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8 16:39:0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兒童的健康教育指導,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 社區;兒童燒傷;健康指導;現場急救
燒傷和燙傷是目前比較常見的社區意外傷害,如果在現場能夠使用正確的方法開展急救,就可以有效的減輕兒童的燒成程度,減少兒童的痛苦。如果所采取的急救方法不當就很有可能會產生燒傷加重的狀況,甚至會耽誤對患兒進行搶救的時機。本文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燒傷患兒的200例Ⅱ-Ⅲ度小面積的燒傷患兒進行了燒傷現場的急救情況分析?,F將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燒傷患兒的Ⅱ-Ⅲ度小面積的燒傷患兒200例,其中女性患兒為65例,男性患兒為135例。患兒的年齡為2個月-6歲,燒傷面積
1.2 方法 對患者的家長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通過問卷調查和口頭提問的方法進行整理回收,總共問卷為200份,有效回收為200份,回收率為100%。
1.3 統計結果分析 使用EXCEL2007進行數據庫的建立,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2 結果
從表1來看,大于90%的家長能夠及時的將幼兒脫離熱源,大約80%的家長能夠在兒童燒傷之后幫助兒童涂膏藥并及時的送醫院就診,能夠保護患兒創傷表皮的家長數量也占到了66%,但是能夠運用冷療的家長數量卻只有23.5%。
從表2中可以看出家長對于燒傷急救知識的獲取主要還是從醫院獲得。網絡和其他方式也是急救知識傳播的有力方式。
3 討論
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而且因為年齡小好奇心較重,很容易在家庭中接觸到熱源。通過實踐分析,燒傷的熱源中以熱飯菜湯和熱水最為普遍。幼兒的皮膚細嫩,且真皮和表皮都比較薄,在發生燒傷燙傷的情況下,同等的熱力對于幼兒所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從表1來分析,不能正確的脫離熱源的家長占到了9%。年齡較小的幼兒,自身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長時間的接觸熱源對幼兒的傷害極大。家長在日常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主動的進行危險的回避,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讓幼兒盡力的遠離熱源。分析表1可以發現,只有23.5%的家長在發生了燒傷之后能夠應用冷療法,但冷療法是能夠有效的減輕患兒的痛苦,減少對于幼兒的傷害。所以家長應當有意識的從正確的途徑和方法獲取幼兒燒傷以及急救的相關知識,這樣即使是發生了意外,也可以運用正確的方法來降低對于幼兒的危害。
從表2中可以看出,家長獲取正確的急救知識主要是從醫院獲得。所以社區醫院應當充分的發揮作用,開展健康教育。當患者來醫院進行就診的時候,醫生首先要對患兒的創面進行正確處理,以減少患兒的疼痛和家長的緊張情緒,隨后向家長宣傳正確的燒傷急救的方法和措施,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家長所采取的急救措施進行糾正,向機長宣傳簡要的急救知識,如盡快的遠離熱源,脫去幼兒被熱水浸透的義務,保持患兒燒傷皮膚的完整,如果衣服不容易脫下,要使用剪刀剪開,使用清涼水對創面進行清洗。社區醫院還可以前來社區醫院就診的病人發放一些健康教育的手冊,向社區居民宣傳正確的燒傷急救的方法和措施。醫生則要對燙傷家長做好宣教,及時和家長進行必要的溝通,患兒回家后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回醫院進行就診。
對家長進行正確急救知識的宣傳和健康教育,是最大限度較少幼兒燒傷傷害的有效途徑,應該在社區醫院利用多種途徑來進行燒傷急救知識的宣傳和預防燒傷常識的介紹,盡可能保護幼兒受到意外傷害。
參考文獻
[1] 丁建華,何玉霞.健康教育在燒傷植皮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急癥,2009(07).
[2] 毛金鳳,肖翠勤,肖永芳,許鳳蓮.石河子地區3002名3-12歲兒童意外燒燙傷傷害的分析[J].職業與健康,2008(05).
