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統計學因素分析范文

        統計學因素分析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19 15:27:1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統計學因素分析,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篇1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現代校園文明的不斷變化,加入學生組織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的必然選擇。然而,各學生組織凝聚力具有顯著差別。本文針對目前學生組織凝聚力的現狀,就學生組織凝聚力的影響因素在三個層面,八個維度進行初步研究,以分析各個因素對學生組織凝聚力在人口統計學角度的影響程度。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組織凝聚力特征在性別、年級兩個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存在一定的顯著性差異,而在學生干部經歷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

        學生組織;凝聚力;影響因素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現代校園文明的不斷變化,加入學生組織普及化。目前國內外對凝聚力的研究群體主要針對運動團體和軍事團體,學校團體較少涉及。對于影響因素涉及了人際關系、凝聚力結構、 組織情境、心理滿足等內外部因素。而這些結論較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獲得,其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學生組織凝聚力的認知直接影響其增強組織凝聚力的行為,進而影響學生組織的整體精神面貌和學生組織的成長與發展。因此,本文選擇學生組織凝聚力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通過探討大學生對于學生組織凝聚力的認知,進一步提出改進建議。

        1.2 研究目的

        在前面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不同類型學生組織凝聚力特征上的認知差異,以不同人口學統計學變量(包括性別,年級,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組織類型)為自變量,學生組織凝聚力為因變量,探討基于大學生評價的組織凝聚力總體及各特征維度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具體分為以下八個維度:個人動機、領導者、組織管理、組織規模、組織文化、進入組織難度、外部競爭、學校支持。

        1.3 數據收集

        我們選取北京林業大學在校登記的7個學生組織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類。縱向選擇校際和院級組織,橫向選擇涉及大學生學習、工作、生活、娛樂組織的學生組織作為樣本。采取整群抽樣的方式進行調查。發放問卷300分,收回276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問卷247分,有效率為總問卷數82.3% 。

        2 文獻回顧

        對于影響凝聚力的因素,國外學者主要把它歸結為三大方面:一是影響凝聚力的人際因素,二是影響凝聚力的結構因素,三是影響凝聚力的組織和情境因素。此外,Hogg(1992)在回顧文獻后,總結凝聚力影響因素包括:個體特征及其一致性、互動、群體氛圍、外部威脅、成功/獎勵等。國內學者關于影響群體凝聚力因素研究結論較難統一。如王重鳴(2001)指出,影響群體凝聚力主要取決于群體的構成與規模、群體領導方式和外部競爭以及群體內聚力與生產率等方面。楊士魁(2003)指出,影響凝聚力的因素主要有群體目標的一致性、管理模式的科學性、群體地位的影響性、互相交流的經常性。李海(2009)分析得出影響組織凝聚力的因素包括個體、團體、組織和社會四個層次。 可以看出,國內外學者對凝聚力影響因素的認識是一個由單一到全面,逐漸完善的過程。

        3 問卷信度和效度

        3.1 問卷信度分析

        在李克特態度量表法中常用的信度檢驗方法為“Cronbach a”系數。如果一個量表的信度愈高,表示量表愈穩定。結果見下: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可以發現,總量表的信度系數最好在 0.75 以上,問卷具有良好信度。因此本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3.2 問卷效度分析

        問卷的效度是指測驗或量表的題具有適當性與代表性,即測驗內容能反應所要測量的心理特質。本問卷的題項,來源于文獻分析和訪談法,采用專家評判法對其內容效度進行有效鑒定。最后,在預測后還通過項目分析和因素分析,驗證題項。因此,本問卷的效度是有保證的。

        4 數據分析

        4.1 基于大學生評價的學生組織凝聚力總體特征的描述

        由表可知:

        大學生對學生組織凝聚力在個人動機,領導著,組織管理,組織規模,進入組織難度,組織文化,學校支持得分均>3,外部競爭微

        4.2 不同性別大學生對學生組織凝聚力特征的描述

        (1)男生在個人動機,領導者,組織管理,組織規模,進入組織難度,和外部競爭六個維度,均值均大于女生,說明男生更加重視以上維度。而女生則對組織文化和學校支持更為看重。

        (2)男生在以上八個因子的標準差均大于女生,說明男生的集中趨勢弱,個體差異強,存在顯著性差別。

        4.3 不同年級大學生對學生組織凝聚力特征的描述

        由表可知:

