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4 15:32:5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基于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地形、植物以及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關鍵詞: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植物景觀配置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生產生活環境的生態性需求越來越大,這就給風景園林的開發建設帶來了新的契機。然而,由于我國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這就使其應用各方面資源的經驗和數據較少。因此,相關建設人員從地形、植物以及水體資源方面入手,提出了具體應用的方式方法。這是推動城市進行生態建設的重要科學項目,研究人員應將其重視起來,并將理論作用于實際。
1地形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地形因素,可按影響程度分為大地形、小地形和微地形。其中大地形主要包括:高山、山谷、丘陵、平原以及草原等;小地形是指:臺地、土丘、平地、斜坡以及因坡道或是臺階引起的水平位移變化等;而微地形就是指起伏較小的地形。相關研究表明,地形是風景園林建筑進行室外活動設計的基礎,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其功能性要素和美觀性要素。此外,地形還與眾多環境因素存在著直接聯系,這就使其還影響著區域風景園林建筑的美學特征。具體影響的內容包括:建筑空間的構成和相關的空間感受。對于景觀方面的內容包括:排水系統、土地使用以及小氣候等。由此可見,地形是連接風景園林建筑景觀所有因素和空間的主線。例如,對于一些平坦的位置,地形的設計作用是協調和統一;對于一些崎嶇的位置,地形的設計作用則是層次和分割[1]。在具體設計應用過程中,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人員要以協調和美觀作為設計原則,這是實現建筑整體觀賞效果的關鍵。因此,設計人員可通過制定環境的整體形態以及順序,來進行優化設計。以某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過程為例,在評估園林建筑地址時,設計人員要對基址進行階段性的分析,以確定不同地形類型的結構內容。這樣一來,設計人員就可將園林建筑中的用地、空間及其其他因素結合起來,進而實現地形與園址的統一性建設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那些起伏較大且地勢不平的地形問題,設計人員可通過設置亭臺樓閣或是其他人工建筑,使其與園林建筑的主題風格融合起來。
2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植物種類
在風景園林的建筑設計中,植物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草本、木本、觀葉以及觀果以及裝飾用的花卉等。其中可供選擇的草本植物有:草皮植物、草花(金盞菊、矮牽牛、百合、芍藥、唐富蒲、水仙)等。可供選擇的木本植物有:針葉灌木(松、柏)、針葉喬木(金錢松、雪松、南洋杉等)、闊葉灌木(榆葉梅、連翹、夾竹桃、馬櫻丹)、闊葉藤木(爬山虎、葉子花、龜背竹、紫藤、凌霄花等)以及闊葉喬木(廣玉蘭、榕樹)等。此外,還包括水生類植物、蔗類、食蟲類以及仙人掌多漿等,用于風景園林的建筑設計。其中水生類植物包括:鳳眼蓮、寬葉香蒲、蓮藕、水芹菜、西洋菜、水浮蓮、水風信子以及水蔥等。
2.2植物配置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植物,需要通過植物配置來保證園林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功能性。因此,相關設計人員在設計植物配置時,不僅要遵循其應用的科學性,還要控制其藝術合理性。這樣一來,風景園林的建筑才能實現建設要求的景觀效果,從而使社會、經濟以及生態得到充分結合。要想設計好植物配置的相關應用,設計人員要遵循不同植物自身的生長規律和環境要求。即根據植物的喜陽耐陰、喜濕耐旱等,進行針對性配置,從而保證植物景觀設計的科學合理性。據統計,地被、灌木、攀援、巖生、喬木、水生以及落葉、常綠和草本等植物,可能進行共生共存。設計人員可根據這一規律,來規劃配置景觀植物。其次,還要根據園林建筑項目的所在地情況,將植物材料的生長特點以及環境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從而實現風景園林景觀建設使用的耐久性。最后,風景園林植物的配置要遵循美學原理的基礎上,將實際的景觀功能重視起來,這是實現景觀建設效果的關鍵。
2.3建筑與植物的應用協調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除了要保證自身形象的色彩、輪廓以及線條外,還要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融合。換句話說,就是使植物的配置與風景園林建筑物主體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建筑物的景觀效果將更具韻味,構景的主題也可以由花卉自身所攜帶的含義所突顯。由此可見,植物是融匯自然空間與建筑空間最為靈活、生動的手段。具體來說,可在建筑空間與山水空間普遍種植花草樹木,從而把整個園林景象統一在花紅柳綠的植物空間當中。
3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3.1水體特點應用
相關研究表明,水體具有調節風景園林建筑中小氣候的作用。這就意味著其不但能夠增添園林建筑的景觀效果,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小范圍的生態環境。水體自身具有增加空氣濕度、降溫的特點,當其被設計作用于風景園林建筑,將充分發揮水體涉及面積大的特點,從而改善建筑以及建筑周邊的圣塔環境。