【關鍵詞】 健康教育;兒童保??;實施;體會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3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8-4638-02
健康教育是兒童家長獲得健康知識且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以前的有病治病到預防保健即醫學模式向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對婦幼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深入的開展健康教育,使廣大被服務對象掌握健康衛生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科學育兒的能力,將是我們兒保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幾年來,我們充分發揮保健門診的自身優勢,對廣大被服務者進行廣泛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宣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均來自我院保健門診以及電話咨詢人群,即健康咨詢者和健康檢查者(兒童、其家屬以及陪同人員)。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宣傳的工具包括宣教室、咨詢門診、兒童保健0-6歲兒童保健軟件、電腦、智能篩查工具箱、電視、投影儀和光盤、滾動電子屏幕、宣傳圖、冊、單以及健康教育展板等。
1.2.2 健康教育實施方式 由專職保健人員輪流坐診,對前來就診的兒童及其家屬分別給予個別指導或集中講解或進入幼兒園進行專題健康講座等。
1.2.3 實施方法 ①孕前的優生優育以及孕期的健康教育:以婚前醫學檢查為契機,對前來進行婚前檢查的每一對青年男女進行優生優育方面的健康教育宣傳指導,及時解答待孕婦女的衛生保健和心理的困惑,并指導選擇受孕的最佳時期,從孕前增補葉酸預防出生缺陷到對已確診懷孕的婦女,要求其按照孕產婦系統管理的頻次,定期進行產前常規檢查,并進行產前篩查,及時發現妊娠期母胎的異常情況,進行必要的治療。針對不同孕期,運用專業的知識,通俗易懂的語言,并結合電視、滾動電子屏幕、光盤、圖片、宣傳欄、展板、保健手冊等,進行有針對性健康教育宣傳,使孕婦自覺接受生理、心理的保健知識,以及母乳喂養和科學的胎教指導。同時,教育孕婦避免接受病毒、放射線及空氣污染,避免濫用藥物,避免不良刺激對胎兒發育造成危害。②圍產期的健康教育: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新婚學校、孕婦學校、寶寶課堂的優勢,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錄象等指導孕婦順利渡過圍產期,保障母嬰的安全。要做好產婦心理、生理的健康指導,預防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督促產婦產后半小時開奶,促進母乳喂養。利用生動的語言、為產婦講解新生兒的生理、心理特點,疾病篩查的重要性以及新生兒日常護理和預防保健知識,并教會產婦哺育新生兒的技巧和方法,示范早期智力開發的技巧,如皮膚觸摸、嬰兒、沐浴、撫觸、俯臥、自動轉頭、視覺對比等。③嬰幼兒期的健康教育:新生兒出院后,利用產后訪視的時機,及時對產婦進行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合理喂養、預防感染等知識的強化教育。指導產婦學會觀察新生兒皮膚顏色、體重、體溫、排便及吃奶情況,甄別異常及時尋求指導或治療。告之家長及時進行預防接種。由兒保門診大夫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進行4、2、1查體,根據不同年齡,對前來檢查咨詢兒童家長都有針對性地進行保健指導和健康宣教,如:告知家長要做好小兒生長發育監測,合理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培養小兒良好地生活習慣,適時斷奶,并及時進行兒童早期發展教育的指導,甄別異常情況,預防意外傷害地發生。教會家長如何認識小兒常見病及防治措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執行。若發現體弱兒,及時建檔,專人專案管理,并要求家長配合學會觀察體弱兒的癥狀、體征,以便早發現、早治療。④學齡前兒童的健康教育:由于學齡前兒童的生理特點,其大腦皮層功能的發育已接近成人,因此,此時的健康教育對象不單純是家長,對小兒的直接指導亦非常重要。此期兒童大多數在托幼機構,因此,兒童、家長及幼兒園的保教人員都成為健康教育的對象。要針對不同對象給以不同的健康指導,對兒童要教育小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吃零食,少吃甜食,預防齲齒的發生;對家長要從其最關心的兒童智力開發、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兒童肥胖等方面進行有針對的健康指導及健康宣傳;對保教人員告之及時進行健康安全教育、進行預防接種,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要寓教于游戲之中,合理引導小兒順利的渡過第一逆反期,又因此期小兒生性好動,安全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要及時進行健康教育,遠離意外傷害,對流動人口及私立幼兒園更應積極主動的進行宣傳教育,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⑤學齡期及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此期小兒進入校園生活,雖然學習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是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仍然至關重要。要加強口腔保健和眼保健知識的宣傳,加強體格鍛煉,防止風濕和結核病的發生。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要及時進行青春期性生理、心理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由于此期兒童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人狀態之間的矛盾,情緒起伏變化較大,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長要配合老師對青少年正確引導,關心體貼,幫助他他們適應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保證他們健康成長。
2 結 果
通過各種形式健康知識的宣傳,使服務人群的健康意識有了根本的轉變,并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既為廣大婦女提供了孕前、孕期、產前、產后科學孕育保健知識,又為兒童的早期健康發展做足了思想準備;既為保障人口素質的提高,保障優生優育奠定了基礎,又為婦幼保健工作拓寬了領域,找準了努力的方向。通過健康教育,大力宣傳并實施了《母嬰保健法》,鞏固了愛嬰醫院的成果,使廣大群眾對《母嬰保健法》的知曉率達94%以上,降低了兒童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傳染病的發生,促進了小兒健康發展。通過系統地開展健康教育宣傳,使孕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5.56%以上,轄區內的0-6歲兒童系統管理率達到94.53%,4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達85.6%,體弱兒及高危妊娠管理率達到100%。