        對比高年級學生,新生在個人動機,組織規模,進入組織難度程度,組織文化,外部競爭和學校支持六個因子均值較大,而對于領導者和組織管理均值較小。深究原因,發現,在經過大學一年級過后,學生對于組織規模,進入組織難度,外部競爭,和學校支持的重要性降低,而更為重視組織的管理和領導者。

        4.4 是否擔任干部大學生對學生組織凝聚力特征的描述

        由表可知:

        是否擔任干部對于學生組織凝聚力的看法影響不大,不存在顯著性差別。

        5 研究結論

        由上述分析可知,學生組織凝聚力特征在性別、年級兩個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存在一定的顯著性差異,而在學生干部經歷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1) 性別差異:本研究發現男生在班級凝聚力總體評價均分高于女生,且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男生相對于女生更重視通過參與集體活動來增強班級凝聚力。唐穎(2008)在研究中認為影響心理健康的社會支持因素男生比女生更多存在團體參與、自尊實現、對前途的信心、朋友的數量等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男生對集體參與有更重要的認知。

        (2)年級差異:本研究發現不同年級大學生在班級凝聚力總體及各個子維度評價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一年級大學生評價得分明顯高于其它年級大學生。唐燕(2007)年在研究中提出隨著年級的升高,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逐漸減少。本研究認為,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學業開始加重,學生的重心由參加活動轉移到學業上。

        (3)學生干部經歷差異:本研究發現學生干部大學生在管理支持和團隊業績維度上的評價均分不顯著性差異。與以往研究不同。可認為在現階段,學生干部對學生組織凝聚力無顯著影響。

        【參考文獻】

        [1]LEWIN K A.Dynamic.1935. Theory of Personality [M]. NewYork: McGraw-Hill,118.

        篇2

        關鍵詞:統計指數;因素分析;教學

        統計指數產生于分析研究現象的動態變化,如物價的變動、產量的變動、勞動生產率的變動、工資的變動、成本的變動等,是統計方法中的一種重要方法。中職學生在學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充分理解同度量因素的概念

        同度量因素是學習統計指數這一章首先要理解的概念。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筆者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采用了案例教學。案例:鋼和煤是兩種不同的產品,要反映鋼和煤在一定時期內總的增長速度,就不能簡單地把鋼和煤的產量直接加在一起來計算,這是因為鋼和煤是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但這不等于說鋼和煤就沒有相加的可能性。其實,不同的產品都是人類勞動的產物,都具有一定的價值量,各種不同的產品或商品的價值量是可以相加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鋼和煤的產量乘以其單位價格,變為產值再相加在一起,這樣就可以計算這兩種產品總的增長速度了。在這里,鋼和煤不可同度量;而價格這個因素,則是同度量因素。由此可見,同度量因素,就是使不可同度量的現象過渡到可以同度量的那個中間因素,它只起同度量的作用,并不參與現象的變動。

        二、掌握質量、數量指標指數的編制原則和方法

        掌握質量、數量指標指數的編制原則和方法是學好統計指數這一章的基礎,也是學習指數體系、平均指標指數體系的重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特別注重這一環節的教學,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指數體系中,因素指數的個數與因素指標的個數是對應的;選擇同度量因素時期的一般原則是,數量指標指數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質量指標指數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報告期;絕對量的關系式是根據指數體系中對應的各指數的分子、分母之差建立的。

        編制質量指標指數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說明各種產品價格的變動,而是綜合說明價格的平均變動。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用以下例題來分析。資料如下表:

        在計算這三種產品價格的總指數時,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這三種產品的價格不可同度量,因為這三種價格所依附的產品的使用價值不同,從現象的聯系分析中得知,產品的價格乘其產量這個同度量因素,便可得出總產值,而總產值可以相加,即∑產品產量×價格=總產量。通過分析,同度量因素產量q固定在報告期有實際的經濟意義,而固定在基期沒有實際的意義。再根據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法可知,這是兩個總量指標的報告期與基期的比值,從而推出編制質量指標指數的公式為:

        這個公式中產量q1是同度量因素,要把它固定在報告期,同時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同度量因素的實質。

        把數據代入上式,得:=92.5%

        計算結果表明,該企業報告期所生產的甲、乙、丙三種產品的價格平均降低了7.5%。

        而價格指數公式的分子與分母之差為:

        ∑p1q1-∑p0q1=4440-4800=-360(元)

