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護理醫學檢驗范文

        護理醫學檢驗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09 15:04:1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護理醫學檢驗,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護理醫學檢驗

        篇1

        關鍵詞:護理工作;檢驗醫學;質量管理

        在臨床工作中,檢驗標本的檢測結果是臨床醫生準確診斷疾病、制訂正確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而檢驗標本的采集、運送等檢驗分析質量管理工作則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進而影響疾病的診治工作,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能否獲得一份真正反映患者情況的合格標本,臨床護士在整個檢驗分析過程的不同時間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并發揮著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 臨床護士在整個分析過程的不同時間段的作用

        按照時間順序,從臨床醫生開具醫囑開始,到檢驗結果審核發送為止,包括檢驗的申請、醫囑的執行、患者準備、樣本采集、標本運送,標本檢測直至檢驗結果審核發送。臨床護士在整個分析過程的不同時間段的角色,比如:檢驗醫囑的執行者,患者準備的指導者,標本采集的操作者,標本運送的監督者,與實驗室交流的溝通者,危急值結果的告知者等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1檢驗醫囑的執行者 在進行醫療救治的過程中,臨床醫生往往會依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癥狀、體征和病史選擇相適應的檢驗項目。護士把患者臨床資料生成條形碼并作為唯一性標識以及做好采集前的準備工作。

        1.2患者準備的指導者 患者的準備是保證標本質量的前提條件,標本采集前患者狀態對檢測結果有一定的影響,不同檢測項目對標本采集前患者的狀態有不同的要求。

        1.3標本采集的操作者

        1.3.1采血過程中還應注意正確的采血順序,避免由于采血順序錯誤而導致檢驗結果的影響。

        1.3.2采血后應及時送檢,避免放置過久。遠距離運輸時要做好標本的預處理。

        1.3.3發現脂血,囑患者素食3d再重新抽血化驗,輸脂肪乳的患者需注明。

        1.4標本運送的監督者 標本采集后應盡快送檢,盡快檢測,特別是對于某些對檢測時間有要求的項目,如凝血項目等。運送時間越短,標本檢測結果的可靠性越高。

        1.4.1標本采集后,第一時間通知標本運送人員進行標本的轉運。

        1.4.2做好與標本運送人員之間的標本交接工作并做好相關記錄。

        1.4.3運送過程中標本的安全:標本對環境的污染或水分蒸發等,做好生物防護,長距離運送時應具備冷藏條件及防止陽光直接照射。

        1.4.4督促運送人員與實驗室做好標本交接并記錄。

        1.5與實驗室交流的溝通者 臨床護士與實驗室之間的交流溝通是雙方共同做好檢驗分析質量管理的必要環節。

        1.5.1實驗室提供給臨床護士檢驗項目清單、標本采集手冊及注意事項、特殊標本采集方法等相關內容。

        1.5.2實驗室在標本接收環節遇到不合格或有疑問的標本時,首先聯系臨床護士,此時護士也會配合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當遇到有關檢驗方面特別是分析前階段有關的問題時,臨床護士應主動與實驗室溝通,共同探討。

        1.6危急值結果的告知者

        1.6.1當患者的檢測結果出現危急值時,實驗室聯系臨床護士,臨床護士第一時間做好相關記錄,包括患者信息、檢測項目、具體數值及聯系電話等,保證整個危急值通知流程及時有效運行[1]。

        1.6.2臨床護士收到危急值通知后,第一時間內告知相關主管醫生,并積極配合醫生做好患者的危急值處理。

        2 在臨床檢驗工作中針對護理提出如下措施與對策

        2.1加強設備管理,改善檢驗環境 根據技術要求,配備適合的檢測儀器。時刻緊跟國際技術發展的腳步,引進測試領域廣、精度高的儀器設備。完善各項儀器和管理,實行"一對一"或"二對一"專人專隊管理與護理。檢驗室對檢驗人員嚴格操作規程,對儀器設備的購進、建檔、使用操作管理、人員職責均作出明確規定,以提高儀器的護理質量,保證儀器的完整性和設備檢測的準確率。

        2.2完善實驗室前檢查制度,提高質控質量 要求臨床醫師及檢驗人員提高自身素質,對臨床醫師要求提高與擴展初診知識,對檢驗人員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提高檢驗人員素質。增強工作職員應對醫療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對新知識、新測定辦法、新儀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驟應實行重點培訓并嚴格考核。強化標本采集,檢驗科要做到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檢驗工作,嚴格認真做好室內、室間質控,確保測定結果的精確度和精密度,減少試驗操作經過中批間和日間標本檢測結果的誤差,使檢驗質量顯著提升。