3 體 會
健康教育是有目標、有計劃、有實施、有評價的教育活動[2]。經過不斷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母親安全,兒童優先”已成為社會共識,健康教育已經越來越被推到轉變醫學模式的首要地位。它不僅僅為臨床病人服務,而是從院內的病人擴展到家庭、學校、社會團體的健康人群,并且越來越為廣大群眾所接受。
3.1 對從事婦幼保健工作人員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認識,它是人們獲得醫療保健服務的第一步,只有做好健康教育,提高人們的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才能把我們的服務項目做的更好、更徹底。
3.2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對我們從事兒童保健人員也提出更新的要求,它強調了衛生服務的整體觀,對于我們婦幼保健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牢固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拓寬知識面,學習一些醫學心理學、社會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精湛的專業,還要善于與人溝通。溝通是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的前提,良好的醫患關系,才能取得被服務者的理解與信任,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健康教育宣傳中,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即與被服務者交流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端莊大方、熱情、和藹可親,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圖片、宣傳畫、栩栩如生的模型通俗易懂的講解、標準的示范,以滿足不同層次的被服務者對健康知識的要求。在整個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都要本著熱情接、細心問、耐心講、精心做、主動幫、親切送、定時訪的情感服務模式,讓被服務者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3.3 健康教育是兒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保健工作的全面順利進行并非單純依靠兒童保健工作人員[3],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其中,家長和兒童既是參與者又是支持者,健康教育就是樹立他們的保健意識,通過自保健能力,而一大部分集聚兒童及其家長的健康教育宣傳,則需要教育部門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3.4 通過健康教育宣傳,兒童早期發展和心理行為問題越來越受重視,0-3歲這一階段是兒童心理、智力、行為及個性形成的至關重要時期,而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地發育是心理行為發育的特征,是通過運動、語言、認知社會交往和生活、情感等表現出來[4]。但是仍有部分家長對兒童肥胖缺乏足夠的認識,僅知道肥胖是由偏好吃甜食吃肉造成的,但對因肥胖造成兒童自身發育影響與后期危害知曉率很低,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
3.5 而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好兒童保健工作首先要有一支素質高的兒保隊伍業務要全面,責任心要強,要不斷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更新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提升服務能力。因為來門診的人群絕大多數是健康的兒童和望子成龍的家長,若只延續過去的僅提供簡單的體格測量和篩選疾病型的檢查的保健服務,早已不能滿足父母們對保健日益增高的養育支援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做好疾病篩選型的健康診斷和體格測量工作,更應以健康教育為切入點,提供給父母足夠的健康保健知識,滿足新時期兒童家長健康需求,更是今后兒童保健工作努力和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劉純艷.社區護理學[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4-65.
[2] 于衛華,李志菊.影響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52-53.
為進一步落實好中醫治末病,根據國家新增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中《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內容,制定20xx年度轄區內重點人群、65歲以上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服務工作計劃:
一
.完善制度,細化管理:完善中醫藥健康管理制度建設,規范我院各項中醫藥健康管理的技術操作規范,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的組織領導,由馬正林同志任中醫藥健康管理領導小組組長,馮廷兵同志任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責任人,各包村醫生以及村衛生所負責人為具體工作執行人,負責中醫藥健康服務日常工作的落實。
二
落實好中醫藥健康管理管理工作:今年4月份開始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重點做好轄區人群中65歲以上老年人檔案中增加中醫辨識內容,同時逐步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兒童中醫藥保健服務內容,具體完成發下工作指標:
1.
掌握轄區內65以上老年人口現狀,根據規范要求,每年為
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養生保健指導,管理率暫定80%以上。
2.
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
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到年底完成中醫藥體質辨識占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80%的計劃,并將結果錄入電子檔案系統。
3.
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健康干預。
4.
對轄區0---6歲兒童進行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健康干預(包括健康咨詢與指導)等中醫藥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
(2)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5.
對轄區人群中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中醫藥健康服務不少于一次,每年進行一次中醫藥健康管理隨訪,進行證候辨識,傳授簡單的中醫藥保健技術,對不同證型的高血壓、糖尿病針對性的提供中醫干預方案或給予健康指導。
6.
