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課堂教學經驗分享范文

        課堂教學經驗分享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1-28 16:12:2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課堂教學經驗分享,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課堂教學經驗分享

        篇1

        關鍵詞:美術課堂;分層次教學;興趣;創造力;色感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12-0206-01

        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發展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下面是本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的一些經驗:

        一、按照學生不同年齡特點,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小學藝術教育中必須重視的要素,在整個小學教學階段,這時學生的興趣還不夠穩定,認識興趣應以一定的情境為特征,只有掌握學生年齡特點,才能了解小學生在感知、意識、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懸殊,所表現的興趣上不一樣。低年級學生有學前期進入學齡初期由于從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從歡樂的幼兒園生活進入正規的學校生活,與前迥異的作息制度,有組織紀律的行為規范。高年級已經有了一定的自覺性。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各個年級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能力,應該根據年齡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觀察力

        培養小學生的繪畫興趣也應該跟隨社會的發展的步伐。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豐裕,人們也在不斷的運用現代電化教學手段的特有優勢,利用電腦教學將教師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情感深深地傾注于美術作品之中,啟發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身臨其境,這樣才能進一步讓小學生產生愛畫、喜歡畫的動力,并為學繪畫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美術繪畫課中,那些有趣生動的形象是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們形象思維發展的主要意象。學生作畫只憑頭腦中記憶的表象作畫,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對象后,有個大概的記憶,就開始作畫。針對學生喜歡觀賞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別注意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如:形狀、顏色、結構、姿態等,并注重在觀察中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色彩方面則多憑主觀映像。因此,指導兒童觀察和向兒童指出觀察任務時,首先讓其觀察形狀,當紙面上畫出形狀再考慮著色。觀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鍛煉,經常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其觀察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三、勤學多練、豐富學生的創造想象力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靈手巧,這說明技能與感知、觀察、記憶、思維等關系密切。要想低年級學生積極開展美術活動需調動他們學習、練習的主觀能動性,其積極性在于興趣的驅使,興趣的濃厚必然勤練,表現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帶動興趣遞增,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創造更新,在教學中鼓勵和引導學生想象,運用形象化的聲情畫意,設置情境等手段,激發學生打開廣闊的想象思維空間。在創作課上強調每個學生都要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在構思過程中,最為忌諱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課堂教學上大膽放手,讓學生敢于超越自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圖畫資料等進行組合畫面或添畫環境、情節的再造現象。

        四、讓學生在玩中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色感

        對于學生色感的培養,我認為在小學生眼里,做游戲永遠是快樂而有趣的,在熱烈歡快的游戲中,學生親身體驗到主題活動,并有意無意地觀察到主題畫面,頭腦中印下生動的人物動態形象。當學生的活動感受、形象感受、記憶感受最鮮明時,只需稍加選擇,就可確定自己的畫面。游戲導入,巧設情境。上兒童畫《吹泡泡》一課,開課時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七彩泡泡王”,向空中吹出許多泡泡。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也拿出自備的吹泡泡用具,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做“吹泡泡”游戲。在游戲中學生既看到了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泡泡,又觀察到了吹、扇、跳等人物動態。游戲結束后,教師立即引導學生回憶剛才的游戲,并趁熱打鐵提出作業要求,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兒童畫創作。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一個信息化的網絡時代已經到來。網上的世界真精彩。作為美術教師,我們要不失時機地進行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新課程最主要的突破點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強調“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給予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這些理念,要求我們美術教師要創造性地進行教學,積極而努力地開發相關的美術課程資源。

        五、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篇2

        關鍵詞 分享式教學 經管類課程 高效課堂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59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haring Teach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lass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CHENG Hanhua

        (HuBei Water Resource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he primary concern is how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inefficient classroom with low degre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acing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sharing teaching which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main position and arouses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Based on th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sharing tea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re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course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shared teaching.

