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航天事業的發展史范文

        航天事業的發展史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8 10:11:3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航天事業的發展史,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篇1

        一、國際航天探索與中國航天發展

        (一)國際航天探索

        1、航天探索始自二戰后期

        1944年美國政府邀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專家馮?卡曼博士為首的科學家小組進行未來50年航空領域的研究規劃。次年這個科學家小組就編撰出了一部名為《走向新的地平線》9卷本巨著,在這份發展規劃中首次提出了航天技術應用的一些設想。

        在納粹德國覆亡之際,美蘇兩國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搶奪火箭專家、技術資料和設備。這場“分遺產”活動中美國收獲最大,搶走了包括馮?布勞恩在內的大批德國火箭技術專家和可以組裝成100枚火箭的零部件,稍后抵達的英國則拿到了數枚火箭成品與半成品。蘇聯到達盟國協定中屬蘇聯占領區后發現,大部分的零件與火箭資料已經被美、英兩國取走,對此十分不滿,抗議未果,只好將工廠內剩下的生產線以及附近與生產和研發火箭有關的德國家庭全數運往國內。

        1946年美國用繳獲的德國V-2火箭發射了一個果蠅上天,雖微不足道但這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次將生物送上太空。在美國獲得德國航天科學家馮?布勞恩之際,蘇聯將屢遭毒打的杰出飛機設計師科羅廖夫從政治犯行列解放出來,并將之前搶到的德國專家與資料迅速匯集到科羅廖夫旗下,1957年10月4日蘇聯使用由洲際導彈改進的“衛星號”運載火箭率先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將人類航天的幻想變為了現實。這顆衛星被賦予了太多個第一的含義,標志著人類的活動區域從此由陸地、海洋和大氣層邁向了太空。同時標志著美蘇的太空爭霸也由此展開。

        科羅廖夫的成功讓馮?布勞恩坐臥不寧。美國的科技自信與國家威望都受到嚴重打擊,更重要的是這顆人造衛星背后是蘇聯擁有射程可達7000公里的導彈能力,美國本土不再安全了。馮?布勞恩嘴上不服輸,但直到第二年才費盡波折地將一顆衛星送上天。而蘇聯則在發射第一顆衛星之后僅僅一個月,又于1957年11月3日將一條名“萊卡”的生物狗送入預定軌道,不僅讓美國的果蠅無地自容,而且真正證明了生命在太空也能存活。在此后的幾年內蘇聯始終走在美國前面。

        2、美蘇爭霸太空

        1960年8月18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名為“發現者”13號的照相偵察衛星送入太空。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并順利回收標志著衛星在軍事上的應用拉開了序幕。

        1961年4月12日蘇聯用“東方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里?加加林乘坐飛船升空飛行了1小時4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從1961年開始美國重點瞄準登月工程,在經歷了幾年無人探月的探索之后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阿波羅11號”飛船的登月艙降落在月球上,阿姆斯特O和奧爾德林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O說出了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這對一個人來說,只不過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對人類來講,卻是巨大的一步。”

        從196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阿波羅計劃歷時11年,從事了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總共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

        1972年3月2日美國發射“先驅者10號”探測器,經過14年的漫長太空旅行,于1986年越過太陽系邊緣,實現了飛向太陽系外宇宙空間的目標。

        1971年4月19日蘇聯發射了第一個“禮炮號”空間站。1981年4月12日美國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試飛成功,實現了航天運輸系統由地球表面到近地軌道間的部分往返重復使用。1986年2月20號前蘇聯發射“和平號”空間站,在軌運行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墜毀。

        (二)中國航天探索的產生與發展

        1956年春國務院總理主持制定了國家“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根據這個規劃開始了包括組建中國第1個火箭研究設計機構在內的一系列籌備工作。

        60年代中期中國啟動“651工程”,即設計、生產并發射我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以實現主席早在1958年就發出的“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作為“651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我國第1種現代運載火箭的總體方案是在中遠程地地導彈的基礎上加上固體推進劑的第3級,這就是“-1”號運載火箭。