所有中醫藥服務,均做好資料收集與錄入告知服務人等工作,對查出的疾病進行分析與治療指導。
三、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將根據績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對包村人員以及轄區村衛生所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并要求及時時完成全年任務,年度進行2次考核,結果與年度經費掛鉤。
為進一步落實好中醫治末病,根據國家新增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中《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內容,制定20xx年度轄區內重點人群、65歲以上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服務工作計劃:
一、完善制度,細化管理:
完善中醫藥健康管理制度建設,規范我院各項中醫藥健康管理的技術操作規范,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的組織領導,由馬正林同志任中醫藥健康管理領導小組組長,馮廷兵同志任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責任人,各包村醫生以及村衛生所負責人為具體工作執行人,負責中醫藥健康服務日常工作的落實。
二、落實好中醫藥健康管理管理工作:
今年4月份開始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重點做好轄區人群中65歲以上老年人檔案中增加中醫辨識內容,同時逐步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兒童中醫藥保健服務內容,具體完成發下工作指標:
1.
掌握轄區內65以上老年人口現狀,根據規范要求,每年為
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養生保健指導,管理率暫定80%以上。
2.
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
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到年底完成中醫藥體質辨識占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80%的計劃,并將結果錄入電子檔案系統。
3.
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健康干預。
4.
對轄區0---6歲兒童進行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健康干預(包括健康咨詢與指導)等中醫藥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
(2)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5.
對轄區人群中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中醫藥健康服務不少于一次,每年進行一次中醫藥健康管理隨訪,進行證候辨識,傳授簡單的中醫藥保健技術,對不同證型的高血壓、糖尿病針對性的提供中醫干預方案或給予健康指導。
6.
所有中醫藥服務,均做好資料收集與錄入告知服務人等工作,對查出的疾病進行分析與治療指導。
三、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將根據績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對包村人員以及轄區村衛生所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并要求及時時完成全年任務,年度進行2次考核,結果與年度經費掛鉤。
醫院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場所,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是提高全體醫務人員、住院病人等廣大群眾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相關知識知曉率的重要措施,為進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文明素質、
生活質量、生命質量,必須長期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實。
一、建立組織機構,
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完善的健康教育工作網絡是開展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為了穩步推進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我院將結合上級部門的工作安排和醫院實際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長親自抓,我科直接管的工作模式,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健康教育資料,將健康教育工作納入我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進一步建立健全以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為一體的衛生體系,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突出防病重點,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充分發揮健康教育網絡作用,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
提高醫務人員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以及住院病人、轄區居民相關知識知曉率,健康教育行為形成率,提高對慢病、孕產婦、兒童管理率;降低傳染病、地方病、慢病發病率;促進醫院對健康的廣泛支持、突出醫院衛生服務,創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為,以達到提高醫務人員與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倡導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和諧社會氛圍。
健康教育活動內容如下:
(一)
利用我們專業人員優勢,廣泛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
(二)
要進一步加強網絡建設,將轄區內村衛生室、社區、幼托機構等單位納入健康教育體系,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培訓,齊抓共管,創建一個有益于健康的社會環境。
(三)加強健康教育陣地建設與管理。
1
、各科室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如宣傳欄、墻報等),每月更換一次內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達12期
,內容新穎、充實);
2、各村衛生室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專欄,每兩月更換一次內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達6期
,內容新穎、充實),由保健科專職人員對每期刊登的內容在固定時間內進行攝像,
并留檔。將各科室、各村衛生室出刊次數,內容質量納入年終考評體系,嚴格按照健康教育獎懲制度進行考核。
3、對上級下發的健康教育資料及時張貼在院內宣傳陣地,并及時分發到各村衛生室。
(四)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對全院醫務人員、村醫、社區等單位相關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每季一次,以提高醫務人員及廣大居民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使醫務人員、廣大居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
8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
>70%以上。
(五)大力開展院內健康教育活動。
門診健康教育:醫生應有針對性對門診就診人員開展口頭宣傳、發放教育處方等候診教育與隨診教育。