        2.3制定文件管理規范,并嚴格執行 實行科主任負責制,護理部垂直領導與科主任的關系、健全文件管理系統[2]。要求檢驗單由具有處方權的醫師逐項填寫,檢驗人員需經檢驗科主任審批報告權后方能簽發報告,檢驗結束,檢驗單及報告均應備份存檔。制定檢驗儀器操作手冊,并定期進行修訂。檢驗負責管理人員定期向科主任申請檢查各種試劑的質量和所用儀器的靈敏度,精密度,定期進行校正。健全登記統計制度,對各項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登記和統計,要填寫完整、準確,妥善保管,并實行歸檔存檔。同時加強儀器、試劑的管理,建立大型儀器檔案。建立崗位責任制,實行專人負責。

        2.4促進檢驗人員與臨床醫師之間的交流 護士要加強檢驗科和臨床科室的互動合作與交流,醫院開展各科室的交流活動,要求各科室的人報告自己科室的最新發展。檢驗科人員要求理解臨床常見病例和高發病例的相關醫學知識,不斷學習和積累臨床知識和臨床工作經驗,提升專業檢驗能力。護士和臨床醫師要求理解檢驗技術的一些高度專業化的難度,隨時跟進檢驗科的技術發展。

        3 合理選擇實驗室檢查護理工作要注意幾個原則

        3.1應考慮安全性,即某種檢查是否會產生并發癥,不良反應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盡管某些有創性檢查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且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為了盡快確診,也應勸患者積極配合,進行檢查。

        3.2應該重視檢查的診斷價值,兼顧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是,在不同場合下側重點可能有所不同。

        3.3應考慮到獲得各項檢查結果所需等待的時間。

        3.4還應考慮檢查費用的高低,在可能條件下盡量選用價格便宜的項目。

        4 臨床護理工作在檢驗醫學質量管理注意事項[3]

        4.1實驗檢查項目的選擇和運用具有一定技巧性。

        4.2對于某些診斷不明的患者,為了盡量縮短確診時間,減少檢查費用,可以分兩步進行。先選用一些敏感性高的項目將診斷范圍縮小,盡可能減少假陰性,以免漏診;然后在第一步檢查結果陽性的基礎上進行肯定診斷,盡可能減少假陽性,以免誤診。

        4.3臨床上常會遇到某些疾病診斷缺乏一種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很理想的實驗檢查方法,這時需要將2個或2個以上檢查項目結合起來應用,互相取長補短,以提高實驗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4.4檢驗醫學中的臨床路徑合理化是聯系患者、家屬、照顧者和專業小組來共同達到預期結果的一種具體的服務方法,它是一個預計的、對每日服務計劃的說明。對某病種,使用合理的檢驗醫學臨床路徑,由入院到出院,提供有時間性、有效的檢測項目。它是一種有效控制品質與費用的臨床服務模式,可減少資源的浪費,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照顧質量。

        4.5檢驗醫學中臨床路徑合理化的關鍵是要有時間順序性,要能控制和改良品質,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服務設計。這是一個要用系統管理的科學手段進行管理的照顧模式。

        總之,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入,繼國家對藥品進行嚴格的管理之后,臨床檢驗質量管理開始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在臨床醫學檢驗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將質量放在核心,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的質量意識,減少因為標本因素對檢驗結果產生的消極影響。醫學檢驗分析前質量管理包括:檢驗申請是否合理、患者準備是否充分、標本采集是否恰當、標本運送到實驗室是否及時,標本在檢驗科內部的傳遞是否正確等;能否得到一份真正代表患者實際情況的合格標本,護理人員在醫學檢驗分析前的各個時間段的每一環節中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又盡可能減少患者痛苦和減輕其經濟負擔,這是一個需要不斷研究的醫學決策學問題。臨床護理工作為整個檢驗質量管理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因此臨床護士做好檢驗醫學質量管理的工作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孫偉峰, 蔡錫雅, 張健, 等.危急值報告的護理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 2010(08).

        篇2

        【關鍵詞】護理人員;醫學檢驗;質量控制;作用

        【中國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008-01

        醫學檢驗對醫院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檢驗的水平與質量直接影響到醫院的診療水平,及時而可靠的檢驗有助于醫生合理分析與正確治療,水平的檢驗質量控制嚴重影響檢驗質量,影響診療過程,甚至引發醫療事故與醫患糾紛。因此檢驗科管理人員應特別重視質量控制,臨床提供真實、作為可信的檢驗報告,者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淺談檢驗科應如何做好質量控制。

