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道路景觀綠化工程設計范文

        道路景觀綠化工程設計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0 15:36:0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道路景觀綠化工程設計,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道路景觀綠化工程設計

        篇1

        關鍵詞:道路綠化;工程設計;景觀設計

        1 道路綠化工程的功能

        1.1 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

        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的景觀建設與施工應該滿足一系列的標準,景觀建設以及施工應該要為居民提供良好、充裕的公共空間環境,為居民提供優美舒適的視覺感受,提供寬闊的活動空間,這都是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基礎。在空間功能上,應該要從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出發,考慮人在其中使用時各方面的感受,包括行為、視覺和心理等;在空間形式上,應該不能給人束縛感,景觀工程設計中的各種公共的場所是人們放松交流與活動的場所,這個場所應該要給人提供一種親切的感受,因此在功能上要實現多樣性,景觀設計過程中應該本著多樣化功能的原則,滿足人們在生活過程中的各種基本生活需求。

        1.2 景觀設計是道路綠化過程中必然過程

        城市道路工程建設過程中,景觀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城市道路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過程中必須使用的基礎設施,在城市道路上往往會發生很多活動,這些活動是每天必須進行,比如開車、行走、購物等,這些活動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居民在日常生活過程中對道路綠化過程中的景觀設計有一定的要求,景觀設計對于居民的生活而言必然存在,能夠滿足人們在生活中的各種環境需求。

        1.3 道路景觀可以滿足人們實用性需求

        道路是人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強道路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要更多地考慮到人的實用性需求,無論是植物的選擇還是景觀的營造,都應該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居民的角度出發,給居民呈現一種“夏季綠蔭環繞,冬季陽光普照”的景觀感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植物的選擇以及塑造過程中應該要加大力度。

        2 道路綠化工程的景觀設計

        2.1 景觀與交通功能相協調

        在道路綠化過程中最常用的景觀植物類型是樹木,樹木對道路上的行人有很強的視覺影像,因此在進行道路景觀設計時,道路兩旁的綠化植物應該要與路線的平、縱線型、橫斷面狀況保持一致,展現道路線型或坦直、或彎曲或起伏的動態特征,在樹種的選擇過程中,應該選擇生長時效比較均等的植物,考慮道路的性質,使得道路的景觀設計能夠和交通功能實現協調,防止出現影響交通的現象。

        2.2 加強不同區域的景觀設計

        首先,應該加強綠化過渡區的景觀設計,綠化過渡區是道路的重要部分,在道路建設過程中擴大道路的綠化面積,營造出具有古典與現代園林韻味是道路綠化過程中景觀設計的重要步驟,因此在道路設計過程中應該要加強綠化景觀區的建設,比如可以在道路兩旁的空地或者道路周圍比較僻靜的地方多增加一些綠化面積,可以給人清爽舒適的感覺,使人感覺比較舒暢。其次,應該加強道路交流娛樂區域的景觀設計。道路的交流娛樂區是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日常活動中往往會進行相應的交流、組織相關活動,在道路綠化工程中進行道路交流娛樂區域的規劃設計,應該要考慮到不同人群的個性特點,因此要設置不同類型的交流空間,在不同的交流空間中應該要進行不同的景觀設計。比如綠地可以設置成為人工修剪的草坪,可以行走也可以席地而坐,綠地比較適合私密度不高的團體式交流,再如步行小道比較適合于散步式的交流,如果是建筑與綠化圍合而形成的一種空間,則比較適合私密性的交流。第三,加強過渡和引導區的景觀設計。過渡引導區是道路建設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一般說來,道路入口設計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過渡和引導,因此在道路綠化景觀設計過程中,可以設計水池形式,作為一個緩沖的空間,但是對于水池的設計應要有一定的引入感,在水池周圍也可以種植一些樹木,將其修剪成為不同的形狀,在道路的入口以及道路兩旁設置引導通道。

        2.3 利用自然環境保護自然景觀

        在道路綠化過程中,由于道路本身就具有路面平坦、邊坡整齊的特征,加上道路沿線的綠化與自然風光的搭配,可以使得道路上行車舒適、減少行人疲勞。道路景觀設計應該要與周圍的環境為基調,利用自然風景資源進行設計。同時要防止大挖大填,任意取直,生硬切割等操作導致自然景觀遭到破壞。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城市建設;道路景觀;設計;施工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roads, roa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comfort and safety residents has an important safeguard function, must get full attention and specif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is paper, from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on the main fun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working experience, of urban road greening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oint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value realization.

