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9-26 08:28:58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yōu)槟鷾蕚淞瞬煌L格的5篇印刷的特殊工藝,期待它們能激發(fā)您的靈感。
①膠印工藝。印刷工藝課程的理論部分完全靠PPT的講解是行不通的,因此精裝書籍印刷、包裝印刷、精裝禮盒印刷等成了現(xiàn)成的教學案例。通過對印刷品的了解可以引出有關印刷理論的基本知識,比如:通過印刷品是看不到網(wǎng)點的,而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網(wǎng)點放大鏡讓學生了解印刷的真實現(xiàn)象,通過網(wǎng)點的構成引導學生推理出印版的制作,而對于印版與網(wǎng)點之間的關系是學生存在的一大疑點。可將重大疑點通過實際的實驗器材來指導學生完成理解,比如借鑒傳統(tǒng)菲林片的概念來講解印版的制作流程,同時也要介紹最新的CTP制版技術,這樣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印刷品的印刷流程和工藝,以便重點讓學生掌握印刷的圖像處理及文字處理的基本問題。對于拼版的制作及流程可以在此章節(jié)通過實際操作的方式讓學生直觀了解到拼版的流程、顏色的設置、出血線的考慮、紙張的尺寸等問題。②絲網(wǎng)印刷工藝。絲網(wǎng)印刷工藝既能解決印刷理論基礎又能滿足學生對印刷的好奇心。因為絲網(wǎng)印刷的印刷范圍特別廣,油墨的選擇范圍也非常廣泛,從水粉顏料、丙烯顏料到普通油墨和特俗防水油墨等。而承印物的材料從普通紙張到特種紙的印刷,再到特殊材質的印刷,如:塑料、薄膜、有機玻璃、木材、金屬、棉麻類等都可以通過絲網(wǎng)印刷的方式進行,而學生對此項實驗非常感興趣,因為他們可以結合自身的優(yōu)勢,將繪制過的一些插圖通過絲網(wǎng)印刷的方式完成衣服圖案的設計與印刷。除此以外,UV的油墨也可以通過絲網(wǎng)印刷的方式去展現(xiàn),因此對于市面上的一些UV印刷成品的效果,學生也就很容易能掌握。在這個章節(jié)的講解中可以通過實驗直觀的讓學生體會到絲網(wǎng)印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范圍,同時激發(fā)學生利用絲網(wǎng)印刷工藝進行藝術創(chuàng)意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理論及實驗部分成為了本章節(jié)的重點。③覆膜和雙裱工藝。任何印刷的成品,封面和外包裝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無論是書籍還是包裝封面都是需要通過覆膜的方式進行保護的,同時為了加厚其封面就會采用雙裱的工藝,讓封面和外包裝更加厚實。學生在這個章節(jié)中很容易能夠理解覆膜和雙裱的概念,需要強調的是雙裱在包裝工藝中的重要性,因為許多厚實的包裝成品,學生在理解印刷的時候會產(chǎn)生疑惑,例如木板、雙灰板的印刷是如何實現(xiàn)的。因此了解了雙裱工藝,學生就很自然的從中獲得了感悟,同時,借此工藝學生能夠盡情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意特點,將不同的材質進行雙裱合成為具有個性的裝飾封面或是包裝封面。④模切工藝。