        1970年4月我國使用“-1”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我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送上太空。1975年11月26日“-2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中國的第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并于1975年11月29日按預定計劃返回,標志著中國掌握了衛星的再入和回收技術。1981年9月20日用“風暴-1號”運載火箭將三顆科學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1984年4月8日“-3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試驗通信衛星成功,標志著中國掌握了液氫/液氧低溫推進技術和具有向地球靜止軌道發射衛星的能力。1988年9月7日“-4號”將“風云-1號”氣象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1990年4月7日“-3號”成功發射“亞洲-1號”通信衛星,從而使中國的運載火箭進入了國際航天商業發射市場。1999年11月20日“神舟-1號”載人試驗飛船發射和回收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已擁有進行載入航天技術的能力。

        二、中國航天探索取得飛速發展

        (一)各種應用衛星發展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中國的空間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具備了返回式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等各種應用衛星的研制和發射能力。特別是1975年中國成功地發射并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后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這為中國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并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是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

        第一步是2000年我國發射了兩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建成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

        第二步是從2004年起啟動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首次開始批量研制生產衛星和運載火箭,密集組網發射,到2012年年底已形成區域覆蓋能力,正式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運行服務。

        第三步是于2020年前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屆時要完成約30顆北斗導航衛星的發射和組網任務。

        (三)探月工程計劃

        中國月球探測分為三個階段,即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探測和人類在月球短暫駐留的月球基地建設,目前正按計劃分步實施。

        另外,“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全面實施深地探測、深海探測、深空對地觀測戰略,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四)載人航天發展

        1、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

        早在1992年中國就確立了以建立空間站為目標的航天計劃。這一計劃分三步,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目標是能夠把宇航員送到太空,正常運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在這個階段要解決組裝、交互對接、補給以及循環利用等四大技術。這些技術關系到空間站的組裝、宇航員在空間站的生存等關鍵問題。天宮一號就是中國在第二步計劃中為了解決交互對接問題而發射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將完成再生式循環系統、有效載荷和應用系統的實驗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項目。

        經過空間實驗室階段,我國最終要建設的是一個基本型空間站。

        2、神舟系列飛船

        神舟無人飛船: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后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從1999年到2003年,我國先后成功地發射了四艘無人飛船,突破了載人飛船再入升力控制、應急救生、軟著陸、GNC故障診斷、艙段間分離、防熱等13項關鍵技術。

        神舟五號飛船: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返回,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首位進入太空人。

        神舟六號:2005年10月12日09時00分2005年10月17日4時32分將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送入太空。

        神舟七號: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27日翟志剛身著我國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神舟八號: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升空,2011年11月17日19時32分返回,搭載模擬人,為正式定型型號。

        神舟九號:神舟九號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4秒升空,2012年6月29日10時03分返回,航天員為景海鵬、劉旺、劉洋(女)。這也是載人航天飛船首次在夏季發射。

        神舟十號: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將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女)送入太空。

        3、天宮建設(即太空站建設)

        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有了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它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天宮一號實際上是空間實驗室的實驗版,采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之后又成功發射了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九、神十分別是兩艘有人的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順利完成了有人及無人自動對接試驗。它的發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天宮二號: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12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繼天宮一號后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用于進一步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及進行一系列空間試驗。天宮二號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今年載人航天任務中,航天員將完成長達30天的在軌駐留,這個時間長度對于技術和人員來說,都具有較大的挑戰,在國際上也是公認的門檻。

        中國計劃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園,獨立自主的中國空間站屆時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

        (五)中國掌握一箭20星技術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中國新型運載火箭六號在太原點火發射并取得成功,標志著中國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員。6號一次性將20顆衛星送入距離地球524公里軌道,創亞洲之最。

        2008年04月28日印度成功發射一枚自行研制的運載火箭,印度一箭十星的成功發射創造了當時世界航天史的新紀錄。2013年11月19日美國軌道科學公司的“彌諾陶洛斯”火箭從東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島美國航天局基地點火升空,創紀錄地同時把29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兩天后俄羅斯打破了該記錄,11月21日俄羅斯用一枚“第聶伯”運載火箭順利發射32顆衛星,成為迄今為止一箭多星的數量記錄保持者。

        此次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對于完善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進入空間能力且加強國防建設都具有重大意義。

        篇2

        【 關鍵詞 】 航天產業;卓越績效模式;質量管理;實踐與建議

        The Feasibility Analyses and Practical Researches in Respect of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PEM) among Astronautic Corporations

        Zhang Zhen

        (Beijing Institute of Power Machines Beijing 100074)

        【 Abstract 】 The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astronautic products are of high-technology, high-complexity and high-systematization essence, requiring systematic prospects to achieve quality controls as a way to ultimately improve the enterprise in its entirety.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PEM) suits for astronautic enterprises’ Quality Control (QC) needs, which was originally derived and developed fro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ess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M by analyzing the needs of astronautic enterprises, then leads to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EM. In the end, the article will provide pertinent suggestions to astronautic enterprise through analyzing PEM’s application among astronautic enterprises and its weaknesses.