        Keywords: the city construction; Road landscape;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工程概述

        作為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綠化是指利用植物及輔助材料進行合理設計和科學規劃,在城市道路兩側、立交橋周邊等位置創建的各種生態景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人口增加導致的環境惡化、交通污染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出來,人們開始認識到道路綠化建設對居民生活舒適度和安全性的保障作用。在這一背景下,道路綠化工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道路綠化景觀在改善城市面貌的同時,也提高了道路建設的環境效益和生態價值。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作用主要包括:(1)凈化空氣、隔音降溫。在交通污染嚴重的城市道路環境下,植物可以發揮其吸收SO2、NOX等有毒氣體的功能,使附近環境得到有效凈化。而闊葉喬木、灌木綠帶等也都是極優質的防塵材料,能通過降低風速,將道路上的鉛塵、粉塵等截留在葉面上以減少污染的擴散,對于城市的衛生防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城市交通運輸產生的噪音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干擾強烈,設置合理寬度的綠帶則可大大降低噪音的影響,保證了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在降低夏季陽光直射與路面溫度,保持道路空間濕度等方面,植物也都真正體現出了綠色、節能的氣候調節功能。(2)保護路面,疏導交通。夏季陽光的直射常會使城市道路路面溫度高于氣溫10℃以上,高溫對路面結構的影響較大,綠地內的遮陰效果使光照度降低,氣溫下降,有利于道路的養護管理。而綠化分隔帶、安全島綠化景觀的設置,也有利于減少車流間的相互干擾,并能達到引導駕駛員視線、緩解駕駛疲勞等作用,具有一定的交通組織功能。(3)反映城市風貌。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城市的個性和品位,景觀可通過植物的色彩搭配與季相變化調節周邊環境氛圍,豐富城市藝術形象,是創建文明城市的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環節。

        2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要點分析

        2.1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原則

        首先,道路綠化必須與交通系統相適應,規劃時應根據道路的級別、性質、用地情況、以及市政工程設施的不同要求等因素確定綠化的布局形式。其次,應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合理配置植物,選擇以本地樹種為主的植物群落,并確保氣溫、水分、日照等條件能滿足植物的生長,配置中還應綜合考慮綠化與地下管道等其他市政設施的關系。再次,景觀應與道路空間尺度及城市歷史文化背景相協調,在色彩、布局、節奏等創意上提升城市的審美品位。此外,還應立足于環境的和諧,保護好建設范圍內的古樹名木。

        2.2 設計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規劃前應對綠化區域內的地形特點、氣候條件進行詳細勘察和科學分析。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周邊綠化現狀,土壤的理化性質,空中、地下管線的位置及走向等,為道路綠化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植物的優選與配置是設計階段的關鍵環節,設計中用針對不同的干道類型進行規劃。如干道兩側密集分布著高層建筑的道路多面臨著噪音及有害氣體的污染問題,應選擇雪松、桂花、夾竹桃等滯塵降噪功能顯著的植物,并由喬木向灌木草坪過渡;對高速道路的綠化,則應重視中央隔離帶的建設,中央隔離帶一般不成行種植喬木,避免干擾司機視線。隔離帶內可種植修剪整齊,具有豐富視覺韻律感的大色塊模紋綠帶,綠帶內樹種選擇不宜過多,色彩搭配不宜過艷;對立交橋周邊的景觀應運用平面、坡面與垂直綠化相結合的設計方法,通過復層混交的形式增加綠量;而針對主要用于游憩的道路,則應以林蔭帶的形式進行規劃,突出植物群落的自然性,運用高大的女貞、香樟等喬木配以各色花草灌木,體現步道的觀賞功能。