        1護理人員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內容

        1.1檢測前的控制工作:護理人員從檢驗申請開始到患者的準備、原始標本采集、送到實驗室,在實驗室內傳輸。此環節實驗室工作人員基本上難以控制,是由臨床醫生在實驗室外完成的。臨床上大多數不滿意報告是由于標本的質量不合格,因此檢測前質量控制尤為重要。首先臨床醫生要根據患者病情、發病時間來合理選擇檢測項目。很多檢驗項目對患者準備有許多要求,如果無準備則檢驗結果可能存在較大偏差,甚至造成誤診、誤治。護士有責任將所檢測項目的準備要求、注意事項、正確的標本采集方法詳細告訴患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證明檢驗標本的客觀、真實、嚴格,這是取得檢驗質量控制最為重要的工作環節。要考慮到患者飲食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如血糖、血脂檢查,最好堅持空腹抽血,一般在禁食12h時要求患者處于平靜、休息狀態;要考慮到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必要時要詢問患者的用藥史;注意標本采集的合理時間,嚴格按采血步驟規范操作;注意抗凝劑的種類以及抗凝劑與血液的比例要適當;標本采集后盡量減少運輸和儲存時間,這樣可提高結果的可靠性。檢測前質量控制是基礎,全面質量控制的最重要環節。

        1.2護理人員檢測中的質量控制:檢驗科護理人員收到標本后應立即核對檢驗申請單,檢查標本是否合格,要對患者姓名、性別、住院號、床號、醫生簽字、標本采集人姓名等項目進行核對。采用血清或血漿檢測時,采集的標本應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處理,標本如不能當天檢測,按要求保存。檢驗儀器要定期調試保養,使其處于最佳工作狀態,試驗室人員要對儀器及時進行校對,檢查儀器對于周圍環境要求是否合適,如溫度、濕度度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避免人為誤差。試劑要求有質量保證能力的單位生產提供,選擇有生產批準文號的試劑。

        1.3護理人員檢測后的質量控制:各種試驗完畢后,護理人員要認真細致、完整準確地寫出質量控制報告,繪制質控圖,每天質控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差距,提出整改方案。建立質量信息反饋制度,加強檢 驗科與臨床科室的溝通,找出檢驗質量問題所在。

        2護理人員加強醫學檢驗質量控制方法

        由于護理人員對醫學臨床質量檢測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護理人員醫學質量檢驗勢在必行。

        2.1護理人員醫學檢驗全程質量控制應遵循的規則 :一項醫學檢驗一般要經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個環節之后,才能發出檢驗報告單。因此,要想獲得高質量的檢驗結果,必須對醫學檢 驗的每個環節都實施質量控制,即質量的全程控制。而整個醫學檢驗的質量管理和控制都需遵守以下規則:(1)應該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全面質控工作,并堅持對工作人員進行醫風教育和業務培訓,普及有關質量管理的知識,提高其綜合素質。(2)科學的管理和嚴格的規章制度是醫學檢驗質控方案得以落實的重要保證,因此,醫學檢驗不僅要有標準的操作流程,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質量控制程序,還要注意儀器和量器的定期鑒定、校正,實驗用水、試劑、質控品及校準品的質量水平,以及保證采用的各種測定方法的準確度、精密度等技術性能完好。(3)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室內質控管理方法,經常開展室內質控,對于失控的檢驗結果,能夠及時地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4)要積極組織和參與實驗室之間的質量評價活動或者比對檢驗活動,對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對已經或有可能失控的結果及時檢查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2.2護理人員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具體對策:走出誤區,重新認識質控 近年來,通過開展質量控制,筆者深深地感到,過去在質量控制方面存在以下3個誤區:

        (1)認為開展質控浪費試劑,增加成本;(2)認為質控工作是檢 驗科的事情,忽視臨床科室的作用;(3)認為質控即參加室間質 量評價,忽視開展室內質控。這些對質量控制的片面認識,導致了質控工作不能很好地、深入地開展。實驗室質量控制是一種包括患者、臨床、實驗室均參與在 內的全面質量保證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不可能保證實驗室結果的準確可靠,所以在抓實驗室質量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患者和臨床科室對質量影響的作用,要加強對患者的管理,和對醫生、護士的質控知識的教育,共同提高檢驗質量。檢驗科作為質量控制的中心環節,要認真堅持做好室內質控,確保參加室間質評活動的效果,達到真正提高臨床檢驗質量的目的。當然,開展質量控制工作要有一定的投入,如果標本量不大,相對來說質量控制對成本的影響較大,或許還會造成很大的浪費。通過質量控制提高了檢驗質量,提高了患者首診合格率,減少了誤診、轉院,促進了醫療質量與醫院的社會效益的提高。開展質量控制是醫學檢驗發展的必然趨勢,應該改變對質 控的認識,重視質控工作的開展。

        3小結

        隨著我國醫療改革事業的迅速發展,醫院在各種臨床領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為了提高醫學檢驗質量,護理人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提高檢測質量。