        【 Keywords 】 astronautic industry;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quality control;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1 引言

        卓越績效模式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以顧客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實現企業與相關方(顧客、員工、投資者、供方和社會)價值的協調最優為基礎,追求卓越績效管理為目標的管理模式。它源于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的評獎標準,是一種評價綜合績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后逐漸發展為一種管理模式。

        質量是航天企業的生命,也是航天產業永恒的主題。對航天企業來說,其產品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制造是一項涉及專業廣、要求標準高、協作關系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需要從系統角度入手,實施全面的管理與調控。而卓越績效模式發展自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強調進行系統質量管理的特點,具有非常復雜組織系統的航天企業特點。由此本文將逐步分析卓越績效模式應用于航天企業的必要性、可行性,并針對在航天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途徑。

        2 卓越績效模式的本質與特點

        卓越績效模式包含領導、戰略、顧客和市場、測量分析改進、人力資源、過程管理、經營結果七個方面,核心是強化組織的顧客滿意意識和創新活動,追求卓越績效模式。圖1為卓越績效模式標準框架圖以及每個方面的分值(總分1000分)。

        由圖1可以看出,卓越績效模式圍繞組織的業務流程和管理職能形成了一套全面的體系,其主體為兩個職能三角形——“領導作用三角”和“經營結果三角”。其中“領導作用三角”強調高層領導在組織所處的特定環境中通過制定以顧客和市場為中心的戰略為組織謀劃長遠未來,關注組織如何做正確的事,其目的是解決企業經營的內容和方向問題;“經營結果三角”則強調如何充分調動組織中人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通過組織中人在各個業務流程中發揮作用和過程管理的規范,高效實現組織所追求的經營結果,關注組織如何正確做事,目的是解決效率和效果的問題。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這種管理模式強調了質量是組織的一種系統運營的全面質量,并通過組織效率的提升來實現各個方面的共同提升,其思想與全面質量管理相似,但又比全面質量管理更加規范,更加具體,也更加具有可實施性。因此,卓越績效模式的本質是對全面質量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具體化。

        相比與常見的質量管理模式,卓越績效模式有幾個特點。

        (1)拓展了質量內涵,更加強調質量對組織績效的增值和貢獻

        卓越績效模式對質量和績效、質量管理和質量經營進行了系統整合,對“質量”這個概念賦予了新的定義:質量不再只是狹義的表示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而且不再僅包含工作質量,還涉及到財務、市場、員工、品牌和聲譽等方面的“大質量”,其最終目標是追求卓越的經營質量,因而是一種系統運營的全面質量。

        (2)強調以顧客和市場為中心

        卓越績效模式將“顧客和市場”為中心作為企業質量管理的第一原則,其中顧客感知價值為關注焦點,并運用科學方法和過程把握顧客的期望和市場要求。

        (3)強調系統思考和系統整合

        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就是創造顧客價值的過程,為達到更高的顧客價值,就需要系統、協調一致的經營,這樣才能創造出質量更好的產品。

        (4)重視企業文化的作用

        卓越績效模式需要卓越的企業文化,也就是正確積極的企業價值觀,這在企業內部表現為員工的素質和為達成企業目標所做的互動與努力,在企業外部表現為員工的素質與對社會的負責程度。

        (5)強調可持續發展

        卓越績效模式要求企業在制定戰略時要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相關因素加以考慮,必須在長短期目標中加以實施并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

        (6)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起到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宣傳企業品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的作用,并以此來提高企業的長期利益。

        3 航天產業引入卓越績效模式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從卓越績效模式的本質與特點,可以建立卓越績效模式的價值觀,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遠見卓識的領導;以顧客為導向追求卓越;培育學習型組織和個人;尊重員工和合作伙伴;快速反應和靈活性;關注未來;創新的管理;基于事實的管理;社會責任與公民義務;重在結果及創造價值;系統的觀點。將卓越績效模式的價值觀與航天企業的需求與發展特點相對比,其對比關系如圖2所示,我們將從五個方面分析航天企業引入卓越績效模式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3.1 企業責任需求