        3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施工要點分析

        3.1 施工準備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施工前,應充分熟悉、審查施工圖紙及相關設計資料;認真設置消火栓,確保水電、道路、通信的通暢;并做好場地清理工作,清理中不但要將雜物清除干凈,還應進行場地的平整和雜草的去除,現場土質不適宜植物生長的,還必須針對設計圖中的植物類型進行土壤理化性能的改良。

        3.2 苗木的運輸與栽植管理

        對于常綠樹種,移栽時必須帶土球。土球直徑為樹徑的8~10倍左右,土球完好、平整,用蒲包或麻繩捆綁緊。運苗時,高大苗木應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放置。為防止下部枝干折傷,應在運輸車上做好支架。栽植時,栽植深度應略高于原地坪,以防止積水爛根。帶土球苗木剪斷草繩,取出蒲包或麻袋片,邊埋土邊夯實。裸根樹木栽植時,要求根系舒展,不得窩根,當填土至坑的1/ 2時,將苗木輕輕提幾下,再填土、夯實。樹木栽好后,做好三角支架或鉛絲吊樁,支柱與樹干相接部分要墊上蒲包片,以防磨傷樹皮。

        3.3 綠地的透氣鋪裝

        城市道路兩側由于埋設有多種市政管線,因此給道路綠化留下的營養面積較小。因此,地面鋪裝應采用透氣、滲水材質的鋪裝材料、嵌草鋪裝材料或增大樹池的面積。如樹池略低于路面,可建設略高于路面的池墻,以避免行人踐踏對綠化造成的損害。

        3.4 苗木的定向培育和新品種的引進

        道路綠化施工中往往需求苗木數量、苗木規格偏大、品種較多。若使用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植物,又會影響到整體的施工質量和景觀效果。因此,應鼓勵科研人員有計劃地開發新品種,培養多品種大規格的苗木;并使用新方法搞好苗木儲存,保證反季節施工,作到四季植樹。同時做好新品種的引種馴化工作,使新品種盡快適應城市道路綠化的新環境。

        4 結語

        城市道路綠化不但反映出現代城市的品位和風貌,其工程設計施工中賦予景觀的生態價值和環境價值也體現著城市整體的綜合建設水平。為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遵循城市道路綠地規劃的基本原則,合理配置植物群落,并安排好各階段的施工工作,使綠化工程與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養護管理等工作相互配合,為市民營造和諧、健康、人性化的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 華小明. 淺談道路綠化設計與施工中的若干問題[J]. 科技資訊, 2008, (15).

        [2] 陳波, 汪莉莉. 新時期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探討[J]. 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 2006, (02).

        [3] 曹群, 滕凱敏, 朱勇. 城市道路綠化中的植物選擇原則及配置形式[J]. 現代園藝, 2012, (09).

        篇3

        【關鍵詞】景觀園林設計施工道路綠化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我國城市的規劃與建設中刮起了綠化風暴,幾乎在所有的新修道路上都會留有余地作為綠化用地,盡可能的增大城市的綠化面積,優化城市的居住環境。將園林景觀的設計應用到城市道路的綠化中去,在實現基本綠化要求的基礎上還可以使城市景觀更加吸引人,調節路人的情緒,一舉而多得。

        一、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道路園林景觀的設計與施工需要在一定原則的基礎上進行,首先必須遵循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條例》,以此為基本的指導爭取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而創造一個美好的居住環境。

        1、尊重歷史的原則

        城市景觀環境中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所往往給人們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也為城市建立獨特的個性奠定了基礎。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要尊重歷史、繼承和保護歷史遺產,同時也要向前發展。對于傳統和現代的東西,我們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尋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要求的內容、形式與風格,塑造新的形式,創造新的形象。

        2、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主張不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體的和長期的環境代價,堅持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發展相統一。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的具體表現,就是要運用規劃設計的手段,如何結合自然環境,使規劃設計對環境的破壞性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并且對環境和生態起到強化作用,同時還能夠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節約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3、保持整體性原則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整體性原則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第一,從城市整體出發,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要體現城市的形象和個性。第二,從道路本身出發,將一條道路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統一考慮道路兩側的建筑物、綠化、街道設施、色彩、歷史文化等,避免其成為片段的堆砌和拼湊。

