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6 09:34:4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環保治理技術,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環保生物技術;大氣污染;思考
在保護環境的過程中,使用環保生物技術能夠改變廢棄物原本的分子結構,從而降低了垃圾廢物對于環境的污染,同時還可以進行廢物再利用,節約了能源,由此可以看出,使用生物技術治理環境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我國的大氣污染治理現狀
我國從20世界70年代開始,就一直面臨著十分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先后兩次修訂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律,也相繼建立了很多污染源的排放制度,初步完成了我國空氣質量的檢測以及酸雨度的檢測。排污的許可證制度和大氣污染排放量的控制等方面也得到了相應的完善,但是,時代在發展和進步,新時期必然有新要求,霧霾的出現給廣大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很多的困擾,解決霧霾問題,又成了新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經濟建設和大氣污染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大氣污染的治理也面臨著重重困難,并且,大氣污染的環境監督系統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雖然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大氣污染管理制度體系,但是很多地區的環境污染問題依然是十分嚴重的,污染防治政策還有待于完善,投資渠道的組成也比較單一,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總體來說,大氣污染的治理程度不是十分理想。
二、環保生物技術的優勢和前景
(一)技術優勢
它的優勢主要在于能夠阻止和預防生態環境的惡化,在人類的日常生生活中,利用環保生物技術在獲取自己需要的自然資源的同時,也能為日然資源提供了一個自行恢復的空間,是實現日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與其它的化學及物理治理技術相比,環保生物技術具有很明顯的優勢特點。首先,環保生物技術是利用微生物作為環境污染治理的核心內容,和以往的物理治理方法不同,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效率要高于傳統的化學和物理反應,它能夠快速的處理污染物的分子結構,同時處理產物和副產物,轉變為對人體沒有危害的二氧化氮、甲烷、水分、二氧化碳等物質,同物化處理方式相比,環保生物技術在處理污染的效率方面和安全性上具有很突出的優勢,能夠科學有效的處理垃圾污染物,實現變廢為寶,治理污染的效率更加高,同時價格低廉,成本較低。環保生物技術基于催化酶反應,酶是一種具有高活性的蛋白質,能夠在常壓常溫下快速進行翠花反應,同傳統的物理化學反應相比,它反應的條件更加的溫和,在常溫下就能發生高效率的反應工作,從而降低了環境污染治理的成本,節約了能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節省了投資規模。
(二)環保生物技術發展前景
利用環保生物技術,進行環境污染的治理,能夠更加穩定的獲取處理產物,不會再造成二次污染和毒害,如果將環保生物技術進行工業化的應用,就能很好的解決污染的多次轉移的問題,提高了環境污染物的再利用價值,有利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恢復能力和環境的自凈能力。環保生物技術記性環境污染治理,處理污染物的效率高,處理成本低,需要的能耗又比較小,降低了應用和推廣的門檻,特別是在初級的環境大氣污染中,被應用的十分廣泛,世界各地都在進行探索和研究,環保生物技術自身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當中,很多新的處理工藝和技術的不斷被發掘,例如:好氧技術結合氣體污染治理技術、厭氧技術、自動化生物處理系統。無公害的生產工藝等,都將進一步對大氣污染進行有效的治理,也降低了治理的技術難度,從而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三、環保生物技術在大氣污染中的應用
(一)生物過濾技術
環保生物技術利用微生物進行廢氣的處理,在適當的條件下,運用固體載體對氣體進行吸收,微生物的作用在于可以分解廢氣,發揮強大的除臭功能。為了保證其過濾的效果,在廢棄的過濾過程中,一定要滿足它的生命活動有機的營養物質和所需的條件,因此,在進行廢氣分解的過程中,要及時的補充有機成分,同時,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有力的環境,從而保證微生物的活性,促進其生長和繁殖。現階段,微生物在進行廢氣分解過程中,要控制好環境溫度、含氧量以及濕度等。在過濾廢氣的填料階段,要選擇固體的承載介質,為各種各樣的微生物提供有力的生長空間,填料時,需要較大的面積,保證能夠容納下更多的微生物同時又減少占地空間,結構要均勻,不能有異味,要具有超強的吸水性,方便填料時的營養搭配和保養。
(二)生物膜治理技術