        Keywords sharing teach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 efficient class; application

        1 問題的提出

        1.1 高職教師的教學現狀

        雖然有關推動高職傳統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實施多年,但是環顧周圍,在我們的高職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課堂教學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教師是知識的灌輸者,而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灌輸的知識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未被學生消化掌握。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也已經習慣了根據自己的想法、思路去教學。一些思維價值較高的問題,往往也是一講而過,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一手包辦”;一些本可以鼓勵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權威而被扼殺。因此,只有盡快轉變教學理念,才能適應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的需要。

        1.2 高職學生的學習現狀

        高職學生相對于本科生來說,理論基礎較弱,但是思維活躍,善于接受新事物,動手能力強。他們學習情緒化較強,對感興趣的內容,其學習積極性較高,而對于枯燥乏味的內容則學習效率較低。比如,現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發展,海量的最新資訊均可以在智能手機上隨時獲取,課堂上,學生倦于教師生硬的教學方法,使得高職學生分散注意力,課堂上玩手機現象非常普遍。對于玩手機這樣的現象,不能單純地靠“堵”的方式來解決,要善于用“疏”的方法來解決。

        因此,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矛盾,勢必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久而久之,也會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那么,該怎么樣來緩解教與學的矛盾呢?筆者作為一名經管類專業教師,在致力于改善n堂教學效果,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的過程中,發現分享式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模式。

        2 何為分享式教學

        所謂“分享”,從字面上解釋是和別人分著享受,它指的是人們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和經驗,實現共同成長p享受認同與尊重的愉悅過程。

        人們為什么樂于分享?我們認為人主要有四大天性: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人們對未知世界是好奇的,一旦產生了好奇心,總希望能夠一探究竟。那么,這種探究到什么程度為止呢?感到世界在一個統一的秩序中,自己能夠解釋并與他人分享,內心也得到了慰藉,這體現了人們的求真、求善、求美。

        而所謂“分享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經過感知、質疑、探究、創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進行分享的一種教學方式。旨在促進學生思考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經過交流分享和思維碰撞,擦出火花,萌生靈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價值和成就感,培養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

        每個人都是樂于分享的,高職學生也不例外,雖然他們在傳統的課堂上表現比較被動甚至消極,但是只要教師做好了充分的教學設計,生動進行教學展示與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會有令人驚喜的精彩表現。

        3 經管類課程與分享式教學的有機結合

        經管類課程屬于社會科學,無論是其理論基礎方面,還是社會實踐方面,都不同于自然科學的理工類課程。經管類課程知識,是對千千萬萬具體的實際經濟管理現象及活動的共同規律的總結、歸納、概括、提煉、抽象和一般化,而往往這些經濟管理活動就來自學生的生活,這就決定了其始終是和個人、企業、政府等各種市場與非市場主體的活動緊密聯系的。

        正因為經管類課程理論知識大多來自對周圍經濟管理現象的總結,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理論知識都是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或現象;所以經管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更多的是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辨,舉一反三,遷移升華。

        基于以上的特點,經管類課程適合開展分享式教學。教師成為課堂上的引路人,課堂上花小部分時間指出理論的一個“點”;學生則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大部分時間用來分享,用他們各自不同的見解帶動基于理論的延伸拓展并形成一個“面”。

        4 分享式教學在經管類課程教學中的實施步驟

        4.1 教師講解階段

        正如高職教育中強調“理論夠用,重在實踐”的教學特點,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將課程第一階段的理論講解進行必要的刪減和提煉,將更多的有關理論的作用、原則、特點等放在授課第三階段進行總結歸納。進入課堂講授,教師則簡要將該知識點拋出,結合身邊案例加以適當講解,接著從不同角度提出有關此知識點應用的各種疑問,并布置學生執行有趣的、操作性強的分享任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為順利進入下一階段做鋪墊。

        4.2 學生分享階段

        接下來,學生進入分享階段。在分享形式上,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特點,以團隊或者個人形式開展分享。

