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高血壓營養防治原則范文

        高血壓營養防治原則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1-30 11:16:43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高血壓營養防治原則,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高血壓營養防治原則

        篇1

        [關鍵詞] 高血壓營養治療;體重;收縮壓;舒張壓;體重指數

        [中圖分類號] R544.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7(c)-032-02

        Comparative study of nutrition therapyand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lass one primary hypertension

        XIE Guoxin

        Central Hospital of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Xiangtan 41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nutritio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in a blood pressure. Methods: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found no significan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1,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n a voluntary basis, to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 group therapy, nutrition group received nutrition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treatment. One year later, a medical examination,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twice. Results: Nutritional treatment group blood pressure, body weigh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lood pressure medication group also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ut not significantly lower body weight, control blood pressure, body weight increased slightly. Conclusion: Nutritional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1, to have overweight and obese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weight,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i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Hypertension; Nutrition therapy; We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BMI

        原發性高血壓是最常見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之一,我國18歲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全國有高血壓患者1.6億[1]。膳食不合理是高血壓的三大行為因素之一[2-4]。因此本次研究是通過改變高血壓患者不合理膳食而產生對血壓影響與單純用藥物治療高血壓的作用進行一次比較,為社區營養宣教提供資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體檢中發現無重大疾病有原發性1 級高血壓的患者75例,根據自愿原則分成3組,對照組24例,藥物治療組26例,營養治療組25例。

        1.2 研究方法

        研究前對所有患者進行體檢,所測的身高、體重、收縮壓、舒張壓作為第一次數據。對照組不作任何處理,藥物組由臨床醫師根據個體情況給予藥物治療而不進行營養治療;營養組由營養醫師根據平衡膳食原則給予個性化的營養治療:限制總熱能,調整膳食結構,嚴格控制食鹽用量(3 g/d),限制烹調用油(小于30 g/d),戒煙戒酒,增加蔬菜水果量。每季度進行一次營養教育,調整營養治療方案。1年后,再次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體檢,測量體重、收縮壓、舒張壓作為第二次數據。

        1.3 標準采用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依據2005年公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1]。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 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等級為:BMI<18.5為消瘦,18.5≤BMI≤24.0為正常,24.0<BMI≤26.0為超重,BMI>26為肥胖。

        1.4 數據統計和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二次體重、收縮壓、舒張壓之差為數值變量,采用單向因方差分析方法(One-WayANOVA)。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3組收縮壓、舒張壓、體重指數等級變化情況見表1。收縮壓、舒張壓在對照組有所升高,而藥物治療組和營養治療組的收縮壓、舒張壓均有較大的下降,營養治療組的體重正常率增加了48%,體重下降了4.88 kg,收縮壓下降了12.9mmHg,舒張壓下降了11.6mmHg,體重正常率在對照組和藥物治療組下降了16.7%和3.8%。

        2.2 方差齊性檢驗和方差分析

        見表2、3。3組間收縮壓差、舒張壓差、體重差均進行方差齊性(P=0.469、P=0.460、P=0.07),整體比較收縮壓差、舒張壓差、體重差在3組間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需進一步作多重比較。

        2.3 多重比較

        見表4。 收縮壓差、舒張壓差在對照組與藥物治療組、營養治療組之間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收縮壓差、舒張壓差在藥物治療組、營養治療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體重差在藥物治療組、營養治療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體重差在對照組與藥物治療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國10組人群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舒張壓每升高5mmHg腦卒中危險會增加46%,冠心病和腎病的危險也相應增加,高血壓治療費用高,2004年因高血住院的人次數達153.11萬人次,平均每次住院費用達4 338.3元,給家庭和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規范的營養治療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收縮壓下降了12.9mmHg,舒張壓下降了11.6mmHg,降低患其他疾病的危險,對于體重超重和肥胖者能減輕體重,并且不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應在高血壓高危人群和患者中大力加強宣傳和推廣應用[5-6]。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47.

        [2]葛可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精編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2-56.