        參考文獻

        篇3

        文章編號:1003-1383(2013)03-0441-04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59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護理就是護理人員在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中,除對其進行醫療護理外,還對病人及其家屬傳授相關疾病的醫療護理、預防方法及自我保健的知識,通過宣傳教育和交流互動,提高對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的意識,能夠自覺地行使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影響健康的各種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方式也在不斷地擴展,為探討適合我國醫療現行體制與有利于健康教育發展的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筆者就“教育模式轉變護理健康教育的職能、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效果評價、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及應用前景”等問題作一綜述。教育模式轉變護理健康教育的職能傳統教育的概念是指學校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也泛指對社會上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動,對受教育者傳授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經驗的知識。教育是有目的和要求的,就健康而言,健康是指機體發育良好,功能活動正常,適應環境能力強,反應敏捷,身心協調的一種精神狀態。健康教育也就是按照這種精神狀態,傳授相關的健康知識,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劉明慧[1]研究認為,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從護理健康教育評價,其實健康教育是一種干預,它為人們提供改變行為和生活方式的相關知識、技術及服務,使人們有能力作出決策,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敖】到逃币辉~面世之前,我國衛生部門專設有衛生教育所,其職責是衛生宣傳教育,也就是常說的“衛生宣教”,具體執行的部門掛靠衛生防疫站宣傳科。“衛生宣教”與“健康教育”意思相似,但前者只是面向“普及衛生知識”,教育效果評價無從談起。而后者具有目的和具體操作規程,通過行為干預,達到提高健康認知能力的目的。對于教育模式的轉變,高德彰等[2]認為,從衛生宣教過渡到健康教育,是觀念和工作模式的轉變。不難理解,衛生宣教在于普及衛生知識,健康教育則是建立健康行為,其操作體系是從知識灌輸轉變到計劃的實施。許多疾病與人們的不良習慣有密切關系,對這些疾病不能單靠藥物來治療,還要靠健康教育來改變病人的不健康行為。對疾病狀態下的人群進行與疾病有關的醫學護理知識教育,對普通人群進行疾病預防,增進健康知識的教育,兩者共同構成了健康教育完整的概念[3]。 WHO對健康教育十分關注,提出了新型的“健康”定義,指出心理治療、預防保健、康復咨詢、健康指導是醫院發展的趨勢[4]。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醫院的醫療觀念也由“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使醫療服務由單一的醫療服務向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轉化,以個體服務向群體服務轉化,以單純的技術服務向社會全方位服務轉化,醫院在諸多的工作中,健康教育展示出舉足輕重的角色,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已成為提高醫療質量的重要策略之一[5]?,F代護理學賦予護士

        基金項目:201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自籌經費科研課題(合同號:Z2011139)。

