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高中化學標況范文

        高中化學標況精選(五篇)

        發(fā)布時間:2023-09-27 10:23:2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yōu)槟鷾蕚淞瞬煌L格的5篇高中化學標況,期待它們能激發(fā)您的靈感。

        篇1

        關鍵詞: 化學新課標 新增知識點 高考學生答題情況 高中化學教學

        全日制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學是在普通初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學校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水平高素質(zhì)人才的工廠,對廣大學生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xiàn)具有深刻的影響。化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思考習慣、嚴謹?shù)霓k事風格、獨立自主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化學新課標新增知識點加入高考后學生的適應狀況,以及它給高中教學帶來的啟示。

        一、化學新課標新增知識點加進高考后學生的答題情況

        (一)對于“蓋斯定律”的出錯點的分析。

        1.學生對熱化學方程式的理解不到位

        以某地理科綜合高考試題為例,通過對試卷的抽樣分析,發(fā)現(xiàn)有接近71%的學生沒有答對試卷中考察“蓋斯定理”的考題。在71%的學生中,近一半的人對熱化學方程式的理解有偏差。

        2.吸熱和放熱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以同年同地的理科高考綜合試題為例,通過對試卷的抽樣分析,發(fā)現(xiàn)上文提及的近71%的錯答學生中有48%的學生只知道放熱時H為負值就能夠輕易得出答案,這充分反映了學生對于吸熱和放熱反應的概念混淆不清。

        (二)對于“沉淀溶解平衡”問題的分析。

        以某地的理科綜合高考試題為例,題目的考點包含考生對于pH的基本認識、對溶度積常數(shù)概念的理解程度等。從題目中可以很直觀地發(fā)現(xiàn)出題人沒有就概念的理解給學生設過多的陷阱,是一個十分基本的計算題。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結果有些出人意料。題目的平均分甚至沒有達到該題總分的1/4,超過75%的學生得了零分。這反映出學生對“沉淀溶解平衡”這方面的知識理解不到位,還需要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強調(diào)該知識點的重要性,隨時關注學生的理解程度。

        二、高考學生的答題情況對化學老師教學的啟示

        (一)加強過程教學,教學生學習方法。

        高考中大部分題目都是將書本知識結合客觀實際,并不是單一地將知識點孤立考查。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化學的相關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

        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對象,老師要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將課程用階梯遞進的方式層層推進,一步步加深課程難度,讓學生慢慢適應。老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根本上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樹立探究性學習的理念。

        化學中的探究性試題本身具有靈活多變的特性,由于沒有一個固定的解題模式,反而能客觀反映學生平時的積累情況。學生對知識的積累,一部分從課堂上老師的授課中獲得,還有一部分通過課堂之外的其他渠道獲得。研究性學習需要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所以膽大心細的學生在探究性試題的解答過程中占有極大的優(yōu)勢。因此,老師要致力于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價值觀,關注生活點滴,從生活中尋找化學知識,同時也靈活地將所學的化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

        (三)放手讓學生做實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化學實驗在化學課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考試題中化學實驗研究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倡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正確高效地學習。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動手做一些家庭的常規(guī)化學實驗,讓他們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規(guī)范實驗步驟,記錄實驗結果。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自己的實驗成果,互助學習,共同進步。這些自主探究性實驗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深刻記住了實驗中的細節(jié),將來可以將實驗成果運用于試題的解答中。

        (四)嚴抓主干知識,突出學習中的主要矛盾。

        高中化學學習的起點要低,不能開始就增加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畏懼心理,使得化學學習停滯不前。老師課上要著重強調(diào)基礎主干知識,確保主干知識的得分率。在高考試題中,基礎知識占了大部分,簡而言之,基礎知識是整張試卷的得分保障。老師要在保證學生都掌握了主干知識的前提下,注重課后習題的講解,挖掘出新課程標準教材中考試的主要題型,逐個擊破,提高學生的得分幾率。

        (五)增加情景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入比例。

        化學探究性試題的情景多是從生活實際中得來的。這就表示學生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中要同時兼顧學術性和時代性。化學來源于生活,最終又運用于生活中。化學學科與社會相融合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化學、社會和學生三個因素和諧相融,達到強化知識的整體功能的目的。

        綜上所述,化學新課標中新增加的部分知識點學生掌握的情況并不好,這為化學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化學中新增知識點對高考學生的答題情況做出了分析,同時提出了幫助老師就此現(xiàn)象對教學活動的改進辦法。化學這門基礎性的學科只要掌握了方式方法,則學習起來并不像學生想象的那樣困難。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將化學融入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魅力;鼓勵學生進行化學研究性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情景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讓學生鍛煉動手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廖元錫.新課程高考方案及考試大綱對高中科學領域模塊課程實施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0.