        個人分享:如果是簡單并且隨處可見的經濟現象類分享,則可以以個人“頭腦風暴”的形式展開,鼓勵每個同學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比如:在上《渠道管理》這門課時,有關于“大眾渠道與特殊渠道”的知識點,簡要介紹該知識點后,筆者會要求每位同學結合身邊的經濟現象,從不同角度拋出三個問題:“觀察身邊,走商品大眾渠道和特殊渠道銷售商品分別有哪些?大眾渠道為主的商品有沒有開發特殊渠道的案例?特殊渠道的商品可以開發大眾渠道嗎?”其中有學生分享:“血壓計原來走醫院的特殊渠道,現在開始走大眾渠道,任何人都可以購買了。”這樣的分享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容易找到鮮活的案例,學生既深入理解了知識點的內涵,又能在分享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團隊分享:如果是需要進行深入討論和挖掘的方法、實踐的分享,則可以以團隊探究的方式進行。一般團隊分享,筆者都會選取一些可模仿性強,具體可行的任務要求學生來分享。比如,在“電子商務”課程中,有關于電子商務網站邏輯結構設計的知識點,筆者會在講網站的邏輯結構時展示一些大家熟悉的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阿里巴巴等),讓大家找到網站結構的共性與個性,進而安排團隊分享任務為:為自己團隊網站設計出有特色的名稱、LOGO和邏輯結構圖。并且每個小組發一張白紙及彩色畫筆,要求學生將最后設計的網站結構呈現在紙上,然后上臺展示分享。學生完全可以結合自身經驗,利用手機等工具查詢相關網站,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設計出具備團隊特色的網站,順利完成任務并愉快地與其他團隊分享。分享過程中,各團隊之間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啟發。

        4.3 師生總結階段

        在總結階段,教師要繼續扮演好課堂的引路人角色,學生依然是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師生共同對分享過程中的正確或錯誤表述進行思辨、總結,實現理論的升華。比如,對于學生分享中的錯誤表述,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再次帶動全班同學一起分析思考,錯在哪里?為什么錯?讓學生找到錯誤的根源。而對學生分享的閃亮點、創新點則要及時予以鼓勵支持,再次將創新之處予以強調,帶動其他同學學習。能夠實現圍繞學生的分享,最終回到教學內容上,進行實現知識點的鞏固和強化,甚至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一節課下來,學生收獲頗豐。

        5 分享式教學對經管類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5.1 分享中學生的高度參與,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分享式教學模式影響下,一個教學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僅有少部分時間是教師的引導,更多的是學生主動參與談論,實戰演練,分享觀點和成果。這樣,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得到較大提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索,課堂效率自然得以提高。

        5.2 分享中學生的思想碰撞,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分享環節,通過對某一現象、某一成果的分享,每個學生之間的思想也在相互碰撞。總結環節,分享中的正確或錯誤內容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展開思辨和討論,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再認為老師教什么就是什么,學生開始學會質疑,學會思辨,學會獨立思考,產生獨立的見解。筆者認為這才是高職教育的精髓,即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非被詠郵蓯楸局識。

        5.3 手機也將成為促進課堂分享的學習工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也得以普及。因為分享任務的需要,需要收集各種案例及觀點,學生們就會利用智能手機有目的地檢索相關信息。原先學生上課玩手機現象也可以變“堵”為“導”,讓學生不再視手機為娛樂工具,而是將其作為檢索資訊、促進課堂分享的學習工具。

        參考文獻

        篇3

        一是通過開展趣味活動,激發學生興趣。高效的生物課堂,首先要激發興趣,引發學生的參與動機。例如,可以開展生物課程興趣小組活動,來增強學習興趣。興趣小組的研究課題可以包括顯微鏡的結構、性能、使用方法,栽培蘑菇、草莓,飼養金魚、蝌蚪、牛蛙,制作動物標本、給校園的花草樹木掛牌標明科屬種及生活習性等。

        二是運用多媒體、視頻等,激發興趣,打造高效課堂。教師運用視頻輔助教學,既可以直觀地展示所教內容,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觀察桃花的結構時,教師可利用動畫展示,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縱向切開子房,觀察子房內的胚珠數目,學生對此一目了然,通過讓學生對照、比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是運用實驗教學,激發興趣,創建高效課堂。實驗教學是中學生物教學的基本方法,實驗教學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實驗上,學生們都在自己家的植物上遮擋葉片做這個實驗,后來有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不同不透光紙片在葉片上所留下的不同形狀,導致大家激烈討論,因而對學生而言,試驗的魅力的確是現象本身,但是實驗帶來的卻是實踐性的授課效果。

        2促進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實施的保障

        一是鼓勵生物教師重視自我教學經驗。鼓勵教師重視自我教學經驗的累積,因為這些經驗除了可幫助教師更熟悉教學現場的運作之外,也可作為自我教學反思的基礎。尤其是將教師的“默會知識”具體化,鼓勵教師制作教學檔案、進行教師高效課堂行動研究、教學日志記載等。教師可以就自己的教學省思和教學的綜合表現,以及和學生學校之間的教育情境,進行有系統有組織的數據收集以及整理,并且利用學校的社群團體,分享達到知識的分享以及創新。

