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6 14:41:0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公眾號運營方式,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微信公眾號,可是,什么是微信轉發平臺呢?微信轉發平臺其實叫微信轉發文章賺錢平臺,我給起了微信轉發平臺這個名字。那么,什么是這個微信轉發文章賺錢平臺呢?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一些手機賺錢的項目,而這個微信轉發文章賺錢的方法是我重點研究的對象,因為我感覺這種方法適合一些不懂網絡,又想在網上掙點外塊的朋友,我也希望能讓他們能賺到錢。
忙了半個月,我為了驗證這個微信轉發文章到底能掙多少錢,測試了好幾個平臺,也賺了幾百塊錢。而且,這半個月以來讓我的VIP會員和粉絲們都通過這個微信轉發文章掙到了錢。
話題扯的有點遠了,我們還是聊今天的主題。由于這半個月以來一直在研究微信轉發賺錢,我在想這個平臺的內容都是怎么來的。沒想到,時間長了我發現這些內容有的是自己整合,有的是可以提交內容的。
有一些微信轉發文章的平臺后臺可以自己內容,有的可以把看到的微信公眾號好的內容,把文章地址復制過來,粘貼在他們的平臺可以轉化成賺錢的鏈接。有的是花錢投廣告的,有的是與他們合作的。
有很多朋友應該玩過微信轉發文章賺錢的平臺,你會發現,轉發出去的文章有的是他們平臺的,有的卻顯示的是公眾號里面的文章。也就是說,這些轉發平臺可以幫助推廣微信公眾號,很多人幫轉發文章是為了賺錢,別人看到文章感興趣就會關注。
下面,我跟大家說下自己在一些微信轉發文章賺錢平臺上內容的方法:
微信轉發文章賺錢的平臺有很多,有可以自己內容的,有可以投稿的,不過多數是不可以的。這些可以自己內容,自己投稿的可以輸入你微信公眾號里文章的鏈接,也就是說,如果投稿通過后他們平臺會免費幫你推廣微信公眾號,可以用電腦來投稿,如下圖:
上面教大家如何在這些平臺投稿,下面再給大家看一個平臺。比如下面這個平臺有篇文章叫《路,沒有錯,錯的只是選擇》如下圖:
上面這篇文章我看了下,就是他們這個平臺里面的文章,但是,打開文章之后我們會發現,這篇文章是一個微信公眾號里的,也就是說,你把這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別人只能看到這篇文章,看不到這個平臺的一點信息,如下圖:
也就是說,這些微信轉發文章賺錢的平臺,有的是靠廣告聯盟賺錢的,有的是靠賣產品賺錢的,有的是幫推廣微信公眾號來賺錢的。下面,我們來看下一個微信轉發平臺的廣告合作介紹,如下圖:
摘 要:針對廣州軌道交通發展需要,二、八號線在曉崗—江南西間需要實施拆解工程。根據拆解要求和注意事項,提出拆解施工中單線運營和共線運營的臨時運營方案。通過線網運營分析,建議采用單線獨立運營的換乘方案作為臨時運營方案。
關鍵詞:廣州市;軌道交通;拆解施工;運營方案
目前,廣州鐵路新客站已確定在番禺石壁建設,以及廣佛線試驗段開工建設,新機場正式啟用和白云新城建設,為配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城市軌道交通二、八號線必須進行拆解。根據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二號線首期工程為三元里—琶洲,2008年年底前二號線在三元里—躍進村段基礎上向南、北延伸,全線在廣州新客站—嘉禾間獨立運營;八號線在萬勝圍—曉港段基礎上向西延伸,在萬勝圍—鳳凰新村間獨立運營。因此曉崗—江南西站間兩線需進行拆解,拆解之后二號線、八號線獨立運營,在躍進村站換乘(見圖1)。
摘 要: 高校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如校園公眾號太多太雜、有時會陷入單純追求關注人數和閱讀量的偏誤、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等。學校應對校園微信公眾號加強管理、優化整合,公眾號運營者應建立過硬的團隊、加強相關研究,全體政工人員應注重提高媒介素養,打牢思想政治教育功底。
關鍵詞: 微信公眾號 思想政治教育 運營建議
微信對大學生思想和生活的巨大影響已引起充分的重視,為了占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更好地教育、管理和服務學生,校園微信公眾號紛紛開通。但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尚不成熟。分析目前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哪些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運用這種新的平臺和方法,發揮其獨特優勢,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高校微信公眾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校園公眾號太多太雜。
