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急診科治療流程范文

        急診科治療流程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0 17:50:14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急診科治療流程,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急診科治療流程

        篇1

        關鍵詞:普外科急診患者;術前檢查;流程優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mergenc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general surgery for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 optimiza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since 2013,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surgery emergency hospital examin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a total of 156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electing optimized inspection proc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check whether patients with process optimization i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78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under the original process observation group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pe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hospital and comparing preoperative waiting tim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waiting time and the length of time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s: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general surgery emergency process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hospital efficiency, treatment eff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has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emergency patients in general surgery;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當前致病因素的增加給醫院的就診治療帶來巨大的挑戰,尤其是醫院里普外科急診住院的患者,住院流程一般包括辦理住院手續、部分或全身檢查、等待結果、術前準備、術后恢復及辦理出院手續等[1]。患者的術前檢查結果影響到后期的治療過程,因此對患者來說術前的檢查至關重要。本文通過患者實施優化前后治療的差異性進行比較,探討優化術前檢查流程對治療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3年起開始實施普外科急診住院術前檢查流程優化,選取實施優化檢查流程前后共156名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是否進行檢查流程優化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78例,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為(33±3.21);觀察組患者78例,男性45例,女性33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為(30±4.20)。患者病發的疾病種類包括肝臟、胃、血管等,兩組患者年齡、平均年齡、性別及病因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患者常規術前檢查流程:患者在普外急診科進行初步檢查判斷后,再根據狀況送往相應外科診室,由外科診室檢查后確定治療方案。觀察組患者經過各項生命體征檢查后,判斷疾病類型,隨即在急診科室對患者進行檢測確診。其次對患者常見的病因檢查進行規范化,部分由住院部進行的工作一并在急診室完成,減少患者來回搬動的次數和距離,最后將患者送往對應科室進行治療,提高患者的手術排程時間。

        1.3觀察指標

        回顧性記錄分析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治療費用及術前等待時間進行對比分析。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P

        2 結果

        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患者的術前等待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不成正態分布,兩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術前等待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及醫療費用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流程指一件事情的過程和程序,是完成任務的一系列有序活動[2]。醫院的服務流程指醫院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和完成該過程所有要素的組合方式[3]。醫院里普外科的住院患者眾多、病癥多樣且手術較復雜,其救治效率、醫療質量及安全性至關重要。另外由于急診科部分醫生輾轉各科室具有流動性,造成當班醫生對于常見病種的檢查出現不規范現象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患者因此進行多項多次檢查,出現醫療資源浪費現象及醫患糾紛現象。因此規范醫院檢查項目,改進急診科服務方式,有利于提高治療效率。

        普外科一邊要面對數量眾多的急重癥患者,另一方面要對急診的住院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其分診能力、救治效率及術前的安排等不急能夠反映急診科室的處理能力同時反映了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4]。影響急診手術患者治療效果和治療效率的因素較多,涉及到醫院各部門的配合力度和協調能力。較多急診病種的術前檢查項目能夠得到心電圖和檢驗室的良好配合,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和治療時間。急診檢查費用經醫保辦公室協商后納入社保報銷,不僅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也保障手術的正常進行[5]。醫院各科室配合制定急診患者就診手術綠色通道能夠有效提高術前檢查時間和治療時間,提高了手術效率和治療速度。

        我院調查結果表明,優化急診手術術前檢查流程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從8.21d降至4.06d,患者的平均術前等待時間由10.12h降至6.94h,患者的平均醫藥費由12530.41元降至9873.20元。各項調查結果在患者術前術后醫療安全、手術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病率無顯著差異的基礎上得出的,充分說明優化流程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急診是醫院服務的窗口,是救治病患生命、提升醫院形象、緩解市民看病難的關鍵環節。醫院需規整統計醫療資源、加大醫院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配合來改進優化病人就診流程,切實有效的提高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和醫療水平。

        參考文獻:

        [1]宦小芳,郭秋.流程優化對改善骨折患者手術效率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4,07(03):139-140.

        [2]劉玉蘭,鄭朝輝.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護理流程優化效果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3,16(09):243-245.

        [3]李雪,張偉國,何安梅,等.CT檢查環境及流程優化方案的實施與效果評價[J].重慶醫學,2013,24(10):285-287.

