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范文

        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1 17:27:3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

        篇1

        關鍵詞:電磁輻射;預防與保健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n the human body life situation and how to prevent or reduce to a minimum the harm to the human body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evention and care

        中圖分類號O572.24+2

        節假日期間,總有一些宅男宅女宅在家里不愿外出活動,他們或長時間看電視,或干脆全天泡在網上,這無形中增加和延長了與各種電器接觸的機會和時間,就很容易受到電磁輻射的傷害。因為家庭中的電器如電視機、電腦、微波爐、移動電話、電吹風等都會釋放電磁波,如果人體長時間接受高頻電磁輻射,會對眼睛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電磁輻射的危害

        對眼睛的危害。眼睛屬于人體對電磁輻射的敏感器官,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會對視覺系統造成影響,表現為視力下降,引起白內障等。

        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律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下,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對生殖系統的危害。主要表現為男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

        誘發癌癥并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

        對老人、兒童、孕婦危害較大。高劑量的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生物電流和生物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場發生異常。

        有5種人特別要注意電磁輻射污染:生活和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員;經常使用電腦、電視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工作人員;佩戴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生活在以上環境里的孕婦、兒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

        2.預防與保健

        2.1如果生活環境中電磁輻射污染比較高,公眾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之中。特別是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電腦、冰箱等更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里。

        2.2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同時盡量避免多種辦公和家用電器同時啟用。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2.3注意人體與辦公和家用電器距離,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離電器越遠,受電磁波侵害越小。如彩電與人的距離應在4至5米,與日光燈管距離應在2至3米,微波爐在開啟之后要離開至少1米遠,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

        篇2

        關鍵詞:電磁輻射;家用電器;健康

        繼水源污染、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之后,電磁輻射已成為當今社會第四大環境污染源。人長時間處于較強的電磁輻射之中,就會出現如心率不起、血壓改變和失眠、健忘等生理反應,甚至使人的身體器官發生癌變。因此,很多人甚至到了談“電”色變的程度,家里的什么電器都不敢碰,生怕沾染了電磁輻射。

        那么,什么是電磁輻射呢?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又有哪些影響呢?電磁輻射又稱電子煙霧,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換句話說,所有的電子電路都會產生電磁輻射。

        當然,人體對電磁輻射是有一定的抵抗力的。一般認為電磁輻射在10V/m或0.4μT以下時,對人體健康不構成危害。那么,我們常用的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是否會超過這個值呢?

        1、手機

        現代生活中人幾乎處處離不開手機,所有首先來談談手機的電磁輻射。經過檢測,手機在不同狀態下輻射值是不一樣的。開機7.65V/m,關機4.25V/m,待機0.62V/m,接收短信5.96V/m,發送短信5.43V/m 上網2.65V/m,接通前9.26V/m,接通瞬間26.84V/m,通話期間 1.48V/m。由此可見,在撥打手機的接通瞬間,手機的電磁輻射是最強的,而當接通以后,其輻射值會逐漸降低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因此,在撥打電話時,最好是先現撥號碼,然后把手機拿在手里,等電話接通了在把它移到頭部附近。另外,如果能夠使用耳機接打電話,也可以增加手機和頭部的距離,從而減少手機輻射對人健康的影響。

        2、電腦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作為一種高科技的辦公設備,已經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家中不可或缺的家用電器。很多人喜歡上網、打游戲、聊天、看電視、斗地主等等,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經過測量,電腦的各個部分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但并不相同。映像管顯示器(CRT)1.00μT,液晶顯示器(LCD)0.11μT,電腦主機正面0.17μT,電腦主機后面0.46μT。低音炮音響0.63μT,普通鼠標0.1μT,普通鍵盤0.11μT,無線鼠標0.53μT,無線鍵盤0.96μT,無線路由器 0.15μT。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映像管顯示器(CRT)的輻射是最高的如果你家中還用的是老式映像管顯示器的話,還是盡快換成液晶的吧。如果必須要用映像管顯示器(CRT),一定保持顯示器和人的距離在30厘米以上。電腦主機的機箱要密封嚴,它的機箱外殼有很好的防輻射功能。過去有些人為了讓電腦散熱更好,而將機箱外殼拆開,讓主機的內部零件著工作,這樣會成倍增加輻射。由于機箱后面的輻射很高,人沒事不要長時間站在那。低音炮音響的輻射也比較大,最好不要擺放在電腦桌上,放在桌子下面可以減少對人的影響。至于最后的無線鍵盤和鼠標,檢測的是它們正上方的輻射,而無線鍵盤和鼠標的下面密封還是比較嚴的,泄露出來的電磁輻射也很少,一般不會危害健康。