模切工藝是印刷后的一種成型工藝,他可以把印刷品不要的部分通過刀模的工藝將飛邊去掉,同時能批量模切出一些異形的或者是一些點的圖案,如圖:左上圖中沒有通過任何印刷,僅僅是就通過模切工藝和擊凸工藝制成的一個具有個性的名片;左下圖僅僅通過模切的形式做出了一張立體賀卡;中圖通過點狀刀模片切出了動植物的輪廓圖形,使得模切工藝不僅僅是完成模切輪廓的功能;右圖就是一本完全通過模切工藝創(chuàng)作的一本藝術類圖書。通過類似的樣例觀看學生能直觀的了解到模切的概念,比如一些立體的書籍,手撕折頁,異形的賀卡等,僅僅利用模切就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藝術作品來。⑤燙金工藝和擊凸工藝。燙金工藝和擊凸工藝可以作為一個章節(jié)的實驗進行講解,之所以將二者放在一起是因為燙金和擊凸可以通過相同的設備和物料完成。首先還是通過樣例的觀看來了解燙金的藝術效果,使得學生明白燙金和擊凸工藝的使用范圍和效果樣式,通過大量的燙金和擊凸的案例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燙金工藝的流程和工藝,督促學生通過自主的形式完成燙金工藝和擊凸的藝術效果,使得學生能熟練掌握燙金的文件要求和燙金版的制作工藝以及燙金紙與承印物之間的關系問題。而燙金和擊凸工藝是整個印后工藝中最出彩的一種工藝。熟練的掌握燙金紙和承印物在轉印過程中的溫度、力度和時間之間的配合是關系到最終成品的效果。因此,熟練地掌握燙金技術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借燙金工藝發(fā)揮學生印刷創(chuàng)作的想象和創(chuàng)意是最終目標。⑥激光雕刻工藝。激光雕刻技術是印刷工藝技術中另一項非常出彩的工藝形式。學生必須了解雕刻的運用范圍和使用效果。激光雕刻的材質范圍非常廣泛,如:木材、紙張、金屬等不同的特殊材質都可以進行雕刻。時常會在一些高檔畫冊和禮盒的包裝封面上運用雕刻工藝,其主要功能是加強成品的立體感和層次感,讓學生了解印刷工藝提升產(chǎn)品價值的真正含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通過了解激光雕刻的技術完成印刷藝術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練習。
二、回到設計原點進行印刷創(chuàng)作。
將所有的印刷工藝和技術通過實際案例和實踐之后,使學生重新回到設計的原點進行再創(chuàng)作,因為只有全面掌握了印刷的理論和技術以后才能進行具有目的性的藝術設計創(chuàng)作。在此環(huán)節(jié)的課程設置中,學生將圍繞一本印刷書籍的作業(yè)展開練習,首先可以從整體書籍的規(guī)劃進行創(chuàng)意,從裝幀形式到書籍封面再到書內(nèi)的每一頁的印刷形式都可以進行藝術化處理。從裝幀上來講,學生通過印刷工藝的學習,基本掌握了線裝、膠裝、環(huán)狀、騎馬釘裝及其他特殊裝訂形式,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通過自己來完成裝幀工藝。從書籍封面的印刷設計來看,指導學生要學以致用,靈活地運用燙金、擊凸、鏤空、雕刻、絲印等藝術效果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書籍的內(nèi)頁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制定不同的工藝效果,例如選用何種紙張、運用哪一種印刷工藝已成為書籍印刷的重點訓練內(nèi)容,學生可以將之前學習的印刷工藝進行梳理,同時在梳理的過程中得出自己設計的創(chuàng)新點,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印刷工藝與印刷藝術的完美結合。
