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9 15:27:3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低碳環保的小技巧,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近日在2011地球一小時活動即將來臨之際,全球最大的中文在線旅行網站去哪兒網(Qunar.com)了《低碳旅游趨勢報告》,報告顯示,已經有超過45%的游客在外出旅行時“除了拍照,什么都不帶走,除了足跡,什么都不留下”。出門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多人拼車。在酒店住宿,盡量少更換浴巾毛巾,或者自帶洗漱用品,出門注意關燈關空調……他們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著“低碳”。
旅行中的碳排放
據世界旅游組織研究,2005年,來自旅游交通和住宿業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分別為1192Mt和284Mt,全球旅游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約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5%,除去飛行貢獻值為3%;2035年以前,來自旅游業的碳排放量約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長;至2035年,旅游業交通及住宿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分別達到2436Mt和728Mt。隨著氣候變暖,冬季雪期縮短、雪量減少,滑雪等旅游項目不得不依賴人工造雪技術。據估算,北京市人工造雪一個冬天要用掉半個昆明湖的水量,相當于全北京市一天用水總量的1/10,是8300多戶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一次長途旅行飛機的碳排放量是相當驚人的。在所有交通工具中,飛機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在短距離空中旅行中,每名旅客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是鐵路的3倍以上,而作為一個行業整體,則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3%。因此,經常在外旅行應盡量避免乘飛機,而選擇碳排放量相應較低的交通工具。如果實在避免不了,可選擇短途飛行,并且減輕你的行李重量。因為一架飛機航線的長短直接決定了碳排量的噸數是不同的,一年下來節約的碳排量是可觀的。而在城市之間旅行,搭乘汽車可能比使用高速列車要更加環保。
一些航空公司也推出了節能減排計劃,如碳抵消計劃,此計劃可讓參加者贊助當中的減排項目,通過植樹等活動去抵消乘坐一次飛機所產生的碳排放,這些計劃可以協助降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量,甚至更積極地阻止二氧化碳排放。有些通過對引擎的沖洗,希望借此來降低燃料消耗,有效消除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并通過提高排氣溫度域值來增強引擎性能,此舉可以節省300萬加侖的噴氣燃料。
酒店也被公認為碳排放大戶,那么,我們在一家酒店住宿一晚,究竟會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碳排放因房型的不同、入住人數的多少、季節和時間等諸多因素而出現差異。平均一個人在一家酒店住宿一晚,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為10至30千克,相當于一輛汽車行駛60至180公里的排放量,在夏季或冬季集中使用空調時,這個數字將達到最高值。另外,旅游業的奢侈消費助長了負面環境影響。如普通居民一般一天用水100-300升,但星級賓館用水則達到每天500-2000升,超豪華賓館則更高。
據相關資料顯示,游客入住酒店時若能少換洗一次床單被罩,則可省0.03度電、13升水和22.5克洗衣粉,其相應減排二氧化碳50克。如果全國所有星級酒店都能做到3天更換一次床單,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萬噸,綜合節能約1.6萬噸標準煤。
游客為了低碳愿意做什么?
