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范文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精選(五篇)

        發(fā)布時間:2023-09-18 16:09:0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shù),我們?yōu)槟鷾蕚淞瞬煌L格的5篇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期待它們能激發(fā)您的靈感。

        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療

        篇1

        【關(guān)鍵詞】 性傳播疾病; 心理治療; 護理

        Psychologica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ZHANG Liling

        Jianl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li 433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xplore on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 Methods: Doctor and patients should build up mutual trust and dependence. Proper psychological care should be provi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tients’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should combine effectively with physical care. Results: Psychological care to STD patients showed good effects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state of STD patient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providing proper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early recovery.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Psychological care; Nursing

        近些年,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流動人口的增加,性傳播疾病已成為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它不僅給患者造成軀體上的痛苦,而且來自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也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我們性傳播疾病診療人員若處理不當可能會使患者產(chǎn)生某些心理障礙,甚至產(chǎn)生更為嚴重的后果。筆者在對性傳播疾病患者的治療及護理過程中注重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并進行心理疏導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性傳播疾病患者主要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

        1.1隱諱心理

        性傳播疾病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疾病,由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多數(shù)中國人視為萬惡之首,認為性傳播疾病多與有關(guān),性傳播疾病患者往往羞于以病示人,不愿自己的隱私被別人發(fā)現(xiàn)。

        1.2負罪心理

        目前性傳播疾病多數(shù)是由不潔所引起的,患者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愧疚,深感對不起家人,一些人因此而產(chǎn)生負罪感。

        1.3恐懼心理

        許多性傳播疾病患者對性傳播疾病本身并不了解,社會上某些宣傳過分夸大了性傳播疾病的危害,使一些性傳播疾病患者擔心性傳播疾病難以治愈或易復發(fā),擔心傳染給家人,也擔心熟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造成身敗名裂的后果。

        1.4悲觀心理

        有些性傳播疾病病情較頑固,治療時間較長,還有些患者由于各種原因而致病情復發(fā),長期難以根治,這樣會使一些患者產(chǎn)生悲觀情緒。

        1.5自卑心理

        很多性傳播疾病患者曾涉足婚外,而社會上也普遍存在對性傳播疾病患者的歧視,認為性傳播疾病患者道德敗壞、下流,使患者覺得被社會遺棄,孤獨無助,產(chǎn)生自卑心理。

        1.6疑病心理

        現(xiàn)在進行性傳播疾病體檢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部分人雖經(jīng)多次檢查排除性傳播疾病后仍將信將疑,并整日擔驚受怕,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心理專家表示,這類人群很可能是因性傳播疾病疑病癥所產(chǎn)生的心理作用。

        1.7享樂心理

        有些人性道德觀念淡薄,或追求性享樂,或追求金錢,性生活不檢點,過于放縱,與傳統(tǒng)的性觀念相背離,雖多次染上性傳播疾病仍或不止。這些人對目前性傳播疾病的流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心理狀態(tài)對性傳播疾病患者治療的影響

        性傳播疾病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治療和康復。據(jù)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證實,患者長期不良的心理狀況會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影響到疾病的痊愈,性傳播疾病患者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正確緩解心理壓力,要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隱諱心理狀態(tài)使性傳播疾病患者不愿意自己的病情被別人知曉,往往心里都很壓抑,也不讓配偶同時接受治療,這樣會形成雙方相互傳染的局面。負罪和恐懼心理狀態(tài)導致患者機體長期處于警覺緊張狀態(tài),機體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性傳播疾病患者的康復。悲觀和自卑心理狀態(tài)會導致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下降,有些人對疾病絕望而放棄治療,部分患者會因此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疑病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心靈敏感脆弱,如處理不當會使其心理狀態(tài)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心理障礙。而享樂心理狀態(tài)可使患者沉湎于危險的方式不能自拔,導致反復發(fā)生性傳播疾病,并在社會上傳播。

        3對性傳播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療

        3.1尊重患者的人格

        要尊重患者的人格,理解患者的心理處境,不能挖苦和歧視,要持有同情和幫助的態(tài)度,幫助患者走出心理誤區(qū),消除或減輕患者的不良心理問題,以解除患者不必要的疑慮和恐懼,有利于患者對治療的配合。