3.2水體的應用效果分析
在目前的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用于造景的水體有兩種,分別是:人工水體以及自然水體。其中人工水體的應用效果主要體現在:對水岸的改造;而自然水體,即池塘、湖泊以及溪流等,其應用效果的體現主要表現在:在城市景觀中多作為基底或對其他景觀的襯托作用。由此可見,風景園林的水體應用,應充分利用水的各種表現形式,即靜水、流水、落水等,來創造出各種不同的水體景觀[4]。
3.3傳統園林的水體應用借鑒
水體與周邊植物的相互配合,可追溯到我國古代。據統計,我國傳統的風景園林建筑是以山、石、水的相互配合為主。中國傳統園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虱“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為中國山水園的基本規律。以頤和園中的昆明湖設計建設為例,以萬壽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園”也必有巖石相襯托。由此可見,這與當前風景園林建筑的建設理念相一致。相關設計人員應通過有效的借鑒,在達到園林景觀建設目標的同時,還傳承了我國古代園林的設計思想。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離不開地形、植物以及水體的協調搭配。相關設計人員在明確地形、植物以及水體各自的存在特點情況下,找出與建筑物融合的關鍵點,進而實現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景觀效果。事實證明,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只有將各類資源綜合起來,才能起到優化社會、生態以及經濟環境的作用。
作者:吳慎留 單位:銅仁市建筑勘察設計院
參考文獻
[1]高宗翔.地形、植物、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2,33:64.
[2]夏唐福.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植物、水體的應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4,22:20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高。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景園林建筑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建設,還能為人們提供舒適度較高的戶外活動場所。本文將具體談談如何將地形、植物及水體等自然因素與風景園林很好地融合起來,從而顯著提升風景園林設計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
風景園林;地形;植物;水體
近些年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逐漸增加,對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的要求不斷提高。將地形、植物與水體等自然因素很好地應用于風景園林設計中,不僅可以通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而顯著降低能耗,還有利于為人們創設更加溫馨、自然的園林環境,對于提升人們戶外生活品質、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十分必要。
1地形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1.1風景園林結構布局與地形的關系一方面,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建筑物與自然的和諧性。因此,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建筑物整體與周邊地形的契合性,不能僅僅按照自己的想象對園林建筑整體進行結構設計,不然即使風景園林設計再藝術,也有可能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所以在風景園林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地形條件的限制性;另一方面,在風景園林設計時,如果可以巧妙地利用建筑區域的地形特點進行整體結構設計,可以在顯著降低施工量的情況下提升建筑設計的整體質量。
1.2將風景園林與地形條件合理融合起來首先,在風景園林設計時,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對施工區域的地形進行詳細的勘測,了解建筑區域的地形特點,這樣才能很好地將地形因素融入建筑設計環節;在風景園林設計時考慮地形因素要以視覺藝術為依據,即風景園林建筑整體布局應該與建筑區域地形相協調,一方面風景園林的主色調要與周邊區域保持平衡,另一方面風景園林要盡可能融入建筑區域,不能給人一種冗余的突兀感;其次,掩土建筑是常用的一種將風景園林與地形因素融為一體的設計手法,將風景園林建筑體融入地形變化中,這樣可以將園林建筑與地形的差異性降到最低,在保持地表連續性的同時還能提升園林自身的藝術感;最后,將重構地表建筑設計手法應用于風景園林設計中也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而且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重構地表手法的應用更加廣泛。通過重構地表的建筑設計手法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園林設計的自由性,從而有助于一體化建筑群的形成,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