微信公眾號于2012年上線,到2016年公眾號數量已經超過1200萬,成為微信網絡信息的重要來源。申請公眾號之后,組織或者個人便成為“自媒體”,通過編輯推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多樣的信息發送給訂閱該公眾號的人,實現信息的傳播、價值的傳遞。這無疑滿足了諸多組織和個人的信息需求,適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公眾號的申請過程并不復雜,運營有著極強的自主性,可以實現個性化的信息,高校的多個部門、高校教師特別是輔導員紛紛申請開通微信公眾號。但過猶不及,目前各種各樣的校園公眾號呈現出“泛濫”的態勢。
以Q大學為例,目前正在運營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有Q大學、Q大學廣播臺、Q大學團委、Q大學學生工作、Q大學圖書館、Q大學研究生、Q大學R校區、Q大學校友之家、Q大學學生會、Q大學智慧校園等,還有該校各個學院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部分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為了更好地教育、服務和管理學生還開通了個人微信公眾號。在運營過程中,同一高校的不同微信公眾號存在信息重復的問題。比如“Q大學校長××在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這則微信信息,在Q大學、Q大學廣播臺、Q大學R校區、Q大學校友之家及Q大學各個學院等公眾號上均進行了。如果學生同時關注了其中幾個公眾號,那么他即使對這則信息感興趣也通常只選擇自己最先看到的一個點擊閱讀。
校園微信公眾號太多加重了信息過載的問題。在這個信息爆炸、互聯互通、自媒體的時代,學生每天會接收到大量信息,如果僅所在高校就有幾十個甚至更多與自己有關的微信公眾號,那么學生會因對信息的疲勞感而無視很多校園公眾號的內容。即使閱讀也總是快速瀏覽,很難入腦入心。某些學生對諸多校園微信公眾號的豐富內容并無興趣,反而因為名目繁多而感到厭煩。大部分學生僅會根據自己的信息獲取需要和興趣關注最有用、與自己關系最密切的幾個公眾號。對于部分公眾號,有的學生出現了選擇困難和在“關注”――“取消”之間不斷徘徊的情況。有的學生雖然關注了某些校園公眾號,但只會選擇性地看或者很少看,時間久了覺得無用干脆取消關注。總之,校園微信公眾號過多造成了這樣的現象:運營者費心盡力編輯,學生偶爾看看、視而不見或者因未關注而根本看不到。這實質是一種運營者時間、精力和學校教育資源的浪費,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的體現。
(二)陷入單純追求關注人數和閱讀量的偏誤。
高校微信公眾號開通和運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服務和管理學生,做好對本單位工作的宣傳,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導向。然而,現實情況是,學生未必關注這些公眾號,即使關注了也未必會認真閱讀公眾號的內容。某些校園公眾號的運營者為此煞費苦心,想盡辦法讓廣大學生關注和閱讀。
有些高校或者高校的某一部門、院系采取了強制關注的辦法。即要求相關學生必須關注某一公眾號,并將其作為綜合測評、班級量化考核等評價的考慮因素,甚至對不關注該公眾號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或采取其他懲罰措施。有的還會對學生的關注情況進行檢查,要求將學生關注該公眾號的截圖發送給班干部或老師,確保學生報告的關注情況的真實性。這樣的辦法在客觀上保證了公眾號的關注量,但顯而易見,強制的手段完全背離運用微信公眾號教育服務學生的初衷,一些學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會在表面上聽從要求,關注某一微信公眾號,但他們是否愿意關注、是否樂于主動閱讀該公眾號上的內容、是否信服該公眾號所傳遞信息的價值觀卻無從考量。且有些學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檢查的時候關注該公眾號,將關注后的截圖發送給老師或班干部之后再取消關注。
有些高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沒有采取強制關注這種較為極端的方式,但為了吸引學生的關注和閱讀做出了其他努力。有些運營者研究微信公眾號的“吸粉大法”,開設投票和其他互動;設置問題懸念,關注或分享之后才可獲得答案;社會熱點等吸引眼球的內容;搶先學生的考試成績等學生十分關切的信息;以語音、圖片、視頻等多種表現手段呈現內容……這些吸引學生關注、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是否可取,要視具體情況而言,不可一概而論。但值得反思的是,吸引學生關注和閱讀公眾號的內容,本是為了更好地教育服務學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范圍更大、效果更好,高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在編輯公眾號內容的時候,有時把太多的心思放在增加關注人數和閱讀量上,或者單純用關注量和閱讀量衡量信息的質量和價值,高校微信公眾號運營本初的教育目的在工作中不知不覺發生偏離,疏遠教育性,而靠近商業性和娛樂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
