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2-22 14:38:5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工業噪聲防治,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累積噪聲暴露量;脂肪肝;劑量-反應關系
【中圖分類號】R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4-0685-02
噪聲是作業工人工作環境中經常需要面臨的要素,其強烈的刺激會對工人的聽力系統產生危害,有研究顯示噪聲對人體非聽力系統也會有所損害,比如神經系統[1]和心血管系統[2]。本文通過檢測680例作業工人工作環境中的噪聲暴露劑量將其分為噪聲組和對照組,并使用流行病學調查方法,探討噪聲暴露劑量和作業工人脂肪肝發病之間的關系。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某制造企業的680例作業工人為研究對象,所有工人均在崗位工作超過1年,其中男448例,女232例。
1.2 分組:對680例作業工人工作環境中的噪聲暴露劑量進行測量,以累計噪聲暴露劑量90dB(A)年為分組標準,將累計暴露劑量大于90dB(A)年的工人分為噪聲組,共484例;累計暴露劑量小于90dB(A)年的工人分為對照組,共196例。
1.3 噪聲測量:用丹麥產必凱2231型聲級計對工人工作環境噪聲劑量進行測量,測量時在作業工人工作位附近人耳高度測定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Leq(A)],測定時間為一個工作日,利用趙氏公式[2]計算出累計噪聲暴露劑量(CNE),并以此作為作業工人的實際噪聲暴露量指標。
1.4 調查方法:
1.4.1 問卷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所選作業工人人口基本數據,包括年齡、性別、身高和體重等。同時調查工人工齡、既往病史以及個人生活習慣包括是否吸煙、飲酒、飲茶等情況。
1.4.2 身高體重測定:使用人體秤測量所有工人身高(m)和體重(Kg)。
1.4.3 肝臟B超檢查:對所有患者使用東芝Justvision-400型超聲診斷儀進行肝臟B超檢測,將診斷結果為脂肪肝陽性的患者作為脂肪肝病例。
1.5 統計分析:對所獲得數據使用SPSS/PC+Ver10.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t檢驗、X2檢驗、趨勢X2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2.1 噪聲暴露劑量情況。調查共檢測噪聲60點次,其中噪聲組35點次,對照組3025點次,測定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并計算為累計噪聲暴露量。噪聲組Leq(A)平均值93.52?3.98dB(A),換算成CNE為101.23?4.27dB(A)年,對照組Leq(A)平均值73.26?2.04dB(A),換算成CNE為81.25?4.48dB(A)年,兩組Leq(A)和CNE均值有顯著性差異(P
2.2 兩組工人基本情況。對兩組工人進行問卷調查后,平均年齡、身高、體重、平均工齡、吸煙和飲酒等基本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結果,(見表1)。
2.3 兩組脂肪肝檢出情況。經過肝臟B超檢查后,噪聲組共檢出脂肪肝67例(13.84),對照組檢出脂肪肝18例(0.92),兩組脂肪肝檢出比例具有顯著差異(P
2.4 累計噪聲暴露劑量和脂肪肝檢出率之間的關系。(表3)為累積噪聲暴露劑量和脂肪肝支出人數對比情況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累積噪聲暴露劑量增加檢出脂肪肝人數比例也隨之增加,經過趨勢X2檢驗后P
2.5 脂肪肝多因素分析。以脂肪肝為因變量,對調查問卷中可能引起脂肪肝病變的因素和累積噪聲作為自變量,采用后退法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脂肪肝形成與年齡、體重指數、CNE和工人飲酒習慣有關系,(見表4)。
3.討論
脂肪肝是由于肝臟內脂肪堆積過多而引發的一種病變,其致病原因有多種,包括長期酗酒、肝炎、高血壓、糖尿病、高甘油三脂和高總膽固醇等原因[3]。噪聲是作業工人在工作中常見的一種污染,其對聽力系統的損害已經有所報道,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噪聲還可以造成心血管系統損害和血脂水平[4]的升高。
本組試驗結果顯示,在人口學數據和基本情況數據無顯著差異情況下,經常暴露在高噪聲劑量環境的工人患有脂肪肝的比例要遠大于工作環境噪聲暴露劑量小的工人。同時在對噪聲暴露劑量分級基礎上,分別統計了各級暴露劑量下檢出脂肪肝患者人數,結果顯示隨著噪聲暴露劑量的增加,檢出脂肪肝人數比例升高,說明噪聲污染可引起脂肪肝病變,同時噪聲暴露劑量和脂肪肝檢出率之間存在劑量-反應關系。同時對可引起脂肪肝的各因素和噪聲暴露進行了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脂肪肝形成與年齡、體重指數、CNE和工人飲酒習慣有關系。因此為了減少工人脂肪肝發病率,制造企業要加強對噪音污染的治理,同時工人在作業過程中要注意進行噪音防護,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尤其是要少飲酒,不要酗酒,加強體育鍛煉,控制體重增長,以保持機體各系統的平衡,減少脂肪肝發病幾率。
參考文獻
[1] 崔博.噪聲暴露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其海馬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軍事醫學科學院,2010.