        作者簡介:陸柳雪(1972-),女(壯族),廣西德??h人,副主任護師,學士學位。

        的根本任務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并幫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這明確了護士教育的義務,健康教育成為護士的職責。在醫院工作條例中,強調要向患者及其親屬提供面對面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務,“為病人創造一個整潔、肅靜、舒適、安全的醫療環境”[6]。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已不停留在以“患者為中心”的傳統觀念上,而在進一步地向“咨詢—預防—保健—護理—康復”一體化發展,護理健康教育程序也在向“確定目標、制定計劃、實施方法、效果評價”方向拓展,并進入多樣化、科學化、規范化軌道[7]。 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效果評價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較多,學者鐘勤[8]認為,疾病的預防治療、護理和康復知識;器械性治療、臨床檢驗、用藥指導、心理衛生等,都是醫院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林清然[9]報道,美國醫院健康教育內容更具體、更全面,不但介紹護理機構、醫院設施、就醫指南,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介紹,具體到解剖、病因、病理、治療、護理、預后、康復、功能鍛煉等。就手術而言,具體到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活動、用藥指導、并發癥的預防、康復鍛煉、居家護理、飲食調理等。在教育方法上,王玲玲等[10]認為,健康教育要有針對性,對各類住院病人的不同健康問題,內容要有所選擇,對慢性患者、病情穩定者,重點介紹治療效果、病情現狀、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對常見慢性病的病因、發病機理、癥狀、并發癥、生活起居、飲食等進行一系列健康教育。[11]認為,教育形式要多樣化,除采用口頭講解、書面材料、示范訓練等方法,在具體做法上要與護理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護理操作時邊實施邊講解,這是最直接、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溝通與交流是最主要的手段,在向病人宣教時,注意做到少而精,短而明,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語,具體指出病人應知道的內容[12]。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取決于教育的時機,當入院病人處于心情不定、顧慮重重、或正在病重急診、疼痛不安的情況下很難接受教育。此時應讓病人住院,經檢查治療,病情穩定后選擇合適時機,結合病情進行宣教,病人才能專心傾聽,提高認知能力[13]。正如學者鄭維英[14]總結的那樣,做到“適時宣教、按需宣教、反復宣教,”健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劉建萍等[15]對200例原發性高血壓病人進行高血壓基本知識與服藥依從性的健康教育,通過對照研究,實驗組的健康信念綜合度和服藥依從性分別為61.67%和40.75%,高于對照組的33.00%和15.50%,表明護理健康教育既提高了病人的健康信念,也提高了治療用藥的依從性。在評價指標方面,目前多數醫院單純采用“衛生知識知曉率”指標,我們認為該指標只是其中之一,評價指標應建立在患者掌握知識、轉變態度、改變行為或掌握某些相關技能、促進健康行為形成,提升健康水平等方面。劉斌報道[16],在開展系統化整體護理中,與病人建立一種指導與合作的共同參與型護患關系,通過針對性健康教育指導,解決病人存在的實際問題,病人的滿意率由92.6%上升981%,滿意度得明顯提高。用這些指標的滿意率來評價健康教育效果也許最能夠說明問題。學者溫麗芳[17]在對醫院護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中,指出其近期效應能協調醫患關系,使患者配合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醫療質量;遠期效果是增強人們自我保健意識,減少疾病發生,提高健康水平,顯示出醫院健康教育的巨大潛力,肯定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發揮的作用。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及應用前景隨著醫院健康教育模式的轉變,如何搞好醫院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醫院領導及醫護人員關注的問題。國內諸多專家、學者都對醫院健康教育的對策作出有益的研究,也探索出一些特色模式和值得借鑒的經驗。陳啟超等[18]認為,要把醫院健康教育工作搞好,還應在管理上將健康教育納入醫院年度工作計劃的議事日程,經常討論。同時建立醫院健康教育考核評價體系,以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給予指導,工作各個環節的指標要做到量化、標準化、制度化。南京總醫院醫務部以健康教育為基礎,在構建醫療質量管理體系中,著重規章制度、組織機構、信息系統、考核系統等四個方面的建設,在患者及家屬、醫務人員、系統幫帶、社區人群等四個群體中,建立立體網狀式的全面醫療健康教育體系[10],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健康教育的模式有計劃性、自主性、護理程序、健康信念等,計劃性健康教育為臨床普遍采用的模式,一般是根據科室護理的特點,制定不同病種標準健康內容,由責任護士實施。范麗鳳等[19]通過有計劃地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教育培訓,結果患者的糖尿病知識評分、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自我血糖監測、自我管理能力均明顯提高,血壓和糖代謝控制明顯改善。自主性健康教育是讓患者自行選擇,根據自己病情提出相關問題,由護患雙方共同制定,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的觀念,使受教育者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20]。在護理健康教育改革探討中,有提到“優勢內容遞增教育法”,其核心內容是根據患者的需求,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以達到自己希望掌握的知識,這其實是自主式健康教育的一種補充,對患者而言,教育效果、滿意度及主動咨詢方面可能優于計劃性健康教育。但有的則認為,計劃性健康教育只是按計劃的教育內容照本宣科,會使聽眾失去學習興趣,教育工作容易流于形式;自主性健康教育模式強調的只是患者主動參與的理念,沒有一個可操作性的系統模式。有人認為護理程序才是一種科學的、邏輯的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論及工作方法,不僅適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也同樣適用于健康教育,運用其對患者實施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實效的一種有效方法[21]。在臨床整體護理中,護理健康教育又有新的擴展,有不少學者把企業的PDCA管理循環方法應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并作有益的嘗試。PDCA循環管理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用中文表達是按策劃、實施、檢查、處理的順序循環管理,將每一次循環的起點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并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戴莉敏等[22]采用這種循環程序結合全程健康教育形式,對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并與常規隨訪模式管理對照研究。按既定的時間隨訪觀察,結果全程健康教育形式管理的知識掌握情況、糖尿病自我行為評分、生化指標等均較常規隨訪模式管理優。學者黃敏[23]也把該管理模式應用到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管理中,經與常規健康教育比較,觀察發現PDCA管理健康教育干預后,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行為方式、肝功能指標恢復效果都較常規健康教育好,患者的滿意度非常高。表明循環程序結合全程健康教育形式能提高患者自護行為及生活質量。健康信念模式理論運用于護理健康教育,更充分體現教育行為改變的實質。王井霞等[24]報道,近年來健康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更加廣泛,教育過程呈現一體化,教育對象也進一步擴展,形式上研究更加深入,顯示出護理健康教育應用的前景更加寬廣。

        綜上所述,護士的根本任務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幫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明確健康教育是護士的重要職能;疾病的預防治療、護理和康復知識;器械性治療、臨床檢驗、用藥指導、心理衛生等,都是醫院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教育形式有口頭講解、書面材料、示范訓練等方法,實施教育要與護理活動有機地結合,口頭講解是直接、簡便、有效的方法;效果評價應建立在病人掌握知識、轉變態度、改變行為等指標上;護理程序式是能循序漸進提高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模式,適用于臨床護理,也適用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應納入醫院工作計劃的議事日程,以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給予指導。同時強化醫院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訓,拓寬醫院健康教育思路,逐步將其擴展到全民健康教育中去。

        參考文獻

        [1]劉明慧.基層醫院健康教育形式及方法探討[J].社區醫學雜志,2010,8(24):6768.