        由此說明,由于該企業產品價格降低而使企業減少的總產值為360元。用同樣的方法可推出數量指標指數的公式為:

        三、用質量、數量指標指數的編制原則解釋指數體系的分析方法

        指數體系是指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變動的指數和反映各個因素變動的指數之間所具有的某種聯系所構成的體系。指數體系中的各個指數,在數量上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許多情況下,指數體系中的各個指數之間的關系,表現為因果關系,可以進行因素分析。分析的基礎是質量、數量指標指數的編制原則和方法,利用這一點,可以再一次鞏固質量、數量指標指數的編制方法,又可以分析指數體系在實踐中的應用。筆者在講述時,都采用案例講授法,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如下表:

        要求:根據表中的資料,計算商品銷售額指數和商品銷售額變動的絕對值。

        解:根據表中的資料可計算出:

        商品銷售額指數為:111%

        商品銷售額變動的絕對值為:∑p1q1-∑p0q0=4440-4000=440(元)

        計算結果表明:商品銷售額報告期比基期增長了11%;增加的絕對值為440元,這種變動是由于商品銷售量變動和商品價格變動而引起的。

        首先,分析商品銷售量變動對商品銷售額變動的影響:

        120%

        ∑p0q1-∑p0q0=4800-4000=800(元)

        其次,分析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銷售額變動的影響:

        92.5%

        ∑p1q1-∑p0q1=4440-4800=-360(元)

        再綜合分析:由于商品銷售量的變動,使商品銷售額增長了20%;由于商品價格的變動,使商品銷售額下降了7.5%。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致使商品銷售額增長了11%。它們的經濟數量關系是:111%=120%×92.5%。

        由于商品銷售量的變動,使商品銷售額增加了800元;由于商品價格的變動,使商品銷售額下降了360元。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致使商品銷售額增加了440元。它們之間的經濟數量關系是:440元=800元+(-360元)。

        四、用質量、數量指標指數的編制原理和方法推導平均指標指數體系

        用質量、數量指標指數的編制原理和方法,可以分析平均指標指數體系,比如可變構成指數:

        因為加權算術平均數的公式還可以表示為:

        所以上面的可變構成指數公式還可以寫成以下形式:

        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可變構成指數的變動,受兩個因素變動的影響:一個是受構成總體的各組變量x變動的影響;另一個是受總體結構的影響,即各個變量值出現的次數占總次數的比重變化的影響。因此,要進一步測定和分析各個因素變動對總平均數變動的影響程度和影響的絕對值各是多少。

        為了分析變量x的變動對總平均數變動的影響,必須將權數f固定下來,即公式的分子、分母均用同一時期的權數。根據質量指標指數編制的原則和方法,應把權數f固定在報告期。

        可得固定組成指數:

        用公式的分子減去分母,可得由于各組變量值的變動而對總平均數影響的絕對值。算式如下:

        影響的絕對值=

        另外,為了測定和分析總體結構的變動對總平均數變動的影響,必須將變量x固定下來。根據數量指標指數編制的原則和方法,應把變量x固定在基期,也就是結構影響指數的分子和分母均用基期的變量x0。

        可得結構影響指數:

        結構影響指數公式中的分子與分母之差,則反映由于總體結構變動對總平均數變動影響的絕對值。算式如下:

        影響的絕對值=

        可變構成指數與固定組成指數、結構影響指數之間,有著緊密的數量關系:

        從相對數方面看,可變構成指數等于固定組成指數與結構影響指數的乘積。其指數體系如下列經濟數量關系式所示:可變構成指數=固定組成指數×結構影響指數。

        從絕對數方面看,可變構成指數的分子與分母之差,等于固定組成指數的分子與分母之差,加上結構影響指數的分子與分母之差。

        在講解平均指數體系構成因素的分析時,也采用案例教學法,同樣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例如用平均工資的變動為例,說明平均指標指數體系的分析方法,資料見下表:

        要求:根據表中的資料,對該企業全部職工的總平均工資的變動進行分析。

        (一)分析全廠總平均工資的變動程度和變動規模,計算可變構成指數。

        106.98%

        總平均工資變動的絕對值為:

        (二)利用指數體系進行因素分析。

        1. 分析各類職工工資水平的變動,對總平均工資變動的影響程度和影響的絕對值。

        要分析各類人員工資水平變動,對總平均工資的影響,需將各類人員人數固定在報告期,即計算固定組成指數。

        109.52%

        由于各類人員工資水平變動,對總平均工資變動影響的絕對值為:

        2. 分析人員結構的變動,對總平均工資影響的程度和影響的絕對值。

        要分析人員結構變動對總平均工資的影響,需把各類人員的工資水平固定在基期,即計算結構影響指數:

        由于人員結構變動,使總平均工資變動的絕對值為:

        (三)綜合分析。

        從相對數方面分析,由于各類人員工資水平的變動,使總平均工資提高了9.52%;由于人員結構的變動,使總平均工資降低了2.33%。這主要是由于新職工與老職工之間的結構變動造成的。工資比較低的新職工占全部職工的比重,由基期的40%增到報告期的60%;而工資比較高的老職工占全部職工的比重,由基期的60%到報告期下降到40%。因此,由于各類人員工資水平的變動和人員結構的變動,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使總平均工資提高了6.98%。這三個指數之間的經濟數量關系如下:106.98%=109.52%×97.67%。

        從增長量方面分析:由于各類人員工資水平的變動,使總平均工資報告期比基期增加了240元;由于新職工和老職工人員結構的變動,使總平均工資減少了60元;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使總平均工資增加了180元。它們之間的經濟數量關系如下:180=240-60(元)。

        經過以上由淺入深的引導和學習,學生往往都能理解同度量因素的概念,掌握指數的編制方法,利用指數體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并對指數體系的應用有更多的見解,從而達成本章的學習目標。

        (作者單位:廣東省開平市吳漢良理工學校)

        參考文獻:

        [1]黃良文,陳仁恩.統計學原理[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

        篇3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齲齒;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8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01-022-02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ntal caries in rural pre-school children

        XU Juzhen1 XU Yongze2

        1.Zhejiang Province Cixi City Zonghan Hospital Child Health Division, Cixi 315301, China;2. Department of Surgery, Zhejiang Province Cixi City Zonghan Hospital, Cixi 3153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dental caries in rural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he risk factors. Methods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and the children in five kindergartens were chos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rvey. Results There were 101 boys which had dental caries in 335 boys, and the prevalence was 30.15%. There were 100 girls which had dental caries in 322 girls, and the prevalence was 31.06%. Eating dessert before gong to bed, not rinsing after meals, not brushing teeth, and not supervising brushing teeth by parents were 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the odds ratio and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were 1.870 (95%Cl:1.370-2.979), 2.271 (1.123-4.597), 2.452 (1.264-6.776), 1.390 (1.221-2.68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 parents, and put the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to pre-school study.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Dental caries; Influencing factors

        齲齒是影響兒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繼心血管疾病、癌癥之后的第三種重點防治的疾病。它可能影響到兒童的生長發育,引起感染性疾病和頜面部畸形等。本文主要針對農村的學齡前兒童的口腔衛生進行研究,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農村地區預防和控制齲齒的發生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進行,選取2010年5~11月在我衛生院管轄范圍內的5所幼兒園內的學齡前兒童進行口腔檢查和問卷調查。共有680名兒童參與檢查和調查,收回有效數據657份,回收率為96.62%,其中男童335人,女童322人,年齡3~7歲。

        1.2 診斷標準

        參照WHO的標準《齲齒的診斷標準及記錄符號》進行診斷[1],并把檢查結果填入設計好的調查表中。

        1.3 研究方法

        1.3.1 口腔檢查 由我院的口腔醫生分別對所選的5所幼兒園進行口腔檢查,檢查方法以視診為主,受檢查者采取坐位或立位,在充足的光源下進行。把檢查的結果詳細的記錄在冊。

        1.3.2 問卷調查 調查的內容主要為兒童的生活習慣和愛牙知識等,調查問卷由所在幼兒園的幼師完成。

        1.4 質量控制

        對參加調查的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培訓后選擇20名兒童進行調查,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對收集的數據由專人進行統一錄入,錄入完成后再選取10%的問卷進行復查,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統計描述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農村學齡前兒童齲齒情況分析

        本次研究共納入有效的研究對象657人,其中男童335人,篩查出有齲齒的人數為101人,患病率為30.15%,女童322人,篩查出有齲齒的人數為100人,患病率為31.06%。同時,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學齡前兒童的齲齒患病率進行了統計,具體見表1。