        篇2

        結果:與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前對比,我們發現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后急性腦卒中患者接診到確診時間、確診到接受專科治療時間明顯縮短,死亡率明顯下降,差異經統計學分析后認為有意義(P

        結論:在急診科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有助于縮短確診時間、專科治療時間,為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改善患者預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52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12-01

        急性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具有起病急驟、進展迅速、致殘率、死亡率高等臨床特點。發病后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對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1]。我院自2012年1月起對急性腦卒中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本文將結果報道如下,以供臨床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急診科自2012年1月起對急性腦卒中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后1年內共收治急性腦卒中患者56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61.78±8.63)歲;體重56~85kg,平均體重(64.75±10.23)kg;發病至就診時間2~8h,平均就診時間(4.38±1.42)h。

        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前1年內共收治急性腦卒中患者51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1.55±8.53)歲;體重55~86kg,平均體重(64.47±10.12)kg;發病至就診時間1~8h,平均就診時間(4.40±1.38)h。

        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發現其在性別、年齡、體重、發病至就診時間等方面,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前急診科采用常規程序護理,接診后掛號、分診,觀察并記錄患者意識、生命體征、瞳孔、呼吸道、顱內高壓癥狀、言語、肢體活動等,遵醫囑進行開放氣道、吸痰、吸氧、建立靜脈通道、給藥等急救操作。檢查完成后聯系收住科室,協助辦理入院手續,實施院內轉運 [2]。

        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后應用快捷護理流程進行急救。接診前接收到120提供患者的信息時立即準備平車、心電監護設備、急救藥品、器械。患者到達急診科后啟動綠色通道,按規范的急救程序,在15min內迅速完成病情評估,配合醫生實施急救措施 [3]。在醫生診療的同時,護士迅速完成血液標本的取樣和送檢,20min內完成CT、MIR、心電圖等各項輔助檢查 [4]。同時電話聯系專科醫師現場會診,根據檢查結果迅速作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供患者家屬選擇。有手術指征者30min內完成術前準備,同時通知手術室做好手術準備 [5]。

        1.3 數據處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關數據均錄入SPSS17.0統計學軟件,數據處理時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2 結果

        與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前對比,我們發現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后急性腦卒中患者接診到確診時間、確診到接受專科治療時間明顯縮短,死亡率明顯下降,差異經統計學分析后認為有意義(P

        表1 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前后急救效果比較

        注:與實施急診快捷護理流程前比較,*代表P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結構的變化,急性腦卒中的發病率逐年遞增,70%以上的患者可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部分患者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死亡。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在最佳的治療時間窗內給予急救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篇3

        【關鍵詞】 急診; 滯留原因; 改進對策

        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也是急危重患者進入醫院的主要通道之一。留觀對象主要包括暫時不能確診、病情危重的患者,或經搶救處置后需要待床進一步住院治療的患者。急診科是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也是醫院工作的縮影。而部分急診患者在急診科的接診處置中滯留時間較長,給臨床護理和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本文通過分析近年來我院急診科部分急診患者滯留原因,進行探討并提出了改進對策。

        1 滯留原因 

        1.1 檢查時間過長

        急診患者就診時多數病情復雜危重,需要做一些的相關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原因。然而一些檢查項目如血生化、CT等需要等20 min以上才能出檢驗結果,如果遇到復雜的疾病還要請多個專科醫生前來共同會診。這些都難免使患者在急診科就診時間延長。

        1.2 特殊情況

        急診科面對社會,經常會遇到各種特殊情況、特殊患者,導致在急診科滯留時間延長。如醉酒患者就診時常伴有情緒激動,言行失控,不配合檢診等行為;一些自殺、服毒患者不配合檢查治療,錯失最佳搶救時機;一些打架斗毆、車禍等糾紛患者到急診科后常因雙方對處理方式不滿等原因繼續打鬧,有時甚至威脅到醫護人員的安全。另外急診患者就診具有隨機性、無規律性等特點,當大量傷病員(如嚴重車禍、意外事故、自然災害等)同時進入急診科時,急診科醫護人員嚴重不足。只能按照“先重后輕、先急后緩”的急診處置原則,往往讓很多病情稍輕的患者等候很長時間才能得到處置。

        1.3 留觀觀察

        一些看似病情“輕微”的創傷患者,但是不能放走,常需要在急診科留觀進一步觀察。部分這類患者在留觀期間病情加重,多數需要轉入專科進行治療。如輕型顱腦外傷患者,在觀察中出現顱內出血加重、昏迷等情況時;胸外傷致肋骨骨折合并少量血氣胸患者,經胸腔閉式引流留觀觀察期間出現出血加重等情況時。這類患者通常會在急診科滯留12~24 h。在急診科滯留時間較長的主要為四肢神經損傷的患者,一般需要滯留24~72 h或更長的時間才能確診轉到專門科室。主要是因為四肢創傷特別是下肢創傷經清創縫合后厚敷料包扎固定,加上患肢腫痛不適等,早期不易發現和鑒別有無神經損傷的存在。