        [2]張玥,高德彰,孫月剛,等.病人教育的起源、現狀及發展方向[J].中華護理志,2000,35(6):366368.

        [3]李旭,劉箴.腫瘤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12):747749.

        [4]鄭海智,曹秀風,白智剛.醫院健康教育的開展與實施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4):3486.

        [5]張艷萍,韓雪.現代醫學模式下醫院健康教育問題的思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7(1):4446.

        [6]劉麗,胡敏,韓韜.醫院健康教育評估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展望[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9,4(增刊):4952.

        [7]武美娥,厲兆春,孫清海.淺談醫院健康教育[J].中國醫藥指南,2008,6(5):158159.

        [8]鐘勤.社會發展對醫院健康教育的需求[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364366.

        [9]林清然.美國醫院系統化健康教育的啟示[J].廣東醫學,2008,29(7):12321233.

        [10]王玲玲,楊國斌,汪春暉.強化健康教育 促醫療質量持續提高[J].醫院管理雜志,2010,17(1):9395.

        [11].基層醫院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08,3(9):141.

        [12]劉化俠,李蓉瓊.提供有效的病人教育[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3):128129.

        [13]何永芳.護理過程中健康教育的時機選擇和語言運用[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3):268.

        [14]鄭維英.患兒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1):26.

        [15]劉建萍,何曉俐,任曉丹.健康教育對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9):5860.

        [16]劉斌.我院實行整體護理模式病房的初步實踐[J].廣西醫學,1999,21(6):5253.

        [17]溫麗芳.基層醫院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J].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7,16(12):11971198.

        [18]陳啟超,陳清蓉,陸高剛.建立醫院健康教育考核考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6,17(1):8182.

        [19]范麗鳳,陸菊明,田慧,等.全程糖尿病教育模式的構建、組織與管理[J].現代護理,2005,11(8):575579.

        [20]張錦玉.我國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現狀與發展[J].護理雜志,2009,26(1A):3233.

        [21]魏碧蓉.基于PDCA循環的護理本科畢業論文過程管理[J].中華護理教育,2010,7(6):264265.

        [22]戴莉敏,貢浩凌,方英,等. PDCA循環結合全程健康教育對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隨訪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82885.

        [23]黃敏. PDCA管理模式在乙型肝炎病人健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2,10(2):475476.

        篇4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由膽源性和非膽源性等病因引起胰腺內的胰酶被激活,導致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和壞死的炎癥反應[1],常伴有嚴重的代謝紊亂。其發病突然,病情進展迅速,胰腺組織不同程度受損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出現高血糖癥狀,而高血糖既是病情危重的指標,又可加重SAP病情,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顯著改善重癥胰腺炎患者的預后[2]。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科收住SAP 20例,均伴有高血糖、呼吸窘迫癥狀,入住ICU后加強血糖監測、采用胰島素微量泵控制血糖及其他綜合性治療措施,18例患者病情穩定后轉入病房繼續治療,2例患者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SAP伴發高血糖、呼吸窘迫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62歲,入院時均無糖尿病史。主要癥狀:中上腹痛、發熱、血尿淀粉酶升高,經腹部CT、B超等檢查確診,由于呼吸窘迫轉入ICU,轉入時測空腹血糖12.6~30.4mmol/L,呼吸28―45次/分,PaO2 45~70mmHg,PaCO2 正常,經無創機械通氣、禁食、胃腸減壓、抗炎、抑酸抑酶、控制血糖、糾正水電解質平衡、補充能量等綜合性治療,1~2天空腹血糖控制在10 mmol/L左右,3~5天空腹血糖恢復至正常4.4~6.1 mmol/L,大部分病人病情得到控制。

        1.2 治療方法

        采用短效胰島素(10 ml:400 U)50U+生理鹽水50 ml,每1 ml溶液含胰島素1 U,使用微量泵控制劑量,單獨靜脈通路給藥,根據血糖值調節胰島素劑量,血糖值>31.0mmol/L,胰島素8~10U/h泵入維持,半小時至1小時監測血糖;16.0~31.0mmol/L,胰島素4-6 U/h,1~2小時監測血糖;12~15.9mmol/L,胰島素2U/h,4小時監測血糖;8~10mmol/L,胰島素以0.5~1.0U/h泵入維持,6~8小時監測血糖;最終將血糖目標控制在4.4~6.1mmol/L。如有血糖值波動可加測血糖,動態監測血糖值。

        1.3結果

        18例病人病情得到控制,血糖正常,呼吸功能恢復轉至病房,2例病人病情加重,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護理干預

        2.1一般護理

        加強心理護理、基礎護理,保持舒適臥位,做好各導管及呼吸道護理,協助翻身拍背,指導有效呼吸及咳嗽咳痰方法;患者禁食禁飲、胃腸減壓,早期腸外營養支持,告知病人疾病相關知識及禁食的重要性,指導病人正確配合治療與護理。

