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水產養殖學概論范文

        水產養殖學概論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4-03-21 14:37:0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水產養殖學概論,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水產養殖學概論

        篇1

        1加強實驗室硬件建設

        高校實驗室是師生進行教學與科學研究的主要場所,是驗證科學理論、知識創新和科技開發的重要載體,在實驗教學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必須加強實驗室的軟硬件建設,從而為高質量完成教學與科研工作奠定基礎[2]。學院建立了公共實驗平臺,學生可以通過此平臺使用院里購置的各種儀器,從而保證了內陸水域增養殖學基本實驗的順利開展。為了配合水產養殖專業內陸水域增養殖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常規實驗室的基礎上先后建立了占地近10000m2的水產養殖基地和一個流水養殖實驗室,可滿足從苗種培育到成品魚養殖等整個實驗教學的需要。

        2優化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新的試驗方法和技術層出不窮。內陸水域增養殖學實驗中部分陳舊的實驗項目和落后的實驗手段嚴重制約了本科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我們及時地將一些新的能反映學科發展新動向和新技術的實驗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在內陸水域增養殖學實驗教學的設計上,將實驗項目分為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3類。對于一些經典的實驗技術和方法,我們將其歸入驗證性實驗當中。同時優化原來的實驗課程體系,整合原有的實驗內容,形成一些綜合性實驗。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開設了一些創新性實驗。創新性實驗是在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做完后才開設的,這時學生已經具備了比較扎實的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創造探索能力,教師在這一環節中主要起引導作用。在實驗課前向學生說明實驗的基本思路并給學生一個研究課題,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獨立完成實驗。綜合性實驗比以往的驗證性實驗更容易鍛煉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的主體性[3]。

        3開放實驗室

        為了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素質,我們將實驗室全部開放。開放實驗室是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學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來實驗室學習和進行科研實驗,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到的課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為更好地利用開放實驗室,我們將實驗室的具體開放形式分為課題自選型、科技創新型和參與導師科研型3大類,涉及水產養殖專業所有的教學和科研實驗室。學生作為主體到開放實驗室中來,參與一些科研實驗項目,教師在學生的科研活動中給予啟發和指導。我們鼓勵學生在現有的實驗室條件下充分結合自己的興趣積極開展課外實驗項目,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同時也鼓勵各專業課教師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盡可能多吸收比較優秀的本科生參與自己的科研項目。在進入開放實驗以前,首先由指導教師和參與科研實驗的學生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查閱國內外文獻,然后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計實驗課題。指導教師要審查論證學生選題的可行性和選題的創新性,在實驗開始前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而且每個實驗室在正常開放時間都有專人負責實驗室安全管理。同時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討論,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要通過討論找出根源,改進實驗方法和策略,最終完成實驗。實驗項目結束后,參與實驗的學生必須向科研指導教師提交實驗報告。指導教師應認真評閱、修改學生的實驗報告,對實驗規范完整、分析討論深刻的研究成果,鼓勵學生在相關期刊上發表實驗論文。

        4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

        4.1利用數碼顯微鏡互動系統數碼互動生物顯微實驗系統是專為生物顯微形態教學設計的互動式實驗教學系統,教師只需通過自己的電腦就可以查看全班學生的顯微鏡畫面,使教學更直觀、更方便。師生之間可以通過多向多媒體互動系統進行隨意交流,教師與學生實現全面互動,使溝通更快捷、更有效。配上投影機,增加一些多媒體中控設備,就可以實現多媒體教學。在內陸水域增養殖學實驗教學的一些顯微觀察試驗中,教師采用了顯微數碼互動系統,使學生在有限的實驗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實驗教學任務。

        4.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電腦的廣泛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許多學校已得到廣泛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在內陸水域增養殖學的輔助教學能夠充分利用色彩、聲音、動畫、圖形等形式將一些技術和方法非常直觀地展現給學生。例如將魚類的雌雄鑒別方法、人工受精技術,受精卵胚胎發育過程等通過攝像記錄、經過教師的編輯、在實驗課堂上進行展示,給同學們一個直觀、形象、生動的感覺。