        2 改進對策 

        2.1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救治水平

        急診科在大多數醫院均不夠重視、投入不足,醫療設備相對落后,固定的專科醫生很少,主要依靠輪轉醫生負責日常急診工作,使急診科的醫護急救能力常落后于全院整體醫療水平。因此,醫院有必要在資金、設備和人員上加大對急診科的投入力度,改善急診工作條件。重視和加強急診醫護人員技能培訓,使急診救護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加快診治速度,減少誤診和縮短處置時間。

        2.2 完善急診流程縮短等候時間

        在急診患者就診過程中,要經過分診、檢查、抽血、化驗、繳費、做超聲、拍X線片、查CT、MRI、會診等多個流程環節,才能明確診斷和確定治療方案。這些環節中,患者(其家屬)在等候繳費、化驗及放射影像學結果時耗時最長。尤其是在白天,相關科室還有大量門診和病房等候檢查的患者,這對急診患者的檢查和出檢驗結果時間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延長。因此,醫院在急診管理上,需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設置專門、專人負責的急診檢查、化驗和繳費專用窗口,確保急診患者的快速檢診流程,減少患者在一些環節中的等侯時間,對快速為急診患者做出診斷并及時進行治療,提高救治率,減少急診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義。

        2.3 加強醫患溝通改善服務質量

        急診就醫的患者大多病情急重,進入醫院后都希望盡快得到治療。而受醫學客觀條件和規律的限制,接診的急診醫護人員,面對大量的急診患者,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處置、開檢查單等方面。無暇顧及患者的需求,也未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耐心地交代和解釋病情、檢查、治療方案等。當等候時間過長或處置不滿意時,一些患者和家屬不理解,不僅不配合檢查、治療,還容易導致糾紛和鬧事,嚴重影響了急診處置效率。因此,有必要定期對急診醫護人員進行文明語言和溝通技巧培訓,有意識地培養職業溝通技能,才能更好的改善醫護服務質量,提高診治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晉.部分急診病人在急診科滯留的原因分析及對策.西南軍醫,2010,12(5):972-973.

        篇4

        1 資料與方法

        1.1 急診救治的特征

        1.1.1 高度時間依賴性的疾病特征 急診最重要的疾病,如急性胸痛、腦卒中、嚴重創傷以及膿毒癥等,均為時間依賴性疾病,需及早干預,要求一站式診察救治、過程流暢、序貫完成的整體救治。

        1.1.2 大型綜合醫院急診科工作特點 首先,他是搶救中心,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患者均在急診科救治;其次,他是疑難患者的滯留中心,診斷不明的疑難患者均在急診科詳細檢查以明確診斷;再次,他是復雜患者的滯留中心,三無患者、滋事傷員、刑拘患者、精神患者、擬診傳染病患者以及上訪患者等均在急診科診治;最后,他是晚期患者的滯留中心,社會老齡化,多系統/器官功能不全或腫瘤晚期、多并發癥等的患者均在急診科診治。急診患者具有病情急、脾氣急、病情重、資料少、時間緊、風險大等特點,要求急診醫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快的速度判斷并明確患者的病情,以穩定其生命體征,為后續的治療贏得時間。

        1.2 急診救治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醫院的急診仍為分診形式,急診人員以內科為主,急危重癥、創傷、外科急癥等仍靠各專科會診后住院救治,尤其是三級綜合醫院,一旦遇到不是自己專業的急危重患者和創傷患者,就要呼喚相應的專科醫生前來會診,對一些復合/多發傷、累及多系統/多器官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現科室之間相互推諉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延誤了救治時間。而相關質控指標:①綠色通道窗口期救治的達標率(特別是急危重癥死亡病例)?出院生存率及其影響因素?目前仍缺乏相關統計學資料;②綜合醫院要求建立創傷、急性心梗、心衰、腦卒中等(肺栓、夾層)重點病種綠色通道,保障患者獲得連貫的救治:患者從到院急診至獲得決定性治療≤60 min (Door—to—needle time ≤60 min)現實與這一要求仍有較大距離。