生物膜處理技術,在液體和氣體擴散中把廢氣中的污染物質進行轉換,轉變氣體為液體。在處理過程中,也使得污染物的化學成分發生改變,把液體污染物轉移到填料的表面,表面的生物膜又開始進行污染物的氧化過程,在消耗污染物的過程中,也獲取了自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一些污染物用于微生物的污染代謝,另外的一些轉變成其他的處理工藝。
(三)生物檢測技術的強化
環保生物技術發展的十分迅速,它的功能和用途也就越來越廣泛和全面,不僅能夠對廢氣進行處理,還能對大氣污染進行檢測,提供了更便捷、更全面、更靈敏的檢測服務,能夠對污染源進行分析,進而更進一步探索大氣污染的物質轉化規律。環境污染借助神物監測系統,實現了環境污染的連續性監測,能夠很好的預測和判斷環境污染的程度,更好地協助大氣污染治理人員開展治理工作。
(四)結合其他的新技術
跨領域的技術合作優勢越發明顯,環保生物科技與其他新技術的結合,對環保生物技術的發展和創新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環境治理技術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對于生物數學模擬的研究,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突破,通過光、電、聲等技術的結合,可以更好的處理有毒有害污染物,從而更加有效的落實大氣污染工作。
三、總結
社會的發展,給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嚴重的影響,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治理大氣污染迫在眉睫。環保生物科技的運用,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大氣污染,對環境的改善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園園,吳丹丹,黃振華.用環保生物技術治理大氣污染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9:54-55.
[2]吳興國,韓建治.用環保生物技術治理大氣污染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7,02:44-45.
關鍵詞:石油化工業;環保現狀;治理技術
近年來,城市霧霾現象逐漸嚴重,國內越來越多的城市受到影響。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日漸加深,在這樣的背景下,石油化工行業的環保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視。
1國內石油化工行業對環境的污染
現階段,我國石油化工行業排放的廢水、廢氣以及固體廢物等等,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石油在開采、煉制階段會排放出有機物和無機鹽的廢水組合,該廢水中含有鹽、油、氨等能夠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組成成分。廢水組成成分不僅復雜,排放量也不可小覷,因此處理顯得很困難。不僅對資源利用沒有什么益處,對環境保護也一樣,而且還會對水體質量造成影響。國內石油化工業的裝置都比較復雜,治理設施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生產加工這個過程,隨著燃料的燃燒會排放由原料與工藝集中生成的有害氣體、粉塵等對環境有害的污染氣體,特別是酸性氣體最為嚴重。石油化工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許多以污泥、白土渣與鹽泥等為主的固體廢物。正式因為這些廢水、廢氣與固體廢物排放量大,處理起來很棘手,也就導致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這是我國現階段石油化工行業環保工作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2現階段石油化工行業環保面臨的壓力
2.1天然氣開采
國內陸上的老油田基本上已經步入開發中后期,含水率的上升造成采出水量提高。而且由于受到地層條件的限制,使得污水回注量受到影響,外排增多。低產、稠油、低滲、高硫天然氣產出比例加大。三次采油規模逐漸拓展寬,SAGD之類的先進技術被應用到開采之中。“地上為地下服務”的勘探開發思維對這方面的影響逐漸加深,進一步加強對環境敏感區的地下水與生態保護問題的重視程度,對這方面的深入研究也被提上議程。其中化石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對環境造成危害的二氧化碳,特別是黏稠熱采燃煤鍋爐更為嚴重。
2.2煉油化工
現階段,國內煉油化工整體上呈現出高酸、高質、高硫的發展勢頭。為了使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燃料結構中已經開始出現用石油、煤替代油與氣的局面,以此提升高硫石油焦潔凈化利用問題的解決效率。現在,煉油化工一體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
2.3石油管道運輸
當前國內油氣資源同消費市場分布嚴重不均,這樣不良的現狀使得管道運輸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也就造成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廢物產量進一步增高。又因其處理難度系數較大,給達標排放、溫室氣體控制、生態系統穩定的維護等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3治理方式
3.1對污染采取的治理方式