        4.3多種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相結合傳統的實驗教學評價主要根據學生的實驗報告,而這種考核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同時單一的實驗報告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將學生的真實實驗能力體現出來[4]。內陸水域增養殖學實驗考核標準改革已關注過程、重視發展為考核目的,通過教師觀察、交流、實驗技能測驗和實驗報告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是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實驗及理論知識。考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5項:實驗課堂綜合表現占20%(主要考查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實驗技能占20%(主要考查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實驗創新占20%(主要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科研探索);實驗報告占20%(主要考查學生實驗報告的撰寫和結果的分析能力);考勤占20%。經過改革后的考核方法竟是發現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驗熱情,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水平,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篇2

        簡答題

        題目22

        現代農業的主要形態有哪些(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綠色農業、循環農業

        b.

        特色農業、立體農業、訂單農業

        c.

        化學農業、未來農業

        d.

        工廠化農業

        e.

        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

        f.

        精準農業、信息農業

        g.

        可持續農業、物理農業

        題目23

        農業資源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農業資源的無序性

        b.

        農業資源的整體性

        c.

        農業資源的未來屬性

        d.

        農業資源的有限性

        e.

        農業資源利用潛力的無限性

        f.

        農業資源的關聯性

        g.

        農業資源的可更新性

        h.

        農業資源的地域性

        題目22

        無土育苗是現代育苗的方式之一,有何優點(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縮短育苗天數

        b.

        有利于促進城鎮化

        c.

        利于育苗規范化、規模化、工廠化、立體化

        d.

        減輕土傳病,提高秧苗質量

        e.

        利于提高勞動者的收入

        f.

        可省去大量床土和節省勞力

        題目23

        森林是陸地生態平衡的調節中樞,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促進當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b.

        維持碳平衡、調節全球氣候

        c.

        凈化空氣、減少噪音

        d.

        防風固沙

        e.

        保護生物多樣性

        f.

        涵養水源、凈化水質

        g.

        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

        h.

        減少社會生產成本

        題目22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是什么(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一體化經營

        b.

        使農業生產向產前和產后延伸

        c.

        解決盲目生產、產銷脫節,生產大走大落問題

        d.

        擴大經營領域,延長產業鏈

        e.

        實行生產(種養)、加工、銷售三結合為一體

        題目23

        都市農業發展新趨勢有哪些(

        選擇一項或多項:

        a.

        都市農業生產的智能化

        b.

        都市農業經濟的未來化

        c.

        都市農業收入的集中化

        d.

        都市農業空間的地域化

        e.

        都市農業服務的信息化

        f.

        都市農業經營的國際化

        g.

        都市農業功能的多元化

        水產養殖的種植型養殖技術模式:

        答: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擁有光輝燦爛的文明,其中之一就是農業。在構成大農業的種植業、畜牧業和漁業的三大細分產業中,種植業是基礎,畜牧是延伸,漁業是拓展。漁業歷史源遠流長。它就像一條滾滾東去的長河,結繩記事,可以劃分為原始、傳統和現代三個拾級而上的技術模式。漁業文化博大精深。它就像一條起伏連綿的山脈,它由種植型、畜牧型和水產型三大類構成,每一類型還有許多個性化的形式,都是一道美麗動人的風景。佇立在水產養殖這一坐標系前面,從業者要充分結合實際,準確把握自己水產養殖事業所處時間節點和空間位置,制定切實可行和行之有效的發展規劃,刻苦鉆研,努力經營,積極進取,最終就能收獲一個大豐收。