        [3]于康.臨床營養治療[M].2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80-83.

        [4]蔡東聯.實用營養師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0-21.

        [5]陳裕旭.湖南省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變遷報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0-36.

        [6]中華人民共和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慢性病報告[S].2006,5.

        篇2

        唐新華:首先,高血壓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目前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很高,由其導致的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發生率、致殘率和致死率也因此始終居高不下,高血壓及其相關不良事件已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002年的全國營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以上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18.8%,患病人數達1.6億,較1991年增長了31%。2005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與高血壓密切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情況如下:新發腦卒中病例為每年200萬例,現有腦卒中患者為700萬例;新發心肌梗死病例為每年50萬例,現有心肌梗死患者為200萬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還將持續攀升!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中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將占首位”。也有專家預測,至2025年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將達到27.4%,患病人數將多達3億。然而,當前我國高血壓的防治依然呈現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三低”的態勢,情況令人擔憂。

        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億患病人群,以及面對成千上萬參與高血壓防治的各級醫務工作者(尤其是基層醫務人員),我國必須建立標準化的高血壓防治技術、流程及對防治效果的評估。因為只有在標準化的指導下實施各項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效果,也才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的發生和死亡。

        其次,高血壓防治亟待標準化管理我國在衛生部直接指導下制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是最權威的高血壓防治技術的標準化指導文件,是在總結相關研究成果,參考其他國家指南,結合我國國情,經全國著名專家反復討論論證后達成的共識。《指南》規范了血壓測量、高血壓的分級診斷和危險評估標準,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及控制標準,降壓藥物應用強適應證及血壓達標標準,特殊人群高血壓的處置原則和標準,以及雙向轉診、健康教育、患者隨訪指導內容和標準等。《指南》對高血壓的防治技術作了詳盡的描述,并且具有良好的臨床可操作性。因此從這一角度看,我國的高血壓防治技術是相當成熟的。在實施高血壓防治時應盡可能按《指南》中要求的標準和指標進行。

        根據具體的實施情況和循證醫學的進展情況,相關機構和專家將對《指南》進行不斷的修訂。任何一名醫生在為患者制定診療措施時,都必須遵照《指南》進行。正如《指南》指出的:“治療目的是通過降壓治療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達標,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發病和死亡的總危險”。如果只注意開出一張降壓處方,而不關注血壓是否達標,或者只注意降低血壓,卻并不關注降低心血管病的總體危險,都屬于非標準化的管理范疇。有些基層醫師甚至不知道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更不知道伴有糖尿病、腎病時的血壓控制目標,以至于某些社區在高血壓防治工作開展4年后,依然有20%的3級高血壓患病率,說明在防治工作中并沒有很好地掌握和執行《指南》中的標準。再如《指南》指出“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2種或2種以上的降壓藥方可達到目標血壓”。并提出要“根據基線血壓水平以及有無并發癥,采用小劑量單一藥物治療或兩種藥物的小劑量聯合治療”,“大多數慢性高血壓患者應在幾周內逐漸降低血壓水平”,《指南》還制定了高血壓診治的標準流程。這些都是高血壓治療的標準和原則。然而,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顯示,我國高血壓單一降壓藥治療率仍達80%以上,聯合用藥率不足20%。醫師在治療高血壓時仍存在不留意病人的血壓水平、不關注有無其他危險因素和相關疾病、不考慮是否需要聯合用藥、不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即開降壓處方等諸多問題,凡此種種顯然是違背了標準化的管理原則。

        當然,要實現高血壓防治的標準化,就必須一切按《指南》的要求進行。雖然推廣和實踐《指南》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但為了使全國高血壓防治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必須全面貫徹落實《指南》,使《指南》原則變成標準化的實際行動,實現從《指南》到實踐的轉換。

        《心腦血管病防治》:那為什么又強調高血壓的防治必須個體化呢?

