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0 17:14:1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篇1

        1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創新的研究與小學音樂課程改革一脈相承,是解決當前小學音樂教學諸多問題的必要手段。

        1.1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創新意義

        第一,方法創新符合新課標要求。《小學音樂教學新課程標準》要求音樂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正符合新課標提出的這一系列要求。第二,可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效率。音樂課堂效率不高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同時也是創新音樂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創新后的教學方法將更適合當代社會對小學音樂教學的要求,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第三,激發小學生對音樂愛好興趣。小學階段是人生啟蒙階段之一,而在這一階段采用創造性方法進行音樂教學能夠滿足學生對音樂的求知欲,為小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而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進而影響學生一生。第四,提高音樂教學的娛樂性。教學方法創新能夠提高教學的娛樂性,為學生創造愉快的教學環境,從而幫助學生排解學習壓力,使其能夠有效抒發自身情感,有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

        1.2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創新的必要性

        第一,音樂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遞音樂知識,使其掌握基本的音樂技能,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為其日后成長成才打下基礎。但是,當前我國多數地區的小學音樂教學忽略了教學對學生心理、價值觀念的影響,導致教學過于刻板化,對學生無法起到導向作用。第二,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方法普遍存在著“重教師、輕學生,重技能、輕審美,重結果、輕過程”等弊端,導致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學生審美能力沒有得到提升、教學失去樂趣。因此改革現有的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審美能力及愉悅感十分重要。

        2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分析

        2.1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課程設置不合理。正如前文所說,小學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對語文、數學等學科。同時,部分小學為給語文、數學等科目提供更多的教學時間,往往會減少音樂課數量,甚至將音樂課與課外活動課放在一起,導致小學音樂教學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另外,部分不發達地區的小學中壓根沒有音樂課,更無從談起教學方法改革了。第二,師資水平不高。當前大多數小學都缺乏專業的音樂教師,甚至有些學校由一位教師帶整個年級的音樂課,致使教師工作壓力大,教學效果不明顯。另外,部分小學的音樂教師只能算“半路出家”,教學水平不高,音樂專業素養不足,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

        2.2如何創新小學音樂教學

        第一,轉變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在創新教學方法之前,我們首先要轉變傳統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只當引導者,引導學生去探索音樂,發現音樂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到最大,進而為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及水平奠定基礎。第二,創設教學情境。情境式教學是素質教育常用教學方法之一,它可以通過情境的創設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更直觀地了解教學內容。在具體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與任務,結合現實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物質、人文情境,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例如:講授《四季童趣》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做過的與季節有關的趣事,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然后,再在課堂中播放多媒體軟件,講解有關的音樂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不但能使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其音樂審美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升,教學效果更加顯著。第三,開發教學資源。一般來說,小學生接觸音樂的時間較少,遠不如接觸語文、數學等學科知識的時間,因此在有限時間內提高教學效果十分重要。對此,學校與教師要利用一切手段豐富校內教學資源,加大財政投入,購置齊全樂器以及其他教學設備。同時,學校還要開發出符合本校特色的音樂教學模式,適時舉辦與音樂有關的課外活動,在校園內創建良好的音樂氛圍,從而使學生能夠時刻接觸音樂知識。第四,選擇合適教學內容。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小學音樂教學選擇的歌曲應該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與規律。例如:選擇多數學生都有興趣的歌曲,選擇旋律簡單的歌曲,選擇歌詞簡明達意的歌曲。

        3結語

        篇2

        關鍵詞:小學音樂 音樂教育 教學方法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要通過設計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和輕松的學習環境。小學音樂新教材中,大多歌曲都是以優美的旋律和豐富的演唱形式帶給學生心靈上的觸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和音樂素養,還要使得小學生通過音樂學習在歌唱中感受情感的震撼,幫助小學生養成健康審美情趣的同時還能樹立一種健康的人生態度。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通過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

        一、活躍音樂課堂氛圍,激發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精彩的課堂導入,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課堂,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小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增強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讓小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钴S音樂課堂氛圍的方式有很多,如音樂課開始之前可以給學生分配任務,通過查閱資料來搜集相關歌曲的知識,讓學生通過手機、多媒體、收音機等工具模仿唱歌,引導和鼓勵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積極表現,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實施情感教育,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