盡管當前高校微信公眾號呈“泛濫”的趨勢,但真正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的公眾號比例不大,可以說,大多數校園微信公眾號還處在探索階段,高校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這與公眾號推送的內容質量有關。具體而言,質量不高的校園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內容通常有兩種。第一種,嘩眾取寵,無營養。這種信息通常是為了博學生的眼球,與運營者“單純追求關注人數和閱讀量”的心B息息相關。信息或許十分華麗、有創意,語言風格也很時尚,能讓學生覺得喜歡,得到了很多“贊”,但其實僅僅是迎合了青年學生的口味,沒有實質性的思想內容,沒有營養,學生看完之后“一笑而過”,微信公眾號的價值引導作用完全處在被動局面。第二種,單調呆板,不新穎。或者是照搬一些專業書本、論文、教科書的內容,或者是使用強硬而不親切的語氣,或者是信息表現形式太單一(如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或者是談論已過期的新聞或信息,等等。這種信息則走上了另一個極端,沒有認真研究當代學生的接受特點和時下的網絡潮流,忽視微信公眾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性,或許內容很實在,很有用,但在學生看來“太正式”,看起來讓人感覺很累、不舒服,自然就不愿意認同信息傳遞的觀念。
綜上所述,學生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并不十分情愿關注一些校園微信公眾號,即使關注了也未必會認真閱讀上面的內容;退一步講,學生即使看了校園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很多時候也僅僅是獲得了一些信息,至于獲得的這些信息有沒有用,對他們產生不產生影響就難說了。
二、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落后和不甘落后的心態。
校園公眾號太多太雜,高校微信公眾號“泛濫”,主要是某種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落后和不甘落后的心態引起的。具體而言,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學生在哪,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哪。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通過課堂等顯性教育方式開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十分關鍵。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終與學生同在,換句話說,學生在哪,哪里就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微信公眾號上線后,各行業領域紛紛申請開通,極大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和生活。相關研究表明,到2014年就已經有將近85%的大學生在使用微信了[1]。各高校及高校的各部門、院系、教師紛紛開通微信公眾號,其實是對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搶占。由于網絡的開放性、自由性和發展迅速,我們還未做好規劃,微信時代就已經來臨了。
第二,微信公眾號具有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優勢。微信公眾號通過“一對多”的方式,將內容推送給每一關注者的賬號,這樣便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和準確性。校園微信公眾號的關注者主要是該校的學生和教師,交流基礎好,的信息容易產生共鳴,有利于產生積極的校園微信圈子文化。公眾號信息內容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形式表現,使得信息可以以立體的、有表現力的方式呈現,為學生喜聞樂見。公眾號后臺可以提供用戶分析、圖文分析等數據,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新增和取消關注的人數、信息內容的閱讀和分享人數等,從而獲知信息的效果,進而研究其中的規律。此外,微信公眾號不斷完善新功能,留言、評論、點贊、分享、關鍵詞回復、投票等,加強了學生與公眾號運營者的互動,也為更好地服務學生提供了便捷……這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具備的新優勢,使得眾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青睞微信公眾號。