三、結語
關鍵詞:字符 字體 情感表達 印刷工藝
版式設計中的文字處理能直接影響到版面的形式和信息的傳達效果。文字的編排處理時應首先考慮到讀者的潛意識閱讀習慣:從左往右看、從頂部開始,再隨著頁面往下、出版物的各頁是相互關聯(lián)的,鄰近相連而遠距離則意味著分開、大而深的是重要的,小而淺的是次重要的、任何事物都有形狀,包括空的空間。因此在設計中任何一種逆向設計都須慎重考慮。
1.字符處理方式
版式中文字的排列要符合人體工學。若橫排文字太長,會給閱讀帶來視覺疲勞感,降低閱讀速度。內(nèi)文中的文字排列成橫排的長度,最好不要超過25字符,橫排總是比豎排容易閱讀,所以一般32開書籍都為通欄排版較多。在16開或更大的版面,若用8號字或9號字排版,宜排成雙欄或多欄,不宜排雙欄或多欄的。若有“前言”或者“編后記”等,則可以縮小版心的方式。辭典、手冊、索引、年鑒等也可采用雙欄、多欄排列手法。分欄排列中的每行字數(shù)應相等,而欄與欄的間隔適合空兩到三個字符寬,也可用線條或圖形等來起到間隔的作用。
字距與行距的把握是設計師對版面的心理感受,也是設計師對細節(jié)處理能力的直接體現(xiàn)。行距既不宜窄于文字的四分之一,也不宜寬于文字的三倍。常規(guī)下行距的一般比例應為:用字8點行距則為10點,即8︰10。但對于一些特殊的版面來說,字距與行距的加寬或縮緊,更能體現(xiàn)主題的內(nèi)涵。現(xiàn)代國際上流行將文字分開排列的方式,感覺疏朗清新、現(xiàn)代感強。因此,字距與行距不是絕對的,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
文字的對齊形式可歸納為四種形式﹕左右齊頭、左齊頭、右齊頭和特殊形。采用哪種對齊形式、取決于版面的需要,但是右齊頭和特殊形的方式閱讀起來會較累。
2.字體的選擇與情感表達
字體的設計與選用是版式設計的基礎。在同一個版面中使用過多的字體,會讓讀者看起來混亂并且會產(chǎn)生零亂而且缺乏整體效果,在一個版面里最好是選擇兩到三種字體為最佳視覺效果:一種用作標題,一種用作小標,另外一種用作正文。在選用的這三種字體中,可考慮用加粗、變細、拉長、壓扁、襯底、制作特殊效果或調整行距等手法來變化字體效果,并且能給讀者產(chǎn)生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中文的內(nèi)文常用的字體主要有宋體、中等線體、黑體、楷書、細圓體等字體。大標題為了達到醒目的效果,常用到粗黑體、綜藝體、琥珀體、粗圓體、粗宋體以及手繪創(chuàng)意美術字、立體字等字體。字體可以傳達很多信息,如果想表達“重量感”時就可以考慮使用黑體或綜藝體,因為這些字體本身看起來就很“重量”的感覺,這些字體比較適合運用在男性產(chǎn)品的設計中。另一種情況如果想表達“柔美”,那么就使用很輕的圓體字來表達柔美的效果,這些字體比較適合運用在女性產(chǎn)品的設計中。宋體則比較適合嚴肅場合。反白字一般沒有書籍、報紙、商業(yè)報告或者私人信件、雜志不會以反白字為主。然而有一些商業(yè)廣告經(jīng)常在廣告當中使用反白字想起到特殊化、新鮮化的效果來吸引讀者。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報紙等印刷品反白字印刷效果比較差,所以應盡量少用。奇形怪狀字體會降低閱讀率,最簡單易讀的字體是最為人們做熟悉的字體,因為我們的眼睛是一種遵循習慣的器官。