        航天產業是國家重要的支柱型產業,其產業內容涵蓋空間發展、國防武器、民生工程等多個方面,并牽引著大量其他行業的發展,是民族復興和國家發展中的重要組成。因此航天企業必須以國家利益至上,發展以國家利益、社會責任和公民義務為內容的企業文化。

        卓越績效模式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社會責任與公民義務,可以有力地支撐起航天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建設,使得員工有正確積極的企業價值觀,愿意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去努力,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為保證產品質量奠定基礎。

        3.2 發展方向需求

        航天企業的發展通常依托于國家的一些大型戰略規劃,尤其是航天軍工企業,其發展方向勢必和國防建設與軍隊需求相一致,這就要求航天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的時必須以國防建設和軍隊發展為導向,關注國家未來長期的發展戰略。

        卓越績效模式強調企業擁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要求領導有力地強化企業的價值和目標意識,在制定發展方向時以顧客為導向,并時刻關注未來,預測未來顧客的期望和潛在顧客,為企業制定長期發展戰略和目標,并實行長期規劃和短期計劃相結合的部署,可以實現航天企業長期穩定的持續發展。

        3.3 發展方式需求

        創新引領是企業發展的源泉,這在航天產業這種擁有高、精、尖技術的行業表現的更加突出。從近年來航天產業的發展來看,航天企業越來越強調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通過組織要素創新和創新環境的改善來實現整個產業的創新。

        卓越績效模式要求企業在發展時要通過創新來實現競爭優勢,要求企業不僅局限于產品和技術的創新,也要對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進行創新,并通過企業和個人的自主學習,提高組織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從而支撐航天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需求,帶動整個航天產業的創新。

        3.4 工程性質需求

        航天工程項目一般都涉及多個行業、十數個工程專業、上百家企業,不同的合作方組成了一條復雜的航天產業鏈,使得航天工程具有高技術性、高復雜性、高系統性的特點。這就要求航天工程在計劃的制定、實施以及生產制造的過程中,需要以系統的眼光進行規劃,基于事實管理,以合理協調不同部門的分工與合作。

        卓越績效模式強調以系統的觀點來管理整個企業及其關鍵過程,其內容和價值觀構成了一個系統的框架和協調機制,強調了企業的整體性、一致性和協調性。運用這種系統的觀點,可實現航天工程在長期的實施中始終以顧客為目標,以實現產品的高質量為目的,并通過對員工和合作方的尊重來協調工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保證航天工程的整體性。而基于事實管理的思想也符合科學的做事態度,適用于航天這種科研性質濃厚的行業。

        3.5 產品特性需求

        除了具備普通工業產品的特點外,航天產品還擁有高價值、高可靠性、政治意義重大的特點,再者航天軍工產品還具有一次性使用、發射后不可維修、長壽命運行等特點,這要求航天產品擁有高的成功率與高質量可靠性,以及出現問題后的快速反應能力。

        卓越績效模式體現了結果導向,關注結果和創造的價值,關心顧客、員工、供應商、合作方及公眾方的共同價值。為適合航天產品追求高可靠性的特征,要求企業具有快速反應的靈活性,使得產品的開發周期縮短,簡化工作部門和流程,減小降低產品質量的環節數量,從而支撐航天企業追求穩步發展的需求。

        4 卓越績效模式在航天企業的組織實踐與改進建議

        4.1 組織實踐與效果

        以某航天軍工企業為例,該企業通過引入卓越績效模式,建立了以企業高層領導為組長的卓越績效領導機構,成立了卓越績效骨干隊伍,重點針對企業文化體系、戰略方向規劃、顧客與市場細分、績效測量系統、員工滿意度調查、過程監測等方面開展改進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

        (1)全面梳理企業文化體系,完善企業經營理念。構建企業行為規范,建立以核心價值觀為中心,以企業精神、愿景和使命為依托,以企業經營理念為的企業文化體系,并建立了文化宣傳顯性載體,使得企業的文化和戰略宣傳落實到了各個基層部門和員工身上。

        (2)改進戰略管理,細分顧客需求。成立專門的戰略研究部門,分別提出企業是長期與短期戰略方向,使得企業的戰略與國防建設有了更高的一致性,細分出了國內軍方、國外軍方、平臺總體和航天系統內部四類顧客,并拓展了新的顧客群體與武器發展領域。