2植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2.1植物因素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一方面,風景園林建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善自然環境,為人們提供更加和諧自然的生態環境,綠色植物的配備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園林建筑設計過程中盡可能地保留建筑區域的植物分布特點可以最大程度確保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在不破壞自然條件的情況下進行風景園林設計可以滿足生態建設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風景園林設計講究色彩搭配,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充分考慮風景園林周邊建筑群特點、風景園林本身的風格特點,在此基礎上引入適合建筑整體的植物,通過植物色彩的合理搭配提升風景園林建筑的藝術感,在給人們提供溫馨、自然的生活環境的同時還能給人們帶來更好的藝術體驗。
2.2將植物因素融入風景園林設計中近些年來,隨著植物建筑學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建筑設計師在絞盡腦汁地創造“植物建筑”,綠色植物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越來越受歡迎,將植物因素更好地融入風景園林設計中才能滿足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的需要。一方面,綠色植物不僅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有益身心健康,還可以減少噪音、調節氣溫。因此,在風景園林設計時建筑設計人員應該盡可能擴大綠化面積。另外,綠色植物有時候可以起到愉悅心情、釋放壓力的作用,人們在經過了一天辛苦的工作后在風景園林中放松心情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現在人們對風景園林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風格突出、創意十足的風景園林更能獲得人們的喜愛,建筑設計人員應該結合風景園林的風格特點選擇合適的綠色植物,合理配置喬木、灌木、攀爬類植物的比例。另外,建筑設計人員要通過最優化綠色植物布局,盡可能充分發揮綠色植物顏色季節性變化所帶來的藝術美感。
3水體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3.1水體對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水體建筑是大型風景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具有靈動性,與其他靜態景觀相得益彰可以顯著提升風景園林的活力。一方面,水體建筑的形態可以隨著風景園林的地形變化而變化,創意十足的水體建筑可以給風景園林帶來更多的生機。另外,水體建筑有降溫的作用,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以水體建筑為主的風景園林深受人們的歡迎;另一方面,我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波瀾壯闊的江河湖海所形成的景觀美不勝收,在我國崇拜自然的山水情懷是極高的,中國傳統風景園林設計講究地意境的追求,通過水體建筑的合理設計和優化配置,有利于風景園林優美意境的創設,能夠極大地提升風景園林的美學價值。水體建筑的施工成本、維護成本相對較高,如何通過合理設計降低水體建筑的投入成本和維護頻率是風景園林設計人員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3.2將水體建筑很好地應用于風景園林中首先,由于水體建筑的施工成本相對較高,風景園林設計應該在進行水體建筑設計時要優先利用建筑區域的自然條件,減少人造水體建筑的施工量,這就要求建筑設計人員對建筑區域的水體分布特點和水質特點十分了解。因此,水質工程勘測是將水體建筑很好地應用于風景園林中的首要條件;其次,人工湖泊是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風景園林設計中常見的水體建筑,人工湖泊設計時應該注意以下兩個問題。人工湖泊的維護成本是相對較高的,水體污染往往會導致風景園林的整體質量顯著降低,建筑設計人員應該盡可能考慮到周邊環境因素對湖泊水質的影響,從設計環節出發降低水質維護的成本;最后,橋梁是水體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橋梁設計不僅能增加水體建筑的協調性,還能顯著提升風景園林的整體美感。橋梁具有空間過渡的連接作用,建筑設計人員可以營造一種空間轉化感,讓人們在往返穿過時能夠獲得很好的體驗。另外,橋梁的形態優美,本身就是風景園林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橋梁設計是豐富風景園林空間層次感的有效途徑,在風景園林中,橋梁往往會成為人們的視覺交匯點。設計人員在設計時要充分利用光線因素,由于光線的變化橋梁會在水體建筑中呈現不同的形態,橋梁和倒影交相互相,能夠顯著提升風景園林的整體美感。
4結束語
將地形、植物及水體等自然因素很好地融入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過程中,不僅可以優化風景園林結構布局,降低建筑能耗,還能顯著提升風景園林的溫馨感、自然感和藝術性。風景園林設計人員應該堅持創新,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合理利用各種自然因素,將園林建筑與大自然很好地融為一體,為促進我國生態建設作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國良.試論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山石植物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4(02):134.