        一、種植型養殖模式

        即原始的水產養殖。人們通過農業生產實踐發現水土尤其是像江河湖泊、淺海灘涂之類的大水面、大水域和大水體具有強度的基礎生產力,即在光熱氣的負荷和水土植被承載下,同一水體不同養殖生物之間存在一定的共生互補關系,主要是食性,在一定養殖空間和區域內,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種共同生長,這就是原始的水產養殖模式,同時也是種植型養殖模式,即天生地養的原生態養殖模式。該技術模式不但能優化改良養殖場地生態環境,保持水土生態平衡,而且還能大幅度提高水產養殖的社會經濟效益。集中表現表現在低密度放養苗種即平均每畝放養數十以至數百尾苗種,粗放式養殖和優質單位低產即平均畝產數百至一千斤上。放養少量的苗種,而且還是多品種立體混養以及一次放足,捕大留小,輪捕輪放的輪養以及生態種養,通過施肥或者培育基礎生物餌料,實施原生態養殖,完全靠基礎肥力和天然餌料把苗種養至成品。該養殖技術模式具有三大類表現形式:

        一是立體混養??即在同一水體中開展魚蝦、魚蝦蟹,魚鱉、魚蝦鱉混養,該技術模式能夠充分運用殘飼,降解、分解糞便,防控疫病。

        二是綜合種養??例如魚菜共生,即在水面上種植蔬菜,水體中養魚,在稻田、藕塘、菱池、茭白田里放養蝦、蟹、鱔、鰍、鱉等水產養殖動物,或者一造種植,一造養殖,實施輪作。

        篇3

        1.1教材選擇困難GIS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學習GIS課程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培養學生聯系本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理想的教材應該是在精簡并保留核心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增加與專業實際項目緊密聯系的案例。實際上,非GIS專業的GIS課程教材的選擇一直存在爭議,賈澤露認為陳健飛教授等譯著的《地理信息系統導論》是非GIS專業GIS課程教學的一本比較理想的教材。羅瓊等[11]認為由黃杏元等編著的《地理信息系統概論》、龔健雅主編的《地理信息系統基礎》、以及湯國安等主編的《地理信息系統》等作為非GIS專業GIS課程的教材比較理想。結合本專業來看,目前市面的參考書籍都沒有與水產養殖領域相關的實際案例,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存在難度。

        1.2教師隊伍建設滯后目前國內水產養殖領域的GIS課程大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專業教師較少。在現有的教師中,大多數是GIS專業的科班出身,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經驗缺乏,參與和本專業相關的項目研究也比較少。

        2實驗教學方式的探索

        2.1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除了使用PPT進行演示講解之外,視頻文件的使用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看與模仿,上機操作。例如數據的采集、數據分析工具的使用、專題地圖的編制等可以進一步結合實際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此外,通過網絡各種GIS論壇輔助教學,針對各種疑難問題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尋找答案,展開分組討論,爭取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2.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GIS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除了對基本的理論進行了解外,重點放在了GIS軟件的使用以及在水產養殖領域的應用。首先通過上機操作掌握軟件的使用,做到大多數學生了解GIS在其所學專業有什么具體的應用,學生所學專業有哪些具體問題需要借助于GIS工具進行解決,需要用到GIS中的哪些分析工具等等。然后針對真正對GIS技術有興趣的學生,鼓勵他們參與到GIS相關課題的實際研究中。這樣就做到了知識普及和重點培養的人才培養目標。

        2.3課程內容與專業特色相結合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盡量根據自身情況,結合一些實例進行教授。例如數據的采集,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數據采集,了解數據的采集過程。我們也會模擬一些與專業相關的案例,例如漁場的選址、流行性疾病的分布、漁業資源的分布以及水資源污染等案例進行講解,這些案例都是水產養殖領域實際問題,更便于學生理解學習。