        2.2用藥護理

        遵醫囑給予抗炎、抑酸抑酶、糾正電解質平衡、控制血糖、腸外營養補充能量等綜合治療,在含糖溶液及腸外營養液中按葡萄糖:胰島素以4~6g:1U標準加入,同時予胰島素微量泵維持,嚴格控制輸入速度,使得血糖迅速而穩定下降,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圍。密切觀察藥效,注意藥物配伍禁忌,避免使用升高血糖的藥物,胰島素選用單一通道給藥,避免推注藥物及加快輸液,導致劑量不準確引起血糖波動。

        2.3血糖監測

        胰島素使用的關鍵是要及時監測血糖變化,合理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強調血糖和胰島素的同步變化。我科使用強生、羅氏公司生產的快速血糖測量儀,采集手指或足趾末梢血,5~10秒測出結果,測量時正確執行操作規范,避免造成血糖值誤差。當血糖值不穩定或調整胰島素劑量時,加測血糖次數,以控制血糖在正常或輕度升高的范圍內,嚴格交接測量血糖的時間,準確記錄結果。每日檢驗肝功能及血生化,對比快速末梢血糖與靜脈血標本中血糖值之間的差距,為臨床治療提供保證。

        2.4防治低血糖反應

        密切觀察病情,動態監測生命體征,觀察意識、皮膚溫濕度、低血糖的表現等,特別是老年病人反應性差,對胰島素敏感,易發生夜間低血糖,如患者有心慌、出汗、手抖、饑餓感等,立即測量血糖,確實為低血糖時立即停用胰島素泵,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 ml,必要時可用10%葡萄糖靜脈輸注。加強監護和血糖監測,隨時調整治療方案,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圍。

        2.5特殊治療護理

        患者有呼吸窘迫癥狀,查血氣分析低氧血癥明確,給予無創機械通氣,加強氣道護理后逐漸好轉;有15例病人采用血液凈化治療,清除炎性介質、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調節內環境和穩定血流動力學作用,這種特殊治療方法的應激刺激,造成病人血糖值不同程度升高,我科調整透析液中葡萄糖加入量,同時配合胰島素泵的使用,有效控制血糖。

        3討論

        SAP治療原則要求嚴格禁食,能量來源主要是腸外營養輸注,但是這類病人由于內分泌功能不同程度受損,存在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島素抵抗,而且有個體差異,胰島素與葡萄糖比例按標準配制后,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易發生高血糖及低血糖反應。我科采用胰島素微量泵持續給藥,進入體內的胰島素量均衡,根據測出的血糖值精確的調整劑量,較間斷皮下注射胰島素效果更好,血糖控制理想,低血糖發生率低,更適用于不同個體或同一個體不同時段的生理需要。

        SAP常伴嚴重的代謝紊亂,主要包括高代謝、高分解、高血糖等,其中高血糖的發生高達40~90%[3]。血糖增高,是反應急性胰腺炎時胰腺自身壞死范圍、程度以及由此導致胰腺內分泌障礙的重要指標,即病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對生命體重的影響越大,患者的預后就越差[4]。研究發現,SAP患者血糖在3.6~6.4mmol/L時,胰腺無壞死表現或只有少量點狀壞死灶;血糖在6.4~11.1mmol/L,則可出現明顯的應激反應;血糖≥16.7mmol/L時死亡率明顯上升[5]。故有效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在正常或輕度升高的范圍之內,對病情控制、疾病治療有重要作用。胰島素微量泵使用,單一靜脈通路給藥,避免與其他藥物之間配伍禁忌,無靜脈推注及輸液滴速快慢對進入體內胰島素劑量的影響,保證體內胰島素量均衡,預防低血糖反應,根據測出血糖值調整胰島素劑量更具有科學性,達到最大用藥效果和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

        [1] Chiang DT、Anozie A、Flening WR,et parative study on acute pancreatitis management[J].ANZ j Surg,2004,74(4):218-221.

        [2]陶少宇、李宛霞.強化胰島素治療嚴格控制血糖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06,7(11):63.

        [3]李維勤、李寧、黎介壽.重癥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營養支持[J].肝膽外科雜志,2003,2(11):8-9.

        [4]Mentula P、Kylanpaa ML、Kenppainen E ,et la.Early prediction of organ failure by combined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Br J Surg ,2005,92(1):68-75.

        [5]楊傳永、朱煥明.血糖變化在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意義[J].腹部外科,1999,12(1):32-34.