        (3)建立技術評估體系,完善績效量化系統,為高層領導決策提供依據。運用系統的方法梳理過程,識別出了航天產品預先研究、項目立項、設計開發、外包、生產和售后服務六個價值創造過程以及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基礎設施管理、信息和知識管理、保密管理、風險管理、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和職業健康管理等若干個主要支持過程。

        (4)通過調查職工滿意度,梳理出了職工的成長體系。建立了數條并行的培養“領軍人才”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如圖4所示,即專業技術發展路線、型號發展路線和行政發展路線,為職工提供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通過提高職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提升產品質量。

        從總體效果來看,基于上述四方面的工作,該企業對資源進行整合,開展“航天大系統”建設,形成了以企業文化、企業戰略、型號研制、員工成長為主線的“大質量”管理,使得企業的發展更具整體性、一致性和系統性。

        以“大質量”管理為依托,該企業在不同層面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質量管理活動。在企業級別,開展了以卓越績效模式為主,以風險管理、歸零管理為輔的質量控制;在部門級別,開展6S管理、QC小組創立、質量信得過班組評比的質量評比;在個人級別,開展了績效考核、質量先進員工、創新先進個人的質量獎勵機制。

        圖5所示為企業的“大質量”管理示意圖,該圖形象地表現了航天企業管理的各個因素與“大質量”管理的關系。如圖所示,若把該航天企業比作一架飛行器,那么企業文化與戰略管理就是飛行器的動力部分,產品研制的六個價值創造過程和若干個支持過程構成了飛行器的主體,飛行器的頭部是企業的戰略、愿景及最終使命,也是飛行器的核心,通過監視、測量和評審將動力分系統、主體分系統、核心分系統有效的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套運行流暢的“大質量”管理體系。

        4.2 當前實踐中存在的不足與改進措施分析

        在企業引入新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某些“水土不服”的現象。作為對國外成功的管理模式的引入,也必然會因為文化差異、企業性質差異、員工素質差異等因素造成一些不足。

        (1)“大質量”觀念未深入人心

        由于長久以來,我們對于“質量”的固有觀念就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因此在將質量內涵拓展到包含工作質量、過程質量的過程中,會遇到較大阻力。對此可在宣傳“大質量”觀念的同時增加對職工工作質量、過程質量的考評,加大對《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的宣傳與實施,將宣傳工作應用到日常的科研生產中。

        (2)對顧客、市場分析力度不足

        由于航天產業的特點,其顧客群主要以國家、軍隊為主,產品市場范圍較為固定,因此不能用市場經濟的方法來分析。此外,航天產品的研發周期一般在5~10年甚至更長,研發之初的需求分析、產品定位不一定還適應若干年后的市場定位。因此,可以在航天產品在預研階段,深入分析市場需求,保留一定的需求“余量”,并在研發過程中定期進行顧客、市場分析,隨時調整產品定位,確保最終以顧客和市場為導向的產品質量。

        (3)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不夠科學

        卓越績效模式非常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要求把人作為最重要的資源進行開發。航天企業主要產品為高科技產品,其嚴謹的理論設計、精細的數據分析過程使得員工的工作容易變得公式化、設備化,因此航天企業比較接近泰勒提出的機器化組織。機器化組織容易使得員工之間缺乏交流,違反以人為本的理念,最終限制企業的工作效率提高。

        針對這一問題可在企業的組織構建中增加人力資源發展平臺,關注員工發展,對不同類型員工開展針對性培訓,為員工設計職業生涯,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的工作質量、過程質量,完善“大質量”管理。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樹立標桿部門,引入內部競爭機制,增強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擴展質量主體,關注成本、效率、風險等方法方式來實現航天企業的“大質量”管理,使得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

        5 結束語

        隨著《卓越績效評價準則》(GB/T19580-2004)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GB/Z19579-2004)的正式,我國的質量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引進、學習、實踐卓越績效模式,對于我國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形勢有著重要意義。航天產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其發展形勢關系著國家在戰略層面的政策設定與部署,因此航天企業在管理上要緊跟國際、國內的知名企業,在學習先進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的同時,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和特點,走出一條有中國航天特色的卓越之路。

        參考文獻

        [1] 溫德成.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解讀:2007年美國國家質量獎[M]. 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 2007.11

        [2] GB/T19580-2004,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S].

        [3] GB/T19579-2004,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S].