        3實驗教學內容的探索

        3.1開課時間作為一門新開設不久的專業基礎課程,開課時間的選擇必須要兼顧到GIS與水產養殖專業課之間的關聯性。既不能開設的時間過早,因為學生還沒有全面的專業知識從而體會不到GIS的實際應用價值;也不能開設過晚,由于水產養殖專業的特點,大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需要在經過較長的生產實習過程后才能完成。如果開設太晚,勢必會與生產實習的時間發生沖突,影響教學質量。所以作者認為較適宜的開課時間應該在三年級的下學期。學生通過兩年半的學習已經對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識有了較深的掌握,同時又不會占用每年五月份開始的生產實習。

        3.2實驗教學的主要內容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授課方式是上機操作。通過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重可以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除了一些基本操作例如空間數據的編輯、轉換、分析等實驗通過先演示后驗證的方式進行講授之外,我們還會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查閱專業論壇、參與小型的研究項目等方式力爭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

        3.3考核方式實驗課程考核的重點在于考察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所以目前主要采用實驗報告和綜合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在成績比例分配上,實驗報告占40%,綜合考試占60%。實驗報告的書寫確保學生掌握GIS軟件的使用;綜合考試可以有效地將所學的知識進行串聯,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結語

        篇4

        關鍵詞:潮間帶;潮間帶生態系統;灘涂養殖;渤海灣;生態浮島

        中圖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A

        在地球表面,海洋的覆蓋面積達到了70.8%。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它為生命的誕生進化與繁衍提供了條件;海洋是風雨的故鄉,它在控制和調節全球氣候方面發揮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是眾多生命體共同的家園,這些生命體構共同構成了穩定的海洋生態系統。但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各種資源和空間的占有達到了空前的地步,對海洋的破壞與日俱增。因此,更好的保護海洋環境是人類共同的使命。

        一、海陸邊緣環境

        (一)從傳統的灘涂到潮間帶

        灘涂自古便是人類向海洋索取的重要媒介,它是把海洋與人類緊密連接的紐帶,同時也是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中最為敏感和脆弱的部分。灘涂在地貌學上被稱為潮間帶,潮間帶即是指大潮期的最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間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漲至最高時所淹沒的地方開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時露出水面的范圍。潮間帶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達到的海岸,稱為潮上帶。潮間帶以下,向海延伸至約三十公尺深的地帶,稱其為亞潮帶。

        (二) 潮間帶生態系統

        潮間帶生態系統,即最低潮線與最大線間的海陸交互地帶與其間生存的生物組成的生態系統。潮間帶時而被水淹沒,時而又暴露出地表,環境變化大,水動力強。受這種特殊環境條件的影響,潮間帶生物稀少。潮間帶生態系統有著其敏感和脆弱的特點。

        2.渤海灣海洋環境破壞的影響

        (1) 渤海灣自然環境

        渤海灣是中國三大海灣之一,位于渤海西部。北起河北省樂亭縣大清河口,南到山東省黃河口,有薊運河、海河等河流注入。海底地形大致自南向北,自岸向海傾斜,沉積物主要為細顆粒的粉砂與淤泥。渤海灣中有豐富的石油儲藏。其北部是著名的旅游和度假區,西部塘沽是重要港口。渤海灣灘涂廣闊,潮間帶寬達3~7.3公里,淤泥灘蓄水條件好,利于鹽業開發。長蘆鹽區是中國最大鹽場,鹽產量占全國的1/3弱。另外,渤海灣,尤其在河口附近,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多,為魚蝦洄游、索餌、產卵的良好場所,出產多種魚、蝦、蟹、貝。

        (2)渤海灣突出環境問題

        當下渤海灣潮間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灘涂養殖盛行,大面積的密集養殖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第二,密集的灘涂養殖在用地上與傳統的曬鹽行業形成了沖用地突,大量依賴灘涂生存的水鳥沒有棲息空間;第三,大量的海產垃圾(以牡蠣殼和各種貝殼為主)對海岸環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響;第四,嚴重的石油泄漏對渤海灣造成嚴重的污染,經大量漁民證實,油污擴散范圍到達灘涂。