        4、連續性原則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連續性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視覺空間上的連續性。道路景觀的視覺連續性可以通過道路兩側的綠化、建筑布局、建筑風格、色彩及道路環境設施等的延續設計來實現。第二,時空上的連續性。城市道路記載著城市的演進,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進、文化演進和人類群體的進化。道路景觀設計就是要將道路空間中各景觀要素置于一個特定的時空連續體中加以組合和表達,充分反映這種演進和進化,并能為這種演進和進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城市道路園林景觀的設計與施工

        1、設計理念

        提高公路綠化層次的差異,從高大喬木、小喬木、花灌木、色葉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層次、高落差的綠化格局。多栽喬木,少栽甚至不栽草,實現從“路邊有綠化,到道路從森林中穿過”的設計理念的跨越,實現公路綠化的長遠性與可持續性。提高綠化種植密度(三年后可以移植),極大地提高道路綠化的含綠量,重要路段力求工程竣工時即有很好的效果。

        2、施工前的準備

        由公司生產技術部門協助項目部有關人員認真學習圖紙。并進行自審、會審和現場簽證工作,以便為編制施工組織提供依據。

        (1)熟悉、審查施工圖紙及有關設計文件

        學習和熟悉設計圖紙以及有關設計文件,了解設計要求施工達到的技術標準,明確工藝流程,做好設計交底。審查設計圖紙及有關說明,檢查圖紙的尺寸、標高。對圖紙不明確或疑問處,提請設計單位解析。掌握地形、地質、水文等勘測資料和技術經濟資料,進行施工現場勘查,查看現場的地形、環境、水電、地面和地下構筑物的現狀與圖紙是否有出入。參加由監理單位主持的圖紙會審,理解設計意圖,明確設計要求。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并以此作為工程施工的指導性文件。了解物質供應情況,調查工程所需各種物資來源單位的供應能力、規格、質量價格信譽等情況,落實供應單位。

        (2)掌握地形、地質、水文等勘測資料和技術經濟資料

        收集氣象資料,掌握氣溫情況、季節風情況、雨季及冬季的期限,制定雨季施工措施,充分考慮雨季的影響,合理組織施工。組織人員進行技術經濟條件調查,了解工地可能利用的場地。調查水源、電源情況:調查施工水源、電源的供應能力及駁接點線路距離,確保施工期間用水、用電的供應。調查現場的交通情況,掌握各交叉路口的交通轉向及車流量,確定材料、機械運輸路線,編制交通維持方案。

        3、挖坑

        刨坑的質量,對植株以后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應根據各種不同規格的苗木及土球直徑大20—30公分,同時樹種根系類別,確定坑的深淺,坑應成圓筒型,以保證栽植時根系舒展,以利成活。挖坑時以標記做圓心,按照規格要示劃圓,沿圓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規定的深度,然后將坑底挖松、弄平、棵極苗木坑底最好在中心堆個小土丘,以利樹根舒展。坑挖好后,將定點用的木樁插在坑的土堆上,以備散苗時核對。挖坑時,表土與底土應分開堆放,由于表面土有機質含量較高,植樹填土時應先填入坑底,底土填與上部和用于圍堰。遇到局部土壤不好時,應將坑徑加大1-2倍,清除有害垃圾,換上好土。

        4、苗木選擇

        苗木質量的好壞是影響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提高栽植成活率和以后的效果,移植前必須對苗木進行嚴格的選擇。選苗時除根據設計所提出的苗木規格、樹形等特殊要求外,還要注意選擇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和樹行端正的苗木。并用系繩、掛牌等方式,做出明顯標記,以免掘錯。苗木數量上應多選出一定株樹,供備用。如果苗木生長地的土壤過于干燥,應提前數天灌水;反之,土質過濕時應提前設法排水,以利掘時的操作。對于側枝低矮的常綠樹,冠叢龐大的灌木,特別是帶刺的灌木,為方便操作,應稱用草繩將其冠捆攏。但應注意松緊適度,不要操作枝條,攏冠的作業也可與選苗結合進行。