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與出院教育的同時,重點做好住院期教育:①醫生在進行醫療活動時所運用的健康咨詢、健康處方等對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識口頭和書面測試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②健康處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至少一種健康教育處方,有針對性地對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開展健康教育1次。③利用宣傳陣地進行宣傳教育。④每年對病人、群眾進行相關知識知曉率調查。
(六)積極開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動。
結合我院衛生活動安排,對居民進行經常性健康教育指導。配合各種宣傳日,深入對農村包括預防接種、疾病普查等機會開展預防艾滋病、結核病、計劃免疫、婦女兒童保健傳染病、地方病等常見病多發病咨詢和宣傳健康教育活動;農業勞動有職業危害知識宣傳;開展飲水飲食、家庭急救與護理等家庭健康教育;衛生法規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行為習慣。每年4次或以上。
(七)加強反吸煙宣教活動。
積極開展吸煙危害宣傳,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窗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地進行吸煙與被動吸煙的危害的宣傳。利用3月31日“世界無煙日“開展相關活動。積極參與創建無煙醫院,醫院有禁煙制度,醫療場所有禁煙標志,無人吸煙。
(八)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
每年定期組織人員,對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完善健康教育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資料。通過醫務人員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測試,對醫院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與總結。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呼吸道傳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節日食品衛生、家庭急救與護理。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重點宣傳生殖健康知識、乳腺疾病、結核病防治知識。
四月份:結合愛國衛生月和全國計劃免疫傳宣日,重點開展社區衛生公德、衛生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和碘缺乏病宣傳日、無煙日。重點開展職業衛生、科學使用碘鹽、吸煙危害等知識教育。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環境日、愛眼日、禁毒日。重點宣傳兒童保健,近視防治,環境保護,遠離等方面的知識。
七月份:深入農村重點開展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飲水飲食衛生知識教育。
八月份: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開展母乳喂養科學育兒和家庭消毒的宣傳教育。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人節開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識、體育健身方面的宣傳教育。
十一月份:結合食品衛生宣傳周和的全國防治糖尿病日,開展食品衛生與營養、糖尿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十二月份:結合;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日,重點開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時間安排內容醫院可根據本院情況進行修改)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健康教育也是一種服務手段,是醫院職能所在,是控制醫療費用,拉動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醫院將其納入工作重要日程,實行目標管理。保障工作的.人力、物力、經費,有規范的工作和管理制度。
(二)健全網絡、抓好培訓。
要建立一支熱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隊伍。充分發揮領導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員的工作能力,對廣大居民開展經常性宣傳教育。通過定期的檢查指導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動健康教育全面開展。
(三)利用醫院資源、推進健康教育。
要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開展經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動。抓落實,以點帶面,加強檢查指導,擴大受益面,提高有效性、針對性;提高醫務人員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住院病人、轄區居民相關知識知曉率。
三、總結評估。
每年對各衛生室、
健康教育工作進行4次檢查指導。并通過年度考核、知識測試等形式做好總結評估,發現不足,明確努力方向,進一步推進健康教育。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財政部《關于做好20xx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衛計生發〔20xx〕171號)文件的要求,根據省衛生廳和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黑衛中醫發〔20xx〕265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
項目目標
(一)
總體目標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充分體現中醫藥特色優勢,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和協作機制,逐步建立完善適合我市市情的中醫藥預防保健體系,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為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和0—36個月兒童提供免費、安全、便捷的中醫藥服務,提高老年人、兒童重點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
年度目標
按照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財政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20xx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衛計生發〔20xx〕26號)文件的要求,20xx年我市的目標是:全市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30%,一是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二是為3歲以下的兒童家長提供中醫藥健康指導。
二、
項目實施范圍和人群
全市范圍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的0~36個月兒童。
三、項目內容及服務流程
(一)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
1、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
2、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
3、服務流程。
(1)中醫體質信息采集
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逐項詢問居民近一年的體驗、感覺,查看舌苔和舌下靜脈及皮膚情況等,將信息在相應分值內劃“√”。