        3.2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

        要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使其緩解壓力,排除緊張情緒,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并強調(diào)要對患者的病情保密,使患者能放心地講述病史、接受檢查,以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

        3.3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耐心詳細地向患者客觀正確地講解其患性傳播疾病的情況及注意事項,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以及具體治療的方法,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建立健康的行為方式。

        3.4合理治療

        嚴格按正規(guī)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做到合理檢查、合理診斷、合理治療,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和心理壓力。

        3.5做好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使其掌握一定的自我防護知識,使他們認識到性傳播疾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自覺抵制放縱思想,杜絕再次感染性傳播疾病。

        綜上所述,我們應在診療性傳播疾病患者時,要重視他們的心理表現(xiàn),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給以適當?shù)男睦硎鑼В瑢④|體性治療和心理治療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要在醫(yī)患之間建立相互信任和依賴的關(guān)系,保證各項治療得到規(guī)范執(zhí)行。事實證明,診療人員的暗示療法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治療方法,要使患者相信所患的性傳播疾病通過正規(guī)治療是完全可以獲得痊愈的,這就要建立在醫(yī)患關(guān)系相互信任和依賴的基礎上。其實疾病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思慮過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只有消除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況,才有益于患者的早日康復,也有益于患者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

        參考文獻

        1 趙生魁,呂恒毅.性病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和治療[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8,31(14):45.

        2 徐美娜,王大光.性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心理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21(25):23-24.

        篇2

        【關(guān)鍵詞】 抑郁;焦慮;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理治療

        已有研究證明很多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對各型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預后會造成不良影響〔1~3〕。因此對該類病人進行心理評估,進而對存在心理障礙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砀深A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在對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進行妥善內(nèi)科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心理評估,并對仍有焦慮或抑郁癥狀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碇委煛?/p>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根據(jù)WHO關(guān)于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在2006至2008年于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干部病房以冠心病心律失常為主要疾病住院的患者中,排除功能性竇性心動過速、過緩及偶發(fā)早搏,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軀體疾病、認知功能障礙及有精神障礙個人史及家族史患者,選擇359例為觀察對象。男311例,女48例,年齡 60~89〔平均(74.51±3.74)〕歲。

        上述患者中無心臟頻率及節(jié)律異常的Ⅰ度房室傳導阻滯、室內(nèi)傳導阻滯(除外完全性三束支阻滯)確定為心律失常組57例;其余為對照組302例。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先給予內(nèi)科治療,包括對冠心病進行基本治療,對心律失常進行糾正、控制復發(fā)、防治合并癥等一系列治療,從而基本達到心律失常的治療目的后,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進行心理評定〔4〕,HAMA (14項) 評分>14分,確定患者具有焦慮癥狀;HAMD(17項) 評分>17分確定患者具有抑郁癥狀。同時具有焦慮及抑郁癥狀者以相對嚴重癥狀為準。將有焦慮及抑郁癥狀患者確定為心理治療組,進行心理治療。治療1 w后再次用HAMA和HAMD對患者進行心理評定。以心理治療后HAMA、HAMD的減分率為指標,將療效分為臨床痊愈(減分率>75%)、進步(75%≥減分率>25%)、無效(減分率≤25%)3級。減分率=(治療前HAMA或HAMD 分數(shù)-治療后分數(shù))/治療前分數(shù)×100%。

        1.3 心理治療方法

        1.3.1 認知療法

        多次與病人交談,細致觀察,向病人講解疾病知識,糾正患者一些錯誤認識(如多數(shù)患者都認為出現(xiàn)心律不齊就會有生命危險,基于此向患者解釋不是所有心律失常都有高危險性,既使危險性高的心律失常經(jīng)過有效治療,可明顯降低危險性,并且焦慮、緊張可加重及誘發(fā)疾病發(fā)作及使病情加重)。使患者樹立積極的人生觀,能夠達觀地對待疾病。鼓勵患者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老年人集體活動,把注意力從自身疾病上轉(zhuǎn)移到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上。