        3、電視機

        現在家里的電視機基本上也都換成液晶的了,其電磁輻射類似于電腦屏幕。不過人們看電視時的距離一般要比看電腦屏幕遠得多,所收到的電磁輻射也要小得多。所以,即便長時間看電視,也不會積累太多的電磁輻射。不過長時間看電視還是對視力有損害的。

        4、電磁爐

        以前大家做飯用煤,后來慢慢換成了液化氣或管道煤氣。如今,隨著電力資源的使用越發廣泛,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適用電磁爐烹飪美食,尤其是和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用電磁爐吃火鍋是再爽不過了。可是有人說電磁爐的電磁輻射很強,會對周圍一圈人都有輻射。事實是如此嗎?

        通過測量,電磁爐附近的電磁輻射為19.74μt,看上去很高。但是,把檢測儀移動到距離電磁爐20cm處,其數值就下降為5.49μt。再把檢測儀移動到距離電磁爐40cm處,其輻射值僅為0.32μt。

        如果是在灶臺上烹飪食品,人一般不會離電磁爐很近。即便是吃火鍋,由于習慣上在火鍋周圍還要擺放菜品和餐具,其距離也要在40cm以上。所以,電磁爐的電磁輻射并不會對人體健康不利。

        現在市面上還有一種電陶爐的東西,經常打著“無輻射”的幌子跟電磁爐競爭。其實電陶爐輻射雖然低,但絕對不是無輻射。而且由于加熱原理的不同,導致電陶爐工作時自身產生大量熱量,在是燒水,炒菜或者吃火鍋,電陶爐的效率要比電磁爐差好多。不過電陶爐也有不挑材料和可以無煙燒烤等優點,可以說各有千秋,消費者可以按需要取舍。

        5、微波爐

        隨著生活的節奏的越來越快,微波爐開始走進了千家萬戶。它的名字里就帶著“波”,使許多人覺的它肯定會產生很多電磁波,電磁輻射也一定很強。

        經測量,電磁爐的正面電磁輻射為3.93μT,距離電磁爐正面30cm處2.43μT,距離60cm處0.27μT。而距離電磁爐正面70cm以上則完全檢測不到電磁輻射。

        電磁爐的電磁輻射泄漏容易發生在門縫處,如果你擔心受到電磁輻射,在開啟電磁爐后就迅速與電磁爐保持一定距離,就不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

        除此以外,電冰箱、音響、電暖器、電水壺、吸塵器等也會產生電磁輻射,但也都遠遠低于限定值。現在我們已經列舉了這么多家用電器,發現它們的電磁輻射都不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很小,那是不是說家用電器不會產生強的電磁輻射呢?當然不是,而且這些產生強電磁輻射的恰恰是那些不起眼小家電。

        6、電吹風

        不要小看電吹風,一個1000W的電吹風,工作時的電磁輻射居然高達3.5μT,是電腦屏幕的3倍多。而且由于電吹風工作時是正對著頭的,它的輻射強度可想而知。

        好在人點電腦前能坐一個小時,但絕不會用電吹風吹一個小時。頂多3-5分鐘把頭發吹干就停下來了,使得電吹風對人的影響還不至于太大。真正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是下面的設備

        7、電熱毯

        電熱毯工作時的電磁輻射大約是400毫高斯,也就是4μT,比電吹風還要多。更可怕的是,當人躺在電熱毯上時,兩者之間的距離為0。像前面提到的幾種電器,都可以通過增大距離來減少電磁輻射,但這方法對電熱毯完全無效。更嚴重的是,有些人喜歡冬天開著電熱毯睡覺,使得身體接受電磁輻射的時間也無限延長,很容易誘發各種身體身體疾病。輕者頭痛、頭暈、上火、發燒,重者呼吸困難,甲狀腺機能抑制,皮膚腎上腺功能障礙,甚至有產生白血病的可能。