        5、種植土和下基肥

        1)、種植土的土質要求為PH值為5.5—7.5的壤土,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

        2)、種植土深度要求為:草地大于30CM;花灌木要求大于50CM;喬木則要求在種植土球周圍有大于80CM的合格土層。

        3)、種植層需與地下層連接,無水泥板、瀝青、石層等隔斷層,以保持土壤毛細管、液體、氣體的上下貫通。

        4)、基肥會選用堆漚蘑菇肥(為蘑菇生產廠生產蘑菇后的種植基質廢料摻入3—5%的過磷酸鈣堆漚、充分漚熟后的基肥),用量為:草地每平方米10KG;花木花壇每平方米20KG。喬木土球φ50—60的為20KG—25KG,φ70—80的為30KG—40KG。

        5)、地被在施肥后應進行一次20—30M深的耕翻,將肥與土充分混勻,做到肥土霜融,起到既提高土壤養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氣良好。喬木、灌木機時應在種植前在穴邊將肥土混勻,依次放入穴底和種植池。

        三、道路景觀的養護

        道路綠化樹苗栽植完成后,養管工作是關鍵。養管工作是一項十分繁重、煩瑣的任務,首先,必須澆透定根水,適度修剪、整形、打支撐,做好防護措施,防止行人橫穿踐踏樹苗。重點放在平時的養護管理上,生長季節雜草長勢特別快,為了防止雜草與樹苗爭奪養分,必需勤除雜草。其次,做好抗旱澆水保苗工作,防止樹木花草灼傷、水分蒸發而死亡。第三,養管工作必須要勤、要細,樹冠的整形修剪、疏枝、抹芽、中耕、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環節缺一不可,對缺株、死株適時進行補植。冬季,為了防止雪壓和霜凍,要及時清理樹上的積雪和冰凍,維護好道路綠化景觀整體美感。養護管理只有實行長效管理、精細管理、制度管理,才能使道路綠化出精品,才能保證道路綠化景觀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

        總結

        城市道路景觀的綠化設計與施工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專業的工作人員在遵循城市發展規律與規劃原則的基礎上開展工作,才能構造出獨特的和諧的城市道路景觀,為建立生態城市貢獻出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霖,方佳佳. 淺談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J].陜西林業.2008(03)

        篇4

        關鍵詞:道路綠化;樹種選擇;植物配置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3-0095-02

        1 項目概況

        工程項目位于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是內二環市政道路,全長16 km,作為城市片區的骨架,道路景觀不宜單獨定位,景觀設計理念應與片區定位相協調,設計風格應考慮街區周邊用地性質。澄邁縣金江鎮內二環路市政道路工程景觀定位為自然生態與人文和諧共處的景觀形式,片區定位為以高端智慧型產業和生活居住為主,形成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形態緊湊的現代城市生活片區,重點發展總部經濟、商業服務、金融服務、管理營銷、創意研發等現代服務業和創意產業。道路兩側以商務用地為主,道路景觀定位為營造具有濱海度假特色的都市核心功能區市政道路,滿足商業、居住需求。

        2 設計理念

        設計滿足商業、生活氛圍,表達和諧、統一為主,并融入當地文化特色,體現當地的人文景觀,做到人與景和諧自然[1]。設計以海南本土熱帶植物為主,發揮地方植被優勢,提出“一街一樹一景”設計概念,從整體城市道路脈絡出發,合理布局,運用品種多樣的行道樹,打造風情各異的道路綠化景觀(圖1)。

        3 道路綠化設計特色

        本次道路景觀綠化帶設計采取分段式區別設計,初步分為五段特色重點段景觀如下。

        (1)自然生態路段景觀綠化以貼近自然的景觀綠化帶為主,此區域兩邊大部分為田野風光,因此中央綠化帶主要以自然景觀為主,同時背景區域大部分讓視野通透,觀賞田園風光。植物選用秋楓、小葉欖仁、三角梅、雞蛋花、大紅花等以自然式布置,以體現自然生態路段的區域特點(圖2)。