標題是吸引讀者繼續(xù)閱讀的重要因素。據(jù)調查分析平均每四個看廣告的人中,有三個人會看標題,卻只有一個人會閱讀內(nèi)文,可見標題的重要性。首先要標題內(nèi)容讓讀者眼球被吸引,設計營造出視覺沖擊波,故可運用夸張、對比、印刷特效等手法來進行設計。
3. 常用的特殊印刷工藝種類與運用
文字在封面的書名與內(nèi)文的大標題,或者要突出的少量的文字時,我們常會借助特殊印刷工藝來實現(xiàn)想要的藝術效果。文字上常用的特殊工藝有立體、燙金/銀色、浮出、壓凹凸、整版/局部UV等印刷,參見圖1。
立體印刷 燙金/銀色印刷 浮出印刷 壓凹凸印刷 UV 印刷
圖1 常用的特殊工藝印刷成品效果
(1)立體印刷是印刷品經(jīng)過加工處理后能使人眼看了即產(chǎn)生深度之立體感,立體印刷一般分為透過式與反射式兩種。立體印刷由具有特殊趣味,廣被大眾所喜愛,多應用于風景明信片、年歷卡、POP、標簽、吊卡等上面。
(2)在書籍的封面或包裝盒等廣告產(chǎn)品上經(jīng)常看到的金/銀色字體或圖案,此種效果裝飾感很強,同時使其鋁箔密接在印刷物上又永不褪色。燙印與底色近似的色彩也能夠出現(xiàn)非凡的視覺效果。
(3)浮出印刷是使平面上的印刷物變成立體凸狀,其能表現(xiàn)高貴大方,特別是用在包裝紙、標簽、包裝盒更能彰顯產(chǎn)品的價值。
(4)壓凹凸印刷是用壓力方式使紙張產(chǎn)生浮凸現(xiàn)象,當然這是利用紙張的彈性機能而產(chǎn)生的感覺,這樣的效果富有觸感并彰顯豪華感的肌理效果。
(5)UV印刷是一種通過紫外光干燥以增加產(chǎn)品亮度與藝術效果,從而保護產(chǎn)品表面,其硬度高,耐腐蝕摩擦,不易出現(xiàn)劃痕等,多用于高檔名片精品包裝、高端商業(yè)畫冊、特殊臺歷、特殊標簽印刷等產(chǎn)品領域。
不管選擇何種工藝工序,設計師始終都需要考慮工藝與產(chǎn)品之間的重要聯(lián)系,這種工藝的成品是否具有審美價值,是否適合這個項目設計需要。對于印刷制作工序,工業(yè)化程度越高,其價格成本也就高。設計師對印刷工藝的過程有一定了解的同時也會給設計方案帶來意想不到的新鮮靈感。
5. 結語
注重文字與版面中各元素的“對比”和“平衡”。必須清楚文字、顏色和圖片的分量,否則版面設計完成后會看起來會很不平衡。首先必須確定究竟要突出什么內(nèi)容,文字還是圖案。如果著重于圖案,那么主要部分就應該用圖案填充,而文字就會占據(jù)相對小的版面。如果想突出文字,那么就使用大的字體或者特殊的印刷工藝作為題目,然后填入適當用一些的輔助圖案來完成你的設計使它看起來平衡。
版式設計中字體設計的前提是以視線流暢為出發(fā)點,減輕讀者視覺上的生理與心理壓力。所以在設計時必須考慮讀者(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印刷工藝、紙張等各方面的因素。字體所追求的完美形式還必須符合主題的思想內(nèi)容,通過完美,新穎的形式,借助現(xiàn)代科學印刷技術,從而來更好的表達主題且符合設計需要。
參考文獻﹕
[1]丹尼爾·梅森著,張程亮譯.平面設計工藝[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10.
[2]大衛(wèi)·奧格威著,林樺譯.一個廣告人的自白[M].中國物價出版社 2003.
[3]胡建斌.日本版式設計[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5.