        音樂中蘊藏著豐富的感情內涵,音樂也是一種善于表現情感的藝術,音樂教學離不開情感的陪伴。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心靈與情感的交流,鼓勵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尋找自己的愛好,感受喜悅,開發智力,還能為他們今后的終身教育打下基礎。

        然而,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帶有明顯的幼兒特征,因此需要音樂教師的耐心引導。音樂教師要細心、耐心,還要有愛心,在培養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能力的過程中還要愛自己的學生。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小學生的表現受到教師的認可和表揚時,他們的身心就會產生愉悅的體驗,就會以積極的情緒和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為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認真教授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要用心愛護學生,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引導小學生進行正確的聯想,允許和鼓勵小學生在保證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進行獨立創作,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進行鼓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幫助小學生樹立學習音樂的自信心。

        三、選擇適合小學生成長特色的音樂歌曲,培養小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音樂教育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素質也是現代人才不可缺少的因素,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可以提高小學生辨別善惡、認識美丑、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育主要依靠的還是小學音樂教材,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選擇時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社會發展潮流,在學習歌唱和欣賞音樂作品時,可以選擇一些富有朝氣、積極向上的歌曲。例如《祖國愛我,我愛祖國》,這首歌曲既有氣勢又富含抒彩,將少年立志報國的情感和少年幸福成長的情緒抒發得淋漓盡致,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這樣的音樂教學中,通過藝術實踐產生的音樂形象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對他們進行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四、運用多媒體、情境創設等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

        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喜歡模仿,對外界生動的事物感受能力比較強。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圖文并茂或者教師設計的情境模式,以直觀的畫面讓小學生有更好的音樂體驗。另外,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喜歡用肢體語言和行動表達音樂情感,所以音樂教師要盡量為小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擔任音樂教學的主角。小學生在音樂的熏陶和感染下,有利于產生無限的聯想,再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和情感表達有很大的幫助。

        要想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來,我們當老師的就要做到以下三條:

        1.熱愛小學音樂教育事業。只有真正熱愛它,才能為它嘔心瀝血、開動腦筋,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來。

        2.學習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要有“浮想聯翩”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創造,要學習出新、出奇、出絕招。

        3.牢記“留心處處皆學問”這一真理。要細心觀察事物,尤其是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習從學生身上找出解決難題的方法來。

        參考文獻

        [1]馬云杰 略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J].學周刊,2014,(14)。

        篇3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興趣教學情景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的興趣不僅是在學習、活動中發生和發展起來的,而且又是認識和從事活動的巨大動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開放,知識得以豐富,眼界得到開闊,并會使人善于適應環境,對生活充滿熱情。興趣確實對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起巨大作用。興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或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知識與學習科學的重要動機。

        任何一種興趣都是由于獲得這方面的知識或參與這種活動而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而產生的。如果小學生對音樂感興趣,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尋找機會去學習音樂,而且在學習音樂時感到愉悅、放松和有樂趣,表現出積極而自覺自愿地學習的情緒。興趣可以使小學生產生巨大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大大提高。

        (一)培養學生唱歌的興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準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從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對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去引導學生理解歌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詞語,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確地、創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

        (二)激發欣賞音樂的熱情

        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閱歷和經驗去感知體驗。小學生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生活閱歷淺,經驗積累少,要使他們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性情、培養情操的目的,就必須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和視覺同步感知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理解作品,然后再讓他們在動聽的樂曲聲中自由充分地想象、體驗,使其根據各自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間接和形象的記憶,用不同的顏色、線條、文字、動作表現出來。例如,鋼琴曲《騎竹馬》是一首曲子短小的曲子,樂曲頭尾部分以輕快的節奏和弱拍上的突發強音,風趣地表現兒童騎竹馬、奔跑雀躍的歡快情景;中間部分表現兒童模擬勒馬動作環顧四周的諧謔情緒。在指導學生欣賞時,我先結合插圖講了兒童比賽騎竹馬時的熱烈場面,然后初聽音樂一遍,復聽音樂時讓學生舉手表示出中間部分的音樂。為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緒,再聽音樂時便讓幾名學生拿著教桿、尺子當馬騎,同學們興高采烈、情緒高漲,表演得非常精彩。在這個從感知到體驗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從而更準確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樂,充分欣賞音樂之美。