        所以,在使用電熱毯時,一定要在睡覺前將其關閉,以免發生人長時間處于電磁輻射的情況。另外,即使人不在床上,也不要長時間開著電熱毯,容易誘發火災等事故。

        綜上所述,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確實是存在的,但并沒有那么嚴重。只要我們合理的使用家用電器,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家用電器就不會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而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溫馨和舒適。

        參考文獻

        [1] 張月芳等,電磁輻射污染及其防護技術,2010

        篇3

        【關鍵詞】電磁輻射;潛血;RBC;腎小球濾過膜;損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磁輻射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因此電磁污染也越來越多地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大有超越污水、廢氣、噪音之勢,而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四大污染(電磁輻射、污水、廢氣、噪音)之首。電磁輻射無色、無味、無聲,它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不知不覺的,因此危害更大。電磁輻射可以影響人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并可造成損傷早有報告,電磁輻射對腎小球濾過膜造成損傷并影響其功能還未見報告。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我院康復中心長期(工作3年以上,2~4 h/d )從事理療儀操作及長期暴露在此環境下的其他工作人員24名(男性4名女性20名)作為輻射組;隨機選取來我院健康體檢的地方工作人員50名(男性10名女性40名)作為對照組。以上兩組人員年齡均在30~50歲,均已排除由各種疾病及生理狀態下引起血尿的各種情況。

        1.2方法采用H-100尿分析儀及配套試劑質控物(由長春迪瑞公司提供),OLYPUS雙筒顯微鏡, PHILIPS-CM 120電鏡,對尿液行尿11項檢查,尿潛血陽性者分別取混勻尿放入10 ml刻度離心管內,1 500轉/min,離心5 min,取0.5 ml沉渣涂片鏡檢;腎穿活檢,取穿刺物固定、包埋、半薄切片定位后,超薄切片機切片,電鏡下觀察。

        2結果

        輻射組:24例中尿潛血試驗陽性7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6例,尿潛血+-~++ ,RBC:4~8/HPF,陽性率29%,其余項目皆為陰性。病理切片電鏡下腎小球濾過膜細胞有超微結構上的改變:細胞膜增生,細胞衰老,濾過膜孔徑變大;對照組:50例中尿潛血試驗陽性2例,均為女性,尿潛血+-~++ ,RBC:3~6/HPF,陽性率4%,其余項目皆為陰性。病理切片電鏡下腎小球基膜新月樣增生,有免疫復合物沉著,臨床診斷為隱匿性腎炎。采用配對χ2檢驗,P

        3討論

        引起尿潛血試驗陽性即血尿的因素有許多,腎源性血尿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紅斑狼瘡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及高血壓、糖尿病引起的腎損傷;非腎源性血尿見于暫時性鏡下血尿,正常人在劇烈運動、急行軍、冷水浴、久站、重體力勞動后可引起血尿,女性月經血污染尿液也可形成血尿,泌尿系統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統各部位的炎癥、腫瘤、結核、結石、創傷、腎移植排斥反應、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和其他各種引起出血的疾病均可引起血尿尿潛血試驗陽性。尿潛血試驗的陽性率輻射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人員均已排除上述各種引起血尿的因素,由此提示微波電磁輻射可能是引起輻射組尿潛血陽性率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 理療儀發射出的電磁波屬于微波波段,微波具有低強度高頻的特性,它對人體的治療作用為致熱效應,同時它具有非致熱效應,非致熱效應對人體危害常常被忽視。微波電磁輻射對人體細胞的作用主要以非致熱作用為主且集中作用在細胞膜上,腎小球濾過膜細胞(包括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基膜與腎小囊臟層上皮細胞)在微波電磁輻射的長期作用下,通過累積效應形成電穿孔,使濾過膜的結構與功能完整性受到破壞,濾過膜的孔徑變