        篇2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種語言,就是學習一種文化。《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進行了詳盡的描述。本文將以Patrick R?Moran的語言―文化教學理論為框架,簡要分析我國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并就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的策略提些建議。

        二、Patrick R.Moran的語言―文化教學理論

        Patrick R.Moran是從事跨文化交際研究的著名學者。Moran從文化教學的角度,對文化的界定、語言與文化的關聯(lián)及如何加強學習者的“文化體驗”等提出了獨到的理論見解。本文簡要介紹如下。

        (一)文化的“五要素說”。

        Moran提出了文化五要素說,即文化產(chǎn)品、文化實踐、文化觀念、文化社群和文化個體。這五個要素的關系是互動的,圖示為:

        Moran用“文化冰山”(the iceberg of culture)表述文化五要素的不同:文化觀念大部分是隱性的,只有少部分是顯性的;而文化產(chǎn)品、文化實踐、文化社群和文化個體則都是顯性的。語言課程中的文化教學只能是對文化冰山顯性部分的教學,但在跨文化交往中,我們更需要注意“文化冰山”下的隱性部分。

        (二)語言與文化的關聯(lián)。

        Moran認為語言是文化“五要素”的整合體,并用圖表分析文化學習中語言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關系。

        語言與文化的關聯(lián)

        用于學習文化的語言

        (三)文化教學中的“文化體驗”。

        Moran進一步提出“文化體驗”(the cultural experience)的概念,他認為“文化體驗就是與另一種生活方式的碰撞”。“文化體驗”包括五個方面,即文化內(nèi)涵(the cultural content)、學生參與這一內(nèi)容的活動(the activities in which students engage in content)、預期或?qū)崿F(xiàn)的結果(the outcomes that are intended or achieved)、參與文化體驗的教師和學生(teacher and learners),以及師生關系的實質(zhì)(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the teacher develops with students)。在文化教學中,教師不僅傳授文化知識(cultural knowings),還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循環(huán)”(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實現(xiàn)積極的“文化體驗”。“文化體驗”包括文化知識四個要素的互動:

        理解內(nèi)容:文化信息(knowing about――cultural information)

        理解方法:文化實踐(knowing how――cultural practices)

        理解原因:文化觀念(knowing why――cultural perspectives)

        自我意識:文化自知(knowing oneself――self awareness)

        三、高中英語課程中文化教學的現(xiàn)狀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英語課程中的文化教學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當前狀況分析如下。

        (一)教師不夠重視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教師對什么是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意識與語言知識技能的關系、跨文化意識在英語學習中的價值、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等問題缺少正確的認識。因此,教師對教學中的文化因素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二)教師不重視文化教學目標。

        李麗潔(2009:67)的調(diào)查結果表明,“教材資源在使用中缺乏相應的文化導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跨文化目標弱化現(xiàn)象嚴重”。文化教學目標的缺失,使得英語學習成為一種靜態(tài)的語言知識的疊加,這嚴重阻礙了英語教學文化意識培養(yǎng)及其他語言目標的實現(xiàn)。

        (三)課堂文化教學手段不夠充分。

        課堂是英語文化教學的主陣地。然而,課堂上,教師無法及時敏銳地捕捉教學過程中方方面面的文化因素,充實文化教學內(nèi)容。同時,教師未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語言交際活動中體驗文化、反思文化。

        (四)學生文化知識匱乏。

        周秋琴(2009:119)針對學生文化意識的研究結果認為:學生在西方節(jié)日里盲目跟風的現(xiàn)象,反映了大多數(shù)人只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表面膚淺的東西,對其文化內(nèi)涵缺乏深入的認識。

        四、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策略

        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下文將結合Moran的語言―文化教學理論,對高中英語文化教學提出許建議。