        [4] 張陶. 關于提升航天產品設計質量的思考[J]. 航天標準化, 2009(3):44-46.

        [5] 袁家軍. 中國航天系統工程與項目管理的要素與關鍵環節研究[J]. 宇航學報, 2009(3):428-431.

        [6] 強雁, 伍淑平, 樊繼浩. 航天型號項目管理的質量文化建設[J]. 航天標準化, 2006(3):1-6.

        [7] 賀俊霞, 袁斌. 企業管理導入卓越績效模式的探討[J]. 包鋼科技, 2012(4):96-98.

        篇3

        “10!9!8!……”

        “點火!發射!” 望著眼前仿真的二號F型火箭托舉著“神舟”5號載人飛船進行模擬發射的場景,我仿佛看見山谷里亮起了一道閃電,耳邊滾來了一陣雷鳴。 瞧,“”二號F型火箭托舉著“神舟”5號載人飛船,騰空而起,沖破翻騰的煙霧,直刺霞光滿天的蒼穹,把一團桔紅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長空。這是夢嗎?不,這不是夢!這是2003年10月15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現的那壯觀的場面。這是中國人民渴望了很久很久,等待了千年的偉大時刻,二號F型火箭托舉著13億人的希望與祝福沖向浩翰太空,圓了中華民族千年之夢,神州為之歡呼,世界為之矚目。

        2003年10月15日,在歷史的長河中,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日子。然而就在這一個普通的日子里,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順利進入太空,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飛天夢想一夜成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一天也就注定被定格在歷史輝煌的一頁上了。

        為了這一天,多少人殫精竭慮,青絲成白發;為了這一天,多少人頑強過關,累倒在實驗室中;為了這一天,多少人無怨無悔,默默奉獻一生。從遠古“嫦娥”奔月的傳說,從敦煌“飛天”的美麗壁畫,從戰國時期屈原對長空發出的“天問”,從明代幻想家萬戶乘坐綁在一起的47支火箭飛向空中的嘗試,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幾乎與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滄桑歷史一樣久遠,這個跨越千年的美夢,竟在今天奇跡般地出現在世人面前,載著中國航天員開始遨游太空,對神秘的宇宙深空進行探測。

        你知道嗎?就為了這一天,為了這次看似輕松的太空旅行,中國第一代航天員整整準備了5年,從翱翔藍天到遨游太空,汗水與犧牲鋪滿了這條布滿荊棘的漫漫飛天路。為了這一天,一面鮮紅的國旗,14只緊握的拳頭,鏗鏘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蕩:“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高于一切,為實現中華民族飛天夢想不懈奮斗!”為了這一天,14位中華民族的優秀兒郎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因為他們心中有著一個共同的心聲:“我們只是中國載人航天偉業的很小一部分。支撐我們的,也是支撐所有航天人的,是為了那個共同的夢想能夠由我們這一代人變成現實”。因此,正像楊利偉在完成任務后對南開大學的研究生所說的那樣:“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是千千萬萬人奮斗的結果,榮譽屬于全體從事航天事業的航天人,榮譽屬于偉大的祖國和人民。”

        是啊, 隨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航天飛行成功,一種豪邁向上的民族精神在神州大地升騰激蕩,一股愛國主義激情在億萬華夏兒女心中涌流。成千上萬航天人以自己的智慧、心血和無私奉獻共同鑄就的載人航天精神,“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已化作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激勵人們昂然踏上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新的征程。此時此刻,當我再次仰望“神舟”5號所馳騁的星空,禁不住思緒萬千……

        篇4

        舉世矚目的中國神舟八號載人航天飛船于2011年11月1日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全國各地人民以多種方式收看、收聽了神八的發射過程,大家感到這是繼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后,又一個讓中國人感到自豪,讓世界聚焦中國的時刻。神八的成功發射,讓國人驕傲,讓世界矚目,這充分說明我國的航天事業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航天科技事業的高速發展,也證明了中國日益強大的國力,也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在party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正大踏步地向前邁進。我們要以中國航天人為榜樣,不畏艱難,開拓創新,以Dengxp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形勢下的學習工作,把握機遇,與時俱進,在四個現代化的建設中做出新貢獻。神八的成功發射,說明我國的航天科技水平已處于世界尖端,作為一名中國學社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剛剛結束的奧運會已經讓世界震驚,讓國人感嘆,現在神八又成功發射,這將極大地激勵我們廣大青年學生對祖國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心,更加堅定我們建設祖國的信心,我們相信在party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將更加強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指日可待。