底紋裝潢工藝
酒盒的底紋裝潢效果可以通過多種工藝來實現(xiàn),常見的底紋裝潢效果有特殊版紋和壓紋。其中,特殊版紋是采用防偽軟件制作的底紋裝潢效果,在酒盒設計中,還可以在特殊版紋的局部加入劈線、潛影、微縮文字或者團花等效果,目前特殊版紋在藥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壓紋可以通過壓紋工藝或者壓紋紙來實現(xiàn),壓紋工藝與壓紋紙有所不同,設計人員利用該工藝可自行設計獨特的壓紋圖案,且可根據(jù)實際需求,采用大面積壓紋或局部微壓紋。壓紋工藝較壓紋紙來說操作性更強,應用更加靈活。
鐳射轉移工藝
為了使酒盒看起來更有檔次,酒盒生產(chǎn)中有時會采用鐳射紙,但這類紙張相對于白卡紙來說成本較高,而采用鐳射轉移工藝可以用普通白卡紙生產(chǎn)出具有鐳射效果的紙張,且生產(chǎn)成本較低。鐳射轉移工藝的實現(xiàn)過程為:首先在紙張上印刷轉移膠,然后將鐳射轉移膜的鐳射紋壓印在轉移膠上,最后經(jīng)過UV固化系統(tǒng)將鐳射紋固定在紙張上,鐳射紋從鐳射轉移膜轉移到紙張上,便可得到具有鐳射效果的紙張。
除了能夠生產(chǎn)具有鐳射效果的紙張,鐳射轉移工藝還有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鐳射轉移設備可與膠印機和網(wǎng)印機進行對接,能夠顯著提高工作效率;鐳射轉移膜可以重復利用,不僅節(jié)約成本,還能滿足環(huán)保要求;鐳射轉移工藝可以與酒盒其他方面的設計靈活結合;可在版面局部應用鐳射轉移工藝,也可在同一個版面采用不同的鐳射轉移膜來拼湊各種不同的鐳射效果。
仿真金工藝
若想在酒盒表面實現(xiàn)金屬效果,包裝印刷企業(yè)一般都會采用燙印工藝。其實,除了燙印工藝之外,仿真金工藝即使用珠光粉和凸字粉,經(jīng)過高溫紅外線烘干后便可實現(xiàn)金屬效果。仿真金工藝類似于掃金工藝,所使用的珠光粉顏色多樣,能夠實現(xiàn)銅、青銅、鐵、紅金、青金等各種顏色的金屬效果。與燙印工藝比起來,仿真金工藝的金屬效果不僅在視覺上可與之相媲美,在觸覺上還有一定的質感,最為關鍵的是,該工藝的應用成本比燙印工藝低得多。
仿皮紋工藝
過去,酒盒的皮紋裝潢效果大多要通過應用皮革紙來實現(xiàn),而且還只能滿版應用,皮革紙的紋路非常有限。現(xiàn)在,可通過在紙張上印刷水性皮紋油墨,配合壓紋工藝來實現(xiàn)皮紋裝潢效果,該工藝被稱為仿皮紋工藝。仿皮紋工藝的優(yōu)點在于:紋路可自行設計,皮革效果既可局部應用,也可滿版應用,成本也比應用皮革紙低很多。與應用皮革紙相比,仿皮紋工藝還有另一個顯著優(yōu)勢,即許多皮革紙的表面平整度較差,印刷適性不好,在皮革紙表面很難實現(xiàn)多種印刷工序的疊加,而仿皮紋工藝可以先進行印刷處理再進行表面整飾,靈活性更強。
冷燙工藝
【關鍵詞】UV印刷 包裝 應用效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產(chǎn)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形勢下,傳統(tǒng)包裝上所使用的一般材料,如鋁卡紙、塑料片等一些表面非吸收性的承印材料的應用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而UV印刷工藝則能很好的解決這方面的問題,UV印刷主要是一種紫外線技術,這種工藝的印刷速度快、效率高、使用面非常廣,正是由于這些優(yōu)勢和特點,使得UV印刷工藝在人們生活中迅速普及,并且受到廣大客戶的青睞。
1 UV印刷在外包裝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
UV印刷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產(chǎn)品包裝方面,本文主要分析UVEP刷在包裝方面的應用。傳統(tǒng)的膠印與UV印刷相比,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普通的膠印在生產(chǎn)包裝時,需要消耗的原材料比重比較多,并且,生產(chǎn)時間比較久,一般需要幾個甚至更久的時間。待膠印上的油墨徹底干燥之后,才能繼續(xù)進行加工。但是,UV印刷則不需要消耗這么久的時間,在印后加工寸,使用紫外線掃描工藝,順利將標志或者條碼印刷在包裝盒表面,保存時間非常久,更具有實效性。其次,普通膠印在印刷時,如果油墨沒有干燥的情況下就開始加工,此時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包裝質量問題,造成資源的浪費,整個印刷加工的周期比較久,尤其是承印材料表面性質會發(fā)生質量變化,就徹底報廢、無法挽救。