針對石油化工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問題,需要采取合理的處理方式。比如說,石油化工企業就可以通過在企業內部宣揚環保觀念,使企業從上到下都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然后建立起無害型的生產工藝,加強對水的重復利用次數。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排污系統,做到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其次還可以通過對局部進行預處理,以此提高有用物質的回收。此外,就末端的廢水,需要加強集中處理力度,以此才能使廢水排放量達標。針對廢氣,石油化工企業可以選擇借助克勞斯反應機理把含有硫氣體、硫污水氣體的酸性氣體之中的硫轉化成硫磺。而對于固體廢物的處理,石油化工企業可以選擇用硫酸把堿渣酸化、對環烷酸與粗粉等進行相應的回收處理。需要注意的是,該過程中酸化條件一定要控制好,不然會造成環烷酸等物質難以析出,或嚴重腐蝕石油管道設備。
3.2環保技術
3.2.1采用全加氫環保型工藝
可以引入世界上先進的工藝集中回收處理裝置,以此控制氮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排放。然后再通過環保型全加氫總工藝流程,大幅度降低硫化物的排放。選擇用天然氣之類的清潔燃料,通過循環過濾回收系統,使廢氣排放達到國家標準。
3.2.2超濾與反滲透雙膜技術
石油化工企業可以將超濾與反滲透雙膜技術引入到煉油廠污水回用系統中。超濾裝置可以有效去除其中的懸浮固體、膠體與細菌。在進行超濾之前,可以選擇用爆氣生物濾池與MMF法進行預處理,這樣有保護UF與RO系統的效果。與此同時,在進行超濾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用生物活性碳與活性炭過濾器,以此清除有機物。
4結語
針對國內石油化工行業環保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國家必須加大整治與管理力度。在石油化工行業大力推廣多種環保技術,宣揚環保重要性,督促各大企業環保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吳宇.石油行業的環保現狀[J].環境教育,2009,02:75-77.
[2]楊文良,毛育華,孫建偉.我國化工行業環保現狀與發展戰略[J].化工技術經濟,2001,01:23-28+32.
【論文摘要】:高效環保的治蟲技術是發揮生物種群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而達到自然調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歷史,成功經驗,又有新科技新發展新成就,更有建設生態城市的新導向。如能在行業內外被關注,進一步推行,必將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綠色農業的概念被提出來。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工業裝備和先進管理經驗,以促進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倡導農產品標準化為手段,推動人類社會和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態和物理機械等治蟲技術來防治病蟲害,已成為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手段,也是綠色農業生產工作中病蟲害防治的必然選擇。高效環保的治蟲技術是發揮生物種群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而達到自然調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歷史,成功經驗,又有新科技新發展新成就,更有建設生態城市的新導向。如能在行業內外被關注,進一步推行,必將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點是對人畜安全,無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蟲治蟲
以蟲治蟲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稱為以蟲治蟲,其中包括益螨的利用。利用天敵昆蟲是生物防治應用最廣、最多的方法。按天敵昆蟲取食的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
⑴捕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種類很多,其中效果較好。常利用的有瓢蟲、草蛉、食蚜蠅、食蟲虻、以及捕食螨類等,這類天敵一般食蟲量大,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吃掉幾個、幾十個甚至幾百個蟲體才能完成發育。因此,在自然界控制害蟲的猖獗作用十分明顯。
⑵寄生性天敵:這類天敵寄生于害蟲體內,以其體液和內部器官為食,使害蟲死亡,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蠅。
1.2生物農藥防治
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或其代謝產物,以及通過仿生合成具有特異作用的農藥制劑,是今后農藥產業中的朝陽產業。生物農藥包括:微生物農藥、農用抗生素、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和新型生物農藥等幾大類。