        唐新華:從總體要求看,高血壓防治策略必須要標準化,這是指原則上的統一。但對每一例具體患者而言,高血壓防治則必須個體化。《指南》所提出的防治原則是專家們達成的共識,其中包涵了高血壓防治中的共性問題,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而針對具體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則取決于每位醫師對每例患者的具體判斷和對指南的理解。

        由于高血壓是由多種復雜的尚不清楚的病因引起的,所以在不同病因的作用下產生的病理生理機制也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每例高血壓患者對不同降壓藥治療有不同的療效反應。而且不同的高血壓患者所伴有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及并存疾病也不相同,用同一種藥或同一類藥物治療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顯然是不科學的。

        《心腦血管病防治》:您認為高血壓個體化診治包含那幾層含義?

        唐新華:高血壓個體化診治包含了以下三層含義:

        1.對患者進行診斷時

        在診斷時應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除總體血壓水平及危險分層不同外,還要考慮到每例患者伴有不同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以及并存的心臟、腎臟及血管疾病,是否有繼發性高血壓或白大衣高血壓的可能。根據評估結果判斷是否需要治療或繼續觀察,若需治療應選擇適當的起始治療時間。

        2.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時

        在決定患者治療時,應考慮到不同患者對各類降壓藥的治療反應(效果、不良反應及耐受性)存在個體差異,可能伴有與某種降壓藥作用相對抗的疾病(例如哮喘、心律失常、代謝異常等),因此臨床醫師應根據每例患者不同的降壓目標,制定適合患者的治療計劃。例如《指南》指出:“五類降壓藥都可以作為降壓治療的起始用藥和維持用藥”,而且一些循證醫學研究也證實鈣通道阻滯劑(ccB)能有效降低總外周血管阻力,是高血壓患者最常用的降壓藥物,其使用比例占我國降壓藥物的4l%。但CCB有可能加重伴有快速心律失?;虺溲孕牧λソ呋颊叩牟∏椋绕涫嵌绦CB還有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風險,因此對這類患者應慎用。

        3.制定個體化降壓目標時

        在制定患者降壓目標時,更應注重個體化的效果?!吨改稀芬蠼祲褐委煍抵芎蟮母哐獕嚎刂颇繕耸牵阂话闳巳海?40/90mmHg,伴糖尿病、腎病者應<130/80mmHg,蛋白尿>1g/d患者的血壓目標值為<125/75mmHg,65歲以上老年人的收縮壓目標值為<150mmHg。上述目標是針對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一定要考慮患者的個體因素。

        例如,老年患者如果在降壓治療時舒張壓已<60mmHg,而收縮壓依然>160mmHg(并未達到《指南》要求的降壓目標),此時若再繼續降壓有可能帶來更大的心血管風險。

        再如,在對高血壓急癥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降壓時,不能短期內降壓達標,降壓幅度應控制在用藥前基礎血壓的20%,迅速降壓可能驟然降低腦灌注量,導致缺血性腦卒中、心肌梗死或加重梗死區域的缺血,從而引起再灌注損傷。針對這類患者,應先度過急性危險期,待病情穩定后再緩慢降壓,逐漸達標。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降壓治療預防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的作用,需要在區分患者的同時慎重選擇降壓藥、控制降壓速度和幅度。

        對那些沒有并發癥、合并癥及靶器官損害,危險因素相對較少的高血壓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的風險較低。但那些已出現嚴重并發癥,有糖尿病、腎病、卒中等靶器官損害的患者,其心血管危險顯著增加,尤其是老年患者,必須制定個體化的降壓速度和降壓幅度,同時更應注意選擇具有心血管保護效應的降壓藥物,這樣降壓治療才能獲得更大益處。

        《心腦血管病防治》:請您談一下根據高血壓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個體化治療應掌握的要點?