        今天的“神舟八號”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真情的付出,汗水的回報!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智慧的偉大力量;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吃苦耐勞,力求奮進的上進心理。一代又一代像鄧稼先,錢學森一樣的愛國主義者,科學主義者,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出貢獻,為國家的光榮史冊上抹上輝煌的一筆,為國家的威望,地位傾盡畢身精力的人們正前赴后繼地趕往科技第一線。是他們,是他們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稿紙上;他們把更多的心血花費零件上;他們把更多的精神花費在元件上。興許,他們忽略了自己,忽略了家人,但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是驚喜,是驚訝或許一時間成了驚怔。偉大的創舉,偉大的突破,偉大的跨躍,我們應為之感動,為之驕傲,為之自豪。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偶像,是我們的楷模。我們應該為他們鼓掌,為他們喝彩,為他們叫好!但是,我們是否考慮過我們能為祖國作點什么?

        身為當代中學生,我們不但肩負學習重任,同時也背負著建設祖國的光輝任務;我們不但要做好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而且要繼承“三個代表”的偉大理論思想;我們不但要學會讀書,品書,分析書,更要學會讀自然,品自然 ,分析自然。因為我們要發展,就先要發現;要自強,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當電的火花點亮的那刻起,我們就落后給西方國家數百年,從而就受到他們的侵略,甚至連小日本也曾在神圣的中華大地上放肆!

        我認為,我們現在該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知識得到豐富,學習得到充分過濾,智慧得到淋漓發揮。相信,“神舟八號,神舟十號”在不久的將來一樣可以一飛沖天,向世界展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篇5

        舉世矚目的中國神舟八號載人航天飛船于2011年11月1日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全國各地人民以多種方式收看、收聽了神八的發射過程,大家感到這是繼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后,又一個讓中國人感到自豪,讓世界聚焦中國的時刻。神八的成功發射,讓國人驕傲,讓世界矚目,這充分說明我國的航天事業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航天科技事業的高速發展,也證明了中國日益強大的國力,也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在party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正大踏步地向前邁進。我們要以中國航天人為榜樣,不畏艱難,開拓創新,以Dengxp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形勢下的學習工作,把握機遇,與時俱進,在四個現代化的建設中做出新貢獻。神八的成功發射,說明我國的航天科技水平已處于世界尖端,作為一名中國學社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剛剛結束的奧運會已經讓世界震驚,讓國人感嘆,現在神八又成功發射,這將極大地激勵我們廣大青年學生對祖國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心,更加堅定我們建設祖國的信心,我們相信在party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將更加強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指日可待。

        今天的“神舟八號”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真情的付出,汗水的回報!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智慧的偉大力量;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吃苦耐勞,力求奮進的上進心理。一代又一代像鄧稼先,錢學森一樣的愛國主義者,科學主義者,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出貢獻,為國家的光榮史冊上抹上輝煌的一筆,為國家的威望,地位傾盡畢身精力的人們正前赴后繼地趕往科技第一線。是他們,是他們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稿紙上;他們把更多的心血花費零件上;他們把更多的精神花費在元件上。興許,他們忽略了自己,忽略了家人,但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是驚喜,是驚訝或許一時間成了驚怔。偉大的創舉,偉大的突破,偉大的跨躍,我們應為之感動,為之驕傲,為之自豪。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偶像,是我們的楷模。我們應該為他們鼓掌,為他們喝彩,為他們叫好!但是,我們是否考慮過我們能為祖國作點什么?

        身為當代中學生,我們不但肩負學習重任,同時也背負著建設祖國的光輝任務;我們不但要做好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而且要繼承“三個代表”的偉大理論思想;我們不但要學會讀書,品書,分析書,更要學會讀自然,品自然 ,分析自然。因為我們要發展,就先要發現;要自強,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當電的火花點亮的那刻起,我們就落后給西方國家數百年,從而就受到他們的侵略,甚至連小日本也曾在神圣的中華大地上放肆!

        我認為,我們現在該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知識得到豐富,學習得到充分過濾,智慧得到淋漓發揮。相信,“神舟八號,神舟十號”在不久的將來一樣可以一飛沖天,向世界展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 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在线一区二区观看|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网站|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日韩A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天堂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在线成人一区二区| 午夜影院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