        2.2 農村學齡前兒童齲齒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與篩查的結果進行齲齒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睡前吃甜品、飯后不漱口、刷牙少、家長不監督刷牙是學齡前兒童齲齒發生的危險因素。與睡前從不吃甜品相比,偶爾吃的相對危險度為1.55,經常吃的相對危險度為2.39;與飯后漱口相比,不漱口發病的危險度為2.76;與每天刷牙≥2次相比,每天刷牙一次的相對危險度為2.09,<1次的相對危險度為3.30;與家長監督刷牙相比,不監督刷牙的相對危險度為1.75。

        2.3 農村學齡前兒童齲齒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把單因素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納入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睡前吃甜品、飯后不漱口、不刷牙、家長不監督刷牙是農村學前兒童齲齒的危險因素。見表3。

        3 討論

        農村地區的學齡前兒童齲齒在全國學前兒童齲齒發病人群中占有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農村,家長的健康意識相對薄弱,與城市地區相比受教育程度相對低,對口腔健康知識了解的也少。但是家長的口腔健康關系到學齡前兒童的口腔健康,關系到齲齒發病的問題。本研究發現,與家長監督刷牙相比,不監督刷牙的發生齲齒的相對危險度為1.75。有研究也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對齲齒的發病具有顯著的影響作用[2,3],家長的受教育程度高,子女的齲齒發生率就低,受教育程度低者,子女齲齒發生率高。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牙齒衛生關系到牙齒的健康,本研究發現每天刷牙1次,發生齲齒的相對危險度是2次的2.09倍,而刷牙次數<1次者發生齲齒的相對危險度增加到3.30。刷牙是預防齲齒最基本的手段,可以去除口腔當中的食物殘渣和菌斑。張蕞的調查結果表明,早晚刷牙者比不刷牙者齲患率顯著偏低;馬惠春等[4]研究發現,開始刷牙時間與齲患率明顯相關,兒童開始刷牙時間越早,齲患率越低,Harris R等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口腔衛生與是否發生齲齒有重要關系,而且還與飲食之間產生聯合性的作用[5],這都與本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

        生活習慣與齲齒的發生也有一定的關系,本研究發現睡前吃甜食和飯后不漱口,可能會導致齲齒的發生。歐曉艷[6]的調查提示兒童飲食的種類或頻率等習慣與齲齒的發病有密切相關性,尤其是與喜食糖果、巧克力及睡前吃甜點或喝甜飲料的不良習慣有關,Tinanoff N等人研究表明,長期的果糖消耗是發生齲齒的重要危險因素[7]。

        綜上所述,學齡前兒童齲齒狀況與父母的態度、知識和如何監督子女具有重要的關系,為預防和控制齲齒的發生需要加強對父母口腔衛生的宣教工作,并把口腔健康知識納入的學前教育當中,以提高齲齒知識的普及,從而減少齲齒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WHO.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M]. 4th ed.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12-24.

        [2] 張小平. 家長口腔保健知識與兒童患齲情況調查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0):1877-1878.

        [3] 肖倩,洪黛玲. 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5):528.

        [4] 馬惠春,劉從勇. 家庭口腔健康行為對兒童齲齒危險因素的影響[J]. 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學報,2005,7(11):59.

        [5] Harris R,Nicoll AD,Adair PM,et al. 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 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Community Dent Health,2004,21(1 Suppl):71-85.

        [6] 歐曉艷,熊偉,劉艷. 江西省5歲兒童齲病抽樣調查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1):4418-4420.

        [7] Tinanoff N,Palmer CA. Dietary determinants of dental caries and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for preschool children[J]. Refuat Hapeh Vehashinayim,2003,20(2):8-23,78.

        篇4

        [中圖分類號] R72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5(c)-0119-02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抗生素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是一種慢性腹瀉,也是一種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1-2],發生率高達11%~40%,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量多、排便次數多,嚴重者有發熱、腹部不適、里急后重、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極大的影響了患兒的健康和生長發育,但由于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大便常規及普通培養的非特異性可使本病早期易被誤診為一般的腸炎或細菌性痢疾,繼續使用原先藥物或加用針對桿菌的抗生素,會使腹瀉加重,損害患兒健康,為探討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危險因素及藥學干預的效果。該研究回顧性分析該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患者的全部資料,探討了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危險因素及藥學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該院收治的60例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患者的全部資料,男33例,女27例,年齡5個月~13歲,平均年齡(2.5±3.4)歲,所有患兒均在應用抗生素72 h后出現腹瀉,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量多、排便次數多,嚴重者有發熱、腹部不適、里急后重、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排除食物中毒、沙門菌腸炎、菌痢、慢性腸炎等疾病導致的腹瀉癥狀。