去哪兒網調查顯示,“旅行時使用交通工具時你愿意為低碳做些什么?”中愿意“乘坐飛機時減輕行李重量”的受訪者近占23%;“短途旅行時優先選擇汽車或火車出行”占5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達景區景點”占40%;“租用公共自行車游覽”占47%;“20分鐘步行距離以內的行程選擇步行出行”占83%。
調查顯示,“住酒店時你愿意為低碳做些什么?”同意“對一次性用品收費”占47%;贊同“同一客人連日入住不每天更換床單”和“不使用酒店一次性用品,可獲額外積分等獎勵”的受訪者高達76%;認同“3層以下走樓梯”占69%;“淋浴時間不超過15分鐘,可獲額外積分獎勵”占38%。
去哪兒網副總裁戴政表示,旅游機構采用方便實用的方法最容易促進游客的低碳行為,例如提供公共自行車租賃、酒店利用積分或者優惠手段鼓勵住客減少對酒店一次性產品“六小件”的依賴。最近錦江之星就宣布錦江之星、白玉蘭、金廣快捷以及南京飯店、東亞飯店和閔行飯店統一開展“低碳商旅,尊享超值”的環保主題活動,只要賓客在入住期間,不使用客房“六小件”,就能每間夜減免10元房費。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小技巧。
此外,據去哪兒網《低碳旅游趨勢報告》顯示,自行車旅行、徒步旅行、搭帳篷、露營、入住環保酒店、樂活酒店成為中國游客低碳旅游的新趨勢。
低碳旅游實用小攻略
1. 行
能坐火車的不坐飛機,必須乘飛機,就要選擇正確合理的航空線,減輕行李的重量。自駕游最好拼滿一車人,實現能效最大化。改變奢華享受的旅行觀念,拒絕私人飛機、游艇等。到達目的地旅行時盡量選擇步行或是租借自行車觀賞景點,少打車。周末去郊外旅行,不妨在汽車后備箱里放上一輛折迭自行車,開車至郊外,改騎自行車,去體驗野外的自然風光,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便切實為低碳作了貢獻。
2. 宿
在出行之前做一個周詳的旅行計劃,預訂一個距離你的目標景點比較近的旅館,或者干脆選擇一個公共交通發達的地區作為旅游目的地。這些都不光可以節省你的資金,同時也更加環保。選擇目的地住宿時多考慮小規模酒店或青年旅館,雖然只是僅提供最基本的設施,但意味著能夠消耗更少的能源,或者是環保酒店。住酒店不用每天更換床單被罩,盡量不使用酒店的一次性用品,減少用水,出門關燈、關空調。
3. 食
不用一次性餐具,自備水具,不喝瓶裝水。盡量食用本地應季蔬果,最好做個素食者。
低碳環保巧洗玻璃餐具。
因為玻璃是易碎餐具,所以清洗的時候應該先在水槽底部墊上橡膠墊或一塊較厚的毛巾。帶裝飾的玻璃餐具,可用牙刷沾上洗潔精去除裝飾部位縫隙中的污垢。頑漬可用檸檬切片擦除,或者在醋溶液中泡一會再清洗。玻璃用品易劃擦,稍不注意便會造成不易恢復的傷痕和裂痕,所以清洗的時候不要用金屬質清潔球。
有茶垢的玻璃杯用洗潔精很難洗凈。可取少量白堿將玻璃杯輕輕搓洗,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如果還留有少量殘余茶垢,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清洗干凈。用這種方法不但比用洗潔精環保,而且不會影響餐具表面的光潔度。
重在養護巧洗木制餐具
木制餐具使用后,應先用冷水浸濕的海綿或紙巾擦拭處理后再清洗。清洗的時候,千萬不要將其放置水中久泡,更不要放入洗碗機中清洗。可用1/4杯氯漂白劑和1.2升熱水的溶液來清除污漬,漂洗并晾干后,再涂抹植物油進行保養。木制餐具容易留下食物的味道,所以清潔過后要做去味的功課。用一片檸檬擦拭表面來驅除異味,或用半杯小蘇打與1.2升熱水混合成溶液進行擦洗。
筷子作為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餐具,清洗不科學很容易滋生病菌。不要將筷子長時間泡在水里,否則易造成筷子彎曲。洗完后不能將筷子直接放入不透氣的筷籠內,這樣會讓筷子上的水積存在籠子內,導致筷子不衛生和半截筷子彎曲。不能把剛洗凈的筷子直接放入消毒箱,這樣容易導致筷子變形。
方法得當巧洗不銹鋼餐具