        篇5

        1 目前《護理禮儀》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對護士禮儀的研究還處于起始階段,雖然已經有不少高等院校開設了護理禮儀課程,但是大部分院校的護理禮儀課程的教學缺乏護理本身的特色,實際應用時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教學內容過于簡單,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乏味、教學效果不突出,歸納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1 課程教學方法單一,影響教學質量與效果

        根據護理專業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護理禮儀》課程為限選課,所以在授課模式上都是沿用選修課方式,對選修該門課程的學生集中授課,而且是合班授課,上課學生數相對較多,教師不能很好地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課堂氣氛較為沉悶,教師講授的內容幾乎無法在學生中產生共鳴與回應,教學效果不好。

        1.2 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導致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差

        該門課程的性質是應用性及可操作性強,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詳細講解、更需要專業技能的強化訓練,如果授課教師僅僅在教學中向學生灌輸一些基本概念, 讓學生們循規蹈矩地被動接受課本上的知識,很顯然就不能與該課程的性質相適應。而且大多數護理禮儀課上,授課教師往往忽視實踐訓練,也可能是由于學生人數較多實訓開展相對困難等,導致學生是只懂理論,不會實際應用。

        1.3 考核方式單一, 無法檢測課程教學的實際效果

        該門課程實踐性很強,然而以往該課程的考核方式單一,一般都是沿用傳統的選修課考試方式,即主要以理論考試為主,一張試卷,一個總分,則代表了學生掌握該門課程的情況。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只能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禮儀知識的融會貫通及實際應用能力較差。

        2 解決存在問題的主要措施與應用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筆者嘗試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主要從授課內容的調整及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入手,另外改變以往的考核模式,以提高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真正達到學以致用,提高教學效果。

        2.1 合理安排授課內容

        在教學內容方面盡可能使禮儀知識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結合,從具有普遍性的日常生活禮儀著手,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同時,注重護理禮儀在工作中的特殊性,使其掌握護理禮儀不同于一般的社交等禮儀,護理禮儀是在一般的社交禮儀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完善的,同時結合護理實際工作的需要,重點講授和訓練學生在為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中應具有的規范性禮儀,突出護理禮儀的特色[1]。

        2.2 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通過實踐證明,在教學中通過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2.1 運用多媒體教學法,改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授課教師可制作多媒體課件,將一些簡單的動畫或圖片配以文字中,可將枯燥的理論變成生動的畫面或者動畫,以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提高教學效果。還可適時播放護士禮儀的示范短片,供學生欣賞。

        2.2.2 運用案例分析教學法

        授課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安排,選擇具有代表性或典型的案例,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討論,讓學生在具體問題情境中積極主動地思考、探索,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的綜合能力。

        2.2.3 課堂分角色扮演模式

        大學生日常生活空間狹窄,經驗閱歷不深,但是思維活躍,求知欲、表現欲強,有著接觸更多、體檢更多的強烈渴求,教師可根據大學生這一特性,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教學模式。授課教師要根據教學計劃,精心地設計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類型的角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鍛煉學生的能力。在觀看學生演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和其他同學討論表演學生的優點及不足之處,通過對表演內容的分析、討論,加深學生對所學禮儀知識的感性認知[2],從而達到使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

        2.2.4 實驗室訓練模式

        在實訓訓練課上,要以實戰的標準嚴格要求學生遵照禮儀規范認真的練習,要求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進入實驗室,做到衣帽整潔,頭發全部盤起,不可過肩,不配戴首飾,不化濃妝。將學生按小組劃分,引導學生對鏡練習微笑,做到笑容真摯,語言親切,注意細節訓練。教師要配合音樂教學,尊重學生的情感,以鼓勵為主,表揚其優秀之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不到位的禮儀要及時指出,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每一項護士禮儀,全面掌握護士禮儀的理論與實踐體系,從而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修養,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全面提高。

        2.3 護士禮儀的考核方法

        《護理禮儀》作為護理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目的是使學生明確護士應該具備內在與外在相結合的整體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并掌握正確的行為舉止和儀表規范,以適應社會和時展的需要。傳統的考核方式不能準確地評判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地運用禮儀,稱呼禮儀是否正確,舉止是否端莊大方等等,因此要實現教學目標必須嘗試新的考核方式。我們采取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方法。這樣既可考察學生對護士禮儀理論的理解,也可以考察其靈活運用的情況,即實踐考核占總成績的30%,平時的課堂表現占總成績的10%,理論考核占總成績的60%,試卷以案例分析題為主要題型。

        2.3.1 考核采取隨堂考的形式,針對學生的學習訓練情況,進行隨堂考核,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當場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對表現出色的學生進行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對各部分成績進行綜合分析。

        2.3.2 綜合考核主要以場景式考試為主,如:不同的場景:查房場景、接待新入院患者場景、危重病人特護場景等,學生可以幾個自由組合,充分自由發揮,進行訓練。

        2.3.3 充分利用過程性考核的作用。平時學生們的出勤、上課的表現、訓練的作業等以及訓練課堂的配合程度等也記成績,都可作為總成績的一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电影|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2021|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免费高清在线影片一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91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看|