談話、班(隊)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4.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培養,小學堅持每周進行三次晨間個人衛生檢查;
5.加強對學生的傳染病防制知識教育,各中學將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納入健康教育課程;
6.設固定宣傳櫥窗,每年更換四期以上。教室內宣傳黑板報每月更換一次;
7.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做好自查工作,自評分要在85分以上。
三.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提高學生健康水平
各校衛生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認真貫徹執行《全國學生常見病防治方案》,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有效防制措施,使防病工作落到實處。
(一)眼病防治:
1.新學期開學后第一周為“防近周”,組織開展保護視力宣傳周“三個一”活動:一次視力宣傳教育,一次視力檢查,一次眼保健操或讀寫姿勢比賽。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家長都關心、重視保護學生視力;
2.做好視力檢查統計工作,根據視力檢查情況,實行分檔管理,以邊緣(5.0)和視力下降(原視力5.3或5.2下降到5.1)者為重點對象,假性近視者為治療對象,要求新發病率控制在3%以下。視力統計表于學期結束前交區疾控中心;
3.做好弱視對象的摸底工作:對視力檢查結果在0.6以下的學生,分0.4-0.6、0.3及以下兩檔用電子稿形式于開學后第三周報普教一科。
4.沙眼防治:根據中小學生體檢查出的沙眼患者,做好沙眼治療工作,要求治療率95%以上。
(二)牙病防治:
1.市牙病小分隊進入學校對學生進行牙病檢查,學校做好組織發動工作,窩溝封閉率原則上要求達80%以上;根據體檢查出的恒牙齲患者,發家長通知書去醫院治療,要求治療率50%以上;
2.抓好口腔衛生宣傳教育,使學生養成一日“三漱二刷”的良好衛生習慣;
3.做好“全國學校健康教育計劃(口腔)”相關工作,做到有教案、有活動、有反饋、有總結。
(三)做好憑證入學工作
建立接種登記名冊,配合區衛生局疾控中心開展對應接種兒童的組織和督促工作。
(四)按照《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的規定,做好報告工作;發現傳染病疫情時,落實各項疫情控制措施。(區衛生局:88065577,傳真:88897604;區教育局:88259971,88259970傳真:88259991,88259980)。
四.加強學校衛生監督,改善教學環境條件
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將對中小學校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學校應根據監督結果及時整改,改善學校環境條件,使學校室內小氣候、采光、照明等符合國家的衛生標準。
五.抓好因病缺勤監測工作,掌握學生健康動態
1.加強學生因病缺勤監測工作,每班缺勤3名以上學生時,應與家長及時取得聯系,核實缺勤原因。每月學生因病缺勤監測結果,上半年報表(三、四、五、六月)于20*年6月30日、下半年報表(九、十、十一、十二月)于2008年1月5日前報普教一科;
2.建立并落實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并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落實好各項疫情控制措施;
3.班主任、體育教師、保健教師共同做好對學生器質性疾病的監測;
4.各校應協助區疾控中心進一步開展對常見病監測防制。
六.填報各類報表,嚴格檔案管理
各校要認真填報各類報表,特別是體檢報表,做到數據正確、填寫規范,按規定時間上報,健全檔案管理工作,根據《*區中小學衛生考核標準》建立臺帳,保存好相關內容的原始資料。
七.加強“兩餐”、“飲水”管理
各校要加強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管理,進一步強化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力爭2所中小學食堂達到A級水平,20%達到B級水平;做好“兩餐”及“飲水”情況統計工作,于每學期開學后一周內將“兩餐”及“飲水”統計表交普教一科。
(一)課間餐:要求定點供應。糕點供應廠家應到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備案,簽定協議,分發人員需持健康證上崗。
(二)自辦食堂:
1.加強自身管理,落實負責人管理制度;
2.食堂及時申領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需持健康證上崗;
3.嚴格把好進貨關,做好“三放心”(放心菜、放心肉、放心豆制品)臺帳;
4.做好熟食容器及餐具消毒及保潔工作;
5.飯菜加工過程應注意“生熟分開”,不得交叉污染,不用剩余的隔夜飯菜;
6.待發的飯菜應及時放入熟食間,分發飯菜應在熟食間進行。熟食間應每天進行空氣消毒;
7.做好留樣工作,對主要菜肴進行48小時留樣。
(三)飲用水:
1.定期消毒飲水機(每周一次),并做好登記;
2.向供水方索取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近期檢驗報告等相關資料的復印件。
(四)小賣部:
1.應取得衛生許可證與工商營業執照方可出售副食品,從業人員需持證上崗;
2.把好進貨關,不得銷售“三無”產品(無生產日期、無廠名廠址、無保質期)。
八.努力提升環境衛生水平
各校要加強校園環境建設,達到環境的綠化、美化、優化,為爭創文明學校、為迎接三年一次的國家衛生復評工作打好扎實的基礎。
1。努力搞好校園自然環境的綠化與美化,切實做好校園保潔工作,門前三包工作,力求有效地使環境為教書育人服務;
在做工作計劃時要認真思考,好的工作計劃應像目錄樹一樣,層次分明,環環相扣,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用完整的工作計劃去指導我們的工作,會達到省時、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學校衛生管理工作計劃范文合集,歡迎大家閱讀與評價!