不銹鋼餐具既不易碎又使用方便還易保養,很多人認為它挺“皮實”,所以使用和清洗的時候不太注意方法和方式,結果導致人為的損壞。比如用鋼絲球清潔,導致餐具表面留下劃痕;還有的人用強堿性或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如蘇打、漂白粉、次氯酸鈉等進行洗滌,這都是不正確的。要解決一些頑固污漬,不銹鋼專用清潔劑便可以輕松搞掂。一些環保而實用小技巧亦可以解決大問題。比如把做菜時切下不用的胡蘿卜頭在火上烤一烤之后,用來擦拭不銹鋼制品,不但可以起到清潔作用,而且不傷表面。做菜剩下的蘿卜屑或黃瓜屑蘸清潔劑擦拭,既能清潔還能拋光。
輕拿輕放清洗瓷質餐具
瓷質餐具也是易碎的餐具,所以清洗的時候亦要輕拿輕放,以防破碎或產生裂紋。清洗前可先將餐盤上的食物殘渣做簡單清理,然后再用加了清潔劑的溫水洗凈、晾干即可。如果污漬較頑固,不要用強酸或強堿類洗潔精去清洗,可多泡一會,再用軟布沾上洗潔精擦拭,便可光潔如新。瓷質餐具不要用洗滌劑洗,用溫水洗就行了。因為,瓷質產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用洗滌劑洗,可能會腐蝕餐具。
小貼士
清洗餐具省水有方
1.不要將沾油的餐具和沒有沾油的餐具泡在一起,這樣不但加大工作量,還不利于環保。清洗的時候,先將沒有沾油的餐具在水槽內沖洗干凈,然后再利用洗過沒有沾油的餐具的水加少許洗潔精洗有油污的餐具,這樣既能節水也利于環保。
中小學校積極踐行環境教育
“綠色學校”自2000年在包頭扎根以來,具體工作由包頭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教育科和包頭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共同承擔,積累了豐富的創建經驗,初步形成了中小學校積極踐行環境教育的濃厚氛圍,因此2011年“環境友好型學校”項目開展之初,包頭市便在《包頭市普通中小學素質教育規范》中首次將環境教育正式納入中小學素質教育。2016年包頭市又進一步將環境教育納入中小學地方課程,在各旗縣區中小學校開設環境教育課程,在全市45所重點中小學免費發放了首批環境教育教材。學校每學年課程都在12課時以上,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超過國家要求的85%,走在了自治區前列。在對創建經驗的探索中,包頭市逐步形成了幼兒園、小學以游戲和情景體驗為主,初中、高中以互動式和滲透式教學相結合,并綜合運用學科滲透、活動課穿插、溝通家庭社區聯系的環境教育模式。一是充分挖掘教材中有關環境教育的素材,并輔以發放的環境教育教材加以補充擴展,延伸課堂教學。二是開展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各類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環保社會調查,設立環保興趣小組,在學校開辟小小植物園等;另外,組織學生參加環保部的各類型活動,如“金鷹全國中小學生繪畫大賽”、“水科技發明活動”等,繪畫大賽中,北重三中姚婧儀的作品《碧色之夢》獲一等獎,土右旗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張雪晨的作品《留住它的微笑》獲三等獎。學生在增強環保意識、掌握環保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像一顆顆綠色的種子,輻射周圍帶動更多人踐行環保。文學道小學一直在綠色創建和環境友好創建的道路上不斷前行,2005年獲評自治區級“綠色學校”,2013年晉級為首批自治區級“環境友好型學校”。2017年,第三批自治區級“環境友好型學校”申報之際,在經驗交流會上,文學道小學校長、學校環境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劉美麗說:“通過十余年的創建活動,學生們環保意識提高了,也掌握了垃圾分類、廢物利用這些小技能,并且及時制止周圍同學、家長的不環保行為。校園環境越來越整潔優美,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融洽了,學校的社會形象得到了提升。通過創建我們還榮獲了市級‘花園式學校’和‘文明單位’稱號呢!”