        二是鼓勵生物教師建立社群學習團體,提供教學經驗分享,以利于提升自省意識。提升教師的自我反省意識是改善教學中重要一環,如果教師沒有自我反省、反思的知覺,則不會尋求在教學的教師專業發展。因此,可以鼓勵教師在學校建立同事之間的社群團體,借助社群的學習,發展教師的專業關系。借助同事間的經驗分享,將資深教師的教學經驗分享給新進資淺的新教師,或者激發彼此不同的教學經驗思考。另外,彼此學習也可以獲得行政資源的支持、最新的教學和教育信息溝通的管道等,幫助教師反省改善教學。學校的資深教師,可以提供許多經驗以及解答給新教師在教室中所面臨到的教學問題,鼓勵教師之間的專業對話,教師之間應該有專業的對話群,可以分享以及鼓勵新手教師或者其它階段的教師,以期能提升新手教師以及專家教師之間的合作及交流。教師只有具備有自我反省的意識,才有反省改善自己的教學的行為發生,進而尋求解決突破的方法,改善自己的教學或者理念,提升自我的教學成長。教師的工作并非將教材在課堂上重述,還要能尋求自己在教學工作不斷進步,這樣才能促使教學有所改進,保持工作的熱誠,尋求工作的成就感,也就不會因為外界的改變(例如教育政策等)而影響、甚至怠惰自己教學的職責。

        篇4

        6月4日上午,我鎮語文教師在中心小學舉行學習交流活動,參加淮安學習的五名骨干教師以還原專家的課堂教學、聽課研討、教學報告等形式請進了先進教育經驗。季友志老師執教了《數星星的孩子》,全鎮一二三年級語文教師進行了聽評。王超老師執教了《桂林山水》,全鎮四五六年級語文教師聽評。五位教師根據學習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舉辦了精彩的講座,全體語文教師收獲多多。

        6月4日下午,全鎮數學教師在中心小學進行學習交流活動。首先聽評研討了王文龍執教的《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和周德花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兩位教師很好的把教育專家的先進教育理念請回來,和全體教師一起分享。高報、臧守金、周德花和王文龍四位教師的講座,思想前沿,理念先進,讓廣大教師享受了精神大餐。

        王老師執教的《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模仿華應龍老師的課堂教學,能把華老師的課堂理念體現的淋漓盡致,是一節較為成功的課。在課堂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期待學生問題的生成。讓學生在玩中慢慢的進入思考數學的境界,學生邊操作邊思考,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理解。王老師用了三年級的學生學習四年級的內容,有些學生學習效果不好,教師的課堂語言有些不流暢。但不管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讓我們收獲很多。

        周老師作為年輕的教師,能在工作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成長起來,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執教了《用字母表示數》結合了專家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學經驗,讓大家很好的分享她的教學藝術。

        篇5

        【關鍵詞】高效教學;課堂教學;政治課堂;誤區;措施

        高中政治學科一直以來并不受學生的重視,相當一部分學生利用政治課堂的時間睡覺或寫其它學科作業,有點甚至玩手機游戲。這些現象都是我們政治教師在課堂中屢見不鮮的。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培養和重塑學生對政治的正確價值觀。下面我將針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誤區總結和解決措施方案。

        一、課堂教學存在的誤區及兩方面的因素

        我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舉幾點課堂教學存在的誤區及“危害”,以便能夠在我們廣大教師群體中能夠起到警醒的作用。這些誤區的產生有人的因素和課堂教學因素。

        (一)人的因素

        1.過分強調課堂內學習

        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強調要在教室內進行全方面的學習,這很容易造成學生的精力乏味和精神匱乏。

        2.針對影響政治課堂的學生,濫用口頭說教

        一些教師針對影響課堂紀律導致教學進度推遲的學生,用口頭說教的單一形式,這樣只會造成該學生的“厚臉皮”性格。

        3.對部分學生“不管不顧”

        這里指的部分學生包含:不學習、成績差、調皮等方面的學生。他們的存在不僅是影響政治學科,對其他學科也是如此,如若在政治課堂也對他們“不管不顧”,這不僅違背教學理念,也對不起孩子父母當初的意愿和放心。