        (2)親和無限路段道路兩邊主要為住宅區,景觀綠化帶設計以簡潔的曲線布景,律動景觀為主[2]。喬木以小葉榕、盆架子為主,半自然式交替布置,灌木地被選用海芋、滿天星、蜘蛛蘭等,以圓形和具有波浪線形的大色塊栽植為主,充分融入有著縱橫交錯水網的城市區域設計特色。

        (3)熱情奔放路段為為居民安置區,且跨橋而過,具有人流量密集的特點。景觀綠化帶設計中要處處以人為本,對細節精雕細刻,既要有宛如天工的自然景觀,也要有栩栩如生、精致靈動的人工景觀。從鋪裝、雕塑小品、設施小品、材料、植物配置等方面都能融合民族文化、風情,體現出別具民族特色的景觀綠化帶。植物配置主要以火焰木,鳳凰木等大樹形成熱情歡樂氛圍,中下層植物點綴龍血樹、龍船花等花灌木,進一步加強紅色植物的熱烈主題氛圍[3]。

        (4)生動活力路段景觀綠化帶設計以靈動外形的植物為主景,以不規則且具有韻律的色塊灌木帶和鋪裝。大喬木骨架木棉和椰子樹為主,構成弧形的天際線,蘇鐵、變葉木、假連翹等色塊灌木及球類花灌木點線面組合,形成具有層次節奏的韻律。

        (5)喜悅溫馨路段景觀綠化帶設計以黃花盾柱木為骨架行道樹,在不影響行車視線的前提下打造旋轉式流動的視覺感受,種植以點綴樹,棕櫚類樹種,以形成疏朗溫馨的綠化效果。

        4 道路景觀設計

        4.1 中央綠化帶及側分帶綠化設計

        中央綠化帶寬3 m,綠化植物整體采用帶狀自然式配植,因地制宜營造自然和諧的氛圍。采用樹形整齊、喬灌木高低錯落有致的草本觀葉、觀花、觀果植物,常綠落葉色葉樹搭配,四季皆有景。喬木樹干中心至機動車道路緣石距離不得小于0.5 m。

        樹種選擇結合海南地方特色,以棕櫚科為主,同時要考慮不同季節和顏色,形成層次感和立體感。縱向結合路燈進行景觀設計,綠化要有適當變化,以防止觀賞視覺疲勞。

        上層大喬木以當地特色常用樹種棕櫚、椰子、鳳凰木、榕樹等樹種為主,形成上層界面空間,以保證夏季的濃蔭與冬季充足的陽光。中層喬灌木以常綠闊葉樹種為主,同時結合觀花、色葉、果、桿及芳香物種,形成主要植物景觀感受界面空間。下層是耐蔭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綴花草地。其綠化設計起到防塵、減噪,柔化道路的線條的作用。綠籬植物和觀葉灌木選用萌芽力強、枝繁葉茂、耐修剪的植物;花灌木選用花繁葉茂、花期長、生長健壯和便于管理的樹種;地被植物選用莖葉茂密、生長勢強、病蟲害少和易于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觀葉、觀花植物,草坪選用覆蓋率高、耐修剪和綠色期長的品種[5]。

        行道樹選用深根性、分枝點高、冠大蔭濃、生長健壯、適應海南道路環境條件,且落葉落果對行人不會造成傷害的樹種。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的側分帶寬度為2 m,種植行道樹,行道樹冠幅和高度應能滿足既能遮陰又不應影響視線的效果。

        4.2 道路兩側綠化及邊坡綠化設計

        道路兩側綠化帶結合邊坡防護一起考慮,綠化與防護形成一個整體,保持在路段內的連續與完整的景觀效果。采用較緩坡率,坡面綠化帶以草坪為主,配以綠籬和灌木及景觀喬木,采用綠色作為基色調,配以紅色、紫色、黃色等顏色的花卉,形成各種造型圖案,突出海南的特點,局部點綴景石,彰顯自然美。