第三,各層面的重視和隨大流。目前,黨和國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高校及相關部門、領導都十分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加上諸多高校和部門已經開通微信公眾號,因此,有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出于不甘落后或者隨大流的心態也開通了微信公眾號。
(二)微信公眾號的信息傳播有自身的規律。
運用微信公眾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是學生要接收并閱讀公眾號的信息。如果學生看不到某個校園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或者能看到但不看,那么公眾號的內容再好也徒勞。從這個角度考慮,高校微信公眾號運營者費盡心思增加關注人數和閱讀量,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微信公眾號作為2012年才上線的新的媒體平臺,其信息傳播方式和特點與傳統的面對面交流、報紙、廣播、電視,以及較新的網站、貼吧、博客、微博等都有所不同,需要運營者進行積極的探索。各個行業領域的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網絡達人”、學者從商業、信息傳播等多個視角對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的特點和提高信息傳播熱度方法進行了研究。比如,如何運用標題吸引人們點擊閱讀,信息推送的最佳時間點和頻率,什么主題、思想內容、表現形式更能得到認同和增加轉發,等等。高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們樂于借鑒這些經驗和規律,以提高公眾號的影響力,進而更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盡管增加公眾號的熱度和影響力是不同領域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共同的追求,但最終的目的是不同的。比如,電子商務類公眾號是服務于商業效益的,新聞資訊類公眾號是為了傳遞新聞資訊的,娛樂休閑類公眾號則是為了滿足大眾娛樂需要的……高校的微信公眾號與其他微信公眾號不同,不應僅僅滿足于吸引更多的注意,更要注意信息內容的品質和教育功能的發揮。所以,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其他領域微信公眾號運營的經驗和規律只能在恰當的時候為我所用,不可全盤照搬。高校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如果把精力主要放在增加關注和閱讀人數上,忽視教育服務學生、進行思想引導的最根本目的,便是工作的偏誤。
(三)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弱。
運用微信公眾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有很多原因,包括復雜的社會思想狀況、開放的網絡環境及“爆炸”的信息、微信公眾號自身的局限性,等等。但究其根本原因,則是某些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底薄弱。
萬變不離其宗,在任何時期、對任何一代人、采取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共同的規律和獨有的特點。在自媒體時代,對當代大學生,運用微信公眾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律,又要考慮時代的特殊性、當代青年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微信公眾號自身的規律。
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有的內容嘩眾取寵、無營養,有的則單調呆板、不新穎,實質上都是沒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規律和具體教育情景和問題的特殊性相結合。嘩眾取寵的內容顯然是只考慮了大學生的口味和信息傳播的規律,忽略了進行正確價值引導的教育目的;單調呆板的說教式內容則是只注重思想性和實用性,忽視大學生的興趣和時代的特點。這些偏頗都是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弱的表現。
