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茶藝的特征范文

        茶藝的特征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1 09:58:1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茶藝的特征,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茶藝的特征

        篇1

        關鍵詞:聲樂藝術;茶藝文化;共性特征;傳播機制;情感共性

        聲樂藝術與茶藝之間的內涵融合,并非一種藝術“替代”另一種藝術,實際上,是以共性認知的基礎視角來對兩種文化藝術所存在的客觀共性進行分析。

        1聲樂藝術的多種內涵分析

        聲樂藝術作為藝術體系發展中,極為特殊的表現形式。通過使用人的聲樂來進行音樂演唱與表達。聲樂藝術通過依據聲帶,結合鼻腔、舌頭等多個部位相配合,從而詮釋出極具節奏感與內涵的聲音內容。結合不同音色劃分,主要有抒情類和戲劇類音色,不同的聲音,其中所詮釋的情感內涵,也完全不同,比如男高音往往能夠詮釋出一種積極、厚重的情感內涵。事實上,同一首聲樂作品,演唱者不同,就會呈現出差異性效果。從這些聲樂藝術的差異性表現看,其背后不僅僅是音樂技能之間的差異性,也與演唱者自身的樂感、理解力,甚至聲樂藝術素養之間,有著重要關聯。在當前聲樂藝術詮釋過程中,其中所需要展示的內容中,除了要集中展現其演唱風格與技巧之外,更要側重于情感理解與發自內心的認同。實際上,根據相關研究分析,我們看到聲樂藝術在演唱與表演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聲樂技巧的掌握,更要注重演唱者具備相應的藝術修養。所以,從藝術包容與情感啟迪等多個角度出發,綜合借鑒和汲取其他藝術的內涵,也將實現聲樂藝術的更完善表達。

        2茶藝文化的價值理念認知

        根據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我們認為茶藝指的是在茶葉沖泡與飲茶過程中的具體技藝,在茶藝中,從泡茶,再到品茶,乃至多種藝術情感的融入,都詮釋了獨特的文化內涵。在茶藝文化傳播與發展進程中,主要從觀看基礎表演、品讀茶文化內涵,乃至悟道等三個層次內涵。對于茶藝文化來說,其中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除了泡茶的器具、水等等,還有服飾、情感等多個美學內涵之間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茶藝文化作為一種自我修養,其中逐漸融入到大眾生活之中,實現茶文化的理性思考。對于聲樂藝術來說,這是基于情感理解與文化認知背景下的藝術思維形式,茶藝同樣如此。無論是茶藝的形成背景,還是其中所表現的情感思維,都是一種真實而客觀的情感流露。特別是我們能夠從茶藝中體會到人們對茶文化的情感化理解,所以,在當前文化融合背景下,想要實現聲樂藝術與茶藝文化之間的深度融合與全面傳承,就必須構建一種基于融合共性基礎的文化包容體系。