⑴物農藥:指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活體微生物或活體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制成的真菌制劑、細菌制劑、病毒制劑、昆蟲病原線蟲、昆蟲病原立克次體等。
⑵抗生素:如春雷霉素、農抗120、中生菌素、瀏陽霉素、鏈霉素等,已經廣泛應用的產品有防治水稻紋枯病的井岡霉素,高效、廣譜的殺蟲、殺螨劑阿維菌素等。
⑶物源農藥:植物性藥物源有魚藤、煙草、除蟲菊、雞血藤、雷公藤、苦樹皮、黃杜鵑、百部、艾、穰、蒜、蔥、韮、、牡菊、蒼耳、芫花、巴豆、苦參、附子、茶葉等。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植物源農藥的開發也成了時尚,是綠色生物農藥的首選。
⑷物源農藥:指動物體的代謝物或其體內所含有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包括動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黃蜂毒素、沙蠶毒素等,以及調節昆蟲的各種生理過程的昆蟲激素、昆蟲信息素如棉鈴蟲性誘劑、甘蔗條螟性誘劑及天敵動物農藥等。
⑸新型生物農藥--轉基因農藥:指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的抗病、蟲、草轉基因作物。
2.生態控制
病害蟲的生態控制,是指通過栽培、管理措施,創造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害蟲繁殖、蔓延的環境條件,從而達到避免或控制病蟲害的目的。
⑴適時播種: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都有一定的最適時期和環境條件,在不影響作物生長發育的前提下,適當改變播種期,可避開病蟲害侵染和為害的最適時期,從而減輕病蟲危害。
⑵合理布局及輪作:合理品種布局可以限制病蟲害的蔓延與擴散、推遲或減輕病蟲危害。輪作不僅有利于作物的生長,而且可以減少土壤里的病源積累和單食寡食性害蟲食源,特別是水旱輪作效果顯著。
⑶抑病士利用:對許多病害的研究表明,抑菌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開發利用抑菌土是病害。
⑷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栽培品種的多樣化,能發揮天然防護壁壘的重大作用,不僅節省了土地,而且也牡絕了害蟲與傳染病的大規模侵襲,使農作物免遭滅頂之災。
⑸稻鴨共育(共作)技術:稻鴨共育是利用鴨在稻田中不斷覓食活動,起到捕蟲、吃(踩)草、耕耘且刺激水稻健壯生育等多功能效果。
3.物理機械防治
⑴物理機械:常用的是人工用簡單機械如竹竿、掃把、網兜等,利用害蟲的假死性、群集性等習性來消滅害蟲。
⑵套袋栽培:套袋蔬菜無病蟲為害、無農藥污染,品種優良,產量高,效益好,如果品、黃瓜套袋,可直接阻隔病蟲為害,有利于維生素C的形成,保鮮期長,耐儲藏,且增產10%以上。
⑶誘殺技術:主要利用害蟲的趨性將害蟲誘到一處,集中殺滅。
⑷覆蓋防蟲網、薄膜等直接阻止害蟲為害:覆蓋塑料薄膜、遮陽網、防蟲網,進行避雨、遮蔭、防蟲隔離栽培,減輕病蟲害的發生。蔬菜覆蓋防蟲網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棉鈴蟲、豆野螟、瓜絹螟、黃曲條跳甲、猿葉蟲、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美洲斑潛蠅等多種害蟲的為害,控制由于害蟲的傳播而導致的病毒病的發生,還可保護天敵。
⑸人工防治: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沿續至今仍在采用的有效病蟲害防治辦法,是一種省工、省錢、無污染、切實可行的途徑,包括人工捕捉、摘除病蟲枝及清掃田園枯枝爛葉等項措施,以壓低病蟲害發生基數。
4.結束語
發展綠色農業可以保障農業生產能力、保障食物安全、緩解生態惡化、緩解就業壓力、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提高農民收入,是當前形勢下的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可行之策。隨著人們對化學農藥弊端和發展可持續農業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促進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使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均有符合人們要求的標準,推廣和加強有害生物無污染治蟲技術勢在必行。"綠色農業",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擴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將賦予新的更加豐富的內涵!
參考文獻
[1]王愛軍,袁叢英.綠色生物農藥研究現狀及發展,河北化工,2006.
[2]剛毅.生物農藥研究進展,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O3.
[3]世平,產祝龍.誘導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與應用,植物病理學報,2004.
[4]劉雄.應重視農業防治在農業生產上的重要作用,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2006.