但是,UV印刷中的油墨可以在忽略不計的時間內(nèi)瞬間干燥,達到完全固化狀態(tài),尤其適用于非吸收性的承印材料,如金卡紙、銀卡紙、珠光紙、透明不干膠、塑膠、PVC、PE、光柵等。并且,UV印刷更加注重色彩以及外表印象,堅持以靚麗色彩為主,承印材料也非常特殊,深受廣大客戶的喜愛和認可。隨著這種工藝的普及,該工藝已經(jīng)在我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具有非常良好的發(fā)展前景。不僅如此,UVEP刷還能被應用在標簽、化妝品以及護膚品等包裝的加工制作方面,應用領域非常廣泛。
2 UV印刷應用效果及工藝分析
UV印刷中的油墨是紫外線光引發(fā)連接料進行聚合固化干燥的油墨,其中包括:預聚合物、顏料、感光單體以及添加劑等,這些共同構成UV油墨,由于這些特殊的原材料,使得UVI~P刷中使用的油墨具有一些特性。(1)UV油墨注重色彩,其色彩亮麗,但是,UV油墨印刷時,其色彩濃度比較低,在生產(chǎn)加工中,嚴格按照標準濃度指標,并且低于普通油墨的厚度,節(jié)約原材料,是一種綠色生產(chǎn)理念的體現(xiàn)。(2)UV油墨的黏性比較大,流動性能比較穩(wěn)定,這就說明油墨在印刷中容易干燥,不會造成嚴重的質量問題。(3)UV油墨中油性成分比較少,印刷性能比較敏感,在印刷時,一定要使用衛(wèi)生手套,避免刺激性材料傷害到員工皮膚。(4)水墨平衡,UV印刷非常注重水墨平衡性,在印刷中要嚴格控制水墨劑量,避免因水墨不平衡,乳化不夠精確,導致印刷物表面不夠清晰,其透明度不能達到相關標準,影響紫外線光輻射能的通過率。發(fā)生這種情況時,將無法達到最佳的印刷效果,因此,在加工印刷中,一定要保持水墨平衡,提高油墨干燥速度。(5)印刷套準,UV印刷的套準直接影響著產(chǎn)品加工質量,UV燈管下,通過紫外線的高溫照射,給承印材料帶來變形,所以一般最后一色印刷完畢之后,1min之后再使用UV燈管進行加熱和照射,這樣就能確保精確性,提高產(chǎn)品加工質量。(6)附著力,普通的膠印應該使用塑料片材,但是,這種材料的滲透性能非常差,無法很好地吸收印刷使用的油墨。而UV則能很好地彌補普通膠印無法控制的質量問題,對油墨的吸收性能非常好,能瞬間固化油墨,并且還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包裝色序,及時做出調整,控制水墨平衡,附著力是UV印刷的一個優(yōu)勢和特點之一。除此之外,UV印刷還具有很多優(yōu)勢,正是由于這些優(yōu)勢和特殊性能,使得UV印刷在很多領域都得極大地推廣和應用,并且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UV印刷的進一步推廣和研究值得生產(chǎn)技術人員思考和重視,將成為未來的一個新的研究課題,相關技術人員應該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深入研究中,進一步驗證和提高UV印刷的生產(chǎn)質量和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UV印刷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推廣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UV印刷成本比較低、污染小、速度快、效率高,極大地提高單位的生產(chǎn)質量和效率,能為單位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jīng)濟利益,其市場開發(fā)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闖進。研究UV印刷工藝在生產(chǎn)實踐活動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值得相關人員重視和思考,尤其要注重研究UV印刷的優(yōu)勢,兼并其缺點,通過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為UV印刷工藝的進一步推廣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強.UV印刷煙包VOC問題的探討[J].印刷技術,2010(02)
[2]葛巍.淺談UV印刷[J].印刷雜志,2011(02).