        其次,灘涂養殖指利用潮間帶和低潮線以內的水域,直接或經整治、改造后從事海水養殖、增殖和護養、管養、栽培。近幾年來,隨著沿海灘涂圈海圍池養殖增多,灘涂圈養池是一種常見的養殖方法。圈養池一般為矩形混凝土結構,其內部用鏟車鏟除池底淤泥,以便在退潮后能保證池內有足夠的水深。這種圍堰建設會極大的改變原來的環境,可能對沿岸潮間帶生態系統構成巨大的壓力。對當地原有的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穩定性造成極大的威脅。

        另外, 石油泄漏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危害較大。2011年中海油渤海灣漏油事件的發生震驚全國。渤海灣是中海油的主產區,漏油事件發生在蓬萊19-3油田,漏油致840平方公里海域水質污染,對周邊海域造成了嚴重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破壞。

        潮間帶景觀規劃設計改善海洋環境

        (1)海上漁村緩解灘涂用地沖突

        在中國南方的某些沿海海灣,分布著一些在近海上漂浮的漁村,被稱為海上漁村。海上漁村是由許多漂浮的房屋和構架連接在一起構成的,這樣的漁村上面可供漁民日常生活習作,水下部分則可以建立立體的多層次的水產養殖。這樣的養殖方式解放了灘涂用地限制,不會對灘涂造成破壞,還可以充分利用縱向的海洋空間。

        (2) 生態浮島對于改善海洋環境的原理和效果

        人工浮島是人工島的一種,可以漂浮于水面或者海洋表面,提供拓展空間。生態浮島是專門為改善生態環境設計的。浮島植物不僅營造了水面的景觀,而且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同時可以凈化空氣;植物在生的長過程中有蒸騰作用,蒸騰作用通過植物的氣孔蒸發水分,調節環境溫度。因此,生態浮島植物的光合作用與蒸騰作用能夠調節水面的微氣候,這種良好的微氣候非常適宜于鳥類等的棲息。生態浮島將高等水生植物栽植到富營養化水域中,并通過植物的根的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減水體中的氮、磷及有機污染物質等,從而凈化水質。同時,通過收獲植物的方法,將水體中的富營養物質搬離水體,改善水質,創造良好的水環境。利用生態浮島的這種特性,可以緩解密集灘涂養殖帶來的赤潮問題。

        (3) 牡蠣對改善海洋環境的作用

        牡蠣在水體食物鏈中,既是鳳尾魚、刀魚等經濟魚類的天然餌料,又是藻類等浮游生物的捕食者,將它們置身于富營養化的海水中,凈化水質、防止赤潮,一舉兩得。澳洲科學家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牡蠣的外殼能夠為牡蠣幼體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環境,也是藻類與浮游生物生長繁衍理想的港灣。對于牡蠣的繁衍而言,牡蠣的外殼是最理想的載體。這樣就可以將難以處理的貝殼垃圾變廢為寶,把牡蠣殼回收利用,制作成天然的牡蠣礁。牡蠣礁沉入海底后,隨著牡蠣的繁衍生長,牡蠣礁不斷被加固,擴充,逐漸形成海底森林,改善、恢復海洋生態環境。

        (4)潮間帶景觀設想

        受到海上漁村和生態浮島形式的啟發,對潮間帶的景觀規劃提出了設想。可以在潮間帶亞潮帶按科學的海產養殖分布范圍,設置一些生態浮島。這些生態浮島一來有效地改善海水富營養問題,再者為水鳥提供棲息場所。由于潮間帶的風速較大,初步估算海面風俗可達到6-7米/秒,這樣就對生態浮島的固定提出了要求。利用高密度輕量化的材質隨即設計成不規則的模塊,這種模塊質量輕,漂浮力強,在強力作用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把這些模塊編組并連接起來,分布在生態浮島的周圍,對生態浮島間起連接的作用。效仿海上漁村的做法,浮島連成片,來抵御風浪。