挖掘開發社會環境教育資源
她告訴我一些簡單的小技巧,要我把時間和金錢用在那些真正想要、并且物有所值的東西上。
從細節開始做。
1 每個月花在各種雜志上的費用真不少。其實想想看,那些又厚又重的所謂時尚雜志,只是送了一個沒用的小化妝包而已。我的抽屜里,這樣的小包得有十幾個。既然朋友或同事也會買,為什么不借來看呢?而且,不看又有什么關系呢,家有百度,萬事不愁嘛。
如果看到雜志上有“來信即奉上贈品”之類的話,別不相信。這不費事而且會大有收獲。我就得到過《祝你幸福?午后版》贈送的化妝品和環保袋既漂亮又實用。
2 家里的寬帶,把包月改成計時的。這樣做起碼有兩大好處――省電,不用為了賺回包月的錢整夜開著電腦下東西,省時間,只要不是整晚坐在電腦前,就有很多時間用來干別的事。哪怕睡覺,那也是最經濟實惠的美容方法。
3 如果有可能,把所有家電都換成節電型的。雖然后者要貴一些,可是總的算起來能便宜不少。別不信,一起來算筆賬。
燈泡:普通40瓦白熾燈泡1.5―3.5元,同樣亮度的8瓦節能燈管10元左右。按日照明6小時計,8瓦節能燈每年可節電70度,一年可節約40多元。若考慮使用壽命,省錢能力更強。
電冰箱在相同材料相同容積,相同檔次功能的情況下,一臺節能冰箱一般要比普通冰箱貴300元~800元。但是,每天耗電0.5度的節能冰箱與耗電0.9度的普通冰箱相比,一天可省0.4度電,一年可省錢89元左右。
空調,在相同規格下,普通空調和節能變頻空調兩者的差價不過幾百元。按夏冬兩季共運轉120天,每天開機5小時計,功率2500瓦,能效比為3 0的節能空調與能效比為2.5的普通掛式空調比較,一年可省1 80多元,節能空調比普通的1.5P掛式定速空調每年可節省120元。
洗衣機:相同容量下,節水洗衣機與普通洗衣機差價500元左右。以5公斤容量,平均每周洗三次計一年可節水7.2立方米,節約水費12元左右。還有,最好用普通雙缸洗衣機別用滾筒的。
馬桶:國產6升抽水馬桶700~900元,中檔的3/6升兩用馬桶750~1100元。以3人每人每天沖水5次計,6升比9升馬桶每月可節約2 24元,用雙鍵的一年可節約27~40元。那種能自動沖洗屁股的高科技產品,等咱嫁了個好老公以后再用也不遲。
荒野中的伊甸園
1971年,工程師盧加里來到了哥倫比亞靠近赤道的一片紅色平原,那里灼熱的陽光和數十萬年的雨水將土壤中的養分沖刷殆盡,只生長著幾寸高的草皮。它被看作世界上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但這正是盧加里要找的地方:石油耗盡之后的地球,也許就遍布這樣的荒野。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農民、科學家、藝術家來到這里和土著們一起生活。
他們想象力的萌芽在這片荒野上長成了一座奇妙的小村,在那里精巧的科技與土生土長的器具結合在一起。幼兒園里,蹺蹺板其實是連著地下井的水泵,孩童們玩耍的同時,就能為村莊提供清潔的飲水;而向日葵形狀的風車能利用熱帶的每一絲微風;村子的電能來自太陽能電池,以及一些不需要筑壩的溪水發電機。他們修建了全自動沼氣池、太陽能高壓鍋、用天然水降溫的房屋。而他們種植的200多萬棵極端耐酸的加勒比松樹,徹底改變了加維奧塔斯的生態環境,熱帶雨林植物重新在這里生根發芽。寬松的環境讓這里的居民充滿了幸福感。盧加里在這片荒漠上作出了證明,人類在化石燃料耗盡之后也能過上繁榮與和平的生活。
韋克舍:歐洲最綠的小城
湖泊森林環繞的瑞典小城韋克舍有6萬多居民,其中1.5萬人都是大學在校學生。每年韋克舍大學開學的日子,外地來的學生都會得到一張免費地圖,叫做Cykelkarta,意即自行車地圖。地圖上詳細標注著城市里每一條為自行車通行的道路。紅色的線表示公路旁邊的自行車道,綠色的線表示專門為自行車修筑的小路,黃色的線則是穿過森林和農田的土石小徑,也可以供自行車通行。它們四通八達的程度遠遠超過為汽車準備的公路。