        1.3.2 松靜療法

        主要做法為患者坐或躺在床上,休息10 min,播放松靜語言音樂誘導磁帶,每次30 min,每日1次,連續(xù)7 d為1個療程。使患者出現(xiàn)松弛反應,做到肌肉放松,內(nèi)臟放松,精神心理放松。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率的比較用χ2檢驗。

        1.5 結(jié)果

        對照組302例老年患者中,有焦慮癥狀者104例,有抑郁癥狀者95例,二者總發(fā)病率為66%。心律失常組57例老年患者中,有焦慮癥狀者7例,抑郁癥狀者4例,二者總發(fā)病率為19%。兩組焦慮及抑郁癥狀發(fā)病率有顯著性差異(P<0.01)。對心理治療組210例病人進行治療后,59例痊愈,100例進步,51例無效,總有效率76%。

        2 討 論

        在對照組病人中焦慮及抑郁癥狀的總發(fā)病率為66%,說明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焦慮或抑郁癥狀較普遍。其原因考慮為對照組患者中,存在由心律失常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心悸等自覺癥狀。盡管癥狀本身危害不大或已得到控制,但因由于病因及病理改變存在,臨床上難以徹底治愈或完全控制不復發(fā),病程呈慢性,有時反復,導致患者產(chǎn)生恐懼和擔憂進而出現(xiàn)焦慮和抑郁癥狀。但在無心臟頻率及節(jié)律異常的心律失常組中,焦慮或抑郁癥狀的發(fā)病率為19%,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原因考慮為心律失常組患者因無心臟頻率及節(jié)律異常,亦無明顯自覺癥狀及體征,自我感覺病情輕微,心理負擔輕,因而焦慮或抑郁癥狀發(fā)病率亦低。心理障礙往往造成軀體疾病的反復或加重〔5,6〕,因此對心律失常合并焦慮或抑郁癥狀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是極其重要的。因操作較為復雜,本研究未對心理評定后有焦慮或抑郁癥狀患者進行病因診斷。故這些患者中可能包括輕重程度不等的各種心理障礙如焦慮癥、抑郁癥、疑病癥等,也可能存在初次發(fā)作心律失常導致的反應性心理障礙。但無論何種病因引起的焦慮或抑郁癥狀,對其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無疑是有益的,可以縮短反應性心理障礙患者不正常心理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防止其向心理疾病方向轉(zhuǎn)化,對原有心理障礙患者也能起到初步的基礎治療作用。本研究有針對性地對心理治療組患者進行了心理治療。針對患者對自身疾病有過分擔心,進行認知治療,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行為療法,實施放松訓練,該組患者經(jīng)1 w心理治療后,心理障礙患者明顯好轉(zhuǎn),總有效率達到76%。說明經(jīng)過一定程度的心理治療,能夠促使患者身心的全面恢復,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健康程度和生活質(zhì)量。對于心理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可請心理專科醫(yī)生進一步診斷和進行心理及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Friedman M.Type A behavior:a frequently misdiagnosed and rarely treated medical disorder〔J〕.Am Heart J,1988;115(4):9306.

        2 Penninx BW,Beekman AT,Honig A,et al.Depression and cardiac mortality:resul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longitudinal study〔J〕.Arch Gen Psychiatry,2001;58(3):2217.

        3 Appels A,Mulder P.Type A behavior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A 9.5year followup of a small cohort〔J〕.Int J Cardiol,1985;8(4):46573.

        4 王曉慧,孫家華.現(xiàn)代精神醫(yī)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71849.

        篇3

        關(guān)鍵詞:小兒心血管疾病;綜合治療;臨床分析

        近幾年發(fā)現(xiàn),小兒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不斷增加。在我國,心血管疾病是所有疾病中發(fā)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一類疾病,也是威脅著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病癥[1]。因此,本文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心血管內(nèi)科收治的50例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兒童,并對上述患者的綜合治療開展的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成果,現(xiàn)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2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心血管內(nèi)科收治的患有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中選出50例作為觀察對象。所選取的患者均符合下列條件:(1)上述患者的年齡均在5歲到10歲歲之間,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2)疾病類型:心力衰竭10例,心肌梗死21例,心律失常9例,冠心病10例;(3)所有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