        將加工好的牡蠣礁沉到海底,由牡蠣的繁衍生長不斷被加固,被擴大,發揮改善海洋環境的功效。渤海灣洋流特征是表層水向內流動,底層水向外流動。這樣底層洋流就帶著魚類需要的浮游生物和牡蠣幼體涌向海灣外,從而吸引魚類游向海灣。同時,大量的藻類與浮游生物也為人工漁業提供了天然養分。海底、海面的景觀效果同樣重要。在這些浮島水下部分,可進行立體化多層次水產養殖。

        潮間帶景觀設計在當前人類社會大發展下,更好的銜接海洋和陸地,目的是想改善并逐步恢復海洋生態系統。這樣的設計對于突發的自然災害也有抵御救援的作用,當災害(臺風,海嘯)來襲時,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群組被打碎為一個個的各具功能性的單體。這些連接固定生態浮島的輕量化模塊漂浮力強,彈性韌性好,在強大外力作用下不會造成大的沖擊傷害。在強大的自然力作用下,災害洋流方向是有海洋向陸地流動的,海水會載著這些模塊沖向陸地,充當究生平臺。受災的居民可以抓住模塊,等待救援。

        參考文獻:

        郭忠玲,趙秀海.保護生物學概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中國海岸帶生物》編寫組.中國海岸帶生物[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篇5

        根據水產養殖學專業的特點,實驗室開放的模式主要分為三種:一是技能訓練型:多是因學生在教學時間內沒有完成實驗教學內容而通過在實驗室開放時間進行的實驗教學;二是科學研究型:主要是學生申請的創新研究課題及教師結合自己的科研內容,吸收部分優秀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參與的課題研究;三是畢業設計(論文)型:實驗室為畢業設計(論文)以及實習活動提供場所、設備和基本條件,在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行進行畢業課題方案設計、實驗操作及撰寫畢業論文等。

        2水產專業實驗室開放模式的實踐

        廣西大學作為一所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綜合性大學,一直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置于首位。水產養殖學專業嘗試在大一階段以專業教授開設“水產養殖學概論”講座形式開展新生專業教育,在幫助大一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了解本專業基本課程內容和發展前沿的同時,也激發同學們對科研的參與熱情。在近兩年的實驗教學改革中,我們針對學生動手能力差、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等問題,在完成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利用現有師資、儀器設備、環境條件等資源,逐步開放教學實驗室,并不停探索、改進開放模式,以便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研究工作(如進行技能訓練、創新和自主實驗、畢業論文設計)實驗平臺。

        2.1技能訓練型

        此類型的實驗室開放時間約占總開放的五分之一,如“水產動物疾病防治學”的“幾種藥物對魚苗的急性毒性試驗”的實驗,就要求學生連續96小時觀察魚苗的存活情況及藥液的更換;“甲殼動物增養殖學”的“蝦類胚胎及幼體發育過程活體觀察”實驗,就要求學生對胚胎及幼體的發育狀況進行一周以上的連續觀察;“水環境化學”的“養殖水體溶解氧的24小時動態變化”實驗,就要求學生連續24小時、每隔1小時進行采樣分析;“生物餌料培養”的“枝角類的培養”實驗,就要求學生連續一周以上、間斷性地對水蚤的生長進行觀察并適時補充營養液。