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旨在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控制或消除礦山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恢復礦山建設、生產等活動對地質環境的破壞。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任務主要包括:
(1)布設監測孔,購置監測設備,建立完善的地質環境監測體系,開展礦區地面塌陷、地裂縫及含水層水位、水質、水量監測;采取樹立警示標志等措施建立地面塌陷、地裂縫預警體系,避免人員傷亡。
(2)按輕重緩急和塌陷區穩定程度分期開展地面塌陷、地裂縫治理工程,消除礦區地質災害威脅。
(3)制定和實施減緩地下水滲漏的措施;
(4)結合地面塌陷、地裂縫治理工程,采取綠化等措施,恢復受破壞的景觀。在大范圍積水區域,集中設計景觀設施,改善礦區小環境,營造休閑景觀帶;
(5)制定土地恢復方案,采取土地平整、覆土等措施恢復礦區耕地。
2礦山地質環境防治工程
根據煤礦實際,礦山地質環境防治工程主要有礦山地質環境預防保護措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程3大類。其中預防保護措施主要為礦山地質災害預防保護措施、含水層破壞的預防保護措施、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的預防保護措施;治理恢復工程主要為地面塌陷、地裂縫治理工程、土地資源恢復工程和地貌景觀恢復工程;監測工程主要包括地面塌陷監測、地裂縫監測、含水層監測、地形地貌景觀監測、土地資源監測等。
2.1礦山地質環境預防保護措施
2.1.1礦山地質災害預防保護措施
(1)應預留保護煤柱,或采用充填法開采,及時回填采空區,避免或減少采空塌陷和地裂縫的發生;
(2)矸石堆放要有序、合理堆放,設計穩定的邊坡角,必要時采取加固措施或修筑攔擋、排水工程。
2.1.2含水層破壞的預防保護措施
(1)修筑排水溝、引流渠、防滲漏處理等措施,防止有毒有害廢水、固廢淋溶液污染地下水;
(2)揭穿含水層的井巷工程,應采取止水措施,防止地下水串層污染;
(3)采取注漿隔水、灌漿堵漏、防滲墻等工程措施,最大限度阻止地下水進入礦井,減少礦井排水量,保護地下水資源。
2.1.3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的預防保護措施
(1)優化開采方案,盡量避免或減少破壞耕地;
(2)合理堆放矸石,加大矸石綜合利用量,減少對地形地貌的破壞;
(3)邊開采邊治理,及時恢復植被;
(4)采取圍欄、警示牌、避讓、加固等措施,保護文物古跡。
2.2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
2.2.1地面塌陷、地裂縫治理工程技術措施
(1)地面塌陷治理工程技術措施:一是挖深墊淺法:對于塌陷較深地段,采用“挖深墊淺”方法對地面塌陷實施治理,治理方法是:將地表0.5m左右的表土取走,堆在四周,把沉陷較深地塊(積水區)規劃成取土坑,先行抽排積水,然后實施深挖,挖出的土充填在淺部塌陷區。確定取土坑位置后,將表層土下深挖出的土墊在沉陷較淺的地塊內,然后將熟土覆于其上。取土坑深度視需土量而定,一般4~6m。深挖后的取土坑可進行漁業養殖,淺部充填區域則進行復墾,還田于民。二是疏水排導法:對于地面傾角小于2度,雨季易發生季節性積水地段,可通過開挖配套支渠,建成旱能澆、澇能排的水利工程系統,使塌陷區內雨季積水迅速排泄。此類方法工程量小、見效快,可大大節省成本。三是平整法:對于地勢較高,潛水位埋深相對較大,地面無積澇現象,而地表凹凸不平地段,動用機械設備將地面平整后恢復耕種。
(2)地裂縫治理工程技術措施:根據地面塌陷破壞程度,適用不同的裂縫處理方案。對于輕度破壞,裂縫寬度<20cm,延伸長度<5m,對這種類型采用填堵法,即將裂縫挖開,填土夯實。裂縫回填夯實后,要求容重達到1.4t/m3以上;對于破壞程度嚴重,裂縫寬度>20cm,延伸長度>5m的,這類裂縫變形嚴重并極易造成水土流失,考慮采用反濾層的原理去填堵裂縫孔洞。即首先用粗礫料填堵孔隙,其次用次粗礫、再次用砂、細砂、土填堵。當塌陷穩定,用反泥層填堵后,可防止水土流失,使生態逐漸恢復。
2.2.2土地資源恢復工程土地資源恢復工程應結合地面塌陷、地裂縫治理工程實施綜合治理,治理區地面塌陷、地裂縫治理工程完成后,因擬恢復為耕地的地段包括填方區、土地平整區和地裂縫充填區,各部位土體松緊不一,必須實施土地深挖翻耕,以達到保墑的要求,設計翻耕深度為0.4~0.5m。