學校衛生管理工作計劃范文一
一、狠抓健康知識教育
確保了每周每班1課時的健康教育課,開課率為100。做到了有教師、有課本、有計劃、有教案、有課時、有考核、有總結。健康課是傳授健康知識的基礎陣地,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教育,教師做到了在歡快的氣氛中讓學生自覺地接受知識,從而建立了健康的理念,增強了健康是有生命、有活力體現的意識。
另外,學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全體師生進行健康知識講座,進行指導,根據季節變化給學生講一些流行病的預防和治療的知識。
二、加強健康教育課的管理
1、教材和教具學校使用的教材是體育與健康課文深度和文字質量符合教學規律的三項基本要求。
2、教學計劃學校有健康教育實施方案,每個年級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學計劃,并做到教學進度、教學內容與計劃的一致性。
3、教案教師備課有課時、課題、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教具、教學內容及授課過程、教學小結等八項主要內容。要求備課教師做到無概念錯誤,教案整潔、簡練。授課中切實按計劃上課。
三、學校硬件設施情況
每間教室黑板達標,并裝配了四至六盞日光燈。廁所每天清掃、定期消毒;
學校安排專人負責定期消毒。
四、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行為
知識教育是基礎,讓學生建立健康的衛生行為是關鍵。各班班主任時常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勤洗手,飯后嗽口等衛生習慣。學校健康課教師還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時間,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大多數學生做到了頭發、指甲整潔,面、耳、頸干凈,衣服、鞋干凈整齊,班主任對此項工作有記錄、有評價。
班主任及心理保健教師經常與學生談心,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不僅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還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五、大力營造宣傳、輿論氛圍
學校宣傳欄定期開辟了健康園,內容形式不限,宣傳一些健康小知識、常見病的預防等有益的內容。班級每期板報都有衛生角專欄。校園廣播站設有專門的健康知識專欄每天按時播音,開學不久學校給學生發了多封致家長一封信,宣傳傳染病預防知識和鼓勵家長給孩子打疫苗等,學校定期組織健康教育知識競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的健康意識大大提高。
六、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
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與國家的興衰以及他們自身的發展密切相關。健康是每個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學習與工作的基本前提。體育與健康課確保了青少年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同時為提高學習效率,提高生活質量增添了無窮樂趣。學校把體育健康課教學做為重點,充分發揮體育與健康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
學校為提高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1、上好課間操。
堅持每天課間按時上操,嚴格要求學生的做操程序和動作質量。由體育教師領導,班主任跟班,使學校的做操合格率達到90。
2、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
為提高學校的體育競技水平和學生體育專項能力,學校定期舉行校級各種小型體育比賽,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常規性的健康教育活動。
學校利用校宣傳欄,學生衛生小報、黑板報、廣播站等形式對全體學生進行“身體保健”、“環境美化”、等內容的宣傳。以“我愛美麗的校園”、“為校園整潔彎彎腰”、“爭當環保小衛士”等為主題的健康教育。學校利用值周教師監督紀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按照中小學生日常行為的規范,使學校的室內、外衛生十分潔凈,各班衛生環境保持較好,地面、墻壁、操場無紙屑、無污漬,室內物品擺放整齊、窗戶明亮,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校衛生管理工作計劃范文二