        (一)挖掘教材文化要素,增強學生文化體驗。

        深挖英語教材中的文化“五要素”(文化產(chǎn)品、文化實踐、文化觀念、文化社群和文化個體),指導學生對比、發(fā)現(xiàn)漢語和英語語言結構和文化之間的異同,從而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敏感性。

        1.在詞匯教學中滲透文化。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英漢詞匯的內(nèi)涵往往不同,其聯(lián)想意義差異很大。

        如:“陰”、“陽”、“寒”和“上火”等概念是中醫(yī)治療的基本原理,然而,西方人對此是一頭霧水。此外,一些顏色詞匯也可體現(xiàn)中外文化的異同,例如:

        2.在語法教學中了解文化。

        在介紹某些句法結構時,要同時介紹其使用的意境和交際功能。如:

        附加疑問句:Lovely day,isn’t it?實際上這是無疑而問,是英美人引起話題的一種常見的方式。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為疑問句,卻表示一種有禮貌的請求和建議。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用問句形式提出的請求,表示有禮貌的請求。

        3.在閱讀教學中感受文化。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手段,也是實現(xiàn)文化教學目標的重要方式。下面以“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學為例,分析如何把Moran的語言―文化教學理論滲透到閱讀教學中。

        從文化認知內(nèi)容層面看,閱讀前,教師可以運用提問、“頭腦風暴”、討論等方式,介紹馬克?吐溫的生平、代表作品及軼聞趣事,讓學生了解有關美國人民的歷史、社會狀況和道德觀念等文化背景知識。閱讀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戲劇中的舞臺說明,讓學生獲取有關文化“五要素”的語言信息,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樣可以營造舞臺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劇情展開。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解讀人物臺詞、動作、神態(tài)及情節(jié)等,從而讓學生能夠體悟劇中人物對亨利的態(tài)度變化,學會描述體會劇中人物復雜的情感世界。

        從文化認知方式層面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百萬英鎊》的視頻,模仿劇中人物語言,小組表演戲劇及改寫劇本,讓學生感知劇中人物的復雜情感,體悟戲劇折射出的社會百態(tài)。

        從文化認知原因?qū)用婵矗處熆梢砸龑W生分析劇中人物對亨利態(tài)度變化的原因,深挖劇中人物的態(tài)度、信仰與價值觀,揭示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的殘酷現(xiàn)實,透射資本主義社會的悲哀。

        從文化認知自我層面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劇中人物性格,就“Money is not everything.”這一話題進行辯論,激勵學生積極反思自我,豐富自己情感世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二)明確文化教學中師生的角色。

        在文化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師與學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1.參與階段:學生活動是操作、儀式、對話、角色扮演、表演、戲劇、模擬及實地體驗;教師是示范者和教練。

        2.描述階段:學生活動是真實材料、教學材料、體驗及個人記錄;教師是資料來源、信息資料提供者、判斷者和啟發(fā)者。

        3.闡釋階段:學生活動是文化分析、研究性實踐活動及實地體驗;教師是引導者和合作研究者。

        4.反應階段:學生活動是反思、聚焦交談及聚焦寫作;教師是傾聽者、目擊者和合作學習者。

        (三)豐富學生體驗文化的方式與途徑。

        1.拓寬學生獲取文化信息的渠道。

        指導學生訂閱英語報刊,閱讀富含英美文化的新聞、文章和各類文化小故事,積累文化知識,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自覺性。組織學生觀看英語影視節(jié)目,了解西方現(xiàn)實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引導學生利用英語教學網(wǎng)站拓寬英語素材,感受英語文化。

        2.搭建學生體驗文化的舞臺。

        指導學生在西方節(jié)日(如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組織英語晚會,舉辦英語知識講座、英語知識競賽、英語知識宣傳廊、英語短劇表演、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文化,培養(yǎng)英語文化意識。

        3.創(chuàng)設學生探究文化的平臺。

        教師可開設校本課程,利用《語言與文化》、《英語學習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際研究》、《西方文化背景知識選講》等材料,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概貌,讓學生理解中外文化總體的異同。組織學生開展有關英美文化的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選擇課題,如:“英漢語在日常談話中的文化差別”、“中外文化中的時間觀念”等,進行研究,寫出研究報告并展示研究成果。這種形式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加深對中外文化的理解。