(2)中醫體質辨識
按照體質判定標準表計算出該居民的具體得分,將計算得分填寫在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體質辨識欄內。根據得分,判斷該居民的體質類型是平和型抑或偏頗體質,并將體質辨識結果及時告知居民。
(3)中醫藥保健指導
針對老年人不同體質特點,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中醫藥保健指導。
(二)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
2、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3、服務流程
(1)預約兒童家長
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結合兒童健康體檢和預防接種的時間,預約兒童家長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
(2)兒童中醫飲食起居指導
根據不同月齡兒童的特點,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
(3)傳授中醫穴位按揉方法
在兒童6、12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四、
項目組織與管理
(一)
各縣(區)衛生局具體負責本轄區項目的組織管理,對項目實施進行監督指導和績效考核,推進項目各項工作的開展。市衛生行政部門要定期對項目實施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考核。
(二)
各級中醫醫院為技術指導單位,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項目師資培訓與績效考核。
(三)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直接負責為其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并及時將有關信息錄入健康檔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分別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建檔工作的指導與管理。
五、
項目實施要求
(一)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1、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可結合老年人健康體檢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診療時間。
2、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當具備相應的設備和條件。有條件的地區應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3、開展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工作的人員應當為接受過老年人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的衛生技術人員。開展老年人中醫藥保健指導工作的人員應當為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或接受過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專門培訓能夠提供上述服務的其他類別醫師(含鄉村醫生)。
4、服務機構要加強與村(居)委會、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老年人口信息變化。
5、服務機構要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務。
6、每次服務后要及時、完整記錄相關信息,納入老年人健康檔案。
(二)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1、開展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應當結合兒童健康體檢和預防接種的時間。
開展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當具備相應的設備和條件。
2、開展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人員應當為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或接受過兒童中醫藥保健知識和技能培訓能夠提供上述服務的其他類別醫師(含鄉村醫生)。
3、服務機構要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使更多的兒童家長愿意接受服務。
4、每次服務后要及時記錄相關信息,納入兒童健康檔案。
六、項目執行時間
20xx年的執行時間截止12月31日。每年為一個周期年度,具體時間按照省中醫藥管理局相關文件執行。
七、項目監督評價
(一)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要將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作為重點衛生工作年度目標考核項目,納入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績效考核內容。對考核不達標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達標者,取消該機構從事項目工作的資質。
(二)各級中醫醫院要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對項目進行督導考核??h(區)級每年不少于2次,市級每年不少于1次??己私Y果與評優和經費安排掛鉤。
(三)督導考核主要內容:項目實施計劃制定、組織管理、資金管理、人員培訓、服務數量、服務質量、信息管理、服務效果、居民滿意度等。
(四)主要評價指標。
1、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接受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65歲及以上居民數/年內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數×100%。
關鍵詞:社區護理;嬰兒家長;兒童保健;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完善我國公共衛生制度建設的重點環節之一,更是兒童保健工作的關鍵性內容[1]。相關研究顯示,在社區中對嬰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戶能夠提高嬰兒的接種率,降低患病率,本文對某社區中的84例嬰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探討對兒童保健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市中某社區的168名嬰兒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4名。觀察組有男嬰49名、女嬰35名;年齡在0~5個月,平均為(3.120.26)個月;嬰兒家長84例的文化程度為:大學以上學歷有21例、高中學歷37例、初中及以下學歷26例。對照組中有男嬰51名、女嬰33名;年齡在0~6個月,平均為(3.250.21)個月;嬰兒家長84例的文化程度為:大學以上學歷有19例、高中學歷38例、初中及以下學歷27例。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兩組嬰兒及家長的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嬰兒家長進通過社區中粘貼的宣傳海報等方式接受健康教育,觀察組的健康教育方法為:
1.2.1對本次實施健康教育護理的工作人員實施系統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兒童保健知識、健社區健康教育的開展方式、調查問卷的發放等。
1.2.2健康教育的內容有 與觀察組的采取同樣的在社區粘貼海報的方式,發放各種趣味性的健康知識教育手冊,在嬰兒家屬接下工作人員手冊的過程中可以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家長在翻看手冊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疑問,護理人員此時進行具體的解答,以加強因而家長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對嬰兒的生長發育進行監測的意義、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母乳的喂養和嬰兒的營養指導護理[2],同時還有嬰兒計劃免疫的概念、重要性和安全性,疫苗接種前后需要注意的問題,接種之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應對方法以及1類疫苗和1類疫苗之間的區別。