一、指導思想:
以全教會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為標準,以健康教育為基礎,以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為重點,不斷加強學校衛生監督監測,全面提高衛生工作水平,保障學生身體健康,促進學生生長發育,圍繞素質教育大目標,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學校衛生保健工作領導小組及考核人員名單:
1、衛生保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
2、衛生考核組人員:
組長:xx
組員:一辦:xx二辦:xx
三辦:xx四辦:xx
五辦:xx六辦:xx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健康教育方面。
1、認真執行教育法規,上好健康教育課,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教案、有考核。每周第一次體鍛課上半節課(約二十分鐘)上健康教育課,由體鍛老師上,有簡要備課。
2、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季節特點,積極開展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工作,請專業人員來學校對學生進行衛生知識講座(十一月上旬),每月出一期衛生知識黑板報。
3、嚴格執行班級個人衛生檢查制度,要求每個學生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使每個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環境衛生方面
1、堅持每天早晨10分鐘勞動,人人定崗位,有任務,班主任有針對地指導和督促檢查,平時每班有小衛生員,定期檢查班級衛生和個人衛生。堅持兩周進行一次大掃除(雙周周五中午12:00開始)。
2、嚴格執行“控煙制度”嚴禁在教室、會議室等公共場所吸煙,不亂扔煙蒂。
3、為了凈化、美化我校的環境,要求全體師生做到掃好地、管好墻、擺好物、堵好嘴。
4、人人做到“四見”和“四不”即:見紙就拾,見灰就撣,見臟就掃,見污就抹,“四不”即:不隨地吐痰,不亂拋紙屑,不亂涂亂畫,不穿臟鞋上樓。
5、為了進一步搞好學校環境衛生,設立衛生評比優勝流動紅旗。年級組設立衛生考核小組,定期衛生檢查評分并每月匯總。具體要求如下:
(1)年級組對各班進行衛生檢查、評分、每月進行一次流動紅旗評比,衛生成績當天上墻公布,檢查情況月底匯總后上交衛生室;評出衛生優勝班級,再上交教導處,月初進行表彰。
檢查時間不易,由各辦公室主任委派有關人員及學校衛生考核小組人員(交叉檢查)。一←→二;四←→五;三←→六。
(2)實行垃圾袋裝化,袋口需扎緊扔垃圾箱(塑料袋由各班自備)
(3)學生奶的飲用要求各班統一時間在室內集體飲用,牛奶袋統一放入垃圾袋,不得外丟。(各班小衛生員或領牛奶學生負責)
(4)衛生保健老師每天巡視檢查校園衛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知班主任,及時整改,做好記錄。
(5)學生身高、體重、視力的測試由體育教師負責,胸圍、齲齒、肺活量由保健教師負責。
6、學校廁所專人包管,要確保水箱供水,手紙及時處理,廁所內做到通風、無異味。
(三)衛生保健工作方面。
1、為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對食堂飲食飲水衛生經常進行抽查,每學期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體格檢查,做到食堂人員持證上崗,嚴格執行食堂衛生工作制度,確保食品衛生,杜絕安全隱患。
2、定期與不定期地檢查各班、各室的飲水衛生。
3、向學生宣傳用眼衛生,人人做到“三個一”即離書一尺,胸離桌沿一拳,手離筆尖一寸;人人做到“六個不”即:走路不看書,不在光線弱的地方看書、寫字,乘車不看書,不在陽光下看書寫字,不歪著頭看書寫字,不躺在床上看書,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切實提高眼操質量,使學校近視眼新發病率控制在1%以內,進行不定期的眼保健操質量檢查。
學校衛生管理工作計劃范文三
一、進一步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把學校衛生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學校領導專人分管,制定規劃制度加強管理,使《條例》的各項規定在學校進一步得到落實。
二、進一步加強完善健康教育工作。