        大[1],RBC漏出,尿潛血陽性。因此電磁輻射可能引起腎小球濾過膜細胞超微結構損傷,進而引起腎小球基膜漏出RBC,導致尿潛血試驗陽性。

        從事理療儀操作1~2年的工作人員未發現由于腎小球的損傷引起的血尿,微波電磁輻射對人體持續時間長短、輻射的強度及人體距輻射源的遠近直接影響到腎小球濾過膜細胞的各種生物學特性[2]。郭國禎教授的研究表明:對人體長時間低強度的微波輻射可引起人體損傷細胞的形態改變、細胞代謝的凋亡;可造成自由基產生和清除功能失衡,氧自由基產生過多將導致細胞的損傷、衰老或腫瘤發生等[3,4] ,由此更進一步提示長期的微波輻射可能引起腎小球濾過膜細胞的損傷及功能改變導致RBC漏出,尿潛血陽性。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程度與接觸輻射的時間成正比,與接觸輻射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當電磁輻射量>2 MG(中文為毫高斯)便可危害人體健康,微波電磁輻射量>200 MG,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較大[5]。因此,從事理療儀操作的人員應盡量遠離輻射源,加強對電磁輻射的防護,提高對電磁輻射的防護意識,定期作尿常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參考文獻

        1曹曉哲,王德文,趙梅蘭,等.電磁脈沖對大鼠腎上腺超微結構損傷的研究.電子顯微鏡學報,2002,21:17-20

        2熊立凡,李樹仁,等.臨床檢驗基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3-104

        3李雅軒,袁秀英,劉南平.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及預防.工業安全與環保,2003,29(9):22-24

        4武建毅,楊耀琴,倪忠強,等.電磁輻射與DNA損傷.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25(5):448-450

        篇4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分為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熱效應就是高頻電磁波對生物機體細胞的“加熱”作用,引起體溫升高,由于電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層直接對內部組織作用,往往機體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內部組織卻已嚴重“燒傷”。非熱效應則是低頻波產生的影響,即人體被電磁波輻射后,體溫并未明顯提高,但人體的固有微弱電磁場已經受到干擾,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累積效應即人體受到輻射來不及恢復又被輻射傷害,久之成為永久性病態。這三種危害具體表現為:

        (一)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醫學研究證明,長期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

        (二)能夠誘發癌癥并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電磁輻射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癥,并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資料提出,周圍有高壓線經過的住戶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

        (三)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計算機、電視機、移動電話的電磁輻射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四)影響人們的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五)對人們的視覺系統有不良影響。由于眼睛屬于人體對電磁輻射的敏感器官,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等。高劑量的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生物電流和生物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場發生異常。

        三、正確認識電磁輻射,提高防護意識,減輕電磁輻射危害

        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普遍存在,卻并不可怕,應該客觀、公正、科學地看待電磁輻射問題,避免恐慌心理;其次,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電磁輻射不可完全避免,但是可以減弱它的危害。

        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最好在手機響過一兩秒或電話兩次鈴聲間歇中接聽電話,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要“長話短說”。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特別是電視、電腦、電冰箱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的輻射的危險中。

        篇5

        美國熱播的電視劇《迷失》講述了一架飛機墜落后幸存者在荒島上遇到的一系列離奇事件,謎底漸漸揭開之時,觀眾發現原來飛機失事的始作俑者竟是巨大的電磁輻射。美劇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讓公眾見識了電磁輻射的威力。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電磁輻射就曾“顯威”:前蘇聯曾發生過一起震驚世界的電腦殺人案,國際象棋大師尼古拉•古德科夫與一臺超級電腦對弈時,突然被電腦釋放的強大電流擊斃。后經一系列調查證實,殺害古德科夫的罪魁禍首是外來的電磁波――電磁波干擾了電腦中已經編好的程序,導致超級電腦動作失誤而突然放出強電流。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家用電器已經相當普及,電腦、手機幾乎是人手一臺,無線網絡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人們在享受諸多方便和樂趣的同時,也開始注重高科技帶來的負面效應:電磁輻射。

        在我國,電磁輻射污染已經引起了各方重視。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如《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了《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高壓交流架空送電線無線電干擾限值》等相關標準,都對電磁輻射強度及環境要求進行了規范與限制。

        對大多數人來說,像《迷失》中所描述的情形和尼古拉斯的遭遇畢竟太遙遠,對他們來說,身邊的電磁污染究竟如何?