陶瓷貼花紙分類及印刷工藝
陶瓷印刷技術經(jīng)過長時期的發(fā)展,逐步由效率低的手繪工藝發(fā)展到廣泛使用的貼花轉印工藝再到高科技高耗資的噴墨工藝,熱熔膠轉印紙與熱升華轉印紙分別根據(jù)其不同的特性在不同的陶瓷印刷技術中起著重要作用。
根據(jù)不同的工藝要求與不同的工藝技術,陶瓷貼花工藝可分為釉上貼花和釉下貼花。陶瓷貼花紙是通過印刷工藝把設計的紋樣用陶瓷顏料印制在特定紙張上(通常用大膜紙和小膜紙),可以移貼在陶瓷上用來裝飾陶瓷的印刷品[5]。貼花紙可分為大膜釉上花紙和小膜釉下花紙,兩種貼花紙印刷各具特點,如小膜釉下花紙印刷質量較好,可以印刷較精細的圖案,而大膜釉上貼花紙印刷具有價格低廉、可大面積印刷等特點[6]。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目前市場上又出現(xiàn)了陶瓷噴墨印刷,但由于我國的陶瓷噴墨印花正處于興起階段,技術還不完全成熟,噴墨陶瓷產(chǎn)品要想成為市場主流,仍需面臨價格偏高、技術受限的問題[7],由此來看,陶瓷貼花裝飾工藝仍將是未來陶瓷裝飾的主要力量。
轉移印花技術根據(jù)原理的不同主要分為熱轉印和冷轉印(水轉印)兩種,其中熱轉印又可分為熱升華轉印與熱熔膠轉印。與此相對應,轉移印花紙主要可分為水轉印印花紙、熱升華型轉移印花紙和熱熔膠型轉移印花紙。熱熔膠型轉移印花紙是通過表面的熱熔型特殊涂層將本身的圖文信息與承印物相結合。其過程是將熱轉印紙與承印物充分緊密接觸,再通過在紙的背面加熱加壓,使溶膠圖層連同上面的圖文一起粘結到承印物上。熱升華型轉移印花紙的應用需要一種特殊的水性熱升華轉印專用顏料的配合,其過程是通過噴墨打印機將制作好的電腦數(shù)字圖文信息打印在轉印紙上,再使得轉印紙與承印物緊密接觸,并對其施加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使轉印紙上的特殊墨水升華成氣態(tài)并進入到承印物分子間隙中,最后凝華成固體,在承印物上形成完整的圖文。陶瓷貼花中用到的大膜釉上花紙屬于熱熔膠型轉印紙,小膜釉下貼花紙屬于水轉印紙,熱升華型轉印紙目前主要應用于個性化產(chǎn)品轉印,就是將自己設計好的圖像轉印到帶有特殊涂層的杯子、盤子、陶瓷等一些器皿上,所用設備主要是燙畫機或烤杯機等[8],但由于此類紙張的價格過高,因此還未廣泛使用。
不同陶瓷貼花紙的構造及特性
雖然陶瓷貼花紙都在陶瓷印刷過程中起著中間媒介的作用,但是由于針對的工藝技術不同,不同的陶瓷貼花紙在構造及特性上都有自身獨有的特點。
大膜釉上花紙和熱熔膠轉印紙結構有如下幾層,它在陶瓷印刷技術中主要應用于釉上彩的制作。1:封面油2:圖文層3:PVB圖層4:氯乙烯粘合劑5:紙基(主要采用木漿紙)進行釉上貼花的時候,先將印有圖文的PVB(聚乙烯醇縮丁醛)層與紙基分離,然后將PVB薄膜浸醇后轉貼到陶瓷器皿的釉面上,再經(jīng)過780~830℃燒結,PVB薄膜碳化分解,彩色圖案附著于陶瓷器皿表面,完成陶瓷器皿的色彩轉移[9]。釉上貼花紙的生產(chǎn)與使用機械化程度高,生產(chǎn)效率高,價格較低,適合大批量的生產(chǎn)和使用。