        唐新華:臨床醫師應根據高血壓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個體化治療:

        1.合并不同階段的冠心病

        降壓藥物的選擇應有所不同,須采用個體化的治療原則。例如ACEI被主要用于合并冠心病高風險、穩定型心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臟病、心衰患者。因為對EUROPA、HOPE、PEACE等大型研究進行的薈萃分析顯示,ACEI可顯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風險,所以ACEI應做為冠心病二級預防的首選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阻滯劑,來進行初始和持續治療,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僅作為ACEI不耐受時的替代藥物。β受體阻滯劑更多用于合并不穩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

        2.合并腦卒中

        在腦卒中一級預防中,各類降壓藥物治療均可顯著減少腦卒中的發生,但是不同類的降壓藥物對于腦卒中二級預防存在差異,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PATS、MOSES、PROGESS)證實了利尿劑類和ARB類降壓藥物及ACEI聯合利尿劑對腦卒中二級預防的有效作用。冠心病往往是卒中患者的隱匿性并存疾病,需引起關注,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ACEI的使用不僅可以減少卒中復發,還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無論是腦卒中急性期還是穩定期都不宜采用短效CCB來降壓治療,因為這會增加再出血和梗死的風險。

        3.合并糖代謝紊亂

        200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將ACEI、ARB作為首選的降壓藥,以對抗RAS系統的過度激活,緩解胰島素抵抗,延緩腎臟受損。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癥,對于同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選ACEI、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來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4.合并微量蛋白尿或腎功能不全

        在沒有禁忌癥時,應首選ACEI或ARB,以減少蛋白尿和延緩腎病進展。由于腎臟受損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極高,通常需考慮給予綜合干預,而AECI類藥物因其確切的心血管保護和非血壓依賴的腎保護機制應優先考慮。

        65歲以上老年高血壓患者通常首選CCB和噻嗪類利尿劑。既往的研究表明,6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需要2種以上降壓藥的聯合治療才能達到目標血壓,如果合并脂代謝或糖耐量異常,則應同時聯合調脂降糖治療。因此在聯合用藥時更應考慮患者并存的上述各種情況,采取降壓作用相加,副作用相抵的合理聯合方案,從而使患者除降壓外獲得更多的益處。

        《心腦血管病防治》:最后,請您談談在高血壓防治中怎樣做到標準化與個體化有機結合?

        篇3

        【關鍵詞】 鄉村醫;高血壓防治;對策

        current status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lated improving strategies

        li yong,li wan-rong,zhang zhi-chao,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aotian people’s hospital, guangyuan 628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our local district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consequently to explore the related improving strategies.methods a clos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pecialty, advanced study, method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target, principle for medical treatment, basic facilities and medicine supply, was introduced to all the rural doctors registered in the local health bureau. results of total 365 registered rural doctors, 316 doctors had received this questionnaire and 316 answered questionnaires were available. the mean age of the investigated doctors was (45±8)years old. of all the subjects, 75 percents just learned the clinical practice from a senior doctor, 72.78 percents had not yet been trained in the formal medical therapy unit, 56.96 percents owned a sphygmomanometer that used for more than 3 years, 83.86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the cuff, 68.03 percents didn’t know how to position the stethoscope, 85.13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ypertension, 92.09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principle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96.20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blood pressure target.conclusi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s still unsatisfied. thus, the uniform,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for hypertens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immediately.

        [key words] rural doctors;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strategies

        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8%,估計全國高血壓病人有1.6億多,而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為6.1%[1]。WwW.lw881.com隨著社會的變革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均有增加的趨勢。防控高血壓疾病已經不再是高血壓專科醫生的事了,而必須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病人相結合的防治策略,從控制危險因素水平、早診早治和病人的規范化治療三環節入手,構筑高血壓疾病全面防治的戰線。為了有效控制本地區高血壓疾病,降低卒中發生率,我們對鄉村醫生對高血壓的防治水平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所有對象均是在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注冊鄉村醫生,其中男309人,女7人;年齡最大70歲,最小34歲,平均(45±8)歲;師承學藝237人;具備中專學歷37人;專業結構顯示296人為純中醫,20人為純西醫;230人未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進修學習。