        3聲樂藝術與茶藝文化的共性特征

        獨特的文化環境,造就了具有自身美學理念和情感特色、藝術價值的藝術形式,聲樂藝術與茶藝都是文化體系的藝術化表達。作為一種情感的詮釋與流露,兩者極具內涵的共性。就聲樂藝術的發展歷程看,該藝術正是時代文化與聲樂藝術之間的合理融合。所以,在當前發展和認知該藝術時,要注重植根于我國文化氛圍,通過融入合適的藝術理念,從而實現聲樂藝術實踐的最佳效果。聲樂藝術與茶藝文化的共性在于兩者都是文化體系的生動詮釋,從唐朝出現茶文化到今天,千年發展造就了多種形態和內涵的茶文化,茶藝就是茶文化的創新性與藝術化展示。任何一種藝術,在發展與傳遞過程中,只有融入了文化內涵,秉承了具體的文化傳遞思維,才能真正意義上讓兩者藝術的優勢,實現不斷提升。對于聲樂藝術與茶藝文化來說,其發展的關鍵動力,在于其中所詮釋的文化優勢,這也是兩種藝術不斷傳承的精神內涵與價值品質。聲樂藝術與茶藝文化的共性在于兩者都是基于內部情感的藝術表達,想要實現其最佳展示,就必須綜合考慮其中所詮釋的情感理念,通過綜合理解,從而實現藝術傳遞的最佳效果。無論是聲樂藝術,還是茶藝文化,其中所詮釋的各種美學,乃至表達動作、旋律等等,都是基于情感理念的價值詮釋。實際上,聲樂藝術也是一種情感理解與思維認知,其中所向我們集中展示的是一種藝術理念,更是情感思維的人文認同,所以,充分探究藝術的融合共性,從而適應當前文化多元融合的時代訴求。茶藝與聲樂藝術之間,存在諸多內涵的關聯性與價值共性,這也為兩者之間的內涵性融合與價值挖掘,提供了重要載體與平臺。因此,及時更新文化理念,融入藝術思維,變革聲樂藝術與茶藝文化之間的融合方法,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實現聲樂藝術與茶藝文化之間的深度融合,從而也將茶藝文化的文化內涵與聲樂藝術的情感性優勢等等多種理念予以充分融合,這也符合、匹配當前文化交流與藝術碰撞的時代環境和要求。

        4文化融合背景下聲樂藝術與茶藝的融合傳承機制

        源自西方文化的聲樂藝術化與基于茶文化的茶藝,兩者盡管作為風格內涵完全不同的兩種藝術形態,盡管其表現形式和表現方式之間存在著差別,但是就本質上看,兩者都是對音樂藝術和情感理解的深度詮釋與包容,所以,這兩種文化藝術,在未來一定能夠以深度融合的方式,實現融合與傳承。在現代茶藝文化中,選擇聲樂藝術融入其中,也能夠實真正實現茶藝的時代創新,尤其是聲樂藝術的情感色彩和價值內涵,都將詮釋出最佳藝術展現。就文化融合的時代趨勢看,不同文化體系在傳播與融合過程中,都在沖突與交流之后,實現了內涵與形式的全面重塑。聲樂藝術作為一種源自西方的藝術表達方式,其不僅有屬于自身風格的藝術展示規律,也有著豐富特色的文化特征。比如自身的演唱風格、表達形式,乃至情感詮釋等,都有屬于該藝術的特色內涵,在聲樂藝術全面融入我國之后,作為一種藝術表達載體,其為我國音樂藝術的傳遞與發展,提供了相關平臺。但是,就文化融合這一時代趨勢與背景看,在探究兩者融合發展的傳承機制時,不能盲目融合,要以理性和客觀的視角,來對我國茶藝與西方的聲樂藝術差異性,進行對比和認知,比如茶藝更多是一種多樣藝術,演唱僅僅是其中的一種組成因素,服飾、器具、表演等等,都是該藝術的重要內容。而聲樂藝術中,則更多以演唱為主,無論是聲樂表達的情感方式,乃至聲樂演唱技巧等等,都側重于演唱技術。所以,想要真正意義上,實現茶藝與聲樂藝術的融合與交流,應該堅持:首先,必須在深度理解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表演曲目,通過合理的曲目編排與內容改編,從而形成極為固定的音樂表演范式,特別是在進行具體藝術資源挖掘與整合的前提下,通過具體改編與理念融入,實現聲樂藝術與茶藝的最佳融合與應用效果。茶藝表演中,可以使用聲樂演唱方法來表演相關采茶戲曲目,通過豐富茶藝表演的情感渲染力和價值感知,從而提升茶藝表演的藝術合力。其次,要注重提高茶藝表演者自身的藝術水準和藝術認知能力,當茶藝表演者,深層次體會和感知聲樂藝術所具備的藝術感染力與獨特的情感思維,從而真正實現茶藝與聲樂藝術的理想融入與借鑒。茶藝表演中,以茶藝的技巧展示為重要方式和載體,其中不僅融入了茶文化的價值內涵,更是通過巧妙借助輔助元素,從而實現了該藝術方式的生動表達與詮釋。在茶藝藝術發展進程中,其中有著重要的音樂元素,音樂藝術讓茶藝表演的內涵,得以全面豐富。最后,在茶藝表演過程中,所使用的聲樂藝術,應該偏向相對柔和且自然。茶藝與聲樂之間深度融合之間,讓兩者藝術,實現了生動詮釋與立體化結合。客觀的看,茶藝活動,更多是一種可觀賞的柔性美學,結合聲樂藝術的價值內涵和多種表達方式看,其中更需要確保藝術之間的匹配度。