我校在去年的工作基礎上將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完善,繼續落實每周0.5課時的健教課,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教案,嚴格按照健康教育20條來做。并建立完整的基礎檔案。
今年我校的健康教育重點將圍繞食品衛生安全知識以及禁毒教育來開展。在健康教育課上除了一般的廣播、電視轉播外,我們還將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另外,每個主題活動期間,如“愛牙日”、“愛眼日”,“預防艾滋病”等我校都將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通過各類形式進行宣傳推廣。
三、做好傳染病工作預防工作
為增強學校疾病預防與控制意識,提高師生防病能力,保障師生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有關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抓好傳染病預防工作。健全組織網絡、明確職責,開展宣傳教育,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報告、晨檢、消毒等各類制度及應用于工作中。
四、搞好飲食飲水衛生,杜絕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把食堂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嚴格的按照食品衛生工作條例去做,有衛生許可證,有食堂人員的健康證等等,各類設備、手續齊全,做到生熟分開,做好三白。衛生室做好對食堂工作人員的監督、培訓工作并與食堂管理人員嚴格把關,每天驗收,每周檢查一次食堂衛生。
每年的5——10月是食物中毒事件易發階段,嚴格地把好飲食飲水關,并在學生中宣傳養成良好的飲食飲水習慣,倡導學生不在小攤販處吃食等,并把“食品衛生安全知識進課堂”活動作為重點工作來開展。
五、做好愛國衛生工作。
1、建立健全學校衛生管理組織和規章制度。學校愛衛會由校長、工會主席、德育、總務、教導主任,各年級組長及衛生老師組成。學校愛衛會在領導小組的帶領下,各司其職,分別抓好各年級、各組室、食堂、班級、清潔工等各支隊伍,建立學校愛國衛生網絡。
2、把學校衛生工作落到實處。學校規定每班做好教室衛生的保潔工作,政教處、衛生室每天進行檢查。評比結果與各班的衛生流動紅旗評選結合起來。各組室爭創文明活動中把衛生作為考核內容之一。要求教師在校內必須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提高自身素質。校內嚴禁騎車或亂停亂放。辦公室內禁煙,室內環境整潔優美。每月由學校工會成員檢查一次,由工會公布,并與組室評比掛鉤。
3、衛生室配合各部門抓好學校衛生工作,落實每周的健康教育課,對各班勞動委員、衛生員、食堂人員等定期培訓。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歸檔整理等。
4、落實除四害工作,配合街道做好各項除四害工作。
六、六病防治工作
根據xx年度學生各類指標,開展學生用眼行為干預、肥胖學生健康指導等工作,并開展調研,完成一份調研報告。
近視眼工作,開學初對學生進行視力、沙眼的普查,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做好眼保健操,開展防近治療工作。
齲齒、牙齦炎的防治。利用每年9月20日愛眼日的契機對學生進行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使學生懂得齲齒、牙齦炎對身體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并配合好牙防所做好齲齒、牙齦炎的普查普治工作。
蛔蟲病、貧血的防治。11月對全校學生進行糞檢,發現陽性患者馬上進行驅蟲治療。12月對一、六年級進行貧血檢驗,發現貧血開出處方單與家長聯系進行治療。
營養不良的防治。每年3月——5月對學生進行體檢,做出營養統計表。發現營養不良學生予以重視并指導。
七、建設健康校園工作
根據新一輪建設健康校園的工作要求,制定建設建設健康校園三年行動計劃,把學校的各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做好建設工作。
八、常規工作
1、規范做好憑證入學工作。
2、配合防疫站做好對學生的計劃免疫接種工作。
3、做好紅十字工作。在紅會紀念日,會法頒布xx周年紀念日開展各類活動。并組織好教工學生參加賑災扶貧工作。建立健全的紅會資料。
4、做好獻血宣傳,教師的獻血體檢工作,力爭完成今年的指標。
5、做好學生體檢工作,慢性病、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登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