        1.2 研究方法 對在區衛生局注冊的所有鄉村醫生進行一次封閉式問卷調查,內容涉及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進修情況,測量血壓方法,高血壓診斷標準、高血壓降壓目標、用藥原則以及基本設備和藥物儲備。

        2 結果

        2.1 全區注冊村醫365人,參與調查問卷的有316人,交回調查問卷是316份。

        2.2 平均年齡(45±8)歲,237人是師承中醫學藝;230人未到過正規醫院包括鎮醫院學習進修, 298人有血壓計,但是從沒有校正過自己的血壓計是否測量準確,180人的血壓計已經使用了3年以上。測量血壓時有265人不知道袖帶放置的準確位置,215人不知聽診器放置的準確位置;有269人不能正確表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38人主張第一次測量血壓高患者需立即給藥,291人不能明確高血壓病人用藥原則,304人不能明確降壓治療的目標,75.80%以上的人知道高血壓病人的常見表現以及知道吸煙、肥胖、遺傳、不良生活方式對高血壓病人有影響。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一百多年前riva-rocci發明了袖帶血壓計后醫學界才對高血壓的生理和病理意義有了認識。據2002年調查資料顯示,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比1991年增加了31%,估計目前全國患病人數達到1.6億多。隨著1999年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出臺,我們對高血壓的防治進入了新的時代,但是因為農村人口眾多,大部分生活在山區貧窮地區,衛生健康意識差,高血壓疾病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處于特別低的水平。我們調查顯示鄉村醫生普遍年齡較大,學歷層次低,專業單一,進修學習機會少,診斷設備簡陋,對高血壓疾病防治的基本技能即正確測量血壓方法掌握差,對高血壓診斷標準的基本理論掌握差,對高血壓病規范治療的原則掌握差。我們對我院腦卒中病人回顧分析中發現114例病人中,有50例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病,初始卻沒有在當地村鎮得到較規范的治療。遼寧省農村醫生對《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知曉和掌握情況調查顯示兩縣院醫生對《指南》知曉率為45.8%,培訓率為31.7%。對高血壓防治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據及危險因素險評估分層原則等知識掌握<60%[2]。這證實了廣大農村衛生資源貧乏,基層防控一線太過于脆弱。所以農村高血壓防治顯得任重而道遠。農村衛生資源的貧乏,鄉村醫師作用的弱化是前階段醫療體制改革帶來的負面效應。城市醫院的高度發展和急劇膨脹,醫療資源也隨之在城市出現高度集中,鄉村醫院和鄉村醫師則逐漸走向不想管和無人管的地步。當地約214個行政村在近20年中沒有經費投入和行政參與,大部分鄉村醫師處于自生自滅的境地,加上外出務工的興起,鄉村醫師流失增加,更可怕的是個別地方獸醫開始給人治病,所以盡快改變鄉村醫生的生存現狀已經迫在眉睫。提高鄉村醫生的綜合能力不僅是農村發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控制高血壓疾病的需要。為了提高鄉村醫生的防治能力,筆者建議:(1)政府重視,開展農村高血壓防治工作需要縣、鄉鎮、村委等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多部門合作,共同參與,把提高村醫水平與防治三級網絡建設作為各級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標[3]。(2)建立衛生主管部門對鄉村醫生評價制度,提供必要的工作經費,創造支持性環境,滿足其設備設施的增置與更新。以兩年為一周期進行評估,對不能達到標準的村醫取消其資格,新聘優秀的人員,形成競爭機制。(3)輪訓制度,利用縣區醫院的技術和智力優勢對鄉村醫生進行輪訓,使其掌握血壓的正確測量方法,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基本藥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高血壓的降壓標準及主要并發癥的干預,提高對高血壓病防治的“三基”水平。(4)建卡報告制度,設計高血壓病人基本信息卡,對明確的高血壓病人實行建卡報告制度,區人民醫院相關人員將高血壓病人信息進行收集匯總分析,并指導治療。對及時建卡并上報的醫生給予適當的鼓勵政策。(5)基本用藥制度,衛生站必須儲備卡托普利、心痛定、雙氫克尿噻和阿司匹林四種基本藥物,初步用藥方案是:1級高血壓選一種降壓藥加用阿司匹林,2級高血壓選兩種藥加用阿司匹林,3級高血壓選3種藥物加用阿司匹林。(6)專科醫生隨訪制度, 對建卡醫生實行電話溝通隨訪,主要了解是用藥情況、病人反應以及建議相關輔助檢查,提高病人對服藥治療的依從性。(7)宣傳資料進家門制度,對在村站接受治療的人員宣傳高血壓防治基礎知識,內容主要涉及堅持服藥的重要性,調節飲食改變生活方式的必要性,提高農村人對高血壓的知曉率,從而為有效防控高血壓疾病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篇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已廣泛流行,成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病,且為腦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全身性的多臟器病變的重要病因之一。