        5結語

        將聲樂藝術與茶藝相融合的過程,并非兩種藝術的“盲目”性疊加,必須在優化內容選擇的基礎上,探究聲樂藝術與茶藝之間的內涵共性,進而從藝術內容到表演風格,實現真正匹配。實際上,文化融合背景下,聲樂與茶藝之間的融合,并不是簡單的“1+1”,而是在尋找到藝術共性基礎下的,文化借鑒與融合。

        參考文獻

        [1]于曉燕.聲樂作品中的審美通感———對里姆斯基-科薩科夫聲樂套曲《春天》(Op43.No.2)的分析[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0):135-136.

        篇2

        [關鍵詞] 同義詞;個性特征;個性差異

        同義詞是詞匯意義相同的一組詞,共同的詞匯意義和共同的概念對應性是同義詞的本質特征[1]。我國著名的漢語詞匯學家孫常敘先生也認為,內容相同而形式各異的詞就是同義詞[2]。本質特征是判斷兩個或幾個詞是否為同義詞的充要條件,詞匯的個性特征對于同義詞的確定不起決定意義,但是,有些同義詞憑借個性特征的不同而顯示出自身存在的價值。本文想從同義詞的個性特征的不同方面對同義詞比較分析,希望對同義詞的識別、應用及研究有所幫助。

        但是,依照北京師范大學楊潤陸老師的觀點 ,褒義詞和貶義詞不能構成同義詞,他認為兩詞詞義中有對立成分,且一般不能運用于同一語境,就不能構成同義詞,比如“打仗”和“戰爭”;而復旦大學胡裕樹教授在主編的《現代漢語》中認為褒貶的不同屬于同義詞的“細微差別”——感彩的不同,例如“成果”和“后果”。褒貶義對同義詞的影響,另文闡述。

        楊振蘭教授將詞的個性特征概括為詞的色彩特征,“色彩意義是客觀對象的種種性質特點、形態特點、地方特點及詞的運用中所表現出來的傾向和格調的總和。”色彩意義可以分“形象色彩、感彩、時代色彩、風格色彩、外來色彩、民族色彩、地方色彩”等[3]。我們將重點關注同義詞的情感特征、時代特征、地域特征等方面。

        一、同義詞的情感特征

        老頭子 老大爺

        “敵人排長搗出一把票子,說: ‘老頭子,不能虧你。你說哪里有八路軍,指一下 ... ’李老漢心里暗暗吃了一驚,但是他還是穩堰堰的,臉色凝然不動,說: ...”(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 51 頁,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56年)

        “魯立人激動地說:‘老大爺,這正是我想求您而不好意思開口的。這木筏有您掌舵,我就放心了。誰有酒?’勤務兵跑上來,遞給魯立人一個磕碰得凹凹凸凸的鐵壺。...”(莫言《豐乳肥臀》第 260 頁,作家出版社出版,1996年)

        他們具有共同的內容“男性年長者”,但是各自帶有的個性情感特征不一樣,因此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意義,故而不能通用。

        這類個性情感特征有別的同義詞,有的在口氣稱呼上尊重輕重有別,有的在心態感情上親疏有別,也有的在階級愛憎上褒貶有別,例如:

        丈人—岳父 妻子—老婆 老頭子—老大爺

        悲哀—悲傷 溫和—溫柔 失望—絕望

        毀壞—破壞 消滅—殲滅 打算—企圖

        二、同義詞的時代特征

        火柴 洋火

        “火柴”,是將氯酸鉀蘸在火柴桿頭上,紅磷涂到紙條上貼到火柴盒兩側,制成的取火工具。一八八五年,經瑞典的倫塔斯脫路姆研究制造后,行銷世界。

        “洋火”,后,日本火柴大量涌入中國,許多商品當時被稱為洋貨,“洋火”之名就是由此而來。解放以后,我國火柴工業突飛猛進,“洋火”這一名稱也被送進了歷史的博物館。

        “洋火”一詞,盡管已經不用,但是作為帶有深深時代烙印的特征,依然保留在漢語詞匯里,因個性時代特征而存在。

        這類帶有時代特征的同義詞,有的已經不用,也有的依然在使用,例如:

        洋灰—水泥 洋柿—西紅柿 洋房—別墅

        洋油—煤油 洋鐵—不銹鋼 戲子—演員

        臭老九—教師 跟班—秘書 相好—情人

        三、同義詞的地域特征

        玉米 苞米 棒子

        “玉米”是共同語詞匯系統本來就有的詞,“苞米”、“棒子”是北方方言中的詞匯。這類由來源于方言的帶方言色彩的詞跟共同語詞匯系統的詞形成的同義詞,它們的差別表現為帶有明顯的個性特征中的地域色彩。再如:

        肥皂—胰子 饅頭—饃饃 游泳—鳧水

        知道—曉得 手段—把戲 臟—埋汰

        什么—啥 結賬—埋單 洗澡—沖涼

        四、同義詞的外來特征

        蘇打 純堿

        “蘇打”是外來詞,來源于外民族的語言里,“純堿”是本民族語言自造的詞。這類同義詞里,帶有明顯的外來特征。再如:

        氧化鈣—生石灰 摩登—時髦 卡通—動畫片

        尼古丁—煙堿 比基尼—三點式 維他命—維生素

        米—公尺 吉他—六弦琴 盤尼西林—青霉素

        總之,概念對應性的相同(即內容相同)是同義詞特征的內涵方面,情感特征、地域特征、時代特征等個性特征是同義詞特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本質因素,但是對于同義詞的個性特征的深入探討,對于同義詞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定的意義,對于同義詞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葛本儀.現代漢語詞匯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155.

        [2]孫常敘.漢語詞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227.

        篇3

        [關鍵詞] 語言;翻譯;特征差異

        【中圖分類號】 H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8-275-1

        一、前言

        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信息的載體。漢語和英語作為世界兩大語言,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代表著中西不同的兩種文化。在語言、文化、習慣、行為等方面的差異,造成了說話習慣、行為看法有所不同。所以英漢互譯時,一定要對英語和漢語進行比較、分析,以期準確地把握英漢的語言特點及精神風貌,盡量把這種“特點”和“風貌”真實地反映到譯文中。

        二、語言特征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存在著多種差異,許多情況之下成了英漢互譯的極大障礙。認真研究語言差異和翻譯對策,對提高翻譯水平是大有幫助的。漢兩種語言的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本文的重點放在“實用性”上,僅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主語的差異

        英語注重句子的形式,強調每個句子都要有主語(祈使句等有時可以省略)。漢語強調句子的內在邏輯,不強調句子有無主語,只要能將主題說清楚即可。

        【例1】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in the present era.