2.2.3地貌景觀恢復工程鑒于地形地貌景觀破壞因素主要為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災害,對地形地貌景觀的恢復將結合地面塌陷、地裂縫治理工程開展綜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縫治理工程的實施可以修補和恢復礦區地形,其中的挖方工程(魚塘)、道路工程、排水溝工程完成后,在塘堰四周、道路兩旁、排水溝外側實施綠化,可以進一步美化地貌景觀。
2.3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程包括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監測、地下水監測、地表水監測。
2.3.1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的目的和任務地質環境監測是以保護地質環境、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風險為出發點,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對地質環境問題成因、數量、范圍和強度、后果進行監測,是準確掌握礦山地質環境動態變化及防治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和基礎性工作。
2.3.2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監測
(1)監測內容:地面塌陷主要監測地表下沉量、水平移動量;地裂縫主要監測地裂縫寬度、深度、走向與長度、兩側相對位移等方面的變化等。同時還應對地面工程設施與土地破壞情況開展監測,其內容主要包括村莊民房、道路、河堤、土地的變形破壞情況等。
(2)監測方法:地面塌陷監測采取專業監測與簡易監測相結合方式開展。首先在礦區及周邊設立水準基點網,利用全站儀、GPS等儀器及鋼卷尺、木樁、貼紙等簡易方法,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相關要素的變化情況進行定期監測。監測頻率每月監測1次,并做好記錄,對測量結果及時整理,分析前后變化及發展趨勢。
2.3.3主要含水層監測
(1)監測內容:主要監測礦區各含水層的地下水位、疏干排水量及地下水水質變化。
(2)監測方法:水位監測利用現有的水井或新施工專門監測井,要求測量穩定靜水位。水量監測是對礦井排水量逐日監測。水質監測是通過采取水樣,對其化學成份進行監測,重點對礦井排水的污染物進行檢測。
2.3.4地形地貌景觀與土地資源監測
(1)監測內容:礦山開采對地形地貌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地表高程、地形坡度的變化以及較大地裂縫對地形地貌景觀的影響。因此地形地貌的監測內容與地面塌陷地裂縫監測相同,不再單獨設置方案。但對地貌景觀的監測,須增加植樹綠化效果的監測,監測內容為樹種的面積、成活率、生長情況等。土地資源的監測,主要依據《國務院土地復墾規定》及《土地復墾技術標準》(試行)進行,監測內容為土地復墾質量。
(2)監測方法與技術要求:監測方法為現場監測。對植被面積、成活率及生長情況現場登記;對土地復墾質量依據《土地復墾技術標準》進行。
2.3.5礦山地質環境巡查與預警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應結合監測工作,組織監測人員對開采區、采空區開展定期巡查,及時發現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縫區,及時設置警示標志,防止人員誤入造成傷害。對即將塌陷地塊,及時組織搬遷避讓。對已產生地面裂縫地段,及時實施地裂縫填埋工程。
3結語
中圖分類號: R614;R65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8)03-0574-01
主動脈弓置換術是治療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主要方法,手術例數少,難度高,對麻醉和 體外循環有特殊要求。本院于2005年6月11日成功實施1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