        電磁輻射不等于電磁污染

        從理論上來講,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匯汛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過量的電磁輻射造成了電磁污染。在這個電子產品充斥的時代,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幾乎無處不在,尤其是擺滿各種家電產品的房間,電磁輻射源更多。

        通常情況下,電磁輻射能干擾電視的收看,使圖像不清或變形,并發出噪聲;會干擾收音機和通信系統工作,使自動控制裝置發生故障,使飛機導航儀表發生錯誤和偏差,影響地面站對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的控制。

        專家指出,并非所有的電磁輻射都會傷害人體,電磁輻射和電磁污染其實是兩個概念。電磁污染是電磁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準限值)后的結果,電磁污染會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如頭疼、失眠、記憶衰退、血壓升高或下降、心臟出現界限性異常等。

        據職業病研究的專業人士介紹,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程度則隨波長而異,波長愈短對人體作用愈強,微波作用最為突出。有資料顯示,處于中、短波頻段電磁場(高頻電磁場)的操作人員,經受一定強度與時間的暴露,將產生身體不適感,嚴重者引起神經衰弱,如心血管系統的植物神經失調,但這種作用是可逆的,脫離作用區,經過一定時間的恢復,癥狀可以消失,并不成為永久性損傷; 處于超短波與微波電磁場中的人員,其受傷害程度要比中、短波嚴重。尤其是微波的危害更甚。在其作用下,人體除將部分能量反射外,部分被吸收后產生熱效應。這種熱效應是由于人體組織的分子反復地極向和非極向的運動摩擦而產生的。熱效應引起體內溫度升高,如果過熱會引起損傷,一般以微波輻射最為有害。這種危害主要的病理表現為:引起嚴重神經衰弱癥狀,最突出的是造成植物神經機能紊亂。在高強度與長時間作用下,對視覺器官造成嚴重損傷,同時對生育機能也有顯著不良影響。

        一位家電行業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從理論上說,一般電子產品,包括電腦、手機、家用電器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但并不是所有的電磁輻射都會影響健康。就拿家用電器來說,由于一般使用的是低壓電,只會產生低頻電磁輻射,所以一般家用電器電磁輻射都很小,只要不集中擺放,一般不會造成電磁污染,通常情況下家電只要擺放在離人經常逗留處1.5米之外,就能大大降低對人體的損害。根據國家的相關標準,只要小于12伏/米,家電的電磁輻射就達標了。消費者提高警惕是必要的,但是應該了解到,一般的家電電磁輻射只要處理得當,并不會造成電磁污染,也不會對健康產生多少負面影響。

        其實,多年來,人們對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一直爭論不休。但是,由于研究證據的缺乏及相互對立,科學家至今也未有定論。廠商、專家以及醫療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對此問題也是各執一辭,一時也很難得到一個確定的結論。在采訪過程中,不少相關人士在談到電磁輻射對人的傷害時都指出,此問題尚未有官方說法,一般來說電磁輻射只要符合相關規定標準,就可以排除在電磁污染之外。但是否符合相關標準的產品產生的電磁輻射就一定對人體無害,還很難給予確定性的評價。

        電磁污染危害到底有多大

        所以,對這一點也是見仁見智。

        據美國華盛頓技術評定處報告,家用電器和各種接線產生的電磁波對人體組織細胞有害。例如長時間使用電熱毯睡覺的女性,可使月經周期發生明顯改變;孕婦若頻繁使用電爐,可增加出生后小兒癌癥的發病率。近10年來,關于電磁波對人體損害的報告接連不斷。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研究人員調查,電磁污染較嚴重的丹佛地區兒童死于白血病者是其他地區的兩倍以上。瑞典學者托梅尼奧在研究中發現,生活在電磁污染嚴重地區的兒童,患神經系統腫瘤的人數大量增加。