        1.2 治療方法

        藥學干預方法①采用監測-培訓-計劃的干預模式,對醫院抗生素的應用情況,包括使用時間、使用種類等進行監測,通過對醫生進行培訓,提高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識,對醫生使用抗生素進行嚴格的監控,如年初做年度計劃表,制定預期使用數量,②積極為患兒進行藥物治療,治療時及時補充水分,防止脫水,③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健康宣教,使患兒家屬能夠理智的對待患兒病情,信任醫生,如非必要不要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提高對抗生素的認識。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用單因素χ2、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危險因素,兩兩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的單因素分析情況

        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的發生與發病年齡、病情、微生態制劑使用、抗生素種類、住院天數、血中性粒細胞、抗生素使用天數、抗生素聯合應用和激素有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的危險因素分析

        發病年齡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的危險因素,微生態制劑的應用是保護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藥學干預前后效果比較

        藥學干預后,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發生率(%)由39.56%下降為8.52%,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篇5

        1.分級教學的理論依據和目的實施分級教學,將高等數學處于同一或相近水平的學生跨專業跨班級歸在同一個班級進行教學,極大優化教學資源,這主要源自因材施教原則。在因材施教教學原則下,分層次教學可滿足各層次學生數學素質的要求,可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所需要的知識,同時又充分實現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服務功能,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分級教學的實踐

        2.1分級教學的必要性。

        2.1.1個體差異理論與生源質量差異由于學生在地域因素、學習方法、接受教學信息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必須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擴招后學生高考成績相差懸殊的現象已經非常明顯,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差異有擴大的趨勢。該課程作為高等數學的后續課程,如果仍然采用自然分班,勢必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導致有限的教學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1.2各個專業間的要求差異各個專業對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我校物理、機械、電信等專業后續課程和專業研究與數理統計知識聯系緊密,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較高;而法學、英語等專業只需要其掌握一般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概念。完全不顧專業差異,采用同樣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顯然是違背科學規律的。2.2分級教學的實施。

        2.2.1學生的分級原則學生分級是進行分級教學的前提,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規律,科學合理地分班分級。劃分標準應主要包括學生高等數學成績、專業性質和本人意愿。分班分級應首先考慮學生的高考入學成績和高等數學成績,同時兼顧各專業后續課程及專業研究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知識能力的要求。在以上大原則的背景下,還應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當然,現實分級時,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可以暫時分為ABC三級:數學基礎好、專業對概率論知識要求較高的同學分為A級;數學基礎較差且專業與數學聯系不太緊密的同學分為C級;其他同學分為B級。

        2.2.2教學的分級原則教學分級的實施過程比較復雜,需要重新分級的教學環節很多,本文主要探討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考核方法。針對不同情況,我們重新修訂了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并安排了適當的教學進度。具體來說,A級主要是在掌握“三基”的基礎上,適當加深教學內容,學習并運用統計軟件SPSS或SAS來解決實際問題;B級學生著重于理解,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強調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以課本知識為主,適當補充習題,培養學生通過建模思想來解決問題;C級學生則側重于一般理解掌握,在不影響課程體系完整性的基礎上,適當降低概率論部分的理論性和難度,在教學中多介紹一些有著良好應用背景的簡單例子,力求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考核方式的分級主要體現在平時成績的給定上。平時成績包括學生學習態度、作業完成和出勤情況等多方面,如果條件允許,A級學生也可采用課程論文加期末考試加平時成績的做法,并且ABC三級的平時成績可按總成績的20%、30%、40%的比例給出。

        3.分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目前各高等院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分級教學仍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沒有現成的道路可循,為此要構建合理的分級教學模式,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3.1如何制定更加科學的分級教學計劃。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實行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分級教學重中之重。如何在充分體現國家學大綱精神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及專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規范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是分級教學改革探索中面臨的首要問題。

        3.2如何使得教務、學生管理更好地協調一致。分級教學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班級界限,給教務、學生管理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班級同學來自不同專業,學生成績登記、存檔等問題都需要學校各個部門相互協調配合。所以,分級教學需要教務部門及各學院學生管理部門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相互協調才能順利實施,這也是分級教學能夠不斷進行的可靠保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asmr国产一区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无码日本电影一区二区网站|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伊人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