        1 飲食營養對高血壓的重要性

        預防高血壓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關鍵,飲食營養則是防治高血壓心血管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簡單、經濟、有效、易于推廣的好辦法。因此應從嬰幼兒期與青少年期就開始注重科學飲食及合理的膳食結構,不食用高鈉、高鹽、高脂肪膳食,減少酒精的攝入,多吃富含鈣、鉀、纖維素類的食品。學齡初兒童就開始進行高血壓的健康教育,提高公眾對高血壓的認識,同時要調節生活方式,多進行有氧代謝運動,從而控制高血壓的發病率。

        2 高血壓的飲食營養原則

        高血壓的飲食營養主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高血壓本身,另一方面是腦卒中。重要的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2.1 與高血壓腦卒中有關的飲食因素

        2.1.1 總熱能 飲食提供的熱能主要來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入量與消耗量達到平衡就能維持正常的體重,體重過重的人,應控制飲食,胖人降體重后,血壓可降至正?;蚪咏?。

        2.1.2 脂肪 動物脂肪含飽和脂肪酸多,可升高血膽固醇,與血栓形成有關,易導至腦卒中。植物脂肪含不飽和脂肪酸高,可降血膽固醇,還可延長血小板凝集時間,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預防腦卒中。

        2.1.3 蛋白質 蛋白質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膳食中的蛋白質含硫氨基酸的成分越高,則高血壓與腦卒中的發病率越低。魚類蛋白質含有豐富的蛋氨酸和硫磺酸,都是含硫氨基酸,能影響血壓的調節機制,使尿鈉排出量增高,抑制鈉鹽對血壓的影響,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植物性大豆蛋白質對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降低膽固醇,雖對血壓無明顯的影響,但能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

        2.1.4 食鹽 凡是有輕度高血壓的病人和有高血壓家族史者,均應控制食鹽的攝入量,一般主張控制在5克以下,即食物含有輕度咸味,用鹽量約為正常飲食中食鹽量的三分之一。對有耳鳴、眩暈、心衰、浮腫、急進性高血壓的病人,食鹽量均應嚴格控制。

        2.1.5 鉀 鉀對心肌細胞有保護作用,富含鉀的食物可以緩和一部分鈉太多的影響,鉀攝入量高,可使鈉的排出量增加,而使血壓下降。

        3 高血壓的飲食營養治療措施

        3.1 控制熱能 降低體重 體重超標準者,盡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糕點、甜飲料、油炸或油酥點心及含脂肪量高的食品,多吃含碳水化合物較少的蔬菜水果,增加飽腹感。

        3.2 限制總脂肪量 避免牛油、羊油、豬油和肥肉,不吃含膽固醇過高的魚子、腦等。另外多吃豬心可降低膽固醇。

        3.3 蛋白質 蛋白質在治療高血壓和腦卒中起重要作用,故每日膳食組成中應有一定數量的動物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一定要多吃魚類蛋白質。