        相對于醫院綜合接診救治能力而言,急診科救治存在的問題有:(1)普遍存在急診科診察救治面積的不足,導致診治環境嘈雜無序,人滿為患;(2)急診隊伍不穩定,沒有規范的業務平臺和流程制度,缺乏執業價值/業務技術的感召力,加上急診執業的高強度、高壓力、高要求、低收入,導致人員流失嚴重,人員配置不足;(3)科室設置不合理,不具備完整的救治能力,大多缺乏EICU及急診手術室;(4)急診科模式不規范,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法律保障,設備設施相對落后,技術力量不足,嚴重影響急危重癥“時間窗”內的救治;(5)與各相關專科及職能部門良性互動困難;(6)科室業務收入單一;(7)缺乏應急儲備等。

        1.3 急診一站式救治診察模式的提出

        進入新世紀連年多起重大災難的應急救治中,急診及其院前在救治急危重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性越來越為政府和社會所關注,先后頒布了2009年衛生部《急診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急診專科醫師培訓基地的基本條件》、《廣東省醫療急救體系“十一五”建設規劃——廣東省三級醫院急診科綜合建設標準》、《2010深圳市醫療服務整體管理與質量控制評估辦法》[2—6]。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在這樣的形勢下也有了長足發展,于2010年7月完成了急診一站式診察救治模式的改建并成功運行。

        1.4 急診一站式診察救治模式的實踐

        1.4.1 踐行“三優化”策略 急診設置優化:醫院領導班子針對急診救治的特點和問題增加急診設置,為此行政辦公移步倉庫、會堂等處,騰出行政樓安置占據急診樓三層的口腔科,將3600平米的急診樓整體作為急診中心配置,擴大和增設了搶救室及搶救復蘇室,急診ICU及病房,急診標準手術室,血液凈化,急診內窺鏡、檢驗、彩超、DR、CT、DSA等;急診享有先進完備的救急救命所必須之醫療設施,組成空間構建合理、時間協同保障的一站式急診中心。

        團隊建設優化:組建精湛的救治團隊:創傷應急/綠色通道救治團隊、胸痛綠色通道救治團隊、卒中綠色通道救治團隊、中毒救治小組、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膿毒癥救治小組。作好業務,人才第一。通過計劃調配、培養業務骨干(如:ICU、介入、麻醉、創傷外科等人才),提高待遇、建立規范的業務平臺和流程制度保證,達到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穩定和壯大急診隊伍;展現出人員梯隊合理,綠色通道救治團隊完善,院前急救、院內救治和專科協同磨練成熟,極大地提高了急危重患的救治能力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診療流程優化 :急診科應具有完備的診療流程、綠色通道、救治單元和收治能力:包括胸痛綠色通道、腦卒中綠色通道、創傷急救綠色通道;卒中單元、創傷單元;心腦肺復蘇流程,創傷救治流程,休克/過敏性休克搶救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流程,嚴重心率失常搶救流程,急性左心衰肺水腫搶救流程,呼吸衰竭搶救流程,急性中毒搶救流程等。

        1.4.2 急診制度管理與保障 “醫改”目的之一就是要滿足患者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回歸其公益性。急診科就是醫院體現公益最重要的執行者,這就要求急診科必須提升服務品質、引進服務理念,從制度方面嚴格執行“救急救命生命為先”和相關保障制度、財務績效政策和保險償付制度;制定并嚴格執行急診病房收治流程和原則、急診患者的責任醫師制度和急診分流原則;強調急診責任醫師首先是病情的全面評估者,是搶救患者當然的組織者、協調者和責任人;簡化分診、會診、轉診環節,進而保證在極短的有效時間窗內完成對急危重癥決定性診療。

        篇5

        目的通過對比研究管理式的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來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護理方式的選擇。方法將2014年6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急診科接診并收治入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將2015年1月1日~2015年9月1日由急診科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43例作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進行管理式的急診護理流程,最后比較2組臨床資料和臨床結局。結果觀察組在急診室停留時間、門-藥時間、患者滿意度、溶栓效果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積極進行急診護理流程管理,能使搶救開始到確定性治療的時間最小化,使整個搶救過程最優化,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急診護理流程;腦梗腦梗死;效果