[2]夏唐福.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地形、植物、水體的應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4(22):205.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通常需要用到兩大材料,一種是硬質景觀材料,主要包括山石、水體和建筑等;另外一種就是軟質景觀材料,即植物,園林植物體現了自然屬性和因為季節變換產生的時空序列變化的景觀表現特征。因為植物和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用不同的形式表現了園林的美好,吸引了人們的興趣,滿足了人民群眾休閑娛樂活動的需要。
風景園林學的簡介
1.風景園林學的定義
風景園林學是一門專門的學科,是在古典造園和風景造園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方式建立的一門新的學科。從傳統的風景造園到現在的風景園林學,經過了從為少數人服務到為人類和生態系統服務;從單一的審美價值取向到生態和文化綜合的價值取向;從中微觀到全尺度的發展過程。
2.風景園林學科的分類
風景園林學以空間營造理論為核心基礎,包括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和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
(1)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
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包括表述模型、評價模型、過程模型、變化模型、決策模型和影響模型等,是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進行施工前的參照基礎。
(2)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
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包括:范圍和目標的確定、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經濟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調研報告、概念設計和施工設計等,是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基礎。
3.風景園林學在風景園林建筑中的應用
(1)對風景園林建筑進行規劃與設計:通過對園林建筑地的分析,進行功能整合,對相關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進行研究,對園林景觀進行整體性設計。
(2)在園林中對植物的應用:研究城市園林植物的多樣性,對城市園林樹種進行規劃,實現園林植物是配置和設計。
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配置原則
風景園林的景觀建筑設計必須要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把科學性和藝術性進行高度統一,既滿足植物和環境的生態相適應,又要符合藝術構圖的原理,把植物的個體和群體美展現給觀眾,并讓觀眾在欣賞的時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風景園林的植物景觀設計也要符合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統一、調和、均衡和韻律”等原則,實行協調對比,體現植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作用。
2.植物顏色的配置設計
風景園林在進行景觀建筑設計時,對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類別、顏色等,這些都要根據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要求進行選擇。大部分植物的顏色都是綠色,因為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和景觀效果,所以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的時候,要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
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色度的對比,色度級差別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銀杏和檜柏顏色對比明顯,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較相近,從顏色配置上來說,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大葉黃楊和海桐,顏色相近,而且形狀相似,不適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顏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進行配置設計,實現最佳的觀賞效果。
3.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作用
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植物一般都具備表現季節變化、可以作為觀賞景觀和能夠襯托其它景觀的作用。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一定要符合園林植物的配置原則,體現植物的個體美和群體美,充分發揮作為園林景觀的觀賞特征,吸引觀眾的興趣,實現園林建筑的目的。
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山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營造,應該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則。認真進行景石的選材和山石景觀的造型,創造山石的意境,體現石材自身自然和個性的優點。在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進行置石和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保證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體景區的構造,保證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環境協調關系。根據風景園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區的不同特征,對山石景觀進行不同的藝術構造。
2.山石景觀的分類
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中,對山石景觀的構造分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觀、藝術造型式山石景觀、意境式山石景觀和抽象式山石景觀。風景園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觀的構造,應該根據巖性和地質構造不同,進行景觀構造,使觀眾感受自然的美好;對自然山石景觀進行概括和重組,通過夸張和變形等藝術手段對山石景觀進行處理,體現山石景觀的藝術性;用抽象的意境進行山石景觀的構造,引發觀者的聯想;運用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山水造型進行抽象處理和構造,,表現風景區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內在意境。
3.進行山石構造的方法
(1)提高對景觀園林學的應用:置石與山石景觀是園林重要的構造組成部分,體現風景園林學的藝術理論,對成功的風景園林景觀進行借鑒,發揮山石構造在園林景觀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園林環境。