        一些研究資料表明:電腦顯示器所發出的電磁輻射長期作用會對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機能產生劣性影響,危害生殖細胞或殃及早期胚胎發育。電腦的電磁輻射尚未達到影響父母身體健康的強度時,已經對胎兒產生了不良影響。我國有關研究人員在上海和南京進行對比調查發現先兆流產和自發性流產的異常發生率,使用電腦的孕婦明顯高于對照組。

        歐洲七國科學家2004年也發表研究報告稱,經過長期反復的實驗證明,手機電磁輻射會破壞實驗室中人體細胞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報道稱,歐洲12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進行了長達4年的研究。當人體細胞受到輻射強度在每公斤0.3到2瓦特之間的電磁波干擾時,單個DN斷就會斷裂。輻射越強,接觸輻射時間越長,人體細胞DNA的損傷程度就越大。研究人員指出,這種DNA損害可能會導致癌癥。現有手機的輻射強度為每公斤0.5到1瓦特之間,與上述這個區域有很大的重疊。科學家呼吁移動電話生產商和政府以該實驗結果為基礎,進行手機輻射的人體實驗。他們說,這樣才能確定手機危害的大小。科學家也指出,不能根據實驗室的結果武斷地說手機會危害人體健康。但研究人員在多個實驗室進行的上百次實驗結果至少說明,在特定的情況下,手機輻射會對DNA造成損害。

        對于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有些報道過于危言聳聽,事實上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稍做預防就可避免。

        北歐五國的國家輻射保護局則在最近發表聯合聲明說,至今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夠證明手機損害人類健康,但盡量減少在輻射下的暴露是值得提倡的。聲明說,近年來各類國際研究都證實,在不超過國際非電離輻射保護委員會(ICNIRP)輻射規定值的情況下,無論是使用手機還是手機基站本身都不會對人類健康帶來不利影響。聲明同時還說,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即便在輻射規定值以下,手機電磁輻射也會給人帶來一些生物反應。有關的研究還將繼續,但生物反應絕不表示對人類健康有損害。對此有醫學界人士認為,電磁輻射對DNA等的影響有可能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對人類后代的影響才能得到確認。電磁輻射的影響不是簡單直觀的,有些結論可能不是幾年或者幾十年的研究就可以得出的。

        而且目前電子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手機業。以北歐為例,不少手機巨頭廠商都出自北歐,現在北歐有80%~90%的人使用手機。這種大規模的使用情況更使人擔憂――即使是極細微的危害也可能對人類健康帶來嚴重的后果。

        特殊人群寧信其有

        這種情況之下,對于特殊人群而言,不妨遵循寧信其有的原則,防患于未然。況且,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也是因人而異的,尤其是孕婦等特殊人群,往往更容易受到傷害。某醫學從業人士指出,學術界對電腦與健康的關注首先就是從報道女電腦操作員流產和畸胎開始的。資料顯示:從1990年到最近,美國、加拿大、日本、波蘭、瑞士、荷蘭、中國等,對814708名接觸VDT(電腦顯示終端)的孕婦(含孕前3個月)與未接觸的對照組懷孕婦女相比,結果流產率為14.5%~29.0%,對照組為5.5%~21.3%。大部分報告均得出“流產異常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結論,但對后代出生缺陷增加未有結論。學術界及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一致認為:“VDT工作環境中有些因素可能影響妊娠結果,最有可能的因素是低頻電磁場。”

        新疆醫學院勞動衛生教研室與新疆地區多家科研單位聯合,曾經對視屏作業工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長期小劑量的電磁輻射、精神緊張、強迫是影響工人集體健康的主要原因。調查認為,妊娠婦女應暫時脫離視屏作業。由此可見,并非小劑量的電磁輻射就能達到絕對安全。

        不同行業從業人員受到的電磁輻射影響也不同,從事防輻射產品研究的深圳先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全國勞動醫學協會的一項研究成果證實,在電磁場里工作的人患白血病的數量劇增,其中受危害最大的當屬電氣火車司機,飛機乘務員和核電站的工作者。