        1.2 方法

        對本研究中所選取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兒開展綜合治療,主要分為對癥藥物治療、手術(shù)治療以及健康宣教三個方面內(nèi)容[2]。

        第一,對癥藥物治療。對不同病癥的患者采取對癥藥物治療,同時應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情況。在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洋地黃等藥物時,若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應及時停藥并進行相關(guān)處理。

        第二,手術(shù)治療。對藥物治療無效或病情危急的患者,及時采取手術(shù)治療方法,并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與耐受程度制定針對性的手術(shù)方案。

        第三,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在治療期間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以及與疾病的防治與預后相關(guān)的知識,同時做好飲食方面的宣教。囑咐患者在用藥期間的注意內(nèi)容,如發(fā)現(xiàn)心律失常等現(xiàn)象應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3]。告知患者飲食與心血管疾病的密切關(guān)系,囑咐其進清淡不油膩的飲食,并戒煙戒酒,忌刺激性食物。另外,對出院患者也應進行相關(guān)指導工作,在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時應及時就醫(yī)。

        1.3 判定指標

        選擇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作為判定指標,從患者體征減輕程度以及臨床輔助檢查結(jié)果的變化情況來分級,可分為有顯著效果、一般有效和無效三種等級[4]。有顯著效果:患者體征明顯減輕且臨床輔助檢查結(jié)果提示有明顯好轉(zhuǎn);一般有效:患者體征與臨床輔助檢查結(jié)果均提示有一定程度好轉(zhuǎn);無效:患者體征無明顯變化或出現(xiàn)惡化,且臨床輔助檢查結(jié)果提示無好轉(zhuǎn)。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根據(jù)所選取的50例患兒的治療情況,對比上述患者治療前后病情恢復情況,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采用X2和t值進行檢驗,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具有差異性,則統(tǒng)計學有意義(P

        2. 結(jié)果

        經(jīng)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所選取的50例患兒病情變化情況與治療前有著顯著的區(qū)別,詳細情況見表一。

        根據(jù)上表所述,所選取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綜合治療之后,病情變化情況與治療前有顯著差異,統(tǒng)計學有意義(P

        3. 討論

        小兒心血管疾病是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的別稱,在臨床上,通常是指發(fā)生在心臟及供血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發(fā)生在心臟和血管(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及微細血管)中的任何機急性或慢性疾病。這類疾病的病因一般與動脈硬化有關(guān),通常表現(xiàn)為局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疼痛或功能障礙,在針對這些疾病的治療方面,大多擁有較為類似的治療手段。

        綜合治療是指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患病情況和病情的發(fā)展趨勢,如具體情況、病理類型、病變范圍以及病理分期等,而制定的合理、高效、安全可行的一系列現(xiàn)代化治療手段[5]。在臨床上應用綜合治療法對心血管疾病開展治療,能夠有效的提高這類疾病的治愈率和預后恢復率,同時,在延長患者的生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等方面也有著正面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心血管疾病的綜合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了藥物治療、手術(shù)治療以及健康宣教等三個層面的內(nèi)容,通過對本研究中的50例小兒心血管疾病患者開展綜合治療法的治療方法和療效進行全面的分析探討,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治療與恢復方面有著顯著的療效,值得在臨床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呂宗霞,徐文利. 心血管內(nèi)科臨床護理工作的風險分析與對策[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8:1856.

        [2]黃幫華. 心血管內(nèi)科臨床藥師工作的特點及切入點[A]. 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臨床藥學學術(shù)年會暨第六屆臨床藥師論壇論文集[C].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10:5.

        [3]薛華. 論心血管內(nèi)科的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9:265-266.

        篇4

        【關(guān)鍵詞】 康復期;精神病;認知心理治療;護理干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461-02

        康復期精神病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多種心理問題,會對患者的康復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能夠減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對于患者的認知療法是臨床康復期精神病常用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認知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患者錯誤認知和觀念進行改變,使不良情緒與行為得到糾正,能夠使患者正常的進行各種心理活動,最終達到有效的治療目的。筆者現(xiàn)將康復期精神病患者認知心理治療的護理觀察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收治的康復期精神病患者90例進行分析討論,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齡在23-59歲,平均年齡為35.18±2.39歲。此組患者的精神癥狀緩解或已經(jīng)消失,自知力已經(jīng)恢復或部分已經(jīng)恢復,病情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但還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問題不是精神病的疾病狀態(tài)。其中:雙向情感障礙患者23例,精神分裂癥患者47例,神經(jīng)癥患者18例,應激性精神障礙患者2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一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為對照組,另一組患者實施認知心理治療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精神癥狀、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社會支持、家庭支持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對、工作能力、學習情況等進行收集總結(jié)。