三、對校園微信公眾號運營的建議
(一)學校層面:加強管理,優化整合。
目前,微信對大學生思想和生活的巨大影響已引起了充分的重視,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眾號這一平臺已經進行了廣泛的運用。但目前的問題并非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優勢沒有認識到,而是如何規范、整合校園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使校園微信公眾號在數量上做“減法”,在質量上做“加法”。
只要不傳播非法的言論信息,組織和個人就可以自由開通微信公眾號,并向訂閱者推送信息。然而,賬號主體為一所高校的微信公眾號,經過了認證,成為某一高校及其所屬單位或組織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這些公眾號所的內容代表著學校的態度、形象,學校層面有權也應當對其進行管理。其他與該校有關的微信公眾號,如教師開通的個人微信公眾號等,由于關系到學校的形象等問題,學校可以通過出臺規定等文件,對這些公眾號運營的原則、注意事項等做出一定的要求。
高校應當有專門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責任機構部門和專門的負責領導,對該校各單位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管理。可以對學校開設哪幾個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整體的規劃,對已經開通的微信公眾號進行整合,通過撤銷、合并、增設,明確每個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目的、面向對象和推送內容的主要范圍,使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的設置更合理。與此同時,也對公眾號運營的隊伍進行整合,每個官方微信公眾號都應有一名熟悉相關業務的專門負責人,帶領一支素質過硬的團隊進行運營。此外,學校層面應制定詳細的校園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具體規定,專門的管理機構和責任人應根據規定加強規范管理,對各微信公眾號進行指導,并嚴格審核把關的內容。
(二)公眾號運營者:建立團隊,注重研究。
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首先,微信公眾號的信息傳播有其自身的規律,運營者需要具備較高的媒體素養,熟悉當前的網絡潮流和信息傳播規律;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嚴格的方向上的要求和靈活的形式與方法;再次,大學生有獨特的心理特點和思想需要。所以,高校的微信公眾號運營者需要掌握的知識、具備的能力是多樣的。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一個好的校園微信公眾號背后往往有一個出色的團隊。團隊中的成員應當各有所長,分工明確。要有一個對微信公眾號進行全面負責、指導管理的責任人;要有一個或幾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經驗、熟悉學校和開設公眾號單位情況的專家學者作為顧問,對公眾號的思想內容進行把關、提供指導意見;要有一個專門的策劃聯絡人,負責該公眾號運營的具體事項;要有一批擅長網絡編輯的后臺工作人員對微信公眾號日常的內容進行具體編輯,其中包括排版、美工、音視頻錄制和剪輯、圖片編輯,等等;還要有一批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供稿者。
在這些成員中,專門的策劃聯絡人可以由一個熟悉網絡環境的公眾號依托單位的工作人員擔任,后臺編輯可以選拔一部分學生進行工作。在現實中,有相當多的高校微信公眾號采用了這種辦法。讓學生參與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中,不僅可以解決公眾號運營人手不夠的問題,使部分學生發揮專長、鍛煉能力,而且學生相對于教師更了解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他們的參與使公眾號的內容更“接地氣”,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校園微信公眾號運營團隊成員中,是否有一批水平高、投稿積極的供稿者是公眾號能否持續良好運行的關鍵因素。僅憑一個具體負責公眾號運營的工作人員和一部分學生的力量,難以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好的原創內容。運用微信公眾號這一平臺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校政工人員的關注和支持,特別是需要大批有思想的輔導員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其積極提供生動鮮活的原創稿件。