        篇3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化學 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成為高中化學教學內(nèi)容的重中之重,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然占有很大部分,教師一味在課堂上講解,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和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時間和空間,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教學質(zhì)量一直處在較低狀態(tài)。對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談談構建高效課堂的一些看法。

        一、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時代不斷發(fā)展,科技不斷進步,使國際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大,為了適應教育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國際競爭中成了熱議話題。新背景課程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是為了改變當前陳舊和老套的教學方式,為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zhì)化學人才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同時,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也是為了扭轉(zhuǎn)和改變自古以來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使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教師的獨白和填鴨式教育。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總是教師一味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習主體變得很被動,從而使學生無法將其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都發(fā)揮出來,所以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點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新型教學體制下更好地學習,不斷提高和發(fā)現(xiàn)自己,增強學習意識,積極主動和自覺地學習,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達到教師和學生雙向溝通的理想狀態(tài)。

        二、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措施

        1.合理有效地備課。

        備課是授課前的重要準備工作,備課質(zhì)量好壞直接關系教師課堂進度及教學效率高低,良好的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先決條件。因此要想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效備課。首先,教師要明白該堂課的教學目標,并確定教學內(nèi)容,之后再結合學生特點選擇恰當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方法,設計完整流暢的教學流程等,怎樣導入新課題,怎樣講解重點等都是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還應該準備一定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練習題,注意設計與學生互動的方法,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另外教師還應該領導學生對上節(jié)課知識進行回顧,并對該節(jié)課內(nèi)容進行總結,做到溫故而知新。同時,教師還應該針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各種突況準備解決方案,例如:個別學生提出的較尖銳的問題等;備課工作完成之后,教師還應該進行課前模擬,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完善。有效的備課是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不僅保證課堂穩(wěn)定進度,而且提高教學效率。

        2.重視學生學習方式。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關鍵還是學習方式。正如物理學上功的消耗,不同運動模式在相同時間內(nèi)消耗的功是不同的,化學學習同樣如此。因此新課程下,高中化學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思維,以學生為主,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將有效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一方面不僅需要高中化學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首先,如果教師沒有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作為基礎,很難探索出大部分學生學習規(guī)律及化學知識規(guī)律,很多缺乏經(jīng)驗的教師就是照本宣科,甚至有的教師基本依靠教輔資料,一旦沒有教輔完全無法講完一堂課。其次,創(chuàng)新思維是必不可少的,高中化學知識是許多優(yōu)秀化學家實踐得出的理論,其科學性是經(jīng)得住現(xiàn)實考驗的,如果將這些既定且晦澀的知識使學生深入理解和學習需要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有效引導,將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

        3.挖掘化學課程特點,促使學生積極學習。

        每節(jié)化學課都離不開實驗,有的時候我們將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通過展示實驗代替。其實這樣做大大抹殺了化學實驗的作用:有利于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化學學科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更多地挖掘化學課程的特點――實驗性強,并由此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同時,在教學中還要關注學生注意力。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各學科學習壓力比較大,如何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上有個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注意力集中起來?是化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化學課堂上可以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用較難的問題促進他們思考,將注意力集中起來;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用難度系數(shù)低的問題引導他們逐步深入學習,以提高學習積極性。

        4.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高課程的探究性。

        目前,各學科教學存在同一個缺點就是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性,學生不知道學這門課程的實用價值是什么。“難道僅僅是為了考試或得高分嗎”?這是好多高中生共同的疑問。其實化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著很多應用,只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忽略將化學知識引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有教育學家指出:學生要想學好一門課程,必須經(jīng)過整合、分析、運用、總結這些過程,才能將知識活學活用。化學教學中最缺乏的就是“運用”的過程。專家所指的“運用”不是單純的習題訓練,更多的是指與生活實踐相關聯(lián),在實踐中正確合理地運用化學知識。要想做到這點,對于化學來說并不難。化學是一門與實際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課程,我們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講解化學知識,讓學生看到化學知識就發(fā)生在自己身邊,是十分實用的知識技能。這樣一來便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究精神,促進他們積極地思考、學習。

        時展催生著教育制度和教學理念改革,我們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們具備高尚的職業(yè)情操,要在教學中做個有心人,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打造高效課堂,將新課程改革理念融入教學中,將有效教育理念真正落實于教學實踐中,積極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在高效課堂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從而保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化學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興華.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學周刊,2016.10.