        [譯文] 在當今時代,學好英語極其重要。

        [分析] 英語句用到了It 作形式主語的句子結構;漢語顯然是一個無主句。

        【例2】We should keep increasing and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so as to create a sound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譯文]要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分析]漢語句譯為了無主句,意思表達很清楚。

        (二)語態的差異

        英語重物稱,常采用無生命詞匯作主語,所以英語中被動語態出現頻繁,特別是信息性和理論性的文體使用被動結構的概率更高;漢語重人稱,習慣用表示人或物的詞匯作主語,大都采用主動語態的形式出現,被動形式用得很少,有時還可以用主動形式表被動含義。因此,在漢英互譯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語態的轉換,以使譯文更加自然。

        【例1】The peace talks were being held in Washington.

        [譯文] 和談那時正在華盛頓舉行。

        [分析] 有些英語被動句譯成漢語時必須譯成主動形式。

        【例2】Misunderstandings can be reduced through more exchanges

        [譯文]多交流可以減少誤解。

        [分析]被動句譯成漢語時譯成主動形式,符合語言的特點。

        (三)重點信息位置的差異

        英語的句子主次分明,先把主要信息以“主謂賓”或“主系表”的基本結構突出地表達出來,而后再運用動詞不定式、分詞短語、從句、獨立主格結構或其它語法手段來表現次要信息。因此,一般而言,英語句子的重點信息位于句子前半部分。漢語句子因漢語的謂語動詞往往出現在句子的后半部分,所以,一般而言,漢語句子的重點信息位于句子的后半部分。

        【例1】We should be casual when we stay with these students.

        [譯文] 和這些同學在一起我們應隨便一些。。

        【例2】We cannot accept his findings without tangible evidence.

        [譯文]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我們不能接受他的發現。

        [分析]以上兩個例句說明了英漢兩種語言重點信息的位置存在差異。

        (四)靜態與動態的差異

        英語中動詞使用頻率低于漢語。英語在表達意義時,喜歡使用靜態詞匯因而敘述呈靜態傾向,如名詞(抽象名詞)、介詞短語、形容詞等來表示動作意義;而漢語則多使用動態詞匯因而敘述呈動態傾向。

        【例1】That would be the confirmation that it was in general use.

        [譯文] 這將證明它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

        [分析] 以上兩個例句的翻譯很好地說明了英漢兩種語言在詞性選擇上的這一特點。

        【例2】Mr.Smith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

        [譯文]史密斯先生既不抽煙也不喝酒。

        [分析]英譯漢時常需要把英語名詞,特別是抽象名詞轉化成漢語動詞。

        (五)句法結構簡單與復雜的差異

        在句法結構上,英語講究語法外形的完整,而漢語則側重于表意,不追求外形的完整性。我們在漢譯英時,常常要將漢語的幾個意義片段用不同的關聯詞按照英語的語法關系將它們連結為并列句或復合句;而英譯漢時,則需要將從屬或修飾關系的英語句子,再根據時間的先后、邏輯的順序、意思的主次把長句分切成若干個意義片段,用結構緊湊的漢語短句,層次清楚地依次譯出。

        【例】I believe equally that it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ld as a whole that Asian should increasingly unite and speak with a common voice.

        [譯文]我同樣認為,亞洲應該更加團結,應該用共同的聲音說話,這是符合全世界利益的。

        三、結語

        在跨語言、跨文化的翻譯交際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差異。為了做好翻譯,關鍵在于要不斷探索語言、文化的差異性并分析其原因,把握兩種語言不同的用語習慣,從而避免產生誤解,提高翻譯質量。

        參考文獻:

        [1]宋天錫.英漢互譯實用教程(第5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9.