要使校園微信公眾號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運營者團隊應加強研究。一方面,要研究微信公眾號的信息傳播規律,借鑒其他公眾號的運營經驗,分析公眾號后臺提供的數據,通過新穎的形式和內容、科學合理的推送時間和頻率等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閱讀和轉發。另一方面,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大學生的興趣、特點和需要,使公眾號不斷推送學生需要且樂于接受,觸動學生心靈、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正確價值導向的內容,使校園微信公眾號真正樗枷胝治教育所用。
建立過硬的運營團隊,認真研究規律,校園微信公眾號源源不斷地推送有益、有影響的內容,逐漸樹立品牌,將取得更廣泛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全體政工人員:提高媒介素養,打牢思想政治教育功底。
思想政治教育和微信公眾號,二者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形式為內容服務,內容通過形式展現出來,二者相輔相成。然而,在高校政工隊伍中,往往是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的未必懂微信公眾號,會使用和運營微信公眾號的未必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底。
目前微信已經“形成了一個新興的龐大的社會網絡,締造了社交、媒體、商業辦公、支付等健全的生態圈”[2],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影響。大學生作為樂于嘗試新鮮事物、追趕潮流、有著強烈的社交需求,自然是微信開通較早、使用頻率較高、用戶人數比例較高的人群。在這種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提高媒介素養,與學生同步。然而,部分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的老專家、老教師不能很熟練地使用微信,更別談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了。
校園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大多是年輕的教師,其中輔導員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些年輕教師通常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他們有活力、有思想,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網絡運用能力,能較好地與大學生進行交流,但是相對來說可能欠缺經驗,需要領導、專家的指導和幫助。
這便形成了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需要全體政工人員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大家應努力提高媒介素養,能夠隨時趕上甚至超過學生的步伐,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處在主動的局面。特別是校領導及學生工作部、宣傳部等相關部門的領導,作為關鍵人物,他們的媒介素養和創新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走在前列,更能對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更切合現實的指導。另一方面,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萬變不離其宗,具有牢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底是基礎和根本。在這個方面,廣大政工人員要虛心向有經驗的專家和教師學習。特別是有著巨大潛力的年輕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應多思考、總結,多請教,并巧妙地運用新平臺、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一、相關定位
定位是媒體單位推出產品前需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一般來說,在進行定位前要開展前期調查,再根據收集到的情報明確媒體產品的定位。對公眾號而言,定位涉及到辦一份什么樣的產品、辦給誰看、由誰來辦這三個基本問題。換句話說,即是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定位:宗旨定位、讀者定位及運營人員定位。