(2)建設現代化山石園林景觀體系:對風景園林景觀山石的構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觀的現代化理論體系,實現風景園林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
(3)創新風景園林山石構造的方式:對風景園林景觀的置石和山石景觀藝術創造形式,進行創新,豐富山石景觀構造的內容。
總結
【關鍵詞】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山石;植物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通常需要用到兩大材料,一種是硬質景觀材料,主要包括山石、水體和建筑等;另外一種就是軟質景觀材料,即植物,園林植物體現了自然屬性和因為季節變換產生的時空序列變化的景觀表現特征。因為植物和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用不同的形式表現了園林的美好,吸引了人們的興趣,滿足了人民群眾休閑娛樂活動的需要。
一、風景園林學的簡介
1.風景園林學的定義
風景園林學是一門專門的學科,是在古典造園和風景造園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方式建立的一門新的學科。從傳統的風景造園到現在的風景園林學,經過了從為少數人服務到為人類和生態系統服務;從單一的審美價值取向到生態和文化綜合的價值取向;從中微觀到全尺度的發展過程。
2.風景園林學科的分類
風景園林學以空間營造理論為核心基礎,包括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和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
(1)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
風景園林學規劃理論包括表述模型、評價模型、過程模型、變化模型、決策模型和影響模型等,是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進行施工前的參照基礎。
(2)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
風景園林學設計理論包括:范圍和目標的確定、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經濟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調研報告、概念設計和施工設計等,是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基礎。
3.風景園林學在風景園林建筑中的應用
(1)對風景園林建筑進行規劃與設計:通過對園林建筑地的分析,進行功能整合,對相關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進行研究,對園林景觀進行整體性設計。
(2)在園林中對植物的應用:研究城市園林植物的多樣性,對城市園林樹種進行規劃,實現園林植物是配置和設計。
二、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配置原則
風景園林的景觀建筑設計必須要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把科學性和藝術性進行高度統一,既滿足植物和環境的生態相適應,又要符合藝術構圖的原理,把植物的個體和群體美展現給觀眾,并讓觀眾在欣賞的時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風景園林的植物景觀設計也要符合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統一、調和、均衡和韻律”等原則,實行協調對比,體現植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作用。
2.植物顏色的配置設計
風景園林在進行景觀建筑設計時,對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類別、顏色等,這些都要根據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要求進行選擇。大部分植物的顏色都是綠色,因為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和景觀效果,所以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的時候,要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
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據植物顏色的不同,進行色度的對比,色度級差別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銀杏和檜柏顏色對比明顯,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較相近,從顏色配置上來說,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大葉黃楊和海桐,顏色相近,而且形狀相似,不適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進行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顏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進行配置設計,實現最佳的觀賞效果。
3.植物在風景園林中的作用
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植物一般都具備表現季節變化、可以作為觀賞景觀和能夠襯托其它景觀的作用。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一定要符合園林植物的配置原則,體現植物的個體美和群體美,充分發揮作為園林景觀的觀賞特征,吸引觀眾的興趣,實現園林建筑的目的。
三、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1.山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風景園林中的布置營造,應該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則。認真進行景石的選材和山石景觀的造型,創造山石的意境,體現石材自身自然和個性的優點。在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進行置石和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保證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體景區的構造,保證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環境協調關系。根據風景園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區的不同特征,對山石景觀進行不同的藝術構造。
2.山石景觀的分類
風景園林景觀的建筑設計中,對山石景觀的構造分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觀、藝術造型式山石景觀、意境式山石景觀和抽象式山石景觀。風景園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觀的構造,應該根據巖性和地質構造不同,進行景觀構造,使觀眾感受自然的美好;對自然山石景觀進行概括和重組,通過夸張和變形等藝術手段對山石景觀進行處理,體現山石景觀的藝術性;用抽象的意境進行山石景觀的構造,引發觀者的聯想;運用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山水造型進行抽象處理和構造,,表現風景區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內在意境。