        篇4

        關鍵詞:教師特征;維度;獨立樣本;檢驗

        1 引言

        近年來,學生評價教師在國外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國內高校中的研究與應用也開始逐漸普遍。但目前國內有關中小學生評價教師的實證研究仍較少。縱觀以往的研究,不少早期研究者關于學生評價教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評教及其有效性與可靠性上,且普遍認為由于中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在評價教師方面有較大的局限性。但也有學者認為,“從心理發展角度看,中學生的評價能力已漸趨成熟”,并側重于對中學生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研究。鑒于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可以是多維度、多角度的,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中學生的立場,評價出他們最喜愛的教師及其特征,并根據學生的性別、年級、家庭所在地不同以及是否獨生子女等,對評價結果進行整合分析,從而揭示中學生在評價最喜愛教師特征時可能存在的差異,為中學教師的素質研究提供現實依據。

        2 研究方法

        2.1被試

        本研究通過隨機整群抽樣,抽取鹽城市J縣城某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61名。共發放問卷261份,收回有效問卷244份,有效率為93.5%。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17人;初中生121人(初一42人,初二41人,初三38人),高中生123人(高一49人,高二47人,高三27人);獨生子女152人,非獨生子女92人;家庭所在地為縣城的學生145人,鄉鎮(村)的學生99人。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法進行。問卷為筆者在參照本領域相關研究的基礎上自行編制,采用5點計分:1―很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重要、5―很重要。包括職業道德、學識水平、教學能力、師生關系、積極個性5個維度,共計21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詳細的說明。并在施測前對學生進行講解。

        2.3研究過程

        首先對各被試群體集體施測,問卷收回后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初步整理,根據要求剔除無效問卷,并采用SPSS11.5進行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結果顯示,從總體上看。中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在職業道德、學識水平、教學能力、師生關系、積極個性5個維度上是有所側重的。其中,師生關系和職業道德的均分值較高,分別為4.126和4.010,后面依次是教學能力3.710和學識水平3.522,積極個性的均分值最低,僅3.196。為進一步了解中學生評價教師的差異情況,針對學生性別、年級、家庭所在地的不同以及是否獨生子女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3.1學生性別與評價結果的關系考察

        考察不同性別間學生的評價結果是否存在差異,結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對教師的評價結果在學識水平、教學能力、師生關系、積極個性維度上均比較穩定,在職業道德維度上男女生有顯著的差異(t=2.427,p

        3.2學生年級與評價結果的關系考察

        將學生分為初中組和高中組加以考察,在“學識水平”和“積極個性”維度上兩組的評價結果均存在著0.01水平上的顯著性差異。“學識水平”維度上的差異具體體現在第6項“學科知識淵博”這一子項目上,其中高中生的均分值明顯高于初中生;而在“積極個性”的兩個子項目上,高中生的均分值又明顯低于初中生。

        4 討論與建議

        4.1學生性別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總體來說,男女生對最喜歡的教師的評價結果在評價的幾個維度學識水平、教學能力、師生關系、積極個性上評價結果比較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學生評價的穩定性。但在職業道德上,女生顯得比男生更為關注,主要表現在項目“從不體罰學生,不亂批評”和“耐心解答學生問題”上。這可能與男女生的個性特征與感受性有關。相比之下,女生比較敏感,更看重自己的公眾形象以及教師對待自己的態度。在面對教師的公開批評或者教師的冷漠態度時,女生的挫折感與受傷程度均要比男生更為強烈。因此,他們會在這倆項目上出現顯著性差異。換句話講。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能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心。那么他(她)會更容易贏得女學生的喜愛。

        4.2不同年級學生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比較初中組與高中組最喜愛教師的特征的差異,高中生比初中生更關注教師的學識水平,尤其是是否具有淵博的學科知識;初中生則比高中生更為注重教師的積極個性,譬如教師的言行生動幽默、儀表端莊等等。其中的原因可能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學習特征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他們在評價別人時開始趨向理性,逐漸考慮到行為的動機和原則性,不再以外部的行為或效果作為唯一的標準。尤其是高中生,隨著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大,他們比初中生更為關心自己的前途與命運,導致對教師的知識層面的關注更多。