        二、情境創設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當前音樂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情感,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的實踐活動,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這是至關重要的。正如花兒開放需要溫暖的陽光一樣,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開發需要教師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形式和情景。情境創設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有機條件。所謂情境,我認為是能喚起學生心底情感和聽課激情的一個意境和環境。

        (一)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帶有濃厚感彩的心理活動,只要對某個事物有興趣,就會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習不成為沉重的負擔。但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教師要善于為學生設計特定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情景,才能激發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

        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要運用生動的教學形式,將所要教的知識技能重新整合,制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創設富有情趣的音樂情境,就會激發學生帶著濃郁的興趣與求知欲走進音樂課堂。

        (二)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由于音樂的抽象性,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可以自由展開想象的翅膀,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起伏,腦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斷變幻。如果在一種刻板、枯燥的環境下,學生對音樂欣賞的想象力、創造力無法充分發揮。這就需要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和畫面營造一個與音樂形象相關的意境,從而引導學生去想象。

        教師可以通過制造一種神秘的情景,引發學生欣賞音樂,用心感受音樂所描繪的意境。隨著音樂旋律的起伏和情緒的變化,緊緊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將學生的無窮想象創造性地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驚人的,無窮的想象蘊含了無盡的創造。正如新大綱中指出:作為教師要能根據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特征,為學生創設想象、聯想的廣闊空間。

        (三)情境創設提高學生的審美力

        教舒曼的鋼琴曲《捉迷藏》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營造一個情境,教學一開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捉迷藏的游戲。這樣,學生會說很興奮、很愉快,但當自己快被抓住的時候又很緊張。又讓學生在《捉迷藏》的鋼琴樂曲下來做這個游戲,并要求學生根據音樂的描繪來做游戲,學生在游戲的實踐活動中,通過音響的感知、情感的體驗和表情的感受與分析,獲得了感知音樂美和表現音樂美的能力。

        篇4

        小學音樂教學教學方法學習興趣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因此,現代教育對音樂教學更加重視。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以學生為出發點,讓學生從內心愛上音樂,把音樂學習當成是一種享受過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往的音樂教學主要是以教唱為主,為了唱歌而學音樂,這種單調機械的教唱,不能完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扼殺了學生的天性,使學生將音樂作為一個任務來完成,學生體會不到學習樂趣就會漸漸的反感甚至厭惡音樂學習,從而使音樂失去了它所特有的功能。那么,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如何來進行小學音樂教學,讓學生樂在其中呢?

        一、把情感融入課堂

        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這就要求教師要用真心來感化學生,鼓勵孩子們成為音樂愛好者。讓她們能夠對音樂充滿興趣,主動的學習音樂。用音樂來點亮生活,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

        小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教育十分重要。作為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要引導學生來感悟音樂、理解音樂、欣賞音樂。這時候,教師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把每一位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對她們付出全身心的愛,更要注重對他們音樂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曾有研究表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贊賞時,學生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學習,對學生的良好表現要給予表揚和贊美,對于那些表現差的同學要耐心地教導,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更能夠激發出熱情,促進他們的信心培養。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音樂基本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學生得以享受音樂,能夠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貪玩、好奇心強,更喜歡模仿。作為教師,不能反對她們玩,相反還應該好好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抓住學生的心理個性,開展多種多樣的音樂游戲與活動,把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融入到游戲與活動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造一個有活力、有樂趣的課堂環境。