        篇4

         

        一、目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顯現(xiàn)的不足

         

        (一)學生在化學實驗課沒有明確的目標。在上化學實驗課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在觀察時沒有明確的目標,一味地跟隨著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是否觀察或觀察的結果,當存在自己不感興趣的實驗時就置之不理,最終就沒有達到提升實驗觀察能力的目的。

         

        (二)學生在化學實驗課片面性情況嚴重。有些學生在化學實驗課中,對于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通常都是淺嘗輒止,過早放棄或是觀察的不全面,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忽略的太多,最終導致重點問題不被注意,學科知識只懂皮毛,得出結論片面性嚴重等問題。

         

        (三)學生在化學實驗課不能講觀察和思考進行有機結合。有些學生在化學實驗課中,只是單純地為了應付老師對于課堂的要求,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也只是在單純地看并沒有將自身原有的知識和所看的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對于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也不會積極地進行差異性比較,最終高中很多重要的知識還是沒能從實驗課中獲得。

         

        二、利用高中化學實驗課提高學生觀察能力的基本原則

         

        (一)目標明確。在進行化學實驗課時,應對每個學生提出本節(jié)實驗課學生需要觀察到的任務以及在細節(jié)中也要具體的要求。學生只有在明確了目標,知道本節(jié)課的重點,才能在將精力都放在實驗中,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學會知識。

         

        (二)突出客觀性。在進行化學實驗觀察時需要注意兩點問題,一是將看到的化學實驗結果如實的反映,必須是客觀實際的現(xiàn)象,在此之后依據(jù)此現(xiàn)象得出相應的結論。二是在觀察化學實驗時必須一絲不茍,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同時也要將每一步的結果與最終結果相聯(lián)系,把握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最后學生依據(jù)觀察到的結果同時與部分相互聯(lián)系得出客觀的規(guī)律結果。

         

        (三)加強觀察能力的靈敏度。化學的實驗現(xiàn)象很多時候都是一瞬間的,多以中學生在化學實驗課堂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就必須提高自身觀察能力的靈敏度,快速把握有效信息和實驗結果。不僅如此,對于化學實驗需要多次、多角度的觀察,在實驗前就將提綱準備好,分清主次,最終有效把握信息得出結論。

         

        三、利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搭建學生觀察力培養(yǎng)平臺的方法

         

        (一)將提高學生基本實驗觀察能力的工作落實到位。將提高學生基本實驗觀察能力的工作落實到位,具體做法主要體現(xiàn)在三點,首先,學生應積極根據(jù)國家對于高中化學實驗課的要求自主設計化學實驗課,提前做好相關準備,明確觀察對象以及實驗的側重點。其次,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可能不會一擊即中或是發(fā)生一些意外突況,但是學生應冷靜對待,思考實驗操作中的錯誤,同時堅持不懈的繼續(xù),最終得出結果。最后,學生對于實驗結果應誠實客觀,不能為了追求規(guī)律而弄虛作假。

         

        (二)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技能。在日常的化學課中多安排學生自主摸索和觀察相關設備儀器,了解其基本的性能,同時規(guī)范學生在使用儀器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多看、多摸、多做,增強學生和儀器之間的默契度和學生自身的動手能力。在進行一些不易觀察或是信息不容易把握的實驗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來輔助,放大圖像,方便觀察。按照教學要求,保證學生準確客觀的做好實驗觀察記錄,同時也要保證儀器的正常和使用記錄。在實驗過后認真思考實驗內(nèi)容,根據(jù)實驗觀察得出相應的結論和規(guī)律。

         

        (三)通過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首先,教師應提前進行相應的課堂演示性教學,學生通過教師的實驗演示可以規(guī)范自身的操作手法,對于學生能夠起到示范作用,也能夠讓學生了解實驗觀察的目標、方法和側重點。其次,可以將學生劃分小組,在實驗開始之前每個小組起草實驗目的和要求的提綱,經(jīng)由教師通過之后方可開始實驗。在實驗之后教師在針對個別問題進行糾錯或是重做。最后,留有課后的實驗課題,當學生對于實驗具備的一定的觀察能力之后,就應該指引學生不再依靠提綱的進行實驗觀察,這樣獨立、自主的操作和觀察能夠很大程度的鞏固其操作和觀察能力,促進學生實驗觀察能力的提高。

         