在本次活動中,健康教育主要針對嬰兒家長的年齡、文化層次、職業定位等進行個性化的指導,除了傳統的在社區循宣傳角落張貼各種嬰兒保健知識之外,同時利用接種集中的時間邀請本市的兒童保健專家進行講座和知識宣傳,在講座的過程中可以向家屬播放相關的知識錄像組織家長在長進行討論和交流[3],并就家長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護理人員與家長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通過問卷調查掌握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提供醫院的咨詢電話以便于家長隨時聯系,耐心細致的回答家長的疑惑。除專業的健康教育活動之外還可以定期聯系嬰兒家長進行活動,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更加平等、更加容易,護理人員在旁進行協助,鼓勵家長分相自身的經驗,對于正確和積極的部分要進行鼓勵,而錯誤的地方則一定要指正,對于家長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但是影響到孩子成長與健康的一檔要解釋清楚,對于家長不理解的部分可以邀請專家進行權威的解答。
為家長提供可以進行健康教育的平臺,與社區中的相關工作人員約定好時間,通過門診以面對面的形式進行兒童保健知識的講解。對于部分身體狀況較差的嬰兒,家長會非常迫切的希望護理人員能夠進行進一步的指導,護士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進行上門指導。與家長建立長久的聯絡,定期對嬰兒的身體狀況進行詢問,關注家長的健康知識掌握度以及,對于知識薄弱的地方進行針對性指導。保證家屬能夠理解和掌握,促進兒童的健康。
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家長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和統計,回顧性分析嬰兒的健康體檢的參與情況、疫苗的接種情況等。
1.3統計學分析 數據資料均錄入到SPSS 16.0軟件中采取統計處理,計數資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2值檢驗,以P0.05代表兩組的差異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觀察組家長的得分評定為及格的有72名(85.71%),而對照組只有51名(60.71%),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13.385,P觀察組嬰兒定期參加健康體檢的有80名(95.24%),對照組有63名(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13.581,P觀察組患兒的1類和二類疫苗接種率分別為82名(97.62%)和73名(86.90%),對照組為74名(88.10%)和61名(72.62%),對比組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分別為5.743和5.310,P0.05)。
三、討論
相關資料顯示,對嬰兒家長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能夠很好的改善兒童的健康水平。在本文中對嬰兒家長開展系統的健康教育,有效的促進其對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健康教育對于嬰兒家長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對于嬰兒健康體檢的參與率以及1類與2類疫苗接種率均會產生影響(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家長對知識的接受非常直接,不是以往形式主義的方式,教育不僅停留在口頭說服上,還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操作加強可信度和家長的接受度。通過健康教育,嬰兒家長獲取信息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家長可以通過練習醫院獲得信息的反饋與互動[4],促進其積極的參與到知識的吸收過程中去;而對體檢參加率以及疫苗接種率的影響的是家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認識到二者對于嬰兒健康發育的重要性,通過個性化的指導糾正家長的不正確認知,保證較好順從健康教育知識的特性[5],在不斷的科普和講解過程中還能夠增強家長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從而自覺的進行疫苗接種和健康體檢。因此,在社區家長中應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彥,張德春,李勝玲,等.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6):1826-1829.
[2]周詠梅,童仲華.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4,(29):274-275.
[3]趙曉燕,王青.健康教育對社區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9):250-251.
【摘要】目的:為了解婦幼保健服務及健康教育現狀與群眾的需求,為今后婦幼保健院開展健康促進項目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今年3月來我院尋求服務的465人進行隨機問卷調查。結果:回收的465份有效問卷健康教育知曉率60%以上;婦幼保健健康促進項目需求量在81%以上。結論:醫院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強,健康教育形式要多樣化,可以開展健康教育有償服務;婦幼保健院要做根據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做大做強婦女兒童健康促進項目。
【關鍵詞】婦女兒童;健康教育;健康促進項目;需求
Women child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e item need and analysis
Li Ying Yang Shili Li Fang Hu Shaoling Su Yuping
【Abstract】Purpose:For the sake of solution Fu young health care service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 need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crowd, for aftertime Fu young health care the hospital open an exhibition health help the item to provide science basis.Method:To this year March come to my hospital to look for service of 465 people carry on random questionnaire.Result:Recovery of 465 valid questionnaire health education understand a rate above 60%;Fu young health care health promote the item demand is in above 81%.Conclusion:Hospital health education work still need to be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the form want diversification, can open an exhibition health education have Chang service;The Fu young health care hospital want to do according to dissimilarity the need of the layer crowd, do big is a strong women child health promote item.