在韋克舍大學的林業學家的眼中,森林是低碳城市的堅實后盾。韋克舍大學里有歐洲最大的木制建筑,而另一片可供1200人入住的木制房屋社區正在建設中。
經過現代科技改造的生物能源,不是燒柴取暖那么簡單。韋克舍高效率的熱電聯產系統,可以同時提供電力和供暖。今天韋克舍95%的供暖和供電,都是來自于不起眼的木頭渣子。木質建筑的超厚外墻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暖氣。
在歐洲最大的木建筑里,生物能專家正在進行高效率生物燃料的研究,把木材和有機垃圾轉化成二甲醚代替汽油。目前在韋克舍已經建立了四個生物燃料加油站,使用它的汽車可以免掉停車費用。
韋克舍毫不謙虛地自稱為歐洲最綠的城市,這絕非虛名。2007年,韋克舍的碳排放量比1993年下降了24%,而且是在GDP增長50%的情況下。韋克舍市民們信心十足,因為他們不止一次戰勝過環境危機。韋克舍的綠色模式已經成為了歐洲乃至全世界學習的榜樣。
貝丁頓:低碳不是苦行
倫敦郊區的貝丁頓社區是世界著名的低碳村。那里的餐廳不賣肉食,只有售價為1英鎊一碗的蔬菜蘑菇湯糊和半塊粗糧面包。看起來貝丁頓居民的生活像是一種苦行,似乎他們為了世界環境犧牲了生活質量。其實,對于這里的大多數人來說,除了一定量的肉食以外,吃自己種植的有機食物更可口、更安全、更營養。
在倫敦潮濕的冬季,貝丁頓建筑取暖的能耗只有英國普通家庭的10%,這并不意味著居民們需要熬過艱苦的冬天。節能設計的房屋也可以做到四季如春。房屋中的暖氣來自于低能耗的熱電聯產系統,而其他的能源由太陽能提供。
斯坦普萊頓:可以不要汽車
自從1995年2月,丹佛斯坦普萊頓國際機場最后一次航班飛向倫敦,這個曾經是美國最繁忙的機場就此關閉,將要改建成一片城區。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這樣19平方千米的大規模再開發項目絕無僅有。丹佛市政府探討了好幾年:應該把它改建成什么樣的城區呢?2001年,森林城市開發公司承接了斯坦普萊頓機場的改造項目,就地“采掘”機場跑道的水泥,他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美國最環保的社區,一個理想的居住城市。
大城市里怎樣減少汽車的碳排放?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對汽車的需要,森林城市開發公司的設計師彼得?卡爾索普如是回答。如果你上班的公司離你家就一個街區的距離,如果你樓下不遠就有社區超市,只要騎自行車甚至步行就能方便的上班和購物,那么汽車還有多大用武之地呢?
在斯坦普萊頓,“鄰里”這個在現代大都市中幾乎被忘卻的詞復活了。斯坦普萊頓的規劃,就是要和城市的功能區劃分針鋒相對。斯坦普萊頓把鄰里作為劃分的單位,每一個鄰里中不同職業不同階層的人混雜居住在公寓里。斯坦普萊頓并不贊成集中辦學的模式,他們認為500人以下的小學校更利于學生的社區感,還可以讓他們步行上學,這些學校的質量也不會低于最好的郊區學校。對于更長距離的交通需要,可以通過密集的自行車道、公交和輕軌來滿足。斯坦普萊頓成為了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楷模,而他們所做的只是把城市的結構作了一點改變。
波特蘭:精明交通小技巧
2004年冬天,美國波特蘭一些市民發現城里的紅綠燈通人性了。只要在十字路口遇到一個綠燈,接下來就會一路綠燈直到終點。這是波特蘭市政府利用計算機優化系統所作的一些改進:根據每個十字路口監測到的交通流量,為每一組紅綠燈重新設定一套計時方式。在一天中不同的時段,紅綠燈時間長短各不相同,讓汽車的等待時間減到最短。這個改進使波特蘭每年可以因此節省600多萬升汽油,相當于減少了1.5萬噸的碳排放。
零碳城市的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