3.進行山石構造的方法
(1)提高對景觀園林學的應用:置石與山石景觀是園林重要的構造組成部分,體現風景園林學的藝術理論,對成功的風景園林景觀進行借鑒,發揮山石構造在園林景觀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園林環境。
(2)建設現代化山石園林景觀體系:對風景園林景觀山石的構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觀的現代化理論體系,實現風景園林山石景觀的藝術創作。
(3)創新風景園林山石構造的方式:對風景園林景觀的置石和山石景觀藝術創造形式,進行創新,豐富山石景觀構造的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植物和山石經常在我國園林建筑設計中應用,以植物的生命力、怡人的色彩、不同的種類和山石本身的形體、質地、色彩和意境作為欣賞對象。這些植物和山石可以單獨欣賞,也可以做成假山園,還可以砌作岸石道路,結合地形,進行造景,是園林建筑設計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簡要介紹風景園林學,淺談植物和山石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參考文獻
[1]畢迎春.地形、植物、水體在風景園林建設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1(12)
0引言
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如何利用自然景觀是設計的關鍵點之一。在自然景觀中,地形可以借地勢依托彰顯園林風采,水體憑借其流動性彰顯園林活力,植物憑借其枝榮葉茂彰顯活力和生命。自古以來就有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態環保觀念,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就要求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高度重視地形、水體、植物等三者的有機融合,以實現風景園林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
1地形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地形又稱地貌,不同類型的園林建筑功能、布局受地形的影響較為明顯,它直接決定了風景園林建筑的建筑風格,例如覆土建筑、穴居建筑、臺階建筑。
1.1地形對建筑布局及體形設計的影響
在傳統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常推崇的結構形式為“宜藏不宜露、宜小不宜大”,提倡園林建筑結構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即園林建筑布局、結構風格設計時,需要與場地原有地形相互協調一致,則為園林建筑適應場地原有地形。此外,園林樓亭建筑設計中,常通過廊連接各個樓亭,不破壞原有建筑風格。
而現代園林建筑結構設計時,首先需要考慮園林周邊地形起伏,采用埋入式建筑結構可與周邊地勢、自然景觀等協調一致。例如,在杭州西湖博物館整個結構以埋入地下式為主,其頂部采用綠植種植在起伏地表面,形成一種建筑與湖濱綠化帶自然融合,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根本,內斂含蓄的隱藏在環境中。
1.2建筑設計以地形的視覺協調為依據
在園林建筑設計時,可以將建筑和周邊地形放在一起設計,形成清晰的建筑輪廓線,提高園林建筑的藝術效果。因此需要提高對園林建筑風格、結構輪廓、周邊地形三者之間的研究。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地形與建筑風格的關系,以形成完美的天際線,提高園林建筑的設計效果。
當園林建筑設計時,若地形的起伏狀況超出建筑結構的尺寸時,則形成建筑結構以周邊地形為背景,即建筑為圖、自然環境為底;若地形起伏尺寸與建筑結構相一致時,需要使建筑結構適應自然地形,即園林建筑因地制宜。而對于沙漠風景建筑是模仿自然山體姿態,其建筑風格如高山聳立,從而與平坦的沙漠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建筑材料與沙漠元素基本一致,又形成了建筑與自然的融合。
根據筆者多年園林建筑設計經驗可知,地形可以與建筑有效幾何形成空間風景,且可以利用地勢遮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不足。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園林設計人員適當改造周邊地形,指引人們的實現,確保人們欣賞到風景園林的完美風貌;同時,還可以利用地形地貌對建筑結構進行劃分成不同的結構體,既實現不同結構體的功能需要,且減小了建筑體的外形體積,減輕對周邊自然環境的壓迫感。
2 植物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由于植物的色彩、形態、大小、質地等不同,它豐富了園林的風景,是風景園林設計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2.1植物配置影響建筑布局和空間結構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需要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植物的完整性,維持原有生態的平衡。可以采取緊湊建筑布局,減少占用過多的綠化面積。且園林的建設設計需要采用多種風格,與場地周邊的環境保持一致。
在園林建筑設計中需要盡可能的減少建筑面積來避免破壞自然環境。在建筑施工工藝選擇時,可以修建架空平臺來減少挖掘土方面積,從而尊重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實現園林建設結構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目標。
同時,在園林建筑附近適當的種植綠植可以有效地分割、構建建筑物的外輪廓,使建筑物的空間感更加明顯。此外,種植灌木、喬木、草皮等可以形象的襯托出風景園林的硬質截面,增強建筑結構的色彩和質感,彌補建筑立面和地面鋪裝的協調不足,創建完善的風景園林環境。
2.2植物特征提高建筑的審美效用
植物是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間的橋梁,可以將建筑形體和視覺感受完美的統一起來。以美學視角觀察植物與風景園林的關系,它可以使建筑物具有層次感和生命力,并將園林建筑與自然風景融合為一體,也可聯系建筑內外空間,從而實現協調整體環境視覺審美的宗旨。
同時,利用植物的植冠高低,可以營造一種高低起伏的綠色美景。例如,在地勢起伏區域種植一片可供于觀賞的灌木,并在其背后種植高大的常綠喬木,形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綠海美景。
3 水體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在園林設計要素中,以山石和水的關系最為密切,而傳統的風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則為水,傳統中國山水園可成為“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的山水園。
3.1建筑與水體互為圖-底
若在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時,在低洼區域設計為水塘,并在其上設置樓亭,從而使樓亭建筑與水面融為一體,營造一種樓亭漂浮于水面的假象。人與水具有密切的關系,需要在風景園林中體現人與水的密切,可以在園林建筑群周邊布置小溪,使建筑物充滿生機活力,例如蘇州的滄浪亭,在園外環繞一池綠水,與假山形成一幅山水畫,從而體現了建筑的藝術風格。
3.2水體調節園林氣候,改善小范圍內的生態環境
眾所周知,水體蒸發后可以增加周圍空氣的水分,改善周圍環境的濕度和溫度,在一定范圍內調節環境和氣候,維持小范圍內的生態平衡。并且在水體中養殖魚、觀賞花,可增強園林的動態美,為風景園林建筑的整體效果增添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