【Key words】Women's child;Health education;Health promote item;Need
為了解婦幼保健服務及健康教育現狀與群眾的需求,今年3月,我們對來院尋求幫助的465名孕產婦和兒童及家屬中進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務現狀與需求調查 ,以了解當前婦女兒童健康促進服務、健康教育現狀與需求,并對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為探討婦幼保健院在今后開展婦幼健康促進項目,做大做強婦女兒童健康促進延伸產品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今年3月來我院婦產科、兒科及相關輔助科室就診的465名服務對象及家屬。
1.2 方法: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婦幼健康促進項目》問卷調查表,以問卷的方式,每次以產科、婦科、兒科及相關的輔助科室為單位進行隨機分發,對孕產婦及兒童的其家屬進行問卷調查,共發465份。每個調查項目,采用知道、不知道;需要,不需要進行調查,答題者根據本人情況如實選其中一項回答。我們將調查表匯總,結果如下。
2.結果
2.1 健康教育知曉率。見表1。
2.2 婦幼健康促進項目需求。見表2。
3.討論
(1)本次調查是在孕產婦及兒童和家屬中進行,能代表孕產婦和兒童的保健意識及保健需求。
(2)本次調查表明,產前檢查知曉率達95.91%,說明通過多年來婦幼衛生工作者的努力,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頒布實施以來,孕產期保健工作得到了普及,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規范了孕產期保健工作,開辦孕婦學校,孕產期保健知識深入人心,大眾基本能接受孕產期保健。
(3)在本次調查的人群中仍有18.49%的人對住院分娩的好處不了解,認為分娩是瓜熟蒂落的事,住院分娩費用高,在家也可以進行,不必花那么多錢去住院。
(4)計劃免疫知曉率60%,主要認為小孩沒有病不必打針和服藥。說明今后要加強計免知識宣傳,讓老百姓真正懂得計劃免疫的好處,自覺接受計劃免疫。[1]
(5)飲食營養知曉率是本次調查知曉率最低的,只有46.24%,說明公眾對飲食和營養的需求仍停留在吃飽或吃好就行了。孕婦缺乏、需要營養知識,需要孕期營養門診或孕期營養專題講座等更專業指導方式,進行營養知識指導、個體化飲食安排指導、營養膳食評價等更高層次的服務[2]。對兒童或青少年營養需要不知道,不懂那些是自已需要的營養素,怎樣吃,吃什么好?這些都說明營養知識需求有較大市場。
(6)本次被調查的人群對更年期保健知曉率只有63.86%。說明大眾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識,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更年期保健市場前景看好。[3]
(7)兒童早教知曉率達94.40%,說明群眾對早教能夠接受,婦幼醫院應加大早教力度,讓兒童早教發揮更大的效益。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有的醫療服務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需求,發展婦女兒童健康促進項目是當務之急,如孕婦俱樂部、兒童俱樂部、青年俱樂部、更年期婦女俱樂部、營養俱樂部的需求量達81%以上;兒童早教需求量達94.41%;兒童營養指導、智力開發、心理衛生等指導需求達91.18%,說明婦女兒童健康促進項目市場前景良好。
3.1 醫院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強。本次調查說明,隨著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衛生知識及自我保健意識逐步提高,婦幼保健服務已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所接受,但由于受文化和經濟、教育、交通、習俗、傳統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仍有部份群眾衛生保健意識薄弱。被調查者中有29.03%的人不知道更年期保健知識;有27.53%的人不懂飲食營養;有[4]14.41%的人不知道飲食衛生;有13.98%的人對青春期保健知識不了解;有12.26%的人不知道要做計劃免疫;有12.04%的人不知道高危孕婦要住院分娩;有10.75%的人不知道孕期需要醫生指導鍛煉;可見,婦幼醫院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強。健康教育是婦幼醫院營銷的窗口,在當今市場經濟社會,醫院有了好的服務產品,必須要有營銷手段,健康教育科就是婦幼醫院最好的營銷窗口。只有健康教育工作做大做好了,婦女兒童健康促進項目才有市場,才能發揮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2 醫院健康教育形式要多樣化。除了接診醫生、護士對病人進行面對面健康教育外,還要根據各醫院現有條件進行發宣傳資料、健康教育處方、電視節目、板報、墻報、講座、培訓班、俱樂部、報刊雜志等進行有效宣傳活動,并把健康教育作為常規工作。健康教育直接將知識、技術和服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水平。[4]
3.3 醫院健康教育應有各項量化指標,便于考核和提高。目前醫院健康教育考核指標不夠量化,檢查、考核存在一定難度,需要制定能量化考核又便于操作的考核指標。
3.4 醫院健康教育要開展有償服務。醫院健康教育除了開展公益性無償服務外,還要開展圍繞健康促進項目的有償服務,增加健教科工作人員收入,從而體現健教工作價值及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健教工作可持續發展。
3.5 健康教育工作應納入社區日常工作來抓。社區應組織公民定期聽保健醫師講授衛生保健知識課,接受科學衛生觀,改變不良飲食和不衛生習慣,從而提高公民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葉建國,王春啟,等.健康教育在鄉鎮預防接種工作中的作用. [J]. 中國健康教育.2003.19(7)520.
[2] 陳沁,等. 孕婦營養知識水平與服務需求調查分析. [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12)121.
[3] 楊艷杰,彭濤,楊秀賢,等.農村社區更年期婦女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 [J]. 中國婦幼保健..2004.1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