        高中的化學實驗課在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上是有重要地位的。所以,高中化學應將實驗課程作為重點發(fā)展對象,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最終達到促進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的發(fā)展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的目的。

        篇5

        關鍵詞: 自主研究性學習 高中化學 探究和實踐

        引言

        化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中生對化學中的變化充滿好奇與探索欲望,他們具有很濃厚的化學學習興趣。但是,這些對于學好高中化學遠遠不夠,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自主研究性學習,是通過教師的精心指導,使學生有目的地主動學習,并輕松掌握化學知識。自主研究性學習,把“課題研究”與“課堂學習”有機結合,它是課堂教學的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不同化學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發(fā)展和提高。因此,自主研究性學習方法值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推廣應用。

        一、自主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探究

        自主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成功的教學活動形式,其基本特征為探究性學習。此方法尤為重視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1]-[2]。自主研究性學習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主體性,并由教師全程指導。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構建自主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是滿足新課程改要求的。該模式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提出問題。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應當精心設計問題,激勵學生產(chǎn)生疑問,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師生積極互動的欲望、使學生盡早進入學習情境中[3]。一方面,教師應當為學生設置感同身受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產(chǎn)生互相討論、解決問題的欲望,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讀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jù)班里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合理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通過討論學習,共同解決問題。

        (二)小組合作交流。每一個小組根據(jù)教師分給本組的任務,制訂學習計劃,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問題相關信息,經(jīng)過思考、分析,小組內(nèi)討論,確定最終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自主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確保每一個小組都按時完成任務,并確保組內(nèi)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問題的解答過程,并以組為單位各交一份討論結果報告。

        (三)各小組之間的交流學習。收到各小組結果報告后,教師應當留出一定時間,讓各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學習,互相提問。同時,教師也應當全程從旁指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還應當客觀點評學生討論學習的結果,指導學生得出更完美的答案。

        (四)實踐應用。在學生掌握系統(tǒng)知識后,應該教會他們獨立運用。教師可以針對相關知識設計練習題目,并提煉出解題中運用的思維方法,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的學習欲望。

        二、自主研究性學習的實踐

        (一)重視科學探究,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當將科學探究作為自己的學習目標,將自主研究性學習方式真正落實到研究內(nèi)容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生活場景,例如“對有毒氣體泄漏事件盡心調(diào)查和應急處理”,引導學生自主了解Cl■、NH■的性質(zhì),并知道CL■、NH■泄漏分別用堿液、水噴灑。當遇到有毒氣體泄漏時,要根據(jù)氣體的密度,確定是往低處跑,還是往高處跑,不僅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還掌握遇到突況時求生的本領,激發(fā)學生學好化學的強烈欲望。

        (二)圍繞大綱開展自主研究性學習。在化學教學中,應當緊緊圍繞教學大綱,致力于讓學生掌握除課本內(nèi)容以外更多的知識。例如,選題“金屬鋁與稀鹽酸及稀硫酸反應的差異”,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鋁和酸的反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由理論學習上升到實驗研究的高度。首先,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課本學習,鋁和酸起反應生成氣體,但通過化學實驗觀察,鋁和稀鹽酸的反應現(xiàn)象明顯,和稀硫酸幾乎不反應。其次,分析問題,這兩種相同濃度、不同種類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H■,反應現(xiàn)象不同,可能是由于H■所處環(huán)境不同。再次,提出假設,假設Cl■能促進金屬鋁與H■反應;SO■阻礙金屬鋁與H■反應。分別在兩種反應的試管中加入NaCl、Na■SO■晶體,反應現(xiàn)象不變。最后,做出結論,假設正確。通過自主對比研究性學習,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化學實驗探究,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激發(fā)探索知識奧秘的欲望。

        (三)開拓網(wǎng)絡學習途徑。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化學知識是豐富多彩,而又貼近生活的。因此,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學生可以走進生活,開展調(diào)查、訪問活動,或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途徑搜索資料。教師應當在學生中組建學習小組,幫助學生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為學生推薦可操作性較強的學習方法。在網(wǎng)絡信息時代,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海量網(wǎng)絡資料中快速搜索到自身所需的知識。

        結語

        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利用各種背景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造逼真的學習環(huán)境,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章延玲.淺談如何構建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4(26):68.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白丝爆浆18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蜜臀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