        4.3不同家庭所在地學生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無論是從評價的5個維度還是21個子項目來看,中學生家庭所在地的不同并沒有影響其最終對教師評價的結果。這種情況概可以理解為與研究對象的選取有關。本次研究的對象為同一所中學學生,雖然有些來自縣城,有些來自鄉鎮(村)。但因他們日常生活與學習的環境趨于一致,因此對教師評價結果并不會受到家庭所在地這一因素的影響。

        4.4是否獨生子女對學生評價結果的影響

        t檢驗結果表明,是否獨生子女對學生的評價結果沒有影響。這種情況可能的原因是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雖然在某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并不是本質性的。正如有的研究者認為的那樣,“年齡”這一變量在決定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差異性上,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在學齡前期和學齡初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在學齡中期特別是在青年前期和青年期。二者之間則不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也就為本研究結果的解釋提供了依據。

        5 結論

        一是女中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結果,在職業道德維度高于男中學生。

        篇5

        【關鍵詞】新生兒;抗感染免疫;臨床觀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09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685-02

        新生兒的抗感染免疫系統與成年人的免疫系統相比,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因為新生兒剛出生不久,機體未接觸過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未能及時產生對應的抗體,但母體內的免疫物質,可以有效保護新生兒的安全[1]。因此,新生兒感染時,單個核細胞、中性粒細胞的檢測值會明顯升高。我院對119例新生兒患者進行了觀察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間收入的119例新生兒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早產兒86例,足月兒33例,其中敗血癥患兒16例,細菌性肺炎患兒59例,細菌性腦膜炎患兒15例,尿路感染患兒29例。主要臨床特征為發燒、體溫偏低等。無呼吸、吃奶量減少等癥狀,血氧飽和度、血小板數目、高膽紅素血癥等指標正常[2]。新生兒出生25-42周,平均33.5周。

        1.2治療方法測定119例患兒的mRNA、MyD88、MD-2、TLR2,TLR4的數值并對外周血含有的單核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中的蛋白以及陽性百分比進行分析。對比分析感染的新生兒與非感染的新生兒中性粒細胞的數目等各項數據。以此判定新生兒的抗感染免疫特征。

        1.3統計學分析記錄新生兒患兒的各項數據,使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卡方、t對所得數據檢驗,若P

        2結果

        16例敗血癥患兒的血培養結果全部為陽性,致病菌主要為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對59例細菌性肺炎患兒的呼吸道分泌物進行培養,結果呈陽性的有29例,主要致病菌為克雷伯菌。對29例尿路感染患兒的中段尿液進行培養,結果呈陽性的有12例,主要致病菌為克雷伯菌。15例細菌性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檢測結果顯示,呈陽性的有3例,主要致病菌為大腸桿菌。檢測指標,見表1。

        3討論

        新生兒發生感染時,各免疫細胞的檢測數據值都會出現明顯上升,感染敗血癥的患兒的表現尤其明顯。G+菌感染的患兒的主要表現為TLR2數值顯著增高,G-菌感染的患兒主要表現為TLR4數值顯著增高。表明這兩組免疫細胞均在新生兒的抗感染免疫機制中發揮了作用。在臨床上,新生兒感染時,中性粒細胞CD64的檢測表現出明顯的增高趨勢,此現象對新生兒的感染的診斷有積極的作用。新生兒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中絕大部分是通過胎盤從母體中獲得的IgG。妊娠期間母體的免疫狀態、胎盤狀況、孕母妊高征、糖尿病等情況均可對胎盤運轉IgG的過程造成影響,使新生兒對感染性疾病的耐受力下降。故而孕婦本身應該注意自身身體狀況,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況能使新生兒感染的機率降到最低[3]。

        總而言之,我院研究的119例新生的抗感染免疫特征今后治療新生兒感染提供理論依據和臨床實驗基礎。掌握新生兒的抗感染免疫特征,有助于臨床上對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對感染的防治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有深入研究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忻海康,雷磊.試論中西醫對小兒免疫的認識[J].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5,21(2):334.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立川理惠在线播放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高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黑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免费|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