[2] 趙一鳴.累積噪聲暴露量與高血壓患病率的劑量-反應關系[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1993,11(6):325-327.
關鍵詞:機械工業、制造、高效生產
引言
機械工業目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機械工業已經具備相應的發展規模,也得到了較為普遍的發展。世界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對機械工業生產產生了相應的影響,許多不同的理念相互碰撞。機械工業的制造和生產中,高效已經成了主要的發展理念。機械工業隸屬于傳統工業內,是發展最早的工業行業。機械制造以及機械生產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建筑行業施工中需要機械產生產品,高質量的機械產品是安全施工的重要條件。社會的快速發展給機械制造提出了高效率、高質量的要求,在機械工業制造中要加入高效生產的理念,滿足社會和市場發展的需求。
一、機械工業制造和生產的內在關系
從內在關系的角度出發,機械工業中機械制造屬于機械設計的深入發展。在保證機械工業設計完成的背景下,要對機械產品的構架和功能、外觀形狀以及設計的過程實現可視化生產,這就是機械的制造。機械工業生產屬于流水線的方式,是對機械產品進行批量生產。在機械生產的過程中會更重視產品的流水線以及質量。生產是在商品投入市場之前的時期,只有保證產品的質量水準,這是進行批量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同時生產和制造之間的聯系密不可分,制造是產品已經達到了相關規范之后進行生產,然而機械生產是屬于在制造方面符合相關規范然后進行批量生產的產品。由此可見,兩者的關系相互聯系和獨立。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機械產品的制造和生產都要有期限和質量的相關要求。目前機械工業制造中如何實現高效生產已經是主要的研究內容。要想保證機械工業制造能夠符合高效生產的需求,首先要確定機械工業中制造和生產是區別很大的理念。以這一基本角度出發,要想保證高效性,要注重制造和生產的聯系。在當下社會發展中,高效生產是保證機械工業進步的重要動力。
二、機械工業制造的高效分析
1.機械產品設計理念要符合高效機械產品制造的第一步就是進行產品設計,產品的設計中會涉及到產品的市場分析和定位分析。機械產品進行市場調查相對來說很容易,完整的市場調查對于機械制造的高效生產是首要條件。從另一方面來說,在進行產品設計之前,要保證機械產品能夠具優勢實際應用性能,這是所有產品在設計之前要保證的條件。在明確產品的市場定位之后,開展產品生產的相關設計工作。機械產品的設計通常強狂下都是應用CAD制圖,這是屬于產品的最初設計。機械產品具有較高的材料要求,并且要求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注重對細節的管理。要想能夠保證機械工業制造設計工作實現高效性,就要實現設計過程的高效精準的特點,在設計過程中深入的理解產品的定位和理念,確保設計工作能夠準確進行,防止由于設計過程不夠仔細而出現的質量等問題。2.機械產品制造過程要符合高效理念在進行機械產品設計之后,開展的則是產品的制造過程。這一制造過程是指機械產品從理論設計到實際生產的制造過程。在機械產品制造過程中,要確保每一個環節和步驟都按照相關的要求和理念進行,保證制造過程每一步驟的精準,在保證效率的同時要注重質量,不要因為節省時間而忽略質量。機械產品在制造過程中可以被叫做樣品,這種樣品在完成之后要經過嚴格的檢測,同時也要進行質量把關等等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要重點關注樣品的制造過程要和成品質量的要求一致,然后才能夠進行測試和檢驗。由此可見,保證機械產品制造過程的嚴格生產,是實現機械工業制造高效生產的重要途徑。3.機械產品的制造檢驗要符合高效理念樣品在制造成功之后都要進行嚴格的檢測和質量檢驗,機械產品的質量檢測會涉及到眾多方面,具有復雜性的特點,通常情況來講都要進行實際的質量檢驗。在機械產品進行測試的過程中,要確保關于產品的受力、耐磨以及硬度指數等有一個完整的方案,這是在測試之前要做的充分準備。產品在完成之后,可以直接的運用設計方案進行質量檢驗,產品通過質量檢驗過后就可以投入生產過程,相反如果產品出現相關質量問題,要根據發現的問題盡心質量檢查,對產品的設計和制造進行重新檢驗和工作。
三、機械工業制造高效生產方式
首先機械生產前期準備過程中,首要條件就是達到質量要求,以確保在機械制造過程中可以進行批量生產,以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一些產品生產過程中要保證具有嚴謹的流水線計劃,并且相關細節的生產也要保證符合規定以及要求。在前期準備工作中,要確保生產車間、生產流程等。機械產品屬于大型產品,一般都要進行組裝工作,要確保每一個工作流程能夠保證質量。其次機械生產之后的檢查工作也是實現高效生產的重要方式,產品在進行批量生產和市場投放之前,要經過完整的檢查和測驗。機械工業生產的高效不僅僅是指時間,是在保證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在適合的時間完成生產,以此來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總結
總而言之,機械工業制造的高效發展是當前社會進步的在需求,機械生產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機械生產產品的需求量增加,這時就要保證機械工業制造的高效性。在生產中,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嚴格的管理,以此來保證機械產品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沈進.機械工業制造與生產的高效分析[J].煤炭技術,2013,10:20-21.
[2]李舟.機械加工中的振動消除與利用[J].建材發展導向,,:.
[3]單忠德,戰麗.機械工業節能減排工藝技術及創新聯盟構想[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8,04:67-70.
近日記者走訪了遠紡工業(上海)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 PTA 和 EG 為原料,生產聚酯及其延伸產品的大型化工、化纖、紡織聯合企業。他們的產品正是這樣可以廣泛運用于食品、包裝、紡織、衛材、精密儀器等不同行業的基礎材料,在如今基礎材料領域相對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他們卻通過致力于新產品的研發升級,以高性能化、差別化、功能化的先進基礎材料于市場中逆勢上揚,保持穩定增長。2015年實現產值43億元,并連續多年蟬聯上海企業百強榜。
植根上海,深耕產品
1996 年,正值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啟航時期,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投資環境,高速發展的經濟態勢,使它成為吸引全球目光的投資開發熱點。與上海頗有淵源的臺灣遠東集團將投資發展的目光移向祖國內地,選址上海浦東,投資 2 億 5 千萬美元建設成立了遠紡工業(上海)有限公司。 遠紡工業(上海)有限公司在浦東最繁華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設立公司總部;在浦東星火開發區興建工廠,占地 37 萬平方米的廠區,布局合理、規劃齊整,擁有聚合、固聚、短纖、 POY 、 DTY 、膠片等生產車間及相關的配套設施。便利的交通,齊全的設施,優良的環境,豐富的資源,為公司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回顧遠紡的發展,自成立之日就保持了良好勢頭,上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正是我國走向制造業大國的重要時期,作為生產基礎性材料的遠紡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贏得了十多年的黃金發展期。2008年因為經濟形勢影響,遠紡經過短暫的“迂回”后,又重新進入發展的上升軌道,一時為業界稱道。分析其發展經驗,尊重市場規律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細作不斷推出新產品或許是不二法門。
成立之初,遠紡就致力于打造先進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發生產制造基地。聚合車間是整個工廠生產的龍頭,PTA原料和EG原料全部由海外提供。工藝設施全部由遠東集團自行設計、開發、研制,當時為國內單線產能最大的聚酯融體及切片生產裝置,采用先進的電腦自動控制系統,產品經連續縮聚后直接紡絲,或供下游生產瓶用切片、聚酯薄片等產品。固聚車間采用連續式固相縮聚生產線及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擁有50萬噸瓶級切片的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符合現代食品及各種工業用要求,并獲得美國食品藥物局及很多世界級大用戶的質量認證。
這些產品有廣泛的運用領域,我們日常的各類飲料瓶,大多由此類基礎性的原材料生產。然而這一領域也有眾多細分市場,每一類飲料都有不同的包裝要求,茶飲料、碳酸飲料、乳制品,對產品性能有著不同的要求,而要在細分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
采訪中我們看到一款“塑料”的啤酒瓶,看似簡單,卻大有名堂。替代玻璃瓶,這款塑料的啤酒瓶不僅要有抗壓、防輻射的基本特點,還具有回收便捷、重量減輕,降低物流成本等等優點,在各類飲料瓶中屬于“高端”產品。此類產品目前在歐洲已頗受青睞,在國內市場仍需要一定的培育期。
遠紡的產品中還有長纖、短纖、膠片等。膠片車間原料主要由固聚車間供應。采用德國布魯克納的擠壓成型設備,生產單層及三層復合型產品,可根據客戶要求生產吸塑級、抗靜電級、切片折盒級、視窗級、防霧級等多種用途的膠片。比如我們在芯片生產線上看到一些托盤,看似簡單,卻是有極其嚴格的防靜電要求。
這些功能性強的產品正是遠紡所擅長的領域,也成為他們近幾年的重要利潤增長點,是他們的競爭優勢所在。
消費升級,優化產品
如果說遠紡前十年的發展是順應了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贏得了飛速發展,那么自2008年以后,遠紡則率先加速產品升級,聚焦高端領域。
今天我們海淘盛行,國人熱衷出國購物,其原因是因為國內很多產品不能滿足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這警示著中國制造業,尤其是消費品行業,必須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針對今日之情況,我國已經明確提出“中國制造2025”發展規劃,提出了制造業轉型升級。而材料領域的轉型升級是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基礎性條件。在基礎材料領域,產業產能全面過剩、產品結構不合理、高端領域無法實現自給三大突出問題已經日漸突出,整個產業都面臨洗牌、升級的共同課題。
在這一點上,遠紡一直保持高度的市場敏銳性,他們早就嗅到消費升級的需求,通過對自身產品的調整和優化,新產品層出不窮,轉型升級悄然進行,進而推動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事實上,很多中國消費者熱衷海淘的產品,比如世界知名品牌的功能型的運動服裝、母嬰用品中的奶瓶、紙尿褲等等,其原材料遠紡均參與研發制造和銷售。
不僅如此在遠紡的新產品庫里還有:新一代聚酯纖維ptt,它加工簡易,伸縮性及染色性優越極具市場競爭力。目前流行的記憶面料是ptt纖維最耀眼的用途之一,此外,ptt纖維因其良好的手感和彈性回復率,適用于泳裝等功能型服裝。抗菌性纖維的抗菌效果在兩百種以上,經日本食品分析中心等機構認定為高安全性,不因紫外線、酸堿有機溶液等而分解,幾乎不溶于水及溫水,可以長期有效,非常適用于貼身衣物、毛巾、運動產品等。還有吸濕排汗纖維、抗紫外線纖維,都是戶外運動的寵兒。這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國內市場對運動產品需求可謂增長迅猛,遠紡在產品功能性上的聚焦,使其把握住了這樣的機遇。
差異化高附加值ES纖維是一種新型的熱接合性復合纖維。具有廣泛的加工適合性,主要應用在:嬰兒紙尿褲、婦女用衛材、醫用衛材三部分。近年來,嬰兒、成人紙尿褲,高檔衛生巾的增速長期保持在30%左右,市場規模超過300億人民幣。其價值在于一方面取代膠水,制成品更環保、更具有膨彈性、高吸濕透濕,人體舒適感更強。透過纖維的細致化、含水性處理,還被廣泛應用于化妝品和醫療領域,成為化妝清洗面膜、醫用吸水材料和敷料的基礎原料。該產品未來將積極推廣并融入上海奉賢打造的 “東方美谷”都市產業生態圈。
還有很多功能型纖維都有著廣闊的應用領域,比如阻燃纖維。可燃纖維在燃燒時會釋放出有害氣體對人體造成危害。而阻燃纖維可以被制成具有防火效果的窗簾,地毯,不僅適用于家庭,在公共場合運用都有著重要的安全意義。
今天,遠紡還在探索小型化定制生產的新模式,他們的色紗生產可按照用戶需求定制,能更加靈活地滿足市場的需求。
遠紡認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按照市場的需求,不斷創新,不斷升級產品便是最好的升級,也是其在市場立足的關鍵。
綠色產品,綠色制造
探究遠紡未來的發展,“綠色”是不可忽視的方向。
遠紡在成立之日起,對環境問題就高度重視。建廠之初,遠紡就考慮到了環境要求。廠區設有大型污水處理系統,采用污泥回流的最新工藝,使污水排放達到國家環保標準。空壓機房配置歐美離心式壓縮機,電腦監測各車間用氣情況。變電站采用電腦控制輸配電系統,最大容量達到 5 萬千瓦。投資大量資金從德國進口熱煤爐確保廢氣排放達到國家環保標準,并于2015年完成天然氣鍋爐的使用和改造。
而在產品領域,遠紡一直是“綠色發展”、“循環經濟”的倡導者和踐行者。遠紡及其所屬集團都持之以恒地關注那些對環境危害小、可回收再利用的產品,并以此作為企業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
他們生產的玉米纖維,是一種生物可分解性綠色環保產品,具有阻燃性佳、發煙性、無毒性、吸濕排汗性,防污性、除臭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在高級保暖內衣、運動服、高級成衣、棉被枕頭等產品當中。
還有遠紡人十分熟悉的“B to B”項目,在遠紡有著自己的內涵,即“瓶到瓶”。在遠紡人的心目中,他們希望有朝一日所有的瓶包裝都能成為可回收、可再次利用的產品。他們的聚酯回收環保纖維就是這樣的產品。這種環保再生纖維是以回收的寶特瓶為原料制造的,而且他們還在不斷對此類產品進行升級。
關鍵詞:精益生產;模塊化設計;組合工裝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識碼:A
1 概述
目前機械零件產品加工一般采用專用工裝,在產品加工前先將工裝安裝在機床工作臺上,然后找正夾具后將被加工零件裝夾固定在夾具上。夾具換裝后需要找正,首先增加了設備的輔助時間;其次裝夾找正存在人為誤差,不同設備夾具換裝,存在重復定位精度低問題。這種生產模式難以實現精益快速生產,不利于自動化生產及全程無人干預現代化生產模式的推廣。
2 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很多,共性原因是不同工序不同設備,重復定位精度低。在傳統的機械工藝中,工件和機床的聯接是通過人工方式實現的。其主要原因是工件在設備工作臺上的裝夾定位方式不同,由于機床的T型槽工作臺存在缺陷,只給出Z方向的基準,沒有X、Y方向的基準,在每道工序中,工件必須先人為找正,然后對刀才能加工,導致輔助工時長、效率低、精度差等,現代先進的設備,未解決工作臺與人的界面標準化和系統化,給零件加工留下必須調整找正的問題。
3 方案探索
(1)所有機床工作臺上安裝工件、夾具的方式都要一致,并具備已知的工件基準定位系統;(2)不需每次找正對刀面,就能實現工件快速換裝;(3)工件能夠輕易而精確的在各種機床之間交換,保證重復定位精度;(4)系統必須簡單易用,精度高、柔性好、剛性強;(5)系統必須能滿足離線調整,能夠較大的提高經濟效益。
因此考慮采用的方法是設計一種標準的機械接口,用來連接機床和夾具,在生產過程中,不論工裝或工件在各機床之間交換時,不必找正,總能保持必要的定位精度,此外,也能適合用于離線預裝,從而使停機時間壓縮到最低限度。工件定位精度高,可大大的減小各工序的加工余量,使有效加工時間得以縮短。
分析上述方法可見機床和工件、工裝增加標準接口后,即可實現“中斷加工”和“柔性生產”。由于機床和工件都有已知定位基準,沒有加工完的工件或本工序結束后的工件從機床上卸下時不用擔心基準丟失,而且由于機床和工件都具有了固定的定位基準,工件重新安裝到機床上時還可以定位到卸下時的位置,所以對于加工時間短的工件,可以在一臺機床上加工多個工件,甚至是不同種類的工件實現柔性生產;對于加工時間長的工件,可以采用換班加工,在下一班將前一班沒有加工完的工件卸下,到下一個班再繼續加工實現中斷加工。
根據上述分析,開展工裝快速換裝技術的研究,實現在不同加工設備不同工序零部件的快速精密換裝。推廣該項技術,能夠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以實現敏捷制造,達到柔性生產的目的;提高產品質量,充分發揮先進設備的效能,盡可能的縮短加工中的輔助時間,進一步提高工序間的重復定位精度,增加設備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在精密機械零件高效數控加工技術研究中,減少工裝與設備、工件與工裝的裝夾找正時間。
4 實施方案
采取在不同機床工作臺上配置不同規格基礎轉接平臺,該平臺實現工裝和機床工作臺的連接。在基礎平臺上,均布100×100矩陣孔,孔位置精度為±0.005mm,當將基礎板第一次安裝在機床工作臺上時,拉直找正基礎板,固定基礎板,測量基準孔坐標位置,并記錄,其余孔位置隨之固定。在夾具相應位置開設相同大小定位孔,用膨脹銷連接基礎板和工裝實現定位。設計夾具時按照基礎平臺定位孔位置配置,那么夾具安裝后,不用拉直找正,就可知道坐標位置。快速換裝技術可應用于線切割、電火花、數控機床、普通銑床等需要裝夾找正的加工設備。特別適應要求重復定位高、工序多、換裝頻繁、裝夾定位精度難以保證的零件加工。
如果夾具安裝在機床上,就能知道工裝在機床上X、Y、Z三個方向的坐標值,而不用拉直找正,被加工件的工藝基準就能知道。可以實現換裝重復定位精度達:±>0.01~0.005mm。換裝時間:僅需3~5分鐘。采用這種方法零件定位精度高,裝夾時間短,這就是快速換裝的基本思路,對于精益生產意義重大。
5 精益生產中快速換裝組合應用實例
近年來,高科技的普及和專業軟件的開發,虛擬裝配的應用,為組合夾具設計、管理提供優越的條件。為此將組合夾具設計作為研究方向。我們和某軟件公司聯合開發基于UG的組合夾具設計系統。它以三維CAD系統為平臺并實現無縫集成。既可由用戶選擇系統提供的標準件、組件來進行虛擬裝配,也可用系統提供的知識庫功能進行智能化選擇標準件和組件進行虛擬裝配。
組合夾具設計是基于組合夾具元件庫開展的,我們選用某專業廠的中系列槽系組合元件系統,內容包括:
(1)標準件:指國標、企標以及典型非標件的總和。(2)合件:由多個標準件組成的一個組合,也是標準件。(3)組件:是指能夠完成一定功能的標準件的組合。
建立組合夾具常用組件庫,在設計時重復引用,可大幅度縮短三維實體造型和裝配時間。組合夾具元件主要包括:基礎件、支承件、定位件、夾緊件、導向件、對刀件等幾大部分,組件的功能就是上述各部分的功能。組合夾具元件建庫系統:可建立組合夾具元件、組件庫。 組合夾具設計—調用CAD平臺組件標準件庫:實現標準件下載和標準件替換。采用基于KBE技術的設計系統,將工裝設計員從繁重的設計任務中解放出來,實現組合夾具設計數據計算機管理。減少專用夾具的使用,節約專用夾具設計制造費用。縮短夾具設計時間,提高設計效率,保證設計質量,提高夾具標準化水平。如下圖是某葉片組合夾具拼裝實例。
【關鍵詞】化學原料;污染物;排放趨勢
1.概況
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無論在工業廢水還是在廢水中污染物排放量方面均屬江蘇省排放量較大的行業。“十一五”以來,針對“兩高一資”行業,國家相繼出臺相關調控政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取消優惠政策,加快了該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源消耗和環境負擔,但由于其產能不斷擴大以及技術水平的相對落后造成該行業已經成為并將在未來一段很長時間內是污染排放的“大戶”,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面的形勢將更加嚴峻。
2.行業現狀
2010年,該行業工業總產值為2934.37億元,占全省比重9.7%;工業用水總量為72億噸,占全省比重19.2%;2者的投入產出比為40.76元/噸,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0年,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排放廢水5.26億噸,占全省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19.95%;排放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別為4.86萬噸和5100噸,分別占全省工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的19.92%和30.36%,是江蘇省工業廢水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第二大行業,氨氮則為全省排放量第一大行業,且總量遠遠高于其他行業。
3.變化趨勢
2001~2010年,該行業工業總產值呈波動上升態勢,該行業工業用水總量一直處于高位增長態勢,且趨勢顯著(線性回歸,R=0.975),占全省比重卻呈緩慢下降形勢,比例由25.8%降至19.2%;與此同時,該行業工業用水總量和工業總產值之間的投入產出比在比例和增速方面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典型的“高投入、低產出”行業。
2001~2010年,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廢水排放量由8.57億噸降至5.26億噸,呈顯著下降趨勢(線性回歸,R=-0.944),其單位工業產值廢水排放強度則呈顯著線性下降趨勢。與廢水排放量趨勢相似,主要污染物化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也有所下降,但趨勢并不明顯,10年間分別由7.98萬噸、8139噸降至4.86萬噸和5100萬噸,而單位工業產值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強度則呈現顯著的下降趨勢,其中化學需氧量表現的更為明顯(R=-0.925)。以上趨勢和表現說明國家一系列政策調整的作用初步顯現,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在控制污染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圖1 2001~2010年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廢水排放量
及單位工業產值排放強度變化情況
圖2 2001~2010年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及單位工業產值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變化情況
圖3 2001~2010年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氨氮排放量及
單位工業產值氨氮排放強度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