        2.2科學研究型

        此類型的實驗室開放時間約占總開放的五分之三,依照實驗經費的來源又可分為2種類型:(1)學生申請的創新研究課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申請的國家級、省級及學校的大學生創新課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文獻資料的收集、討論及綜述的撰寫;推敲設計實驗路線和方案;實驗器材、藥品的準備;獨立測試;數據的分析與整理、撰寫論文等步驟。由于學生在選擇實驗時間、選擇實驗課題、選做實驗個數等方面有較大的自由度,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的主動性。據統計,以2010級同學為主的分別申請到了5個廣西區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和2個校級實驗創新項目,6個校級實驗技能和科技創新能力訓練基金項目,共獲6.5萬元資助,參與創新項目的同學達29人,占2010級學生總人數(39人)的74.4%。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廣西大學針對2010級本科學生還專門設立“大學生實驗技能和科技創新能力訓練基金”,以課題的形式強化實驗技能和科技創新能力訓練,不但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而且使學生對專業課程基本理論及操作技能都得到較大提高。(2)依托教師科研課題,在教師課題下做子課題項目。教師的科研項目緊跟學科的最新動態,教師把科研活動納入本科實驗室開放計劃中,學生可以通過幫助教師做科研課題的方式參與實驗,使科研和實驗教學有機結合,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程光平申請的廣西大學創新開放綜合設計性實驗“羅非魚排泄對養殖水質的影響”吸納2名在校研究生及3名在校本科生;陳琴教師申請的廣西大學科研基金項目“淡水養殖池塘水質模型建立及其應用”,吸納2名在校研究生及5名在校本科生;李文紅教師申請的2012年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低溫脅迫對羅非魚補償生長的影響及其生理學機制”,吸納3名在校研究生及7名在校本科生。

        2.3畢業設計(論文)型

        此類型的的實驗室開放時間約占總開放的五分之一。由于開放實驗室給畢業生提供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實驗環境,使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自身所學,通過查文獻資料,主動進行科學探索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其動手能力,而且較好地實現了實驗室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率。據統計,廣西大學2011屆水產本科生畢業論文選題與科研課題結合率達76%,2012屆本科生則達85%。

        3實驗室開放涉及的主要問題

        開放實驗室主要是實驗室的開放給本科教育帶來了生機,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鞏固理論知識,而且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科研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要使實驗室開放真正達到預期的目的,也還面臨著不少的問題,如指導教師、開放經費及實驗室管理等方面。

        3.1指導教師水平

        實驗指導教師知識與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實驗室開放效果。按傳統的教學計劃開設實驗時,內容固定、單一,相對來說較容易指導;實驗室開放后,學生實驗的內容和形式豐富了許多,不僅有課內的,也有課外的,提出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也增加了,這對實驗室指導教師的業務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更要有豐富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因此實驗指導教師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保證實驗室開放正常、實驗順利地進行,進而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創造更好的條件。

        3.2實驗經費不足

        實驗室的開放,必然會涉及到經費問題。由于水產養殖學實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實驗,不但實驗準備復雜,實驗動物、藥品試劑等耗材較多,而且需要的儀器設備多與養殖水體直接接觸,儀器設備的損壞也相對其他學科嚴重。另外,實驗室開放后,實驗人數、項目、內容、實驗設備損耗與耗材的需求及教師和實驗室工作人員因工作時間延長而涉及156的勞動酬金也隨著增加,特別是對現代大型先進儀器的使用率明顯提高。但由于這些儀器的維修保養需請專業工程師,耗材成本也很高。開放實驗室所需的經費如果光靠教師的科研經費或學生所申請的創新課題的經費是遠遠不能滿足的,必須增加經費投入。因此,經費的保障成了實驗室開放能否正常運轉的重要一環。

        3.3開放實驗室的管理

        與傳統實驗室相比,開放實驗室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實驗時間不確定、實驗項目更多、實驗內容日趨復雜、實驗對象的多層次等許多問題,這給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主要是實驗室的安全和儀器設備的管理。由于水產養殖學專業涉及的內容較廣,實驗過程中常會使用到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劇毒藥品、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實驗品(特別是帶病菌的)以及各種壓力容器,高電壓和高轉速電器設備等,如存在安全隱患不能及時排除,稍有疏忽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故開放實驗室相對其他理工科及傳統的實驗教學面臨著更多的安全隱患,如火災事故、水淹事故、化學試劑腐蝕、灼傷事故、生物安全事故等;水產養殖學專業的特點決定了其實驗內容及方式多以戶外采樣及室內分析為主,故儀器設備的合理化管理也成了實驗室順利開放的關鍵一環。