        (二)課堂教學因素

        1.課堂教學內沒有及時培養正確學習觀念

        每一個學科都需要及時的培養學生的正確學習觀念,在這種沒有及時培養學生正確學習觀念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學生對該學科的認知淡薄。

        2.政治學科課后無作業是直接導致學生不重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中政治學科一課時上完后,一般沒有布置家庭作業,就算有也是輕描淡寫的閱讀或查找資料等,這種情況只會加重學生對政治學科無所謂的觀念。

        3.政治學科教學內容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

        我多次和學生進行過深度的交流溝通,大部分學生認為政治學科的教材內容不能夠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比起理科的各種實驗還要索然無味。遇到這些課堂教學誤區,我們很多教師的普遍做法就是進行口頭的說教。其實,這種簡單而收效甚微的方法是不可長期采取的,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該如何走出這些誤區。

        二、誤區的解決方案措施

        有問題就應該及時找出方法和設計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課堂教學存在教學誤區也該如此,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或得過且過,而應該對癥下藥,找出引發這種誤區形成的原因,接下來針對上述誤區談談具體的解決方案。

        (一)人的因素

        1.過分強調課堂內學習

        課堂是師生共同探討知識和傳授經驗學習的主要渠道之一,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就應該逐漸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的良好習慣。課堂學習固然重要,但面對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僅依靠書本的內容是不能夠滿足各種考試的挑戰,所以我還會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補充課內知識的不足,并教會他們利用多媒體教室來分享自己的成果。

        2.針對影響政治課堂的學生濫用口頭說教

        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我發現喜歡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他們內心是空虛的,他們想通過擾亂課堂秩序,引起他人的關注。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心理是因為在家庭中無法感受或感受不多父母的關愛,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管理中,面對該類學生不應該畫地為牢摒棄他們,而應充分給予尊重和關懷。從長遠角度考慮,對這些孩子應該從心理去輔導。

        3.對部分學生“不管不顧”

        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常遇見因學生的調皮而影響正常上課秩序的情況,這種情況很讓人頭疼。面對這種情況我自己之前是對該類學生實施冷教育,就是不管不顧無論該學生做什么我都視若無睹。但當我有幸參加有效課堂教學等相關教學談論的會議之后,我發現自己的這種做法并不可取,甚至受到內心的譴責。綜上述所述,給予每一位學生充分的愛和關懷,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在課堂提問的時候不妨多讓他們回答問題,無論正確與否,先給予肯定和鼓勵來增加他們自信心。

        (二)課堂教學因素

        1.課堂教學內沒有及時培養正確學習觀念

        從日常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學生沒有樹立和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導致對各學科的認知意識十分淡薄,在日常學習中常顯疲態,注意力無法集中。我認為在教學初期就應該和學生從心溝通,聆聽學生的內心想法,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是能夠發現很多有用的部分的,例如:學生喜歡教師用詼諧幽默的上課方式,喜歡教師把枯燥乏味課的內容變得趣味,變得通俗易懂等,這些都是需要在日常中點滴積累起來的。

        2.政治學科的課后無作業是直接導致學生不重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中政治學科課后作業普遍沒有或者很少,這一點并不是我們對學生的關懷照顧,也不是我們響應國家政策幫學生減負,其實這只會增加學生對政治學科的陌生和不重視。我認為政治學科與國家時政和社會息息相關,從生活中不難找出政治知識。這里就需要我們在學生面前做要求和指導,所以課后還是應該或多或少布置相應的課時作業。

        3.政治學科教學內容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

        高中學生的社會意識和政治意識并不深刻和強烈,這是由家庭因素及社會因素造成的。教師在課堂教學講解政治內容的同時應該把前一天的最新新聞報道,都在課堂中分享給學生,并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共同探討該觀點給社會所帶來的影響等。我們應該摒棄他們的缺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在日常的教學中就要一點一點的培養學生。以上是我多年教書經驗所發現,并總結的課堂教學誤區和解決措施方案,希望能夠在今后的教學中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新課標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學時代,2012(20):68-69

        [2]李悅.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研究[J].南北橋,2015(2):13-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变态拳头交视频一区二区|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a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视频一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