        1.2.1 治療階段 將進行治療的康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認知心理治療及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此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相關(guān)的藥物進行治療,在此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進行認知心理治療方法。每周進行認知心理治療1次,每次治療時間為40-60min。對于此組患者進行護理觀察3個月。

        1.2.2 認知心理治療方法 由我科有資歷的心理咨詢醫(yī)師開展認知心理治療。

        1.2.2.1 準備治療階段 收集康復期精神病患者的各方面資料,其主要包括誘發(fā)精神病的社會心理因素、家庭社會背景、人際環(huán)境關(guān)系、婚姻戀愛史、性格復期精神病患者在安靜的房間內(nèi)并由咨詢師與患者進行有關(guān)心理治療的交談與交流。注意對患者求診的目的要耐心傾聽,并鼓勵患者對自己內(nèi)心存在的問題進行傾述,在交流中一定取得患者的信任,對于患者所存在的心理問題要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釋,幫助患者能夠找出問題所在,對患者的錯誤認識進行糾正,并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給予有效的解決的方法。

        1.2.2.2 鞏固治療階段 對于康復期精神病患者進行反復的認知治療訓練。尤其是針對病情反復的精神病患者,應耐心細致的進行有效的心理分析,對錯誤認知及時進行糾正,鼓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進行鍛煉,以鞏固認知心理治療的療效。

        1.3 效果評定 對于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分別由心理醫(yī)生用SGL-90[3]進行檢測治療結(jié)果,該評定表共有90個條目,其中主要分為軀體化、人際關(guān)系敏感度、強迫、焦慮、抑郁、敵對、偏執(zhí)、恐怖以及精神病性等癥狀因子,每一項主要按5級評分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證明心理癥狀越明顯。問卷由心理醫(yī)生監(jiān)督發(fā)下并同意回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11.3軟件包完成,P

        2 結(jié) 果

        兩組患者在經(jīng)過不同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SGL-90評分的心理健康狀況的各個項目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經(jīng)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

        3 討 論

        精神病患者在急性期發(fā)病時,由于受精神癥狀和自我缺乏認知力的影響,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是進入康復期后,患者的精神癥狀逐漸的消失或者緩解,自知能力能夠恢復,因此,在對于康復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應適時認知心理治療方法,并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干預這對臨床康復治療有重大的意義。從以上報道可以證明,對于康復期精神病患者的認知心理治療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可以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期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認知力,對日后生活質(zhì)量以及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雅坤.認知行為療法在疼痛治療中的運用現(xiàn)狀及展望[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0,91(3):120.

        篇5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共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間我院274例行PCI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205例,女性69例;年齡37-72歲,平均57.8歲。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類型或時段的心肌梗死或心絞痛,并參照《內(nèi)科學》[4]冠心病介入治療適應癥的參考標準,排除不宜PCI治療患者。此274例患者均以股靜脈為入路,其中單純行PTCA治療者33例,單純行IS治療者14例,其余行PTCA聯(lián)合IS治療。經(jīng)過精心護理,274例冠心病PCI患者手術(shù)均順利完成,患者心肌缺血的臨床表現(xiàn)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胸痛癥狀緩解,復查心電圖較之術(shù)前明顯改善。其中66例出現(xiàn)手術(shù)后并發(fā)癥,21例出現(xiàn)低血壓,20例出現(xiàn)腰部疼痛,13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腫,12例發(fā)生尿潴留。因發(fā)現(xiàn)及時,積極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無1例因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導致死亡。術(shù)后住院8-15 天,隨訪1-3個月,均無血小板減少癥、心力衰竭或猝死發(fā)生。