        例如,在教授《山谷回聲真好聽》這首歌曲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聽回聲、學回聲、唱回聲來學習。教師可以設置以“回聲”為主題的游戲,將兩三個同學分為一組,然后進行“回聲”練習。一位同學用強音喊出一句話,就以“你好”為例,然后第二位同學也說“你好”,但這位同學的聲音就要比前一位弱一些,由此進行反復練習,同學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回音要比原聲弱。這樣,教師利用了“強和弱”的對比來設置了回音游戲,通過游戲活動喚起了學生的音樂情感,引發了學生的聯想和想象。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而且還能使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實現與音樂的互動,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三、適當運用激勵教學法

        所謂的激勵教學,就是以各種形式給予小學生心理上的鼓勵,激發他們認真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渴望。在形式上來說,可分為兩種:語言激勵法和競爭激勵法。

        1.語言激勵法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語言激勵法主要通過語言來鼓勵小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激勵他們主動、自覺的吸收課堂知識點。其前提是教師必須要懷抱著一種贊賞和喜愛的心態,讓小學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師是真心在表揚自己,而不是一種習慣性動作。語言的方式,可以將其劃分為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兩種。

        口頭語言激勵。直接以贊美的言語表揚學生的表現,就是在課堂中找到孩子的閃光點給予肯定,當孩子們遇見難題是給予安慰和鼓勵。如剛學習一首新歌曲時,學生基本準確的演唱完歌曲之后,可以直接以開心而自豪的口吻告訴學生:“你們唱的真棒?!碑斈硞€學生答題時遇到卡帶,那你也不妨說一句“沒關系,站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也是非常勇敢的表現”等等。

        肢體語言激勵。以肢體動作,如常用的鼓掌、豎起大拇指等,或者純粹以期許和鼓勵的眼神給學生以示意。需要強調的是,在同一節音樂課中不要過多的運用表揚,而是當學生真的做到了某個課程進行環節中所要求的要點,才給于真誠的鼓勵和表揚。因為,時而出現的表揚和激勵會讓孩子們對其習以為常,繼而失去了激勵的真正意義。

        2.競爭激勵法

        抓住小學生好勝心強、持久性差的特點,在教學環節中設置個人或小組之間的比賽,從而有效促進教育目標的達成。即:音樂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形式和手段,幫助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體會到學習音樂的快樂,其競爭活動形式盡量要豐富多彩。如開展情境表演比賽、歌唱比賽,或者是各種音樂小知識搶答的比賽等。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成功地創造和運用教學方法的重要條件之一。反之,一個自身素質較差的教師,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運用自如。

        我認識一位中年教師,她為了教學生唱好三部合唱,練就了一手絕招:自彈自唱,能一人同時演唱、演奏出三個聲部來,口唱第一聲部主旋律,右手用鋼琴奏出第二聲部,左手同時奏出第三聲部。三個聲部同時出自一身,給了學生一個很好、很清晰的合聲效果,更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示范。它說明了:合唱并不難,一人能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學一直在當地名列前茅。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無窮無盡??梢哉f:教學難點有多少,學生生活有多少,教學方法就應有多少。要想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來,我們當老師的就要做到以下四條:

        (1)熱愛小學音樂教育事業。因為,只有真正熱愛它,才能為它嘔心瀝血,開動腦筋,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來。

        (2)學習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要有“浮想聯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創造,要學習出新、出奇、出絕招。

        (3)牢記“留心處處皆學問”這一真理。要細心觀察事物,尤其是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習從學生身上找出解決難題的方法來。

        篇5

        【關鍵詞】小學音樂 學生 生態化教學方法

        1.什么是小學音樂生態化教學

        生態化教學是以生態的原理和方法來思考和解決復雜的教育問題,并且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工作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生態化藝術教育是繼“灌輸式”藝術教育、園丁式藝術教育之后的一種新型藝術教育。在灌輸式藝術教育思想指導之下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園丁式藝術教育相比灌輸式有所改進,它注重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其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處于被動的地位。和前兩種教育方式不同,生態化藝術教育強調學生和教師間的對話關系,以師生之間共同的欣賞活動和創造活動為中心。在這種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都是主動的,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共同參與,教學相長。騰守堯先生指出“在自然界的‘生態系統’中,必須由各種不同的物種達到一種最佳組合,才能形成一種互生互補、生機勃發、持續發展的生態關系?!比绻呀虒W的課堂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的話,那么老師和學生便可以看作是這個系統中的不同“物種”,師生、生生之間存在著互相影響、互相依存、共同“進化”的復雜關系。處理好這種關系就可以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生機勃發,持續發展的動態過程。