在具體操作中,由于實踐雜志社已有紙媒產品,“青城巷一號”公眾號的前期調查階段基本可以用讀者對紙媒具體欄目的態度、評價來代替,這就大體解決了“辦一份什么樣的產品”這個問題;同時,對讀者來說,紙媒與公眾號的互補性遠遠大于競爭性,即并不妨礙一個讀者同時閱讀紙媒與公眾號的內容,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辦給誰看”的問題;此外,本社的紙媒編輯人員完全有能力勝任公眾號的編輯工作,這就徹底解決了“由誰來辦”的問題。三個辦公眾號基本問題的大方向解決之后,定位工作就可以轉向細化量化階段,具體如下。
1.宗旨定位
公眾號的宗旨定位與紙媒的宗旨定位做法相同,在細節上可適當調整。宗旨定位確立的是指導理論、傳媒方向、刊發內容等。辦公眾號時,應當注意宗旨與自身能力的Y合問題,選擇一定的方向進行主攻,以避免在方向上出現攤子鋪得過大,在能力上出現以短擊長等現象。以實踐雜志社為例,“青城巷一號”的宗旨定位是:以理論為指導,以當今理論前沿問題為方向,著重刊發有關黨的理論的系列文章。進行這樣的宗旨定位,目的就是充分發揮本社既有的特長,并緊緊圍繞這一特長來辦公眾號。當然,由于在讀者定位上公眾號與紙媒不盡相同,在保證宗旨的前提下,適當發展其他方向以提升關注度是可以的。
2.讀者定位
讀者定位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明確“誰來讀”。一般公眾號的讀者定位都定在中青年中的手機族上,因為他們數量最大、也是最活躍的潛在讀者群。但公眾號也可根據宗旨定位來鎖定主要讀者群并進行發展。以實踐雜志社為例,適合且有意愿關注本社公眾號的讀者群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這些人并不都在中青年手機族的這個定義中,如果在創辦公眾號時不能將這些讀者加以重點考慮并發展的話,公眾號的關注度及參與度必然會受到極大損失。讀者定位的第二個目的是“請誰讀”,即瞄準可能會對公眾號內容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宣傳推廣。由于“請誰讀”涉及到精準定位的問題,并且是日后宣傳推廣的基礎,這就需要策劃人員精心組織調查,精準定位公眾號的主要讀者群。對實踐雜志社這種媒體單位來說,紙媒產品的忠實讀者一般也是公眾號的主要讀者,但在具體操作中,一定要注意劃分出主要讀者群,尤其是地域集中的讀者群,以便開展宣傳推廣工作。
3.運營人員定位
本文中的運營人員主要指公眾號的編輯人員。公眾號要辦活,又不去逾越規矩,與運營人員的基本素質和操作手法有很大關系。在選用運營人員時,實踐雜志社考慮的是他們是否掌握了相當的理論知識,能夠明確把握宣傳紅線;是否具有一定的縮編能力,能夠把握文章架構主旨;是否了解并掌握微信讀者的思想,能夠挑選出適合此類讀者的文章;是否具備一定的網絡語言的寫作能力等。一般來說,在組織老中青編輯運營人員時,其分工基本上是老編輯負責政治審核問題,中年骨干負責主旨框架與縮編問題,新編輯負責寫作、選擇吸引讀者文章的問題。
二、欄目設置
對一個公眾號而言,欄目是其宗旨定位的實際反映,是刊發內容的具體依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讀者群的發展壯大。在具體操作中,可以根據特色、擅長設置品牌欄目大力進行發展推廣,依靠主要讀者設置互動欄目以吸引受眾參與,依據新奇有趣設置副刊類欄目以吸引潛在讀者目光。
1.品牌欄目
品牌欄目是依托已具備的知識儲備來做的一種特色欄目,對任何一個公眾號來說,其品牌欄目都是自己擅長并能做出特色的主營業務。如何利用好既有的知識儲備,以特色吸引讀者,是辦理公眾號時應予以重點考慮的。以實踐雜志社為例,本社的品牌特色為黨建類,因此在設計公眾號時,對黨建類欄目做了特別規劃,不僅欄目數量豐富,而且各具特色,并力圖以此為核心,帶動整個公眾號的發展。
2.互動欄目
互動欄目是增強編讀聯絡、吸引微信用戶參與的重要欄目,對于實踐雜志社這樣的媒體單位來說,編讀互動的操作并不陌生,但難在運用網絡語言來組織和吸引微信用戶參與,去回復他們的留言并進行輿論引導。因此,互動欄目的難點并不在內容設計上,而是在合適編輯人員的選擇上。擔任互動欄目責任編輯的人員必須選擇熟練掌握網絡語言的人員,以便和微信用戶進行良好互動,增強對輿論的引導能力。
3.副刊欄目
副刊欄目是吸引一般讀者注意和吸引一些愛好寫作的讀者參與互動的欄目方式。一般來說,副刊欄目以新奇有趣為宜,行文宜輕松活潑,以便用戶觀看主要欄目之后消除閱讀的疲勞感,增加對公眾號的閱讀興趣。雖然副刊欄目看起來比較容易做,但它有一個難點是眾口難調。這就要求該欄目編輯不能對文章類型有過強的喜惡感,能夠均勻調和各種文章以滿足用戶品味。
三、宣傳推廣
微信公眾號做出后,如何將產品推廣出去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實踐雜志社在宣傳推廣中的方法是:首先對用戶群進行劃分,然后針對不同群體的用戶類型,從下面三個方面著手。
1.利用已有媒體推廣
作為媒體單位,實踐雜志社在紙媒業務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擁有了相當數量的讀者,因此,本社計劃在版權頁印制二維碼,以便用戶通過手機添加,起到紙媒的傳播作用。