        4.3 道旁樹池、花池設計

        樹池設計:樹池通過巧妙精致的拼貼,豐富的彩色植物,突出景觀的特色,增強趣味性。

        4.4 景觀小品

        小品設計以功能和景觀兼容的同時,融入當地少數民族海南風情文化,達到景觀裝飾的效果。營造度假休閑的氛圍。在各個景觀節點處點綴街頭雕塑、休息座椅、景觀燈柱、垃圾桶等設施。

        5 結語

        該設計主要從市政道路景觀特色、樹種選擇、群落搭配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地分析,為城市市政道路在綠化設計中如何能夠選擇最佳的樹種,形成一路一景的特色道路景觀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蘆建國,吳秀臣,唐桂蘭.南京綠道植物景觀營建特色探析[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6(2).

        [2]魏永強,溫向春,王 林.淺談城鄉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J].防護林科技,2015(4).

        [3]劉新萍.淺談城市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J].農業與技術,2013(9).

        篇5

        關鍵詞:公路工程 綠化工程 應用

        一、公路工程綠化工程設計的重要使命

        延續歷史文脈、弘揚民族文化是公路工程綠化工程設計的重要使命,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不僅體現在物質資源和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之上,也體現在人類精神文明與文化知識的持續發展之上,體現在如何保持、保護、弘揚民族精神與文化之上。人類在走向更高文明的過程中,文物古跡、民風、民俗等文化資源的保存、保護和永續利用同物質資源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同樣重要。它是現任留給后代的最珍貴的遺產。公路建設本身是我們創造出的人文景觀,它同其周圍的景觀共同構成了一個四維的景觀環境。它既有形、聲、色、光等使用方面的物質環境,同時又有歷史遺產、社會生活、視覺感受、場所特征、形象符號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環境。公路建設要研究如何保護延續這種環境,并能很好的開發、利用和欣賞這種環境。

        二、公路工程中綠化工程設計的發展趨勢

        公路工程綠化設計屬于“設計學”的范疇, 在西方綠化設計史上,早期的發展一直以崇尚富裝飾性的外來植物和規則式為特色,較東方傳統綠化設計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更強的征服自然的色彩。但是隨著近年來環境的日益惡化,以研究人類與自然間的相互作用及動態平衡為出發點的生態設計思想開始形成并迅速發展。從19世紀下半葉至今,中西方綠化設計領域涌現出眾多設計理論和設計思想,我國 將這些 理論和思想消化吸收后,應用到公路工程綠化設計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自然式設計。自然設計與傳統的規則式設計相對應,通過植物群落設計和地形起伏處理,從形式上表現自然,立足于將公路工程充分融入自然環境中,創造和諧、自然的新景觀。

        2. 鄉土化設計。鄉土化設計是通過對擬建公路及其周圍環境中植被狀況和自然史的調查研究,使設計切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并反映當地的景觀特色。反映在公路工程綠化設計中主要是在植物選擇上遵循“鄉土樹種為主”、“適地適樹”的原則。

        3. 保護性設計。保護設計是指對公路路域內的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進行科學的研究分析,通過合理設計減少公路建設對自然的破壞,以保護現狀良好的生態系統。

        4. 恢復設計。恢復設計是指在公路工程綠化設計中運用多種科技手段來恢復已遭破壞的生態環境。公路建設所形成的取棄土場的綠化恢復即屬于此范疇。

        在取、棄 土場堆置達到設計標高后,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恢復和改善土地生產力,可對其進行整治利用。整治后的土地可以通過種植樹林和植草,改良土壤,復墾后可作為農業用地或林業用地。

        三.綠化工程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

        1.綠化帶設計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綠化帶的設計要綜合考慮道路的性質。在城市交通性道路中,由于車速高,綠化帶設計應最大限度地滿足道路的安全要求,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為主,植物不能超過司機視線高度,形式也應簡潔;在城市生活性道路中,以公共交通車輛和行人通行為目的,綠化帶設計在滿通安全前提下,應重點考慮美化作用,形式多樣,色彩豐富,有一定高度變化。除了常見的和道路平行的綠化帶,還可以在人行道上設置大的花壇景觀,形成靚麗的風景線。另外,道路綠化還應考慮道路的寬度。綠化帶寬度和道路寬度之間要比例適宜,寬闊的道路要有較寬的綠化帶,單排綠化帶要比雙排寬,一般綠化帶和車行道寬度比在1:5至1:10之間較為協調。