        4實驗室開放的科學化管理

        實驗室開放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的有效途徑。為此要不斷強化科學管理,完善實驗室開放制度,使實驗室開放工作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實驗室開放是系統工程,需要科學的組織與各因素聯動,才能有效實施并充分發揮其在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中的作用。

        4.1加強實驗隊伍建設

        實驗室開放對實驗人員和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是實驗室開放能夠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為此,學校要注重實驗人員的培訓學習,給實驗指導教師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同時要鼓勵他們多參加生產實踐及科研活動,以提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實驗室高水平的開放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實驗室的開放往往安排在學生課余時間、教師的休息時間,而教師還有生活方面等其它很多事情需要處理,沒有充足的時間精力來做這項工作,占用實驗指導教師的不少業余時間,故對在實驗室開放工作中付出較多的教師應計算一定工作量,并應給予適當的獎勵,從而提高教師參與實驗室開放指導工作積極性。廣西大學在2005年開始把開放實驗室工作作為實驗人員的工作量,這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教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2實驗室開放經費的來源

        為保證實驗室開放的順利進行,其經費來源可從二方面著手:一是學校建立實驗室開放專項基金,主要用于低值易耗品和部分實驗試劑的購買、儀器設備的維護及實驗教師的適當補貼等;二是用科研力量來推動實驗室的開放。由實驗室提供基本的實驗條件,如實驗場地、實驗儀器,而如藥品、實驗動物以及其他經費由教師的科研經費中支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既解決了困擾實驗室開放的資金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指導教師缺乏問題,因為科研負責人就是很好的指導教師。

        4.3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

        實驗室開放是一項十分復雜而細致的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加以保證。從安全角度看,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一定要對學生強化實驗室安全教育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開放題目及內容由各室負責指導的教師進行嚴格的安全性審查和把關,禁止安排沒有安全保證的實驗;建立健全實驗室的各項管理制度;強化和規范危險品的使用、管理工作;強化實驗室環保意識,加強“三廢”和生物廢棄物管理。如有機廢液和無機廢液分別收集,嚴禁實驗室廢液直接排入下水道;對帶有病菌動物的尸體的必須在遠離人群、不影響環境衛生、不構成環境污染的指定地點進行深埋,坑深在1米以上,同時撒上消毒藥液如燒堿、漂白粉等;對于健康的不可食的實驗動物,處死后按指定地點進行深埋,坑深在0.5米以上。從設備的管理角度看,小型儀器設備的使用、外借一定要有完備的手續,加強儀器操作的崗前培訓,減少儀器設備的人為損壞。對于大型精密儀器設備,不能隨意搬至它處使用,采取專業人員負責的原則,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從軟件的管理角度看,要做好開放實驗室檔案管理工作。實驗室開放要有明確的記錄,如實驗室開放項目申請、學生開放實驗申請、實驗開出記錄、開放登記本、實驗報告、結題報告、獎勵等原始材料收集和歸檔,學期結束后及時將開放情況紀錄統計匯總報設備處,作為核定實驗室相關實驗費用和指導教師教學工作量的依據。另外,針對農科學生參與開放性實驗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可采取多種手段,如,設置創新學分,把開放性實驗內容納入培養計劃,讓學生能夠得到相應的學分,對表現突出的或完成具有獨創性成果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參加科學實踐和創新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可采用勤工儉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一些日常的實驗室管理與技術工作,如在實驗室做一些日常清潔衛生,配制試劑等,這樣既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經濟上補償有困難的學生,又可減輕實驗指導教師的額外工作量。

        5結束語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成人网|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秋霞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极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久久久av波多野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一区二区| 日韩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