        腦梗死是一種腦部血管血流障礙導致局灶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出現相應癥狀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出現腦梗死后接受再灌注治療的時間長短決定著患者預后恢復的好壞。因此,減少梗死患者再灌注時間,預防再灌注的并發癥是護理的重點[1]。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海人民醫院自2014年6月1日起就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NIHSS評分管理,并記錄了到診到溶栓的時間。從2015年1月1日起本院開始增加了標尺管理,嚴格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執行急診護理流程管理。與去年相比,大大縮短了患者進入急診室到再灌注治療的時間,對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預后有著重要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自2015年1月1日~2015年9月1日經本院急診科收治入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43例,納為觀察組。對照組為自2014年6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由本院急診科接診并收治入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為起病5h內到診急診科,癥狀持續1小時以上,經NIHSS評分為5~12分,且行顱腦CT未見梗死灶,排除了溶栓禁忌證。其中觀察組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62.5±13)歲。對照組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64.3±12)歲。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使用常規急診護理措施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搶救,具體措施包括:患者排號就診,就診后相關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血壓、血糖、體溫的測量,然后安排醫師接診,醫師詢問病史及相關神經系統檢查后下達醫囑,護理人員根據醫囑要求行顱腦CT及抽血檢查,同時建立靜脈通道、吸氧、監護等。結果回來后,有指征者再通知神經內科專科醫生會診,并收住院溶栓治療,無指征者在急診科行輸液觀察。

        1.2.2觀察組

        護理人員得到較大的主觀能動性,并且嚴格按照流程,對患者就診后的1h內完成所有溶栓前檢查。具體方法如下:(1)早期識別,患者掛號排隊時,即主動詢問患者或家屬,使有相關病史的患者在2min內進入搶救室,進入管理的流程。(2)進入流程的患者均由1~2個經過培訓的搶救室護士專門負責,與患者積極溝通,利用10min時間進行生命體征的測量,同時再次識別,呼叫醫生接診。(3)在接下來的35min,患者已經在走急性腦梗死的護理流程了。護士對患者進行吸氧,完善心電圖、指尖血糖檢查,同時進行腦科監測,開通靜脈通道,并抽取相關血液,待醫生下達醫囑后即送檢查,并組織人員護送患者進行胸片和顱腦CT檢查。(4)等待結果回復,如有溶栓指征而沒有禁忌證,則在醫生下達醫囑后送患者入住神經內科進行溶栓治療,如沒有溶栓指征,則在急診科輸液觀察。(5)利用空檔時間加強健康知識宣教,積極與患者家屬交流,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以致于患者有良好的準備配合治療。整個流程每一個步驟都有1個護士跟蹤負責,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確保在就診后1h內完成并護送患者入院。參考美國國立神經疾病與卒中研究院(NINDS)制定的腦卒中患者到達醫院的關鍵時間目標[2-3]。

        1.3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急診室停留時間,門-藥時間(接診到溶栓藥物進入血管的時間),患者滿意度,溶栓效果(定位癥狀恢復的例數)進行統計學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在急診室停留時間,門-藥時間,患者滿意度,溶栓效果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討論腦組織對缺血缺氧十分敏感。當停止供氧供血5min~1h,大腦的缺血灶中心部位就會出現不可逆的壞死,這部分組織即使回復血供,功能亦不會恢復。然而缺血中心周圍的腦組織我們稱為半暗帶,半暗帶的生物電活動雖然停止,但在3~6h內恢復血供,半暗帶的生物電活動是可以恢復的。溶栓再通的目的就是拯救半暗帶的腦組織。溶栓治療的時間窗僅為6h,故爭取溶栓時間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其護理顯得尤為重要[4-6]。刻意的對整個護理過程進行分工,使腦梗死患者進入急診室的每1秒每1分鐘都能得到高效的利用。包括床位的安置,生命體征的測量,靜脈通道的建立,病史和標本的采集,接診醫生的協調,各個功能科室之間的轉運,使患者自進入急診室的每1秒都能得到有效的護理和治療,保證患者在就診后1h內能急性溶栓治療。本院自2015年1月1日在急診科施行腦梗塞患者急診護理流程管理,而之間半年僅是時間的記錄。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時間較前有明顯縮短,功能恢復顯著,患方滿意度明顯升高。可見急診護理流程管理的效果顯著,意義十分重大。所以,積極進行急診護理流程管理,能使搶救開始到確定性治療的時間最小化,使整個搶救過程最優化,值得在臨床上推廣[7-8]。

        參考文獻

        [1]杜建蓉,榮秀華.影響腦卒中患者就診延遲原因分析及干預對策[J].西部醫學,2006,18(2):164.

        [2]賈建平,陳生弟.神經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70-171.

        [3]張波,桂莉.急危重癥護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35-137.

        [4]朱秀芬.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0,9(6):13.

        [5]李靈芝.護理流程優化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溶栓療效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1826.

        [6]楊武,李曉萍,鄧朝霞,等.急診腦卒中識別評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篩選價值的探討[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9):3657-3659.

        [7]王麗華.不同護理流程對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20):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asmr国产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