        2.綠化工程在公路工程邊坡的應用。傳統的公路邊坡防護一般首先考慮采用工程防護措施,生物防護僅僅作為工程防護的附屬,只起到點綴美化的作用,而且在設計階段預留給生物防護的工程費用十分少,施工時往往造成杯水車薪的窘境,只能靠建設單位““自籌資金”來解決;同時,還存在為追求所謂的“景觀效果”,盲目采取不合適的植物防護措施,建置單一外來景觀草種群落,追求短期的景觀效果,而時間稍長外來草種便被當地野草吞噬殆盡,給建設資金造成巨大的浪費的現象。形成上述認識誤區的根源在于沒有認清公路邊坡工程防護與植物防護相結合的辯證關系及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規律。首先,公路邊坡工程防護與植物防護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邊坡防護離開工程措施最根本的穩定問題就無從談起,但單純依靠工程措施,又難以解決邊坡水土流失加劇、景觀效果欠佳的難題。只有在充分、科學分析邊坡地質構造特點的基礎上提出工程與植物相結合的措施才是唯一的解決途徑。其次,邊坡防護植物的選擇應按自然規律辦事,遵循“適地適樹(草)”、“生物多樣性”的原則。盡量避免采用單一的草種進行綠化,應大力提倡草灌結合的立體防護措施,同時在草種的配比上以鄉土草種為主,多種草種進行配比混播,在滿足邊坡防護的前提下,結合考慮景觀效果。

        3.公路工程中道路綠化種樹的選擇。(1)行道樹選擇的標準,樹冠冠幅大、枝葉密、落果少或無飛絮;抗性強,土壤耐瘩薄、耐寒、耐旱,病蟲害少;壽命長、深根性、耐修剪;發芽早、落葉晚。(2)行道樹選擇的原則:a.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各種植物都有其各自的生態習性,只有充分了解各種植物的生物學特征與立地條件,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才能達到預期的綠化效果。b.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合理的綠化配置不但美化環境,而且許多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如花、果、莖、葉等。在樹種選擇時,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結合起來,使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c.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速生樹生長快、易成型,能在短期內達到預定的綠化效果。但容易衰老、壽命較短。故道路綠化時,將速生樹與慢生樹結合起來,當速生樹到老化階段,讓慢生樹種繼續發揮道路綠化景觀效果。有效避免速生樹淘汰后的一段綠化空白。d.道路綠化種植要注重喬、灌、花、草有機配置,構成復層綠化,使植物在生態群落上有更完善的生態功能,植物選擇上力求花期交錯、四季常綠、富有季相變化。

        四.公路工程中道路綠化的養護措施.

        (1)合理的整形修剪,修剪的目的主要是調整群落的層次及生長勢,造成植物種類的良好株形而構成群體美。通過修剪整形,提供植物共同生長生活的良好環境和提高生態群落的景觀。

        (2)保護枯枝落葉及表土層。枯枝落葉是植物群落的最好肥源。由于表土層若干厘米存在許多微生物,若除去覆蓋表土層的枯枝落葉層,會使營養物的加工者細菌大量喪失,從而降低土壤肥力,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

        (3)合理調整群體結構,使之符合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如發現植物種類之間,上木、下木之間互相抑制、競爭、又寸抗,應及時移植、調整、重新配置,使各種植物有規律地組織在一起,形成層次分明的人工生態群落。

        (4)根據各植物的生長習性進行科學護管。各植物的生長習性不同,要根據園林植物生態學原理,弄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生長、發育及群落的結構層次,季相變化等情況,不斷提高科學養護水平。

        結束語

        總之,搞好公路工程綠化工作對于國務院提出的“綠色大通道建設”戰略決策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搞好公路工程綠化工作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不但加強了環境的保護,同時給出行的人們增添視覺享受。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拳头交一区二区|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内国外日产一区二区| 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