        2 護理措施

        2.1 心理護理 根據(jù)患者不同病情、個性特點、文化背景等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予以個性化心理干預。讓患者明白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疾病治療和恢復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我防御意識、積極配合治療和自信心,可促進患者盡早康復 。

        2.2 術(shù)前觀察護理 與患者和家屬溝通,簽訂介入治療手術(shù)同意書及緊急搶救同意書;訓練患者床上平臥排尿及有效咳嗽方法,以避免術(shù)后因不習慣導致尿潴留和不能及時排出廢物引起感染,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完善術(shù)前相關(guān)生化、胸片、心電圖等檢查,常規(guī)術(shù)前備皮,進行碘過敏及青霉素試驗,給予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口服;檢查記錄患者雙側(cè)股動脈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以便術(shù)中術(shù)后對照;術(shù)前1天飲食清淡,術(shù)前4小時禁食,進入導管室前排空大小便;協(xié)助患者平躺于×線診斷床上(為確保各個角度均能清晰呈現(xiàn)冠狀動脈造影圖像,心電監(jiān)護電極需避開心影部位),建立靜脈通路。

        2.3 術(shù)中觀察護理 術(shù)中安慰鼓勵患者,耐心傾聽患者述說;觀察記錄心電監(jiān)護及患者生命體征,對出現(xiàn)呼吸急促、面色蒼白、血壓急劇下降、心率減慢甚至室顫等異常表現(xiàn),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協(xié)助完成相應處理;囑患者適時有效咳嗽,促進造影劑排泄;詳細記錄術(shù)中所用藥物、劑量、時間、PTCA壓力及擴展時間,每次處理應提醒醫(yī)生注意。

        2.4 術(shù)后觀察護理 術(shù)畢患者平臥24小時,檢查生命體征,并根據(jù)患者術(shù)后情況酌情心電監(jiān)護;穿刺部位沙袋壓迫12小時,穿刺肢體制動呈伸直位,囑患者盡量避免用力咳嗽、大小便或憋尿等增加腹壓達到動作;拔除動脈鞘管時行心電監(jiān)護,患者主訴不適或心電監(jiān)護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緊急處理;鞘管拔出后行加壓包扎止血,并注意足背動脈搏動及局部皮溫情況;每30分鐘觸摸足背動脈搏動1次,防止血栓形成;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或血腫,以便及時對癥處理;包扎解除是出現(xiàn)出血或滲血,用手指壓迫穿刺點近心端,并通知醫(yī)生對癥處理;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穿刺部位感染;囑患者多飲水,以促進造影劑排泄,少食多餐,以進食一些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宜消化的半流質(zhì),并輔以靜脈營養(yǎng)。

        2.5 并發(fā)癥的觀察護理 低血壓是PCI術(shù)后極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之一,為避免其發(fā)生,患者無需術(shù)前常規(guī)禁食,一般術(shù)前禁食4小時即可;術(shù)后鼓勵患者多飲水;進行嚴密的血壓監(jiān)測,早期可每半小時測血壓1次,待連續(xù)4次測壓均穩(wěn)定后改為每2小時測壓;拔除動脈鞘管時,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加強心理護理,拔出后行壓迫止血。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術(shù)前應常規(guī)檢查凝血時間及血小板功能,肢體制動,正確壓迫穿刺點部位;同時觀察血壓與神志,估計出血量,予以止血、保暖、擴容、升壓等治療。由于長時間臥床,患者可出現(xiàn)腰骶部疼痛,可在腰部鋪墊柔軟棉織品并進行按摩減輕疼痛。術(shù)前就進行床上排尿訓練,以便患者適應術(shù)后床上排尿,安慰患者,消除其緊張情緒,達到預防排尿困難的目的。

        總之,PCI治療冠心病過程相對簡單,避免了開胸手術(shù)造成的巨大損失,也縮短了康復時間。但其存在一些并發(fā)癥,臨床可通過個性化的護理干預床上減少PCI術(shù)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術(shù)后延續(xù)治療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梁青,黃鳳仙.冠心病介入治療圍手術(shù)期的護理[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22(14):1696-1697.

        [2] 許曉云,劉麗敏.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29):70-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2020天堂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视频一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 能在线观看的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ww|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无码日本电影一区二区网站|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一区二区| 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亲子乱av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