        3.4 限制食鹽攝入量 食鹽攝入量每日在5克以下,其血壓可明顯降低。

        3.5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的很好來源。深色葉菜含大量維生素A、B、C、鈣、鎂,而根莖類蔬菜如土豆、慈菇、菜花、白薯等則含鉀豐富,水果是維生素C和鉀的很好來源。另外,蔬菜水果供熱能低,粗纖維多,具有飽腹感,尤其是黃瓜、西紅柿還可以生吃,適合于降體重的膳食。因此,在日膳食中葉菜和根莖菜要適當搭配,多吃蔬菜水果。

        3.6 海產食品 海產食品含碘量高,能降血壓,破壞鈣鹽在血管壁中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藻類對通便和飽腹有很好的作用,它們幾乎不含脂肪,和蔬菜有同樣的利用價值。

        3.7 飲食制度 飲食應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一日四餐最佳,晚餐飲食要清淡易于消化,病人情緒要輕松、愉快,夜間要休息好。總而言之,飲食營養是防治高血壓、心血管病的關鍵,并且應從嬰幼兒期開始,注重科學的飲食及合理的膳食結構,學齡初兒童開始進行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特別是對高血壓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高血壓病人的飲食應是低鹽、低熱能、低脂肪、低膽固醇,有豐富纖維素的紅、黃、綠、白、黑蔬菜,烹調時粗細糧搭配;不甜、不咸,一日四餐,七八分飽,戒煙限酒;控制情緒波動,切忌暴怒激動;加強體育鍛煉,從而降低血壓、血脂、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以達到保護血管,保持血壓穩定,降低高血壓的患病率及降低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使高血壓得到有效控制。

        篇5

        【關鍵詞】 高血壓病 銀杏葉膠囊 效果對比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心腦血管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在我國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1]。 有效的治療具有極高的臨床及社會價值。筆者自2009年以來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銀杏葉膠囊治療高血壓病患者50例,取得較好效果?,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觀察病例均為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初診為高血壓病者,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有關標準,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50~75歲,平均(57.10±5.20)歲。對照組50例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8~78歲,平均(55.40±4.90)歲。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2005年中國高血壓指南標準,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調查時兩周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即可診斷為高血壓。排除病例標準:白大衣高血壓、嚴重內臟功能障礙、造血系統疾病、精神病及繼發性高血壓。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依那普利10mg,2/d,或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30mg,1次/d。治療組在上述用藥基礎上加用銀杏葉膠囊口服,每次一粒,3次/d。兩組均設2周為1療程,共2個療程。

        1.4 療效判定

        療效判定按衛生部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定。①顯效:舒張壓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降低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張壓下降≤10m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下降10~20mmHg而未達到正常范圍;如為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下降≥30mmHg。③無效:未達到以上兩項指標。

        2結果

        兩組高血壓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結果示治療組顯效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

        兩組高血壓病療效比較

        組別 總病例數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數(%)

        治療組 50 20 23 7 43(86.00)

        對照組 50 15 19 16 34(68.00)

        3討論

        銀杏葉,是銀杏科植物銀杏的葉,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斂肺平喘、化濕止瀉的功效[3] 。據《食療本草》記載,銀杏葉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虛咳喘等病癥?,F代科學研究證明:銀杏葉含有200多種藥用成分,其中黃酮類活性物質46種,微量元素25種,氨基酸8種。其中以黃酮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護毛細血管通透性、擴張冠狀動脈、恢復動脈血管彈性、降低血清膽固醇、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腦血管循環、解除平滑肌痙攣、松弛支氣管和抑菌、營養腦細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對于高血脂的調節、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患者輔防治等有良好的功效,是目前世界公認的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理想藥物成份。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目的是使降壓效果增強,西藥使用劑量減少,使不良反應減少到最小程度,同時還能迅速改善癥狀,平穩降壓至目標值,協同逆轉靶器官損害及治療相關疾病。通過本觀察表明,西藥加銀杏葉膠囊治療高血壓病,治療效果明顯好于純西藥治療。中西醫聯合用藥,取長補短,可取得比純西藥治療更好的療效,值得臨床試用。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色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草草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