        因此專家指出,如果能有簡單而便宜的方法能夠讓人們減少某種物質對自己的輻射,即便這種輻射被科學懷疑是極微小的,這樣的方法也值得提倡。大規模的電磁污染防治可以通過在電磁場傳遞的途徑中安裝屏蔽裝置,使有害的電磁強度降低到容許范圍內,這種裝置為金屬材料的封閉殼體。當交變電磁場傳向金屬殼體時,強度衰減。電磁屏蔽可分有源場屏蔽和無源場屏蔽兩類;通過諸如使電磁污染源遠離居民稠密區、改進電氣設備、在近場區采用電磁輻射吸性材料或裝置、實行遙控和遙測、提高自動化程度等方式進行改善。

        深圳先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指出,電磁波頻率越低,穿透能力越強,距離越近,電磁場越強,在40萬伏高壓電纜下面,電磁波為13微特斯拉;距它30米的地方,電磁波為8微特斯拉;距它200米的地方,電磁波僅為0.1微特斯拉。電磁輻射的傳播是隨距離、按指數有規律地衰減,距離越長,衰減指數越多。因此在使用電器時,拉開一定的距離,即可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如使用電視機和微波爐時,在距離3米外就可以避免傷害;日常操作電腦時,人體與電腦屏幕保持不少于70厘米的距離,與電腦后部及兩側保持不少于120厘米的距離;經常長時間操作計算機的人員最好身著屏蔽服裝。

        催生新興產業

        目前,電磁輻射已經越來越多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比如電腦操作時間長了電磁輻射會引起頭痛和注意力難以集中。人類正面臨著電磁輻射的直接和間接傷害。如何抵擋并削弱電磁波的輻射,正成為全球高科技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成為我國“九五”重點攻關項目。而廣泛應用于防電磁輻射的吸波材料也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

        世界上吸波材料的研究始于二次大戰期間,本身來源于西方國家為應對軍事干擾而進行的研究。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被廣泛應用于通信抗干擾、環保及人體保護等諸多領域,電磁輻射是通過熱效應、非熱效應、累計效應等對人體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使用吸波材料,可以將電磁輻射降低到國家衛生限制安全標準38微米/平方厘米以下,以確保人體健康。

        市場的需求催生了產業的發展,隨著防輻射產品不斷受到重視,生產防輻射產品的廠家也進行了越來越多的創新,譬如深圳市先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從事新型電磁波吸波材料開發研究、生產、銷售,以及解決系統級、設備級電磁兼容問題的專業高科技公司。從1994年至2000年,先聲公司開發出從30兆赫到50000兆赫、吸收率大于90%、并達到可控的新一代高效率、寬頻帶電磁輻射吸波材料――鐵氧體磁介質吸波材料。數年來相繼為TCL、海爾、通用電器、長城電腦、富士康、格蘭仕、同州電子等公司,提供不同類型的SEM吸波材料,同時又為航天工業部、國防軍事、部隊院校、國防重點實驗室、濟南部隊裝備部合作開發各項應用SEM吸波材料的系列產品。除此之外,許多防輻射服裝、食品、防護設備也應運而生。目前在中關村的大型電子賣場,如鼎好、海龍等地,都有防輻射服和防輻射屏出售,在淘寶、易趣等大型購物網站,防輻射產品也十分熱銷。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家相關標準的陸續規范、出臺以及人們對電磁輻射的日益重視,對防輻射產品的檢測和監督標準將日趨完善,防輻射值將成為各廠家推銷電子產品的新賣點。同時,對電磁輻射的關注也將催生一個新的產業。

        鏈接一:電磁波強度及衰減距離

        現在,專家們正在呼吁生產廠家研制電磁輻射較小的家電產品。但對我們來說,當務之急是學會正確使用現有的家用電器,減少電磁波對自己和家人的影響。以下的表格是日常家電產品電磁波強度及衰減距離,供您日常擺放參考。

        鏈接二:哪些地方的電磁輻射容易超標

        1.電腦0.6~1.5米的距離內;

        2.居室中電視機、音響等家電比較集中的地方;

        3.工、科、醫的電氣設備及VDT周圍;

        4.廣播電視發射塔周圍;

        5.各種微波塔周圍;

        6.雷達周圍;

        7.高壓變電線路及設備周圍。

        鏈接三:電磁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1.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2.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3.電磁輻射是造成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v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浪|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 |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r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1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