        生態化教學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有三種:直接指導法、啟示法和生成法。這些方法是上面提到的經典的五種教學方法的整合與創新。騰守堯先生指出“:在當今世界的藝術教育的探索中,人們發現了許多好的方法,這些方法即從以往的灌輸式和園丁式教育中吸收了合理的成分,又可以為當今生態化的教育所利用?!笨梢?,生態化教學不是從“無”中誕生出來的,它是從“有”中誕生出來的。

        2.小學音樂課堂生態化教學理論建構的路徑選擇

        課堂教學是一個豐富的、復雜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態系統,課堂教學活動牽涉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具有復雜性的特征。實現小學音樂課堂生態化教學,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是教師、學校和社會都必須關心的問題。只有發揮全員力量,齊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小學音樂課堂生態化的教育目標。

        2.1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相對再現性思維而言的,它不是單純依賴原有知識記憶,不照搬現成的規律和程序,而是重新組織頭腦中已有知識、經驗,靈活運用規律和原理,形成有利于問題解決的新程序和新方案的思維活動。它往往表現為發明新技術、形成新觀念,提出新方案和決策,創建新理論。其成果具有新穎性、獨特性和價值性。時代邁入21世紀,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它要求教學工作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表現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要允許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問題。在音樂作品欣賞課中,教師要鼓勵同學們發表自己獨立的理解和感受,要保護學生獨特的思維活動,讓學生們深切地感受到音樂作品藝術的豐富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多樣性。

        2.2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小學音樂課堂生態化教學的根本目標是生態課堂主體—學生學習生態的建立。新形勢下的課堂生態化教學要求教師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樹立全面依靠學生的觀念,要構建以學生為本位的自主課堂,相信學生學習的天性和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著眼于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要為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創設一個和諧和充滿關愛的課堂人際氛圍,讓學生獨立探究學習內容和方法。任何一門學科,并不只是單純傳授專業知識,還肩負著教育的重任,都要符合人的發展規律,音樂教育也不例外。它同樣要求教學著重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2.3 教學方法從灌輸過程走向人的主動發展過程。當代青少年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而多變的時代,只有學會獨立思考與分析事物,不斷發現新問題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才能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與發展。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能力。然而,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編劇、導演,更是唯一的演員,學生是觀眾,是木偶。這種教學方法異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扭曲了學生的個性與人格,窒息了學生的創造性與想象力。小學音樂課堂生態化教學目的是使廣大學生努力學會從不同方面豐富自己的經驗世界,學會實現人的經驗世界與社會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溝通和富有創造性的轉換,逐漸完成個人精神世界對社會共有精神財富具有個性化和創造性的占有。它要求教師要更新知識結構,拓展視野,把課堂放在開放的、互動的、實踐的基礎上,要與學生展開平等對話,給學生創造一種受關注、能展現自我價值的的氛圍。教師要采用啟發式、討論式、開放式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開創音樂課堂生態化教學的創新時代。

        2.4 提倡動態教學法,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豐富多樣性、生物的演化適應能力、種群之間及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是系統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小學音樂課堂生態化教學的學生發展指的是適應社會需要的,全體學生全面人格、全面個性的可持續的終身發展。音樂生態化課堂教學具有多樣性、開放性和隨機性的特征。也就是,它所表現出的教學關系不是靜態的、固定的關系,而是動態的、變化的。教與學有著交往、互動的本質要求,是一個發展的、增值的、生成的過程。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動態生成課堂資源,通過主觀能動的學習,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促進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它要求教學中要重視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學效率,要關注學生的滿意度,要不斷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改進和學生、教師的生命發展。

        總之,可持續發展的促進性目標是小學音樂課堂生態化教學的發展方向和最終價值追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chinese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杨幂|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任你躁国语自产一区在|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