患者,男,30歲,入院診斷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DeBaKeyⅠ型。入院體格檢查:血壓200/98mmHg,心率122次/min。入院后給予硝普鈉降壓,口服倍他樂克減慢心率。術前用哌替啶 50mg、東莨菪堿0.3mg肌注,用硝普鈉1μg•kg-1•min-1維持。入手術 室后行左側橈動脈、 足背動脈穿刺置管,分別測上下肢有創血壓。麻醉誘導前橈動脈血壓180/80mmHg,心率120 次/min。麻醉誘導用咪達唑侖5mg、芬太尼1.2mg、依托咪脂16 mg、維庫溴銨10mg。血壓出 現 明顯下降,最低達60/40 mmHg,立即給予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80μg,快速輸液,置頭 低腳高,立即行氣管插管,血壓逐漸升高至120/60mmHg。術中麻醉用異丙酚、維庫溴 銨、芬太尼等維持。體外循環(CPB)用國產膜肺,預充液為乳酸林格液、賀斯、白蛋白 、碳酸氫鈉等。手術先行右側腋動脈插管,后開胸右心房插管。CPB行右腋動脈-右心房轉流 ,逐步緩慢降溫。切開主動脈后左右冠狀動脈分別灌注冷血保護液。降溫至鼻溫15℃,肛溫 20℃時停循環,頭部冰帽局部降溫,降低室溫至18℃以下。停循環前10min在預充液中加入 甲基強的松龍1.5g,抑肽酶400萬KIU,異丙酚400 mg。用三根氣囊導尿管分別插入無名動 脈 、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上動脈,氣囊充入生理鹽水,夾閉導尿管,阻斷上述三根動脈血液回 流。CPB行低流量選擇性腦灌注,灌注路線:右腋動脈右鎖骨下動脈無名動脈右頸總 動脈腦底動脈環,流量150~200ml/min,灌注壓力40~50mmHg。調整液體量維持轉流中 紅細胞壓積值(Hct)在18%~20%。血管吻合結束后恢復CPB,先行高流量(5L/min)轉流, 靜脈氧飽和度>70%后緩慢升溫,水-血溫差<8℃。主動脈開放后為室顫心律, 行 心內電除顫后轉竇性心律。復溫時行常規超濾,超濾液1500ml。用硝普鈉(0.5~5μg•kg -1•min-1)控制性降壓,術中縫合血管時收縮壓(SBP)低于90 mmHg,術畢維 持SBP<120 mmHg。恢 復CBP后、停CBP前均同時測橈動脈壓與足背動脈壓力,上下肢壓力基本一致。CBP時間為169 s,其中深低溫時間為55s,低流量選擇性腦灌注時間為50s。升溫轉流階段患者無尿,給 予速尿80 mg靜脈注射,并用微泵維持給藥,20min后尿量增加。CBP后呼吸機控制呼吸,氣 道壓升高至35mbar,氣管內吸引無痰性分泌物,靜脈給予氨茶堿0.25g, 微泵靜脈注射異 丙腎上腺素0.02μg•kg-1•min-1,并手控呼吸,5min后氣道壓降至20mbar。術畢靜脈用多巴胺、硝普鈉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平穩送出手術室。
2 討論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DeBaKeyⅠ型發病率少,但病死率高,一般確診后大多須立即 手術治療。此 類手術復雜且難度高,對麻醉及體外循環要求較高,需在全麻低溫體外循環下完成。患者胸 腹疼痛劇烈、煩躁不安、血壓偏高,麻醉的關鍵在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防止動脈瘤破 裂 ,保證重要器官有效灌注。術前給予足量鎮靜藥并用硝普鈉控制血壓。麻醉誘導力求平穩, 誘導用藥應緩慢,麻醉用藥選用對循環影響小的藥物,準備新福林、多巴胺、硝普鈉等血管 活性藥,避免血壓大幅波動。咽喉部行表面麻醉以抑制氣管插管的應激反應。術中及術畢應 用 硝普鈉等控制性降壓,防止血管吻合口張力過高而出血。行上下肢動脈穿刺測壓以便術后比 較評估手術效果。主動脈弓手術常采用深低溫停循環技術,提供良好的手術視野,應用選擇 性的腦灌注可以更好的避免深低溫停循環帶來的神經系統并發癥。降溫復溫階段均應緩慢, 主動脈修復完畢恢復全流量灌注,當靜脈血氧飽和度>70%才復溫,有利于償還組織“氧債 ”,避免組織缺氧和酸中毒[1]。深低溫采用深度血液稀釋可改善微循環灌注,有利 于增加腦 血流量,補償低溫導致的攜氧能力降低[2],腎功能也得到保護。術中及術后應注 意觀察尿 量、雙側瞳孔大小等反映腎灌注、腦保護的指標。關于深低溫停循環腦保護,應注意以下問 題:①嚴格控制停循環時間。②嚴格控制升降溫速度,以減少神經系統并發癥。 ③根據溫度調 整血液稀釋的程度,改善微循環灌注。④應用大劑量激素及抑肽酶等藥物,減少機體炎癥反 應。⑤注意腦保護,降溫階段使用PH-stat血氣管理。⑥使用異丙酚可減少對腦缺血再灌注 損傷[3]。
參考文獻:
[1] 龍村. 體外循環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 544.
[2] SAKAMOTO T, NOLLERT G D, ZURAKOWSKI D, et al. Hemodilution e levates cerebralblood flow and oxgyen metabolism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piglets[J].Ann Thorac Surg,2004,77:1656-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