小膜釉下花紙和水轉印紙(統(tǒng)稱為小膜釉下花紙)在陶瓷裝飾工藝中主要應用于釉下彩的制作。1:封面油2:圖文層3:水溶性膠4:紙基(棉紙與木漿紙制成)進行釉下貼花時,把花紙浸濕貼在瓷坯上,揭去紙基層后,在整個瓷坯上涂上一層透明瓷釉,并覆蓋貼花部分,然后將瓷胚在1300℃上下燒結成彩色的陶瓷制品。釉下貼花效果精致,能夠有效減少鉛鎘等有害物質的溢出,但價位偏高,機械化程度相對偏低,主要適用于中高檔陶瓷的裝飾生產(chǎn)。
陶瓷貼花紙的生產(chǎn)工藝
陶瓷貼花紙制作一般由三大部分完成:一是前期的制版,樣品的提供;二是中期的紙張、曬版、色料的準備工作;三是后期的生產(chǎn)印刷[10]。
大膜釉上花紙的生產(chǎn)主要使用的紙基為木漿抄造生產(chǎn)的紙張,并在貼花紙抄造過程中,適量加入印刷適印劑,以便改善紙樣的油墨吸收性及網(wǎng)點的清晰性、圓整性和均一性[11]。釉上貼花紙的印刷一般使用高溫溶劑型油墨進行絲網(wǎng)印刷。油墨中使用的連接料為固體樹脂和溶解樹脂的有機溶劑,使用的發(fā)色劑是金屬氧化物,這直接決定著燒成后的圖文彩相。為了增加色素的亮度,所用助劑一般為鉛玻璃體、低熔點硼。網(wǎng)印陶瓷貼花紙目前幾乎占領了陶瓷貼花紙印刷的全部市場,主要是由于網(wǎng)版印刷具有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狀的限制,墨層厚實、顏色鮮艷、再現(xiàn)性好、立體感強等優(yōu)點。其主要過程為首先根據(jù)電子原稿進行分色,根據(jù)陶瓷顏料疊色不變色的特性,主花紅藍綠要分開,紅色分三次(淺中深),藍色綠色分兩次(淺深),最后用黑色或灰色線條勾邊。經(jīng)檢查符合要求后制作陽圖小片,用小版曬版進行手工打樣,經(jīng)燒烤后對樣品進行各方面調整,直至符合要求,在送至瓷廠試燒[12]。由于瓷墨的特殊性質,不能進行疊色,因此貼花紙絲網(wǎng)印刷要進行專墨專印的分階印刷。網(wǎng)印瓷墨和普通彩印油墨一樣,也具備純度、明度、飽和度3個基本要素。衡量陶瓷貼花紙的質量主要是看它是否能準確地再現(xiàn)原稿顏色[13]。
在小膜貼花紙印制過程中,如果在不適當?shù)母蓾穸认掠∷ⅲ瑫霈F(xiàn)卷曲或變形等問題,使室內(nèi)適度達到60%~70%,溫度達到22℃±2℃是最佳工藝條件[15]。對于小膜釉下貼花紙網(wǎng)印時可能用到的粉狀顏料,因為其容易吸收水分,所以需妥善保存于濕度小的環(huán)境中。調制瓷墨前,應先將顏料放入烘箱中進行干燥,干燥溫度為130℃。印刷時,每印一段時間后應將絲網(wǎng)中的剩余瓷墨除去,換入新的瓷墨,并清洗印版,把嵌入網(wǎng)孔中的顆粒除去,保證有足夠的瓷墨顆粒漏印到承印物上[16]。從設計層面上來看,小膜釉下貼花紙更注重與陶瓷整體外觀的搭配。釉下花紙的設計者應重視整體設計的效果,注重陶瓷造型與裝飾的結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