如果想辦成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公眾號,必須擁有一定的自有文章,這樣才能發出代表主辦單位的聲音并吸引其他公眾號轉載。編輯記者時常與媒體的主要供稿人來往并對各方面的代表性人物進行采訪,通過贈送名片方式,一是獲得穩定的稿源,二是可以借助被采訪人將公眾號推廣出去。
3.利用廣告公關方式
關鍵詞:漫畫;微信公眾號;運營
伴隨網絡的全面覆蓋,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全面落戶,全民進入了“微時代”。在“微時代”帶動的“輕”“快”文化下,越來越多的人群也接受并快速適應了“微平臺”傳遞的信息,將生活重心從線上逐漸轉移到線上平臺,以至于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
如果說淘寶是將商品搬至線上的轉折點,微博是將文化信息搬至線上的契機,那么微信公眾號就是將兩者很好結合的一個較成功的案例。
微信公眾號在運營初期,是以傳播信息、普及文化的形態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和生活中,隨著關注人數的上升,粉絲的充分信任和緊緊跟隨,公眾號運營團隊則將現有的粉絲發展為保守的消費群體,向其推銷在其文化經營下的種種商品,以獲取利益。這樣的微信公眾號運營手段,很好地把握了現在消費群體的購物心理――由信任延伸出的追隨,從而產生購買行動。這個與線上品牌做的整合營銷手段一致,都是通過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循循影響消費者,勸誘消費者。
相比較微商而言,這樣的品牌建立方式,在消費者心目中會有積極的作用和正面的影響,不同于朋友圈微商薄弱的消費基礎,很容易因為頻繁刷屏和商品可疑的質量問題引起消費群體的反感和排斥,以至于營銷渠道越做越窄,最后沒有了出路。在這點上,微信公眾號卻有著極大的優勢,只要不發展為純粹的“賣貨”平臺,依然注意經營良好的品牌形象,消費群體是會越做越大的。
那么,現有的微信公眾號中在經營良好的品牌形象時,運用了哪些既豐富內容又提升內容質感的手法呢?眾多方法中,漫畫元素以一種不俗的方式為品牌建設添光加彩。
微信公眾號建設中的漫畫一般以兩種形態出現:一是輔助軟文的形式,二是獨立支撐建設的形式。漫畫輔助軟文的形式,又分為圖文同步,以及升華軟文。
典型的圖文同步微信公眾號就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它是兒科醫生與漫畫家合作,專門創作了一套寶寶、媽媽、爸爸、醫生等風格較強的漫畫角色形象,通過可愛的漫畫形象及清晰的故事表達,將軟文中撰寫的文化信息,生動形象地傳達給閱讀者、粉絲。這種方式,使得乏味冗長的常識性軟文在被漫畫分割得條理清晰、有張有弛的手機移動端被人輕松地閱讀、接受。同時,形象化的閱讀習慣,也符合現在“讀圖時代”的生活習慣。
以這種形態出現的漫畫,在創作過程中,除了遵循傳統二維漫畫的繪制要求以外,還需要充分了解品牌屬性――兒科知識平臺:在造型及色彩需要迎合目標閱讀群體――母親角色的審美趣味,以及考慮到醫學知識要求的冷靜客觀權威――干凈清新的色彩搭配;在為不同軟文配圖時,又需要簡潔明快地呈現文字內容,不能復雜繁瑣,不適合快速閱讀;排版時,也需要將文章有邏輯地進行分割,便于在適當的時候“休息”下讀文時“疲憊”的雙眼及大腦。
而典型的升華軟文微信公眾號有“咪蒙”,它是以一個自媒體人為中心的微信公眾號平臺,里面的內容靠咪蒙的文章支撐。由于咪蒙的文風是極具個人化風格的,所以它里面的文章配圖,都不一定與文章內容直接相關,而是以另外的形式升華文意,營造文章氛圍,提升公眾號及文章的格調。因此,公眾號里一般都是只有文章開頭配一張有著詩意與靜謐感的插畫作品。那么,這些插畫制作幾乎都是獨立的插畫家們獨立的作品,同樣也是有著鮮明的風格特征,在創作過程中,可以較少,甚至無須考慮應用的平臺,它在創作上就會自由很多。
微信公眾號建設中漫畫的第二種形式是獨立支撐建設的形式。典型的案例有微信公眾號“粥悅悅”,而它則是繪本漫畫家粥悅悅在繪本漫畫基礎上延伸出的自媒體平臺。但是,同樣是母嬰知識的傳播,由于它是私人化個人化的經驗分享,因此對于其漫畫風格及形式,要求得要隨意許多。其文字內容,多數也放在漫畫的制作中一同出現,配合著手機終端的觀看方式,這樣的圖文風格,就凸顯了條形漫畫的優勢:生動、夸張、獨特,極具吸引力,這樣輕快的繪畫風格與形式,使得讀者在碎片化的時間中,輕輕松松地獲取了信息,接受了該微信公眾號的品牌形象。因此,在為該特性微信公眾號制作漫畫時,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制作出符合當下潮流審美的、風趣幽默的生活式漫畫。
還有一個在微信公眾號建設中獨立支撐建設的典型的案例是“簡筆笑畫”,它也是由一個畫者通過繪制風格強烈的搞笑漫畫吸引和留下閱讀者的。不過與公眾號“粥悅悅”不同,它自身的專屬內容還不足以支撐起整個公眾號建設,因此每次的推文都會輔助其他多篇內容。但是它那寫實的明星頭像簡筆畫風格,配以冷幽默的